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71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doc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子宫脱垂

【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整个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病因】

1.分娩损伤为最主要病因。

2.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

3.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

【诊断】

1.临床表现

(1)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出现糜烂、溃疡、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

(4)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并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腹压增加时漏尿。

2.辅助检查

(1)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

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l度轻型:

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4cm,但未达处女膜缘。

I度重型:

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宫颈。

Ⅱ度轻型:

富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

Ⅱ度重型:

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

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POP-Q分类法。

子宫脱垂的POP-Q分类法见表25-1及表25-2。

表25-1子宫脱垂评估指示点

指示点

内容描述

范围(cm)

Aa

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前壁处

﹣3、﹢3

Ba

阴道前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

﹣3、﹢TVL

C

宫颈或子宫切除的阴道残端

±TVL

D

后穹窿(没有切除子宫者)

±TVL或空缺

Ap

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后壁处

﹣3、﹢3

Bp

阴道后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

﹣3、﹢TVL

表25-2子宫脱垂分度

分度

内容

0

没有脱垂,Aa、Ap、Ba、Bp都是﹣3cm,C点在TVL和﹣(TVL﹣2cm)之间

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内,距处女膜>1cm内,不论在处女膜内还是外

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边缘1cm内,不论在处女膜内还是外

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外,距离处女膜边缘>1cm,但<2cm,并<TVL

阴道完全或几乎完全脱垂,脱垂最远处超过或等于(TVL﹣2cm)

【鉴别诊断】

1.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外口往往有月经过多病史,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颈外口,阴道前后壁不脱垂,双合诊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触到子宫颈。

2.囊肿或肌瘤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但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根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年龄大或合并内、外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l)支持疗法。

(2)子宫托:

适川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

注意事项:

子宫托大小因人而异,以放置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理想。

(3)盆底肌训练。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适用于Ⅱ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手术禁忌证:

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3)手术前注意事项:

①充分知情沟通;②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决定是否行抗尿失禁手术;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4)手术方法:

①曼氏手术;②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③使用生物网片的骨盆重建术;④阴道闭合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及时结扎血管止血。

术后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2.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3.术后盆腔感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4.排尿困难术中网片或吊带不宜放置过紧;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清洁导尿多可恢复。

如治疗无效,则术后3个月剪除部分网片或吊带。

5.网片外露或侵蚀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剪除部分网片。

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可再次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第二节阴道前后壁脱垂

【定义】

阴道前后壁脱垂是指阴道前后壁接近或脱出于处女膜外。

【病因】

多产、产程延长、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工作及腹压增加。

【诊断】

l.临床表现

(1)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排尿困难、尿潴留、排便困难、阴道出血等,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子宫脱垂和(或)压力性尿失禁、大便失禁。

(4)妇检时可见阴道口松弛伴有陈旧性会阴裂伤,阴道前、后壁呈半球形隆起,触之柔软,如为后壁脱垂可在肛检时指端向前进入凸向阴道的肓袋内;脱垂部位黏膜变薄、透亮,黏膜表面硬化、皱襞消失。

2.辅助检查

(1)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阴道前后壁膨出和脱垂程度.将阴道前后壁脱垂分为3度。

Ⅰ度:

阴道前、后壁向下突出,但仍在阴道内,有时伴有膨出的膀胱、直肠。

Ⅱ度:

部分阴道前、后壁脱出至阴道口外。

Ⅲ度:

阴道前、后壤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POP-Q分类法。

阴道前后壁脱垂的POP-Q分类同子宫脱垂,见表25-1及表25-2。

【鉴别诊断】

1.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外口往往有月经过多病史,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颈外口,阴道前后壁不脱垂,双合诊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触到子宫颈。

2.阴道壁囊肿或肌瘤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但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根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年龄大或合并内外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1)支持疗法。

(2)子宫托:

适用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

子宫托大小因人而异,以放置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理想。

(3)盆底肌训练。

2.手术治疗

(l)手术适应证:

适用于Ⅱ度以上脱垂者,合并子宫脱垂,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手术禁忌证:

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症、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3)手术前注意事项:

①充分知情沟通;②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决定是否行抗尿失禁手术;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4)手术方法:

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及会阴修补术;②阴道闭合术;③使刚生物网片的骨盆重建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及时结扎血管止血。

