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12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docx

高速公路测量监理细则参考Word

 

一、施工测量工作的特点。

2

二、控制测量监理程序。

3

1、控制测量监理程序。

3

2、施工放样监理程序。

4

三、施工测量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

四、测量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及措施。

10

 

 

一、施工测量工作的特点

1、本段全长7.832Km,主要工程量:

大桥9座,主线桥总长4.8565km(主要为旱桥),涵洞通道16座,填方68.5万方。

构筑物特多,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控制测量要执行四等的要求,施工放样要执行一级导线和四、五等水准的要求。

执行的等级高,要求的精度高,测量工作难度很大,按照普通测量的习惯是很难达到三四等要求的。

对策:

承包人必须配备三名以上专业测量工程师,外业测量时,要严格按照《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三四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2、施工放样工作量大,每项重复定位次数较多,本段工程多处同时施工时,测量组任务繁重。

对策:

承包人应配备两名专业测量工程师,必要时分两组同时执行测量任务。

3、桥址附近河涌鱼塘分布宽广,致使布点困难,控制点远离桥轴线,放样定位及高程传递难度大。

对策:

增加观测和检查次数,分派熟练测工在前方标定点位。

4、控制点只能布设在河涌堤岸上,堤面窄,行车多,被挠动的可能性大。

对策:

加固控制点周围地面,用钢筋钉设护栏,并涂抹红白油漆。

施工放样时,每次设站或设镜都顺便检测,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变动。

二、控制测量监理程序

1、控制测量监理程序

 

 

2、施工放样监理程序:

 

 

三、施工测量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四等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角中误差

(〃)

起始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三角形闭合差

(〃)

测回数

DJ1

DJ2

±2.5

1/100000

1/40000

±9

4

6

2、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距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对差

方位角闭合差

(〃)

测回数

DJ1

DJ2

13

2.5

1/35000

±5

4

6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3、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

制等级

仪器

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之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

四等

DJ2

3

8

13

9

4、光电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

制等级

测距仪精度等级

观测次数

总测

回数

一次测回读数较差(mm)

单程各测

回较差

(mm)

往返

较差

(mm)

四等

Ⅱ级

1

1

4~8

≦10

≦15

≦2(a+bD)

注:

(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2)根据具体情况,测距可采用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

(3)、(a+bD)为仪器测距的标称精度表达式。

 

5、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高程控

制等级

水准仪型号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mm)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

点联测

附合或

环线

四等

DS3

双面

10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L

注:

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

6、四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最大视

线长度

(m)

前后视

距较差

(m)

前后视距

累积差

(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

红黑面读

数较差

(mm)

红黑面高

差较差

(mm)

100

5

10

0.2

3.0

5.0

7、四等跨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观测方法

半测回远尺

读数次数

测回数

测回高差互差

(mm)

微动觇板法

4

4

≦50·S

注:

S为跨越距离(Km)

8、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

中丝法

指标差

垂直角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附合或环

测回数

较差

(〃)

较差

(〃)

mm)

形闭合差

(mm)

四等

DJ2

3

≦7

≦7

30√D

20√∑D

注:

表中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Km)

9、施工放样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位置放样

高程放样

测角中误差

(〃)

测距中

误差

(mm)

点位中

误差

(mm)

两次测设点位互差

(mm)

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mm)

两次测设

高程互差

(mm)

5

17

15

0.4Δ允

±5

0.4Δ允

注:

Δ允是《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结构物的允许偏差。

10、贯通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贯通误差

施工测量贯通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

水准点高程闭合差

(mm)

中线纵

向相对

闭合差

中线横向

闭合差

(mm)

中线高程

闭合差

(mm)

1/35000

±5√n

±20√L

1/2000

50

50

注:

表中n为导线测站数,L为贯通水准路线长度(km)。

11、桩基测量控制目标值

孔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单排桩≤5cm

群桩≤10cm

倾斜度∠1%

12、墩台测量控制要点

必须严格监理墩身、台身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墩要复测,每墩测量必须准确,尤应注意准确标定墩顶高程。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浇注砼前,在模板顶上及模板周围钉设监测点,并测得初始值。

施工过程中跟踪监测,并与初始值比较,发现位移或沉降,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纠偏。

