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97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docx

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坡田小学:

宋银

为了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的目的,尽可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余负担,真正学好这门工具学科该学段的内容,在轻松的学习中真正学到知识,增长自己本领;为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拟订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6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1人。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部分同学如果再勤奋点,“笨鸟”也不会太落后;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

个别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也差,书写很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习作能力较弱,不爱阅读,这些学困生阵容不容忽视,他们屡考屡不及格的,甚至个别同学有学习障碍,他们中有的是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则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引起的,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较以往相比,本学期每单元增加了1篇略读课文(共2篇)。

“语文园地”的名称变为“回顾与拓展”。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

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最后一分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

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发现和得到的启发。

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3、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二)识字、写字教学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三)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指导朗读、默读。

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

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可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4)课外阅读的指导(详见下文)

(四)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安排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

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本册的口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

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

(五)习作教学——我会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内容。

核心思想是多练,浅练,多赏识。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

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

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

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

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

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

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13、继续大量积累经典语言(平均每周二首诗,3-5句论语,3句对联或名言)。

14、大量阅读经典童书,力争90%同学看完“彩乌鸦系列”的18本德国的儿童小说。

15、继续坚持写日记,让更多同学从成功日记中尝到习作的甜头。

16、加强习作练习,每周一篇。

选一些较容易写的题目,让孩子去写一些贴近生活与自我的事情、人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

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训练等,但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

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2、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

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

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本学期刚开始学习给课文分段,分段的教学一般应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以后进行,而不宜在一开始接触课文就进行。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

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作文教学一般也要从说到写。

4、落实每个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持之以恒地积累与巩固经典语言;让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达到真实、具体的写话目标;使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既得“法”有得“趣”。

五、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六、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1、激发学生情趣,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引用资料,创设情境,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3、赏析交流,活动体会,恰当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在课文教学中激发情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5、结题点睛,拓展延伸,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机动课时

备注

1

9.1-9.2

第一、二课时:

1窃读记(教科书1—5页)

第三课时: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科书6—8页)燕子

3

9月1日

正式上课

2

9.5-9.9

第一课时:

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科书9—11页)

第三、四课时:

4我的“长生果”(教科书第12—15页)

第五课时:

词语盘点(教科书第16页)

第六、七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科书第17页)

6

1

3

9.13-9.16

第一课时:

回顾.拓展一(教科书18—19页

第二、三、四课时:

5古诗三首(教科书20—24页)

第五、六课时:

6梅花魂(教科书25—29页)

5

1

9月12日中秋节放假

4

9.19-9.23

第一课时:

6梅花魂(教科书25—29页)

第二课时:

7桂花雨(教科书30—32页)

第三课时:

8小桥流水人家(教科书第33—34页)

第四课时:

词语盘点(教科书第35页)

第五、六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科书第36页)

第七课时:

回顾.拓展(教科书第37—38页)

6

1

5

9.26-9.30

第一、二课时:

9鲸(教科书第40—43页)

第三、四课时:

10松鼠(教科书44—46页)

第五、六课时:

11新型玻璃(教科书47—49页)

6

6

10.1-10.7

国庆假一周

7

10.10-10.14

第一、二课时:

12假如没有灰尘(教科书50—51页)

第三课时:

词语盘点(教科书52页)

第四、五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科

书53—54页)

第六课时:

回顾.拓展三(教科书55—56页)

第七、八课时:

第一次月考

6

2

第一次月考

(第一、二单元内容)

8

10.17-10.21

第一、二课时:

13钓鱼的启示(教科书58—61页)

第三、四课时: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科书62—64页)

第五、六课时:

15落花生(教科书65—67页)

6

9

10.24-10.28

第一、二课时:

珍珠鸟(教科书68—70页)

第三课时:

词语盘点(教科书71页)

第四、五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科书72—73页)

第六课时:

回顾.拓展四(教科书74—75页)

6

10

10.31-11.4

第一课时:

1字谜七则(教科书76—78页)

第二课时:

2有趣的谐音(教科书79页)

第三课时:

3仓颉造字(教科书80—81页)

第四课时:

4“册”“典”“删”的来历(教科书82—83页)

第五、六课时:

我爱你,汉字(教科书84—88页)

第七、八课时:

第二次月考

6

2

第二次月考(半期测试)(第一至四单元内容)

11

11.7-11.11

第一、二课时:

7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科书89—91页)

第三、四、五课时: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科书93—96页)

第六课时:

18慈母情深(教科书97—100页)

6

12

11.14-11.18

第一、二、三课时: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科书101—104页)

第四、五课时:

20学会看病(教科书105—108页)

第六课时:

