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67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6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锂电池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

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颁布实施日期:

经过公司安委会组织召开的安全管理会议,对本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公司领导和各个部门管理人员依据国家安全文件精神和本公司实际情况对本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评审修订,现决定发布修订的管理制度。

版本及修改记录

日期

版本

修订

修改原因及内容摘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XX-XX-XX

A/0

--

新编

前    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真正做到“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广东省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工作的意见》(粤安[2011]10号),本公司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制化,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和持续改进8个方面内容。

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针对8个方面逐条分解。

另外,随着相关技术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持续改进逐步完善。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XXXX[20XX]10号

 

发 布 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规范》等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建立了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现予以批准。

 

本体系具体制定了包括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和持续改进8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指导和持续改进标准化管理系统;全员、全面推动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自20XX年XX月XX日起执行。

 

企业主要负责人:

 

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4

目录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度

三、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四、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五、安全生产信息化制度

六、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八、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九、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十、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十一、教育培训制度

十二、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十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十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十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十六、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十七、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十八、安全预测预警制度

十九、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二十、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二十一、变更管理制度

二十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二十三、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二十四、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二十五、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二十六、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二十七、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人员管理制度

二十八、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二十九、员工工伤保险制度

三十、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评审管理制度

三十一、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修)订制度

三十二、“三违”行为管理

三十三、安全生产挂牌管理制度

三十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三十五、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三十六、安全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制度

三十七、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三十八、锂电池应急管理制度

三十九、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四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十一、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四十二、供应商管理制度

四十三、承包商管理制度

四十四、岗位达标管理制度

四十五、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四十六、粉尘清扫管理制度

四十七、24小时监控值班巡查管理制度

四十八、监控值班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四十九、视频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设施检测、检查管理制度

五十、岗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第一部分安全管理规章制

79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杜绝员工患职业病及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避免和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以及公司生产经营的需求,特制定目标管理制度。

1.目标 

三个为“0”

1.1、安全生产重伤死亡事故为0,

1.2、安全生产火灾爆炸事故为0,

1.3、职业病出现率为0,

八个达标

1.4、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覆盖面达到100%,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达到100%,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达到100%,

1.5、事故隐患整改率为90%

1.6、安全生产投入逐年递增10%,资金分流保障为100%

1.7、危险岗位上岗培训完成率为100%

1.8、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1.9、设备维修保养率与完好率100%,特种设备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1.10、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率100%

1.11、安全责任制签约率100%

一个以下

1.12、轻伤事故发生率为2‰以下。

 

2.目标分解

各部门根据公司总体目标,结合本部门工作的情况,将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本部门的安全管理目标。

3.具体实施

3.1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人事行政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2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并督导落实;

3.3加强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力度,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3.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3.5加大安全生产投入,逐步实现设备设施本质安全。

4.考核

公司安全管理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

安委会)每年对安全管理目标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考核。

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度

1.目的

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强化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各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和防治职业病负责,同时向各自的领导负责。

公司的每位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各尽职守、各负其则。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部门及人员。

3.说明

3.1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公司安全管理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2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职业卫生,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3本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管理负责。

3.4安全健康生产人人有责,公司的每位员工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管理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制。

3.5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制定完成后,定期评审与更新,保持适宜性。

由公司安委会和员工代表一起对其进行审核,修订,使其达到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相符合,与公司管理体制相协调性,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3.6责任制经审核、修订后予以发布。

3.7责任制的内容要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

3.8责任制的考核。

每年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和处罚。

三、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防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事故的发生,贯彻《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本企业承诺做好如下安全工作:

1、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建立健全了与本公司所属行业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网络,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并在公司明示。

3、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做好台帐记录。

对新进员工,先培训教育,后上岗。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性。

4、配备与本公司内容相适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保护设施、消防设施等均符合有关规定。

5、建立和健全了各类机电设备、消防控制室等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明示在相应的工位或设备附近。

定期本公司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做好检修记录。

6、落实专人加强办公场所的安全管理管理和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自查自纠,主要负责人每月到办公现场检查不少于1次。

7、公司办公场所符合安全、环保和消防等各项要求,并取得相应的验收证明。

8、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上报。

四、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1.目的

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的要求,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项安全费用的提取以及使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人事行政部:

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安全费用提取计划和使用计划,并对其使用监督检查。

财务监察部:

