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94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docx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

企业节约用电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企业节约用电研究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

系(院)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职称XXX

20XX年06月01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越发紧张。

由于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换容易,输送,分配和控制简单,因此电能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在工业生产中。

我国现有电力生产方式主要以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转化形成,从我国能源消耗情况来看,70%以上消耗在工业部门,所以工业节能是能源节约的一个重点,而电能是能源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同时工业用电在全国电能消耗量中占70%以上,因此工厂的电能节约特别值得重视。

本课题将对我国电力系统区域特点及现有工业电力管理及利用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与讨论。

关键词:

电力节约用电新能源

 

 

能源及生活用电等进行讨论。

 

第2章企业节约用电措施

对于企业节约用电,我们要针对目前企业用电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管理和技术上对企业用电进行改革。

第一,企业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控制电能的使用,还要有奖罚激励措施。

第二,企业是用电大户,有着极大地电能消耗,因此要从点滴做起,首先要加强的就是照明管理,要确保照明设施的有效利用,避免浪费。

第三,利用工业余热发电供热;工厂企业在进行主要的生产后会有大量的余热散出,企业要合理地利用余热再进行生产生活。

第四,更新淘汰现有低效高能耗的供用电设备,以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来取代低效高能耗的电气设备。

第五,企业要合理选择供用电设备的容量,或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负荷率,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企业负荷率进行生产。

第六,改革落后工艺,改进操作方法,减少生产流程,此方法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第七,减少工业用气、用水、用风的损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供电系统中采取措施节约电能。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用电设备的维护,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因为各种机电设备和生产装置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工作效率逐渐降低,因而电能消耗增大。

以下为企业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

2.1企业的节约用电管理

加强企业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第一,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对于工厂的各种能源包括电能,要进行统一管理,企业不仅要建立一个精干的管理机构,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而且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能源管理制度。

能源管理的基础是能耗定额管理和节能奖励制度,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开展企业的节能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实行计划供用电,不仅是缓解我国当前能源紧张状况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对地区电网来说,企业用电按地区电网下达的用电指标实行计划用电,并采取必要的限电措施。

对企业内部供电系统来说,各级用电要按企业统一下达的指标实行计划用电。

由于上级的用电计划又是靠下一级的计划用电来保证的,因此各级都要加强用电管理,并通过计量,严格考核。

对于企业的非生产用电也要加强管理防止浪费。

对于职工的家庭用电,也应安装表计计量收费,同时研究企业各种能源的综合利用。

第三,实行负荷调整,降低负荷高峰用电拥挤状况,提高供电能力。

负荷调整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的不同用电规律,合理的有计划的安排和组织各类用户的用电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充分发挥发电、变电设备的潜力,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大的需要。

企业调整的办法例如:

1)错开各企业的上下班时间、午休时间和进餐时间等,使各企业的高峰负荷分散,从而降低企业的总的负荷高峰。

2)调整企业内部大容量设备的用电时间,使之避开高峰负荷时间用电。

3)调整不同部门的生产班次和工作时间,实行高峰让电等等。

以上办法都是降低了负荷高峰,填补了负荷低谷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率和功率因数。

第四实行经济运行方式,使整个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减少、经济效益提高。

比如对于负荷率长期偏低的变压器,可以考虑用较小容量变压器。

如果运行的条件许可,两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可以考虑在负荷低时切除一台。

同样,对长期负荷率降低的电动机可以考虑更换用较小容量的电动机或者改用变频控制或者改用液偶协调控制这样都可以达到减少电能损耗,达到节电的目的。

但是更换的前提是保证正常稳定安全运行,因此需要精确的计算。

第五,节电工作与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检修电力变压器,使铁芯过热的故障消除了,就能降低铁损、节约电能。

又如检修电机,使转子和定子间的气隙均匀或减小,或者减小转子的转动摩擦,也能降低电能损耗。

再比如说将街头接触不良、严重发热的导线或者严重漏电的导线检修好了,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安全供电,而且电能损耗也得以减少。

对于其他的动力设施,加强维护保养,减少水、汽、热等能源的跑、冒、滴、漏也能直接节约电能。

第六,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节能的号召,普及节电知识,强化节电意识。

供电企业要加大节约用电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向群众和企业宣传电能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节电的基本常识,帮助社会公众树立“节电光荣,浪费可耻”的节能意识。

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节电知识,了解能源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将节电变成一项自觉的行动。

2.2企业节约用电的技术措施

2.2.1大力推进企业节电技术革新、改造或更换生产设备

当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陈旧、性能差、电耗高,要使电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就必须进行企业节电技术革新,改造或更换那些性能低劣的生产设备。