词语盘点(教科书109页)

6

13

11.21-11.25

第一、二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科书110—111页)

第三课时:

回顾.拓展六(教科书112—113页)

第四、五、六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教科书115—117页)

6

 

14

11.28-12.2

第一、二、三课时:

22狼牙山五壮士(教科书118—122页)

第四课时:

23难忘的一课(教科书123—125页)

第五课时:

24最后的一分钟(教科书126—128页)

第六课时:

词语盘点(教科书129页)

6

15

12.5-12.9

第一、二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科书130—131页)

第三课时:

演讲回顾拓展七(教科书132—133页)

第四课时:

25七律·长征(教科书136—138页)

第五、六课时:

26开国大典(教科书139—143页)

第七、八课时:

第三次月考

6

2

第三次月考(第一至六单元内容)

16

12.12-12.16

第一、二课时: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科书144—146页)

第三、四课时:

28毛主席在花山(教科书147—150页)

第五、六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科书151—153页)

6

17

12.19-12.23

第一课时:

回顾·拓展八(教科书154—156)

第二、三课时选读课文

总体复习

6

 

18

12.26_12.30

总体复习

6

19

1.2-1.6

期末全面复习、测试

期末测试

20

1.9

寒假

放假

1月9日

放寒假

 

2011年8月31日

 

2011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作文教学计划

高坡田小学:

宋银

为了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的目的,为使作文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特拟订本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1名。

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优秀者写作时洋洋洒洒,把作文作为一种乐趣,而笔拙者半天挤不出多少字来,依赖性很强。

至于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更是难上加难。

在他们看来只要把作文纸写满了就是好事了。

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阅读广泛,写作明显突出、态度端正,勤于小练笔,思维比较活跃。

而后进生,则学习习惯很差,字写得很潦草,接受较慢,作业经常不完成,所学知识很死板,不能灵活运用。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

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

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

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

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

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

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三、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与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期7次左右。

四、教学重、难点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

进入第三学段,教师首先要把握《课标》在目标上的变化和提高,以免使教学停滞不前,制约学生的发展。

但是也应认识到,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需要两年时间逐步达成的,作为起始年级不能一下将目标提得太高,使学生望而却步,削减对习作的兴趣。

应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

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稳定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

此外应结合“习惯篇”的教材内容,教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常抓不懈,养成良好习惯。

2、用好教材,体现编者意图;用教材教,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将教材作为一种凭借,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的思路,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甚至适度的改编。

应该看到教材不仅为学生的学、也为教师的教拓展了较大的空间,这为教师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可能。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应在习作教学中加以体现。

3、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

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

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探究“好在哪里?

哪里写得具体?

是怎样写的?

”通过切身体验,发现总结出习作的方法,建构起自己的思路。

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在比较鉴别中进一步落实习作要求。

作文的修改也要体现合作互助,将自改、他改、互改有机结合起来,在修改中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还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超越学科和校园的范围,让学生去发现全新的、未知的世界;让他们从注重师生、同学间的合作,到关注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和老师”、“小学生看电视情况调查与分析”、“金鱼尾巴的作用和再生能力的实验记录”、“学校电视台收视情况与改进办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申培养习作能力。

4、上好指导课,帮助学生迈好第一步。

每次指导课前认真研读教材例文,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教会大家从日常生活中选材,争取让作文指导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感悟习作技法,提升表达本领。

提倡认真修改,养成良好习惯。

五年级习作不同于低段写话,教师指导,学生口述后,同学们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

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保持作文簿面整洁,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5、增加阅读,学会感知

学生作文不好,这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则胸中无物,自然写不出,其次,心中有了美妙的想法也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不一定能写出来,写出来也还有个好坏优劣之分,这就是拙于表达。

所以增加阅读量以获得间接经验、积累生活的材料以获得直接经验都是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条件。

在打开学生阅读面上,我班设立了“图书角”,为学生增加阅读、欣赏美文提供了最方便的途径。

为了能使学生积累好生活素材,布置了写周记的任务,让他们记录下一星期内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从这些方面开始,学生便慢慢形成有利于作文能力提高的学习习惯。

6、上好语文课,重视“读写长线结合”。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不仅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还是最好的范文天地。

这些作品中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这些作品中常常运用到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这些作品中要么朴实清新、要么气势恢弘、要么富于哲理等……学生只要从中学习到各种文章的妙处,理解了课文的美,把课文当作例子,当作优美的范文,便能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学习到各种做文的方法,感受优秀作品的魔力,从而也激发起他们创作的欲望。

抓好随文小练笔,重视“读写短线结合”。

根据课文特点,选择适当角度,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

一方面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