负责安全费用的审批、使用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安全费用包括

4.1.1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资金投入。

4.1.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经费。

4.1.3安全设施、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安全通讯设施、防触电、防雷设施等费用。

4.1.4特种设备检测费用。

4.1.5应急设备投入和人员组织费用及应急演练费用。

4.1.6事故隐患整改费用。

4.1.7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费用。

4.1.8安全标志标识。

4.1.9其它为提高安全状况所需费用。

4.2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4.3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

4.3.1由公司人事行政部每年12月份组织编制企业下个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提取比例按附录标准执行。

4.3.2财务人员按规定比例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台帐,专款专用。

4.4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4.4.1使用安全生产专款的部门填写《安全费用审批表》,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提取使用。

4.4.2使用安全生产费用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并将费用使用情况逐一填写清单报相关部门存档。

4.4.3安全生产费用项目的使用主要部分应将发票(复印件)与安全费用汇总表一并存档。

4.5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4.5.1安全费用由安委会组长按年度计划审批,人事行政部年末编制汇总。

4.5.2公司安委会对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实施监督检查。

4.5.3如较大的安全项目或安全专户资金不足时,由公司安委会研究,临时追加安全帐户资金,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费用。

5.相关记录

《安全经费投入计划表》

《安全经费投入台

五、安全生产信息化制度

1、目的:

为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制订本规定。

2、信息化建设管理范围为:

安全技术信息化管理。

3、内容

 3.1、安全生产信息是指在劳动生产中与安全有关的信息集合。

它的收集、传递、统计、处理等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3.2、安委会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公司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即安全信息管理组织,公司的信息员一般由人事行政部人员担任,对岗位异动的信息员应及时补充。

 

3.3、安全信息管理组织职能:

3.3.1、建立信息反馈图,培训信息人员,并指导其工作。

3.3.2、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反馈及建档。

3.3.3、负责将重大安全问题的信息及时向公司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

3.3.4、对安全生产有价值的信息将给予一定的奖赏。

3.4、安全生产信息的内容及收集

3.4.1、安全生产信息包括:

(1)、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法令、标准、文件、通报等信息;

(2)、因工伤亡信息;(3)、事故隐患及整改信息;(4)、三级危险点安全动态信息(5)、安全培训、宣传教育信息;(6)、安全评价信息;(7)、危害因素信息;(8)、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实施信息;(9)、劳动保护用品、清凉饮料等发放、使用信息;(10)、安全生产新技术、管理新办法信息;(11)、其他企业安全生产经验及事故教训信息;(12)、其他安全生产及企业卫生方面的信息等。

 3.4.2、安全生产信息收集、传递方法:

1)、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收集事故预测、预控信息;2)、根据事故发生频率、设备完好率、尘毒危害治理率的信息,制定项目部安全工作目标;3)、根据办公现场信息,收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及时加以整改;4)、根据作业环境的设施危险因素、尘毒的危害信息,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 5)、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政策、法规、法令、标准等信息指导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6)、通过安全检查,了解、掌握安全工作管理动态,促使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7)、利用安全档案信息,制定安全标准、规章制度及修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通过各级领导指示、安全会议、安全记录等信息,反映各级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9)、通过各种安全生产会议、文件和公司内部网络,向各基层单位传递安全信息。

 3.5、安全信息的处理与反馈

3.5.1、安全生产信息的加工处理

1)、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传递与反馈要迅速及时,有时要限时完成(如工伤事故等)。

重大安全信息,必须按规定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信息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3)、安全信息应分类处理,有处理结果的信息应归档存储。

 4)、处理原则:

本单位能处理的不能推给上级部门,紧急安全信息要求从收集到处理完成不能超过两日;一般信息一周内必须完成。

 5)、各单位报送的信息,必须填写在规范的表格上,经本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安全管理管理人员,情况特殊的,信息员可直接向上级反映信息。

6)、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会议,总结和发布信息。

 

3.5.2、信息反馈:

1)、信息反馈实行封闭原则,由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实行监督。

2)、各部门信息人员收集的安全信息应准确及时地报送安全管理管理人员。

3)、安全管理管理人员收到基层的信息后,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将其处理结果回复原部门。

4)、安全管理管理人员收集到上级部门决策信息后,应迅速向基层部门传递、实施,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3.6、附则