以变压器为例,采用冷轧硅钢片的新型低损耗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采用热轧硅钢片的老型号变压器要低一倍左右。

比如电动机,新的Y系列电动机与老型号的JO2系列电动机相比,效率提高了0.413%。

如果按年产量17X10000000KV计算,年工作时间计划为4000h时,全国一年就可以节约电能2.81亿千瓦时。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设备性能及损耗都在不断的降低,因此适时更换老的生产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电能的损耗,更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更换、改造现有耗能大的供电设备也是节约电能一项有效的措施。

港城热力公司现有给水泵四台其中两台定速给水泵一台液偶调速给水泵及一台汽动给水泵。

正常运行中当需要给水量小的时候,液偶调速给水泵可以满足负荷需要就不需要启动定速给水泵,定速给水泵作为备用设备保证运行安全,同时汽动给水泵也可以协同满足锅炉用水需要,还可以利用锅炉蒸汽做功大大节约了电能的消耗同时对锅炉蒸汽多级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损失。

2.2.2改革工艺流程

改革落后的工艺与流程,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以取得最大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积极采用新工艺,特别是对于电费占产品成本比例大、电能利用率低的企业,尤其要在生产工艺上寻求改革之路。

如电加热设备在保证工件加热处理质量的前提下,注意选择最佳升温曲线,用感应加热淬火、渗碳件直接淬火等局部加热代替整体热处理。

再如电弧炉冶炼不锈钢采用返回吹氧熔炼新工艺,既节省了冶炼时间,又降低电耗20%~40%.此外对重点耗电设备与工艺采用微机监控方式,也是降低电能消耗的有效措施。

2.2.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

要以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开展节电的基本手段。

现阶段主要推广的节电措施有:

①低效风机、水泵的更新改造,包括采用微阻缓闭止回阀和管网改造;②采用晶闸管调压装置;③采用以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交流电动机新型调速技术(以交流变频器调速为主);④运用硅酸铝纤维等新型耐火保温材料及推广应用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⑤采用高效节能新光源和灯具电器;⑥有热源的大面积使用空调单位,装设溴化锂制冷设备;⑦纺织行业推广以热油载循环代替电加热定型设备;⑧对电弧炉、矿热炉等进行短网改造;⑨降低烧碱、电解铝等电解槽的槽电压等。

2.2.4不断改进操作方法

任何一个生产操作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耗电量相对最少的最佳操作方法。

因此改进操作方法,也是节约用电的一条有效途径。

比如港城热力公司一期采用三台220t/h锅炉,主要生产设备为10kv动力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运行人员积极调整运行工况,根据负荷调整各风机出力情况可以有效减少电能消耗。

2.2.5减少传动摩擦损耗

任何机械传动装置在运动中都存在着摩擦,没有摩擦它们就无法工作。

对于运行中的机械设备采用适当的润滑方式,是减少摩擦损耗的重要措施。

润滑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摩擦和磨损,降低功率消耗。

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等,当选用润滑剂时,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特点、转速及润滑剂的物理性能等情况来确定。

如电动机的轴承若采用二氧化钼固体润滑剂,可节约电6%~15%左右。

2.2.6加强设备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各种机电设备和生产装置,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工作效率将会逐渐降低,使电能消耗增大。

因此加强设备检修,提高使用效率是合理利用电能的重要方面。

如厂矿企业要注意消灭风、水、汽等管路系统的跑、冒、滴、漏现象,就可取得显著的节电效果。

2.2.7提高用电的功率因数

提高用电的功率因数可以有以下作用:

①提高电气设备的有功出力。

②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使线路上和变压器中的功率损失大大降低。

③减少电力设备的投资。

在有功功率P和电压U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功率因数便可减小线路中通过的电流,从而可以减小导线截面积,节约电力线路的建设投资。

在有功功率P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功率因数可使得所需的视在功率S变小,对于用电单位而言,在满足用电的情况下,便可减小所需变压器的容量,这也就降低了基建投资和电能的损耗。

④减小电压损失、改善电压质量。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

①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②提高变压器、电动机的负荷系数,减小空载运行时间;③加装电容器、调相机进行无功补偿。

供电企业和用电单位应当制订节约用电计划,推广和采用节约用电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方法,降低电能消耗。

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是降低设备电耗、节约电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2.3日常生活用电中的节电措施

电能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如今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因此带来的电能消耗。

因此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意义重大。

以下就是关于日常生活节约用电的一点建议。

日常生活中的电能消耗主要是家用电器,每个人都应该有节电的意识,从小处做起。

对于照明电器,要用日光灯来代替白炽灯,日光灯可大大降低耗电量。

电视机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使用时间最长,对电视机,我们要把音量和光线亮度调至最佳状态,声音越大,亮度越强就越耗电,另外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不仅耗电,而且会降低其寿命。