术后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2.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3.术后盆腔感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4.排尿困难术中网片或吊带不宜放置过紧;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清洁导尿多可恢复。

如治疗无效,则术后3个月剪除部分网片或吊带。

5.网片外露或侵蚀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剪除部分网片。

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可再次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第三节压力性尿失禁

【定义】

压力性尿失禁(SUI)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

【病因】

1.妊娠及分娩损伤为主要原因。

2.尿道、阴道手术。

3.功能障碍。

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为青年女性及未产妇的发病原因,绝经后女性女性激素减退,使盆底组织松弛,失去支托功能。

4.腔肿物。

5.肥胖。

【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主要依据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并需除外其他疾病。

诊断过程应包括确定诊断、程度诊断、分型诊断及合并疾病诊断4个主要步骤。

1.确定诊断以病史和体格检查为主要手段,以确定有无压力性尿失禁。

(1)突出病史和体格检查在压力性尿失禁确诊中的作用,其他检查则主要为可选择方案。

①病史:

包括令身情况、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泌尿系统其他症状及其他相关系统疾病史:

既往病史、月经生育史、生活习惯、活动能力、并发疾病和使用药物等。

②体格检查:

一般状态、全身体检、泌尿系统々科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

a.压力试验:

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膀胱后,嘱患者取站立位,用力咳嗽8~10次,观察阴部有无尿液漏出。

如有球液流出,为阳性。

b.尿垫试验:

尿道压力试验阴性者可行纱布垫试验。

患者带一事先称重的无菌尿布进行爬楼梯等活动,根据称重得知溢尿量。

c.指压试验:

检查者用示指和中指放入阴道前壁的尿道两侧,指尖位于膀胱与尿道交界处,向前上抬高膀胱颈,再行诱发压力试验,如压力性尿失禁现象消失,则为阳性。

d.棉签试验:

患者仰卧位,将润滑的棉签置入尿道,使棉签头置于膀胱与尿道交界,分别测量患者在静息时及Valsalva动作时棉签与地面的角度,<15°为正常,棉签活动的角度超过30°为尿道下垂。

(2)其他辅助检查

①排尿日记。

②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lCI-Q-SF)。

③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尿培养和肝、肾功能,尿流率,残余尿等。

④一些有侵入性的检查,如膀胱镜、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尿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CT等。

(3)侵人性尿动力学检查为尿失禁诊断金标准。

2.程度诊断按临床症状的程度分为3度。

轻度:

尿失禁仅在咳嗽及打喷嚏时发生。

中度:

尿失禁发生在日常活动,如行走或从椅子上站立起来时。

重度:

在站立时即有尿失禁。

3.分型诊断分型诊断并非必须,但对于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不甚相符,以及经初步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患者,建议进行尿失禁分型诊断。

(1)根据影像尿动力学分为解剖型和尿道固有括约肌缺陷(ISD)型压力性尿失禁;也可采用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进行区分,MUCP<20cmH2O或<30cmH2O提示ISD型。

(2)按照腹压漏尿点压(AI。

PP)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压力性尿失禁。

Ⅰ型压力性尿失禁:

ALPP≥90cmH2O。

Ⅱ型压力性尿失禁:

ALPP为60~90cmH2O。

Ⅲ型压力性尿失禁:

ALPP≤60cmH2O。

4.常见合并疾病诊断

(1)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怀疑有膀胱过度活动的患者按OAB指南诊断,推荐行尿动力学检查。

(2)盆腔脏器脱垂:

合并有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应进行妇科检查。

(3)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患者高度推荐尿流率及剩余尿测定,必要时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逼尿肌收缩受损或膀胱出口梗阻。

【鉴别诊断】

1.先天性尿路畸形膀胱外翻,输尿管口异位(开口于阴道内)。

检查时可明确诊断。

2.急迫性尿失禁感觉性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泌尿系异物、膀胱炎和尿道炎等在尿路黏膜受刺激发生尿意急迫.询问病史及辅助检查可诊断。

3.溢出性尿失禁在子宫颈肿瘤、阔韧带肿瘤、妊娠子宫后屈牵引或压迫膀胱颈时可出现。

询问病史及辅助检查可诊断。

【治疗】

1.非手术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也可用于手术治疗前后。

的辅助治疗。

(1)盆底肌训练

①Kegel运动:

方法为做缩紧肌提肌的动作,每次收缩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每日2~3次,6周为1个疗程。

②生物反馈治疗:

使用特殊仪器设备完成。

每次20min,一周2次,6周为1个疗程。

疗效相当于或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

(2)减肥。

(3)阴道重锤训练。

(4)电刺激治疗。

(5)抗尿失禁型子宫托。

(6)改变饮食习惯。

(7)戒烟。

2.药物治疗提高尿道闭合压,提高尿道关闭功能。

(l)α1-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激活尿道平滑肌α1受体及躯体运动神经原,增加尿道阻力。

不良反应有高血压、心悸、头痛、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脑卒巾。

常用药物有米多君、甲氧明。

合并使用雌激素或盆底肌训练疗效较好。

(2)有雌激素:

可促进尿道黏膜、黏膜下血管及结缔组织增生,增加α1肾上腺受能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

通过作用于上皮、血管、结缔组织和肌肉4层结构中的雌激素受体维持尿道主动张力。

口服或经阴道给药。

可缓解尿频、尿急症状,但不能减少尿失禁,且有加重尿失禁的风险。

不良反应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风险。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不能坚持或耐受者;②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器者;③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者;④伴盆腔器官脱垂需行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2)手术禁忌证:

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③膀胱过动症(OAB),急迫性尿失禁者;④合并神经源膀胱;⑤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

(3)手术前注意事项:

①充分知情沟通;②评估膀胱功能,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④考虑尿失禁的分类及分型。

(4)手术方式

①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目前常用的为TVT和TVT-O术,可根据腹压漏尿点压选择术式。

a.TVT:

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腹压漏尿点压<60cmH2O。

b.TVT-O: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腹压漏尿点压≥60cmH2O。

②Bruch阴道壁悬吊术:

耻骨后将膀胱底、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两侧的阴道壁缝合悬吊于Cooper韧带,以上提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从而减少膀胱颈活动度。

分为开放式及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

疗效与TVT相当,但较TVT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恢复慢。

③膀胱颈吊带(Sling)术:

自膀胱颈及近瑞尿道下方将膀胱颈向耻骨上方悬吊及锚定,同定于腹直肌前鞘,以改变膀胱尿道角度,同定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并对尿道产生轻微压迫作用。

疗效较肾定,适用于各型尿失禁,尤其是Ⅱ型和Ⅲ型压力性尿失禁者。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及时结扎血管止血。

术后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2.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3.术后盆腔感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4.排尿困难术中吊带不宜放置过紧;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清洁导尿多可恢复。

如治疗无效,则术后3个月剪除部分吊带。

5.吊带外露或侵蚀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翦除部分吊带。

第四节膀胱阴道瘘

【定义】

膀胱阴道痿是指膀胱与阴道间形成异常通道。

【病因】

常由产伤、妇科手术损伤或盆腔放疗后、长期放置子宫托、晚期盆腔癌肿、膀胱结核等因素引起。

【诊断】

1.临床表现

(1)持续漏尿。

(2)无自主排尿。

(3)外阴皮炎伴异味。

(4)尿路感染。

(5)妇检可发现瘘口的位置、大小及周围瘢痕情况。

2.辅助检查

(1)亚甲蓝试验:

将200ml稀释的亚甲蓝注入膀胱内,见蓝色液体经阴道壁痿孔溢出。

(2)膀胱镜检查:

了解瘘孔位置、数目、与输尿管开口的关系,并决定手术路径;必要时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标识双侧输尿管开口。

(3)靛胭脂试验:

静脉注射靛胭脂5ml,lOmin内见瘘口流出蓝色尿液,证明合并输尿管阴道瘘。

(4)静脉肾盂造影:

了解双肾功能及输尿管有无异常。

(5)同位素肾图检查:

了解双肾功能及上尿路通畅情况。

(6)泌尿系统CT检查。

【鉴别诊断】

1.输尿管开口异位为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输尿管开口多位于尿道、阴道、子宫、宫颈、前庭处。

