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68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2019年免疫学期末考试题

1.免疫细胞不包括:

A.淋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巨噬细胞

2.人类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A.骨髓B.胸腺C.法氏囊(腔上囊)

D.淋巴结E.脾脏

3.由淋巴样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是:

A.NK细胞B.粒细胞C.单核细胞D.红细胞E.血小板

4.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

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基质细胞E.法氏囊

5.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AgB.半抗原C.特异性Ag

D.交叉反应性AgE.异嗜性Ag

6.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可:

A.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B.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C.增强毒素的毒性

D.脱去毒素的毒性E.改变毒素的免疫原性

7.能使IgG水解为F(ab’)2和pFc片段的酶是:

A.磷酸酶B.木瓜蛋白酶C.酪氨酸蛋白激酶

D.胰蛋白酶E.胃蛋白酶

8.决定Ig类别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分子的:

A.轻链恒定区B.轻链可变区C.重链铰链区

D.重链恒定区E.重链可变区

9.在经典、旁路两个补体激活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1qB.C1rC.C2D.C3E.C4

10.下列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说法错误的是:

A.激活C1q的球形分子必须有两个以上紧密相邻的IgG分子

B.激活C1q的球形分子只需一个IgM分子

C.单分子IgM比IgG激活补体的能力差

D.在补体介导的溶细胞反应中同量的IgM比IgG更有效

E.IgG4无激活经典途径的能力

11.关于补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存在于正常人的新鲜血清中B.包括30余种组分

C.其性质不稳定D.激活后具有酶活性E.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12.能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1B.IL-2C.IL-4D.IFNE.EPO

13.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A.高效性B.特异性C.多效性D.重叠性E.拮抗性

14.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

A.IFN-aB.IFN-γC.G-CSFD.TNFE.IL-2

15.下列哪一类分子不属于黏附分子?

A.整合素B.选凝素C.钙黏蛋白D.TCRE.LFA-1

16.下列有关MHC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基因座包括Ⅰ、Ⅱ、Ⅲ三类

B.其产物能引起强而迅速的排斥反应

C.Ⅰ类分子由b2微球蛋白和一条重链组成,Ⅱ类分子由α、β两条链组成

D.两类分子的多态性存在于肽结合区

E.一种MHC分子只能提呈一种抗原肽

17.HLAⅠ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于:

A.α1和β1结构域之间B.α2和β2结构域之间

C.α1和α2结构域之间D.α1和β2m结构域之间

E.β1和β2结构域之间

18.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是:

A.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没有选择性

B.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具有高度专一性

C.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至少需要3个锚定位

D.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与抗原肽的长度无关

E.MHC分子对抗原肽的识别具有包容性

19.对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MHC分子有可能提呈同一抗原分子上的不同表位

B.一种类型的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用基序的肽段

C.某一抗原肽可被多个HLA分子提呈

D.不同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可有相同的共用基序

E.MHC分子对抗原肽的结合没有选择性

20.器官移植时选择的最适供者是:

A.患者父母

B.患者妻子

C.患者子女

D.患者同胞兄弟姐妹

E.患者同卵双生的兄弟姐妹

21.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活化的Th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B淋巴细胞

22.以下哪种CD分子是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

A.CD28B.CD19C.CD3D.CD8E.CD4

23.关于生发中心的描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B细胞在生发中心分化成熟

B.生发中心可以分成明区和暗区两部分

C.生发中心中只有B细胞

D.生发中心的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可以富集并向B细胞提供抗原刺激

E.生发中心绝大多数B细胞会发生凋亡

24.下列关于B细胞表面受体复合物哪种说法不正确:

A.是B细胞表面的主要分子之一

B.由mIg和Igα/Igβ异源二聚体组成

C.mIg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

D.Igα/Igβ负责传递抗原刺激信号

E.对B细胞的功能没有作用

25.可刺激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12B.IL-8C.TGF-β

D.G-CSFE.IL-4

26.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阳性选择获得了:

A.MHC限制性B.自身耐受C.TCR表达

D.TCR基因重排E.以上都是

27.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A.B淋巴细胞和NK细胞B.Tc细胞和NK细胞

C.Tc细胞和B淋巴细胞D.B淋巴细胞E.B淋巴细胞和LAK细胞

28.胞浆区含有ITAM的CD分子是:

A.CD3B.PD-1C.CD4

D.CD8E.CD152(CTLA-4)

29.通过分泌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的T细胞是:

A.Th1B.Th2C.Th3

D.CTLE.Th17

30.关于TCRγδT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A.不受MHC限制B.受体缺乏多样性C.多为CD4-CD8-细胞

D.识别非肽类分子E.主要分布在外周血

31.MHCII类途径中降解外源性抗原的部位是:

A.蛋白酶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

D.溶酶体E.核蛋白体

32.APC上B7的配体是:

A.CD2B.CD4C.CD8D.CD28E.CD16

33.一般不经MHCⅠ类分子提呈的抗原是:

A.乙肝病毒抗原B.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C.葡萄球菌抗原

D.HIVgP120E.内源性抗原

34.MHCI类途径中降解抗原的分子是:

A.蛋白酶体B.TAPC.CLIPD.(α-β-Ii)3E.Ii

35.MHCI类途径中提呈对象是:

A.ThB.CTLC.BD.MφE.NK

36.TD-Ag诱发抗体反应须由以下组细胞参与:

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C.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和NK细胞

E.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37.下列哪些细胞间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

A.APC与Th细胞B.NK细胞与靶细胞C.Th细胞与巨噬细胞

D.CTL细胞与靶细胞E.Th细胞与B细胞

38.关于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错误的是:

A.主要由CD28-B7提供

B.缺乏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也可充分活化

C.与自身耐受有关

D.可促进IL-2基因转录

E.可促进IL-2合成

39.关于IL-2的描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可由CD4+T分泌产生B.是T细胞生长因子C.可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

D.也可由CD8+T产生E.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

40.表达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的特异性靶细胞:

A.B细胞B.CTLC.Th1细胞D.Th2细胞E.树突状细胞

41.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下列哪种免疫细胞所介导:

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吞噬细胞E.上皮细胞

42.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A.CD40B.BCRC.CD19D.CD21E.Igα/Igβ

43.B细胞表面传递特异性抗原信号的分子是

A.mIgB.MHC分子C.CD4D.CD3E.Igα/Igβ

44.作为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通过下列哪种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CD28B.CD40C.CD40LD.B7E.MHCII类分子

45.浆细胞

A.能分泌抗体B.来源于T细胞C.发育为B细胞

D.分泌大量IFN-γE.具有细胞毒作用

46.在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中,Th细胞在下列哪项不发挥作用:

A.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B细胞的活化C.生发中心的形成

D.Ig类别转换E.抗体亲和力成熟

47.对体液免疫再次应答Ab产生描述有误的是

A.再次接受较少量相同Ag刺激即可诱发

B.潜伏期大约为初次应答时的一半

C.达平台期快,平台高且时间长

D.主要为IgG,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E.下降期短或无

48.关于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TD-Ag的应答都产生记忆性细胞B.均产生效应产物

C.效应产物的作用都是特异性的D.都能形成免疫耐受

E.对TD-Ag的应答均需T细胞的参与

49.下列哪个分子属于模式识别受体:

A.CD4B.CD5C.TLR4D.IL-6E.BCR

50.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E.肥大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