电冰箱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绝不能靠近热源,以保证散热片很好地散热。

使用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和时间。

对于空调,室温设置于27至28℃为宜,另外开启空调时,要关闭门窗;定期清洗隔尘网,可节省30%的电力;不要频繁启动,停机后必须隔2至3分钟以后再开机。

对于热水器,温度设定一般在60-80摄氏度之间,不需用水时应及时关机,避免反复烧水。

如家中每天都用热水,则应让热水器始终通电,并设置在保温状态。

以上就是一些常用的家用电器的节电措施。

这对日常家庭节约用电很有效。

然而对于工作中和公共场合如何节约用电这也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在离开办公室或教室等公共场合时,要确保所有的电器都是关闭状态。

第3章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及新能源发展

企业节约用电是电能节约利用的重要出发点,但同时我国电力系统情况复杂,能源分布不均,地理区域差异较大,所以对于企业节约利用电能又要因地制宜。

同时伴随着新型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可以缓解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电能的生产方式及用电紧张局势,因此有必要根据能源分布及区域特色进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的电力系统进行了调查。

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现状比较好,但是存在地区的差异。

电源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调整这种电源结构,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每一种电源尤其火电需要进行技术进步调整;二是水电、火电及其他发电形式的比例应合理调整;三是电源布局也应调整。

我国煤炭资源储藏量不少,但分布极不合理。

负荷高的地方如华东地区基本没有煤,煤大部分集中在西北部或华北北部。

而适宜建水电的地方大部分在西部。

水能资源不少,但分布不合理,因此应该通过电网建设调整布局使电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可再生资源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绿色电能的效果。

3.1电力建设

3.1.1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发电机装机容量不断调整,截止2007年底,全国新增装机容量10,009万千瓦,总量达到71,329万千瓦。

其中,水电新增1,306.5万千瓦,火电新增8,158.35万千瓦。

同时,华能玉环电厂、华电邹县电厂、国电泰州电厂共七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相继投运,标志着中国已成功掌握世界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电力工业已经开始进入“超超临界”时代。

此外,中国电网建设快速发展,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5万公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8,848万千伏安。

其中,四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通过国家验收;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使西电东送南线输送能力新增150万千伏。

在2007年,中国加大了电源结构调整力度,水电建设步伐加快,三峡电站已有21台机组投产,发电能力达1480万千瓦。

龙滩、小湾、向家坝、溪洛渡等一批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其中一些项目的部分工程投产发电;金沙江水电开发全面启动,溪洛渡电站于2007年11月8日实现截流;核电方面,随着田湾核电站两台核电机组投产,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万千瓦,红沿河核电项目已开始启动。

同时,风力发电取得突破性进展,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全国首个风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的省份。

2007年11月8日,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站在渤海油田顺利投产,拉开了中国有效利用海上风能的序幕;一批生物质发电厂建成投产,光伏发电和煤层气开发积极推进。

3.1.2电源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主旨是优化电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

优先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而对煤电则立足优化结构、节约资源、重视环保、提高技术经济水平。

上大压小的举措提高了火电行业平均单机装机容量,增强了行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提高了环境效益。

对于新能源的各项政策及规划,将引导降低火电在电力中的占比,增加水电、核电、风电的比例,优化电力结构。

在行业结构变化的同时,衡量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也正发生变化。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格局;那些新能源发电比例高、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将更具长期的竞争优势。

面对我国的严峻能源环境形势,“节能减排”侧重于“节流”,而对于新能源的鼓励则侧重于“开源”。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认了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该法规定政府必须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到2020年,我国小水电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500万千瓦,年替代8000万吨标准煤;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4000万千瓦,年替代30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年替代2800万吨标准煤;生物油开发可达到年产200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2.7亿平方米,年替代10000多万吨标准煤。

专家表示,如能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国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将达到3亿吨标准煤,约占届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

节能发电调度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格局;大机组比例高、新能源发电比例高、资源利用率高、煤耗低的“三高一低”企业,如水电中的长电、桂冠、川投;火电中华能、大唐、国电等将更具长期的竞争优势。

风电短期内业绩释放不明显,但是我们看好其长期增长潜力及速度,如银星能源等。

3.1.3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

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

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目前,西电东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贵州到广东500千伏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已先后投产运行,向广东送电规模已达1088万千瓦。

三峡到华东、广东±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先后投产。

蒙西、山西、陕西地区向京津唐电网送电能力逐步增加。

华北与东北、福建与华东、川渝与华中等一批联网工程已经投入运行,2003年跨区交换电量达到862亿千瓦时。

截至2005年7月,除海南外已经初步实现了全国联网,初步实现了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电网间的电力电量交换更加频繁,交易类型出现了中长期、短期、超短期、可中断交易等多种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良好局面,由于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比较活跃,部分联网输电通道长期保持大功率送电。