完工拆模后在墩台身上设置变形观测标志,绘制变形曲线图,分析动态,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轴线偏位≤10mm

竖直度<0.2%H(H为墩台身高度)。

顶面高偏差≤±10mm

相邻墩台间距偏差≤±10mm

13、墩柱及以上结构物测量控制

墩柱及以上结构物,如盖梁、墩台帽等,测量监理的控制要点是严格控制模板安装时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准确性,在模板上预设观测点,记录初始值。

施工过程中跟踪监测,与初始值比较,发现位移或沉降,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纠偏,拆模后在结构物混凝土表面设置变形观测标志,定期观测记录位移和沉降,绘制变形曲线图,分析动态,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1)、模板高程允许偏差:

基础:

±15mm

墩柱:

±10mm

墩台:

±10mm

(2)、模板内部尺寸允许偏差:

上部结构:

+5mm,-0mm

基础:

±30mm

墩台:

±20mm

(3)、轴线偏位允许偏差:

基础:

±15mm

柱或墙:

±8mm

梁:

±10mm

+2mm

-5mm

墩台:

±10mm

(4)、装配式构件支承面高程允许偏差

相邻模板表面高差:

2mm

模板表面平整:

5mm

预埋件中心位置:

3mm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mm

预埋件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mm,-0mm

14、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

一级公路

其它公路

1

路基面标高(mm)

+10,-15

+10,-20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2

中线平面偏位(mm)

50

10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弯道增加HY、YH点

3

路基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每200m测4处

4

平整度(mm)

15

20

3m直尺:

每200m测4个断面

5

横坡(%)

±0.5

±0.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6

边坡

边坡平顺,坡率不陡于设计值,相对于设计边坡面的凹出或凸进不大于20(cm)

抽查:

每200m测4处

四、测量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及措施

1、测量监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1)指导思想: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超前监理,跟踪监控,防患于未然。

(2)复核:

复核控制网平差计算成果,复核放样计算数据。

(3)复测:

复测控制网边长及水平角,复测水准点高程,复测重要工程部位的放样定位和高程。

(4)旁站:

跟随测站或镜站,查看仪器动态及操作方法,抽查距离和方向的观测数据,抽查水准观测中的标尺读数,查核测量记录。

(5)跟踪监控:

箱梁悬臂浇注施工中和重要工程部位浇注大批量混凝土过程中,要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处理可能发生的偏差。

(6)巡查:

经常巡视工地,认真查看各工程部位施工运作情况,适应工程需要安排测量工作。

(7)抽检验收:

中间工程部位完工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部分或全部复测其位置、尺寸和高程,合格即予签认。

2、测量监理主要措施

(1)遵守监理程序:

测量成果资料及工地放样定位必须于事前48小时报给测量监理复测核签认可,否则无效。

施工单位对未经监理核签认可的工序擅自施工者,监理站将不予计量,并视具体情况,责令其部分或全部返工。

(2)必须实行复核、复测制度:

施工单位测量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后,进行换手复核。

外业放样可由第二人复测或用另一种方法复测。

未经复核的资料数据不能采用,未经复测的控制点及放样点不能用于施工。

(3)认真执行《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操作规则。

例如平面及高程控制网要布成闭合形式,变换度盘位置多测回观测水平角,用红黑两面标尺测量高程多次准照多次读数测量距离等,这些都是提高精度和防止错误的有效办法。

(4)做好贯通测量工作。

标段间的导线、水准、中线、中平必须相互连测,取得双方共用的统一线位和高程,避免相邻结构物错位错台的错误现象。

(5)防止错用桩点。

全部控制桩点必须刻写名称或编号,测量组成成员必须准确辨认,切勿用错,放样点也要写明桩号,并向施工负责人交待明白,要他妥善保护,避免用错。

(6)保护控制桩,复测控制桩。

用护栏围护控制桩,避免车辆碾压,施工放样时要顺便测角量距检查控制点点位,还要每三个月全面检测控制点一次,发现位移及时处理。

(7)爱护保养测量仪器。

全站仪每年必须送国家专业检定部门检定一次。

平常要正确操作使用,每三个月作一次全面检校,让仪器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

(注:

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