3.6.1、本制度自制定日起执行。

六、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公司文件的发放,明确各环节在文件使用过程中的职责,确保各环节普及并正确使用文件,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在各环节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文件的发布、发放、使用及管理。

3职责

3.1人事行政部负责对文件的发放、发布方式、范围进行规范;并负责保管受控文件、表单的管理,对现有的文件和表单进行适时的备份和更新;同时对外来标准进行实时跟进;

3.2人事行政部负责上传文件,技术支持服务

3.3人事行政部负责接收、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并监督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

3.4各部门负责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正确的使用及保管。

3.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在文件执行过程中的传达、监督和指导工作;

3.6非发放范围人员应按本文相关规定使用文件。

4具体内容

4.1文件运行流程图:

人事行政部

安委会

人事行政部

人事行政部

职能部门

人事行政部

文件新增

更改、订修文件

批准

文件管理

发布

执行

收集、立卷、归档

4.2文件的发放与回收:

4.2.1文件在修订或新增后,人事行政部统一对文件进行发放与回收。

4.2.2发放方式:

现场作业指导类文件采用纸质形式发放到工作现场,记录表单在公司的共享上共享使用。

4.2.3发放范围:

人事行政部持有完整的体系文件,公司管理人员、部门体系接口人等根据工作需要,查阅范围人事行政部可根据阅读需求设定相应权限予以控制;纸质文件根据需要发放到各部门或人员。

4.2.4体系文件均应受控,纸质文件加盖“公章”;

4.2.5文件发放和回收由人事行政部负责,发放的纸质文件需加盖“公章”,并记录于《文件、规章制度发放借阅登记表》。

空白表单不需要加盖本文4.2.4中所提到的印章。

4.3印章管理:

4.3.1所有印章由人事行政部负责订制和管理,各部门根据需求向人事行政部提出相关申请。

4.3.2为确保修订的文件在相关环节的充分性和适用性。

在文件执行前应将修订的文件得到安委会副主任审核和安委会组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4.4文件的使用关键管控点说明:

4.4.1文件被批准生效后方可使用,所有文件的使用首先应得到审核和批准,各部门应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执行业务和管理工作。

4.4.2部门负责人有责任以适当的方式向下属传达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并在职责规定的范围内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负有检查、指导的责任。

4.4.3非发放范围人员需领用文件时,经人事行政部同意后方可领用。

4.5文件的保管关键管控点说明:

4.5.1文件得到批准生效下发至各部门后,受文者应对接受文件进行确认,并有责任选择适宜的场所以适合的方式妥善保管。

4.5.2公司任何人不得对体系受控文件以及空白表单随意增删和涂改文件内容;工作现场不得使用纸质的未盖受控章的受控文件;严禁擅自将公司文件对外公开、复制和借出。

4.5.3受控文件原件不加盖任何印章并由人事行政部保存。

4.5.4电子文件备份:

人事行政部应该对现有电子档体系文件进行适时的备份和更新。

4.5.5外来文件由各部门根据部门的需要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收集和保管;人事行政部对外来标准每年进行评审并保证其为最新有效版本。

4.5.6外来技术资料由使用部门接收和保管。

4.5.7技术资料由技术环节编制和管理。

5.关联表单

5.1《文件、规章制度发放借阅登记表》

6附则

6.1本制度由人事行政部负责解释。

6.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依据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的安全风险管控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安全风险与安全隐患的区别

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4、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5、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6、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7、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8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把握不生产。

9、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9.1术语

9.1.1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9.1.2风险:

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9.2公司组织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级人事行政部、、各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代表为组员的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范围的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

9.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包括公司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应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建立运行控制和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9.4辨识危害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危害类型。

9.4.1三种状态:

包括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连续过程,属正常状态。

的开始和临近结束时,危害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火灾、大风、暴雨、风暴等情况,对可预见的紧急状态,应有相应的计划、措施,以保证其影响最小化。

9.4.2三种时态:

过去、现在、将来,辨识危险时应在对现有的危害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风险以及策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在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使风险得到控制。

9.4.3七种危害类型:

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9.5危害辨识应依据本单位区域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危害辨识应从基层做起,各部门也应对自己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辨识。

危害辨识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9.5.1询问、交谈

由对某项工作具有一定经验的人组成小组(一般3-5人),分析某项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