西电东送、全国联网工程对调剂电力余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起到重要作用。

3.2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

3.2.1风力发电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从“七五”开始建设风电场,到2004年底,内地已建成43个风电场,累计装机1292台,总装机容量达到76.4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的0.17%。

单机容量达到2000千瓦。

 

3.2.2地热发电得到应用

到1993年底,西藏地热发电的总装机达到28.13兆瓦,约占全国地热发电装机(包括台湾在内)的94%;年发电量9700万千瓦时,占拉萨电网约20%。

3.2.3太阳能发电利用

至1999年,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3兆瓦。

2004年建成容量为1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总装机容量第一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之一。

3.2.4小水电建设

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万多座,装机达248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32,4%,占世界小水电开发量的40%以上,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36.27%。

3.3电力系统发展趋势

我国水能、煤炭较丰富,油、气资源不足,且分布很不均衡。

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但3/4以上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部。

我国煤炭探明保有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

我国天然气和石油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

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受技术因素限制,多为间歇性能源,短期内所占比重不可能太高,需要引导积极开发。

电力生产高度依赖煤炭,大量开发和燃烧煤炭引发环境生态问题,包括地面沉陷、地下水系遭到破坏,酸雨危害的地理面积逐年扩大,温室气体和固体废料的大量排放等。

火力发电需要耗用大量的淡水资源,而我国淡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分布不均,其中华北和西北属严重缺水地区。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

以我国的发展阶段分析,未来若干年,是大量消耗资源、人与自然之间冲突极为激烈的时期。

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是我国能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无法支撑的。

当前我国经济尚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若按近几年的用电增速计算,2020年全国电力需求将高达11万亿千瓦时,相应发电装机24亿千瓦,发电用煤将超过50亿吨,是目前的6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中长期被GDP数字大幅上升掩盖的不足正逐渐显现,直接给经济运行带来隐忧。

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根本性转变,以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我国产值单耗不断下降,单位产值电耗从1980年的0.21千瓦时降至2000年的0.151千瓦时,下降了0.059千瓦时。

假如未来20年仍能保持这样的下降幅度,按照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约可减少电耗3.22万亿千瓦时。

节能提效空间巨大。

电网安全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电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电网具有大规模输送能量,实现跨流域调节、减少备用容量,推迟新机组投产,降低电力工业整体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

但随着目前电网进一步扩展,影响安全的因素增多,技术更加复杂,需要协调的问题更多,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更广,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8·14美加电网事故造成大范围停电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大电网的电力安全要求更高。

经济增长率仍将持续走高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阶段,重化工业产业发展迅速,全社会用电以工业为主,工业用电以重工业为主的格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随着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和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第二产业单耗水平总体上将呈下降趋势。

从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电力消耗强度会有一个加大的过程,但另一方面通过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将加快发展,即使是高耗能行业,其电耗水平也应有较大下降。

用电负荷增长速度高于用电量增长。

预计用电负荷增长速度高于电量增长,但考虑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负荷增长速度与电量增长速度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预计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30450亿千瓦时左右,2005年~2010年期间平均增长6%左右;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不低于45000亿千瓦时,后10年年均增长4%左右。

 

 

结束语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电能消耗大的现状,针对我国电力系统在能源分布,地理区域用电,及我国企业及生活用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我国现有实际用电情况对日常生活用电和企业用电提出了一些节电的建议和措施,并从供电企业的角度对科学合理的用电管理提出了一点建议,希望本文有助于我国的节电行动,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能源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能源合理利用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1

[2]徐圣书.用电管理与检查[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3]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8:

160.

[4]朱晋平.电价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电业,1997.

[5]朱献清主编.物业供电与电器设备[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袁小华.电力工程[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7]]蓝之达.供用电工程[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8]《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2020年)》北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

[9]《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北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8月

[10]《中国(大陆)电力发展现状与趋势》北京: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2007年

[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

中共中央

[12]卢燕,《企业实用节电技术》,沈阳:

沈阳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3]周鸿光,《企业新型节能技术手册》,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致谢

本文是在胡晓玮老师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并且在实习期间得到公司有关领导的帮助,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修改完成的。

老师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谦逊的为人,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瞻远瞩、敏锐的科学眼光,将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老师乐观、正直、朴实的生活态度,令我深深敬佩。

老师的谆谆教诲,将使我终生受益。

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电气学院的各位老师以及实习所在单位领导给了我很大帮助和启示,使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