可单侧或双侧,以单侧较常见。

多伴有重肾或双输尿管。

临床特点为持续漏尿同时有正常的分次排尿。

静脉注射靛胭脂可确定异位输尿管口。

2.压力性尿失禁能正常排小便,仅在腹压加大时方有尿漏出。

病史上常有诱发尿失禁的因素,如分娩、阴道或尿道手术、外伤等。

检查时尿道、膀胱及输尿管均无痿孔存在。

3.充盈性尿失禁仅在有尿意时,有少许尿从尿道口溢出,而不能白排小便,膀胱内可导出大量尿液。

此类患者往往有其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有关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妇科检查无瘘孔存在。

4.急迫性尿失禁中年妇女居多,排尿急迫雄以忍耐,有不能控制感觉,但尿排后感轻松,失禁流出的尿量较多,有的可将膀胱内的尿液完全排空。

膀胱镜、膀胱压力测均无逼尿肌异常收缩。

5.尿道憩室排尿后尿失禁,失禁尿量相似;挤压阴道前壁见尿失禁;非持续性漏尿,常伴尿路感染。

B超下尿道造影检查可确诊。

妇科检查无瘘孔存在。

6.结核性膀胱挛缩严重膀胱挛缩,膀胱容量仪约10ml,日夜排尿,次数可达百余次或呈尿失禁现象。

但本病有其典型的结核病史,有较长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妇科检查未见瘘口。

排泄性尿路造影和膀胱镜检查可见典型结核病变。

【治疗】

1.非手术治疗产后和妇科手术后7d内发生的个别较小的膀胱阴道瘘经通畅的膀胱引流、抗生素非手术治疗后有自行闭合的可能。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采用尿收集器非手术治疗。

2.病因治疗结核性瘘孔或局部癌肿所致尿瘘,应针对病因治疗。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尿瘘均需手术治疗。

(2)手术禁忌证:

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③手术前注意事项:

a.充分知情沟通。

b.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c.创伤型新鲜清洁尿瘘一经发现立即手术修补;坏死性或瘘孔伴感染者应等待3~6个月,待炎症消除、瘢痕软化、局部供血恢复正常后,再行手术。

d.术前高锰酸钾坐浴3~5d;老年妇女或闭经者术前口服雌激素半月,促进阴道上皮增生。

(3)手术方法:

①经腹、经阴道或经阴道腹部联合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②如合并输尿管阴道瘘,酋选放置输尿管支架,如不能放置支架,则行经腹输尿管膀胱移植术。

③术后放置耻骨上膀胱造口管及18号尿管充分引流膀胱。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瘘口修补失败膀胱阴道瘘患者皆合并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瘘修补后创面仍接触被污染的尿液及手术损伤,瘘口与周围组织粘连未解除,或用多股丝线缝合造成创口内异物残留,都可使修补的瘘口感染化脓,导致愈合不良,再次形成瘘口。

加强抗感染,无张缝合瘘口,采用单股无创伤缝合线,充分引流保持膀胱的空虚状态,术后解痉治疗是预防瘘修补失败的主要措施。

2.出血与血肿各种不同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皆因手术野小、粘连重、暴露困难,误伤周围较粗血管,或因周围瘢痕组织较硬止血困难,而造成术中出血不止或术后渗血形成血肿,所以剥离组织必须谨慎仔细,不能大片剥离,任何出血点都应彻底止血,如遇到渗血而不能自止时可用盐水棉垫加压、止血海绵等帮助止血。

缝合应仔细,勿遗留空隙,以防渗血。

3.尿失禁膀胱颈部尿瘘因组织缺损,修补极为困难,即使修补成功,术后也容易发生尿失禁,手术时重建膀胱颈部,可预防发生尿失禁。

膀胱颈部无缺损的病例也可由于内括约肌长期失用,膀胱颈部松弛或尿道过短,手术后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可将膀胱颈部固定于耻骨骨膜同时做尿道延长术,可以防止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4.输尿管开口狭窄或闭锁对输尿管口开口于瘘口边缘的病例,手术后易导致输尿管管开口狭窄和闭锁。

可在术前行膀胱镜了解瘘口情况时,双侧或单侧输尿管置入支架管标识,如术后发现输尿管狭窄,可拆除缝线并插入输尿管支架管,术后2个月取出;必要时行输尿管膀胱移植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