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95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明确分析

开篇的话

2010政治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许多考生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

“《中国近代史纲要》,将以什么形式考察?

考察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作为考生在考试大纲正式颁布前,应该如何复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个部分的知识……”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们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汇编(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约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了3亿至4亿银元。

中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

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特别是钦差大臣林则徐1839年六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为。

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如:

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侓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二,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三,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四,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五,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批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曽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

在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台湾的过程中,台湾人民也奋起反抗侵略者。

199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1884年法舰进犯台湾,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

1885年3月,70岁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欧美报刊纷纷公开讨论如何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年,编成《四洲志》一书。

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

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

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但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一)兴办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最早的官员留学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以各种方式宣传维新主张。

维新派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了维新变法。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表现有三个方面: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社会。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清末“新政”的破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章炳麟发布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写了《革命军》,热情讴歌革命。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民主,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成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

民族主义的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三、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及其他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1912年三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最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

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

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

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且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

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

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汇编(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

(二)中国封建经济占优势地位

(三)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境艰难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

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最终,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第一,十月革命给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四、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提出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