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牛》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22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小放牛》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放牛》教案.docx

《《小放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放牛》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放牛》教案.docx

《小放牛》教案

《小放牛》教案

《小放牛》教案1

1、学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2、欣赏京剧版本、任桂珍民歌版的《小放牛》。

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1、八分休止符。

2、切分音的准确处理。

1、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使学生初步了解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

2、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小放牛》是民间歌舞剧《小放牛》中的一段男女对唱。

剧中小姑娘问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难,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肯告诉她。

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的对起歌来。

这首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二四拍,一段体,五声徵调式,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

第一、第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第三、第四乐句是前两句的变化重复。

音调明快流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有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节奏非常突出,使歌曲显得诙谐、活泼。

旋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题素材展开,流畅、一气呵成。

很容易记忆,成为流传很广的一首河北民歌。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鞭。

一、欣赏河北另一版本的《小放牛》。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同学们听听它唱了什么内容?

你可以从中挑选你印象最深刻的来说?

歌词有什么特点?

二、赵州桥的介绍和传说。

同学们,歌中唱到的赵州桥你们听说过吗?

有谁能把你所知道的和我们分享一下?

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它!

这么坚固的桥,到底是谁造的呢?

真的是歌中所唱的鲁班吗?

不是。

其实是隋朝的李春所修,歌中提起的“鲁班、圣人、张果老、柴王爷”都是传说。

都是为了突出赵州桥的伟大而神化了。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鲁班造桥、神仙相试”的传说吧!

三、学唱歌曲《小放牛》。

刚才我们听的是河北流传最广的民歌《小放牛》,他轻松活泼的曲调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唱“赵州桥”的这一段,最是经典,它已成为了河北省的招牌歌曲,就像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一样,家喻户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1、初听歌曲:

说说它的演唱形式和节拍?

强弱规律

同学们的耳朵挺灵的,歌中大部分采用了独唱的形式,最后也用到了齐唱,从听觉上当你仔细聆听时,你会发现有两个小朋友在唱,第一段在问,第二段在答,我们再来听听看,你能分辨出来吗?

这个由二个人唱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叫对唱。

2、出示歌谱:

说说演唱顺序。

听一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

3、师带学生认识歌谱上的音。

4、认识八分音符,切分节奏。

音已经认识了,如果我们再加上节奏就能唱出歌谱的旋律了。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音乐符号“7”是什么?

他有什么作用?

这种前后都是八分音符,中间四分音符的节奏叫切分节奏,中间一个音唱强一些叫切分音,跟老师一起唱一唱歌谱,八分音符处我们打个响舌,听!

5、跟琴两小节模唱歌谱。

6、加进歌词演唱。

跟琴唱第一段歌词第一遍注意:

一字多音的唱法第二遍注意:

强弱。

下面听老师把第二段的结尾唱一下,与第一段有何不同?

标记一下,并跟师模唱最后一句歌谱及歌词。

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7、分角色演唱。

跟琴师问,生答。

跟原伴奏男生问、女生答、最后反复处齐。

四、欣赏京剧《小放牛》。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曲《小放牛》,很早以前就被引用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戏曲中。

剧中小姑娘问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难,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肯告诉她。

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的对起歌来。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这段载歌载舞的戏曲片段,请同学们来欣赏。

欣赏时想一想:

这个戏曲片段属于我国的什么剧种?

请你跟着剧中的唱腔唱一唱、做一做!

男孩模仿牧童,女孩模仿小姑娘!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民歌博大精深,表现方式丰富多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相信民歌永远会陪伴我们,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让我们在《小放牛》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小放牛》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15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孩子树立起英雄的概念,激发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教材分析:

诗歌主要写敌人的残忍、狠毒,和这样残忍、狠毒的敌人做斗争,二小能表面顺从的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死时表现出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谁能不为他的英勇献身的精神而感动呢?

能在非常时刻表现出非常人的行为,做出使人叹服的正义壮举,这就是英雄。

教学设想:

在搜集资料中,被二小的故事感动。

听着歌声,泪水不禁在眼圈中打转。

如果当时换成我,我可能会畏缩,但是二小做到了无畏无惧,机智勇敢。

我想,我要引导孩子和我一样地想,一样地体会,从故事中,从二小的身上,学到他为百姓,为人民的这种奉献牺牲精神,把这个故事,这种精神,深深的印在孩子心中。

分析课文,结合上次学习《歌声》的经验教训,我想,对于这样远离孩子生活经验的故事人物,从简单的诗歌中,不可能描写具体的情景,我应引发孩子想象当时的具体情景,结合课件,展现当时的情景,把孩子带进情境中,使学生与文,与故事中的二小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感受,更好的体会人物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小英雄,激发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学习方法:

图文结合、自主学习、情境感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

你会唱这首歌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

谁愿意到黑板来写课题?

来,伸出我们的手,我们和他一起来写。

大家齐读课题。

2、谈预习的收获,检查读生词。

观看二小资料、小英雄的故事

二、初读学字

1、师:

今早晨读时大家朗读了这课的生字,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认字成果。

来,你认识他,就响亮地喊他们的名字。

出示字词课件,学生齐读。

男女生对读,读给同位听。

师:

你想怎样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

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各种形式读生词。

师:

熟字娃娃飞走了,变成生字娃娃,你还认识他们吗?

生读生字。

有两个生字想考考大家,看你们认不认识它们,大家敢不敢?

这个字怎么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你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吗?

2、师:

昨天晚上,大家回家读了课文,喜欢读吗?

请大家打开书本89页。

读书要学会做记号,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就在这个词语下画条线。

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边做记号。

老师巡视。

3、师: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潜心会文,领会情感

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就反复读哪一部分,在关键词句下面画上三角,仔细体会朗读。

1、第一二三自然段

什么事情危急?

说明什么?

读这一句想想怎样读?

想象当时的情景,好,谁来读?

敌人发现了他,让他带路,你想,二小心里会怎样想?

会对敌人说什么?

体会人物的思想活动,明了小英雄的勇敢机智。

看图片:

二小真的顺从了吗?

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十三岁的他害怕死吗?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

你觉得二小怎么样?

从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聪明?

2、学习四五六段,体会对敌人的仇恨,对烈士的悲愤。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鲜血染红蓝天。

课前我把这句话读给我的儿子听,他对我说:

妈妈,鲜血怎么会染红蓝天?

是啊,鲜血怎么会染红蓝天?

你能帮我告诉他吗?

“含着微笑”中能体会出什么?

“干部和老乡得到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中的”却”字是什么意思?

你能

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看一组黑色镜头,说自己的感想。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

”读这一句,想想怎样读?

先不要急着读,想,琢磨。

怎样理解就怎样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读。

3、读第七自然段。

按照你的理解你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

你看,我们边学边总结了这么些读书的好方法:

第一,走到故事中,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二,想象着读;第三,反反复复地读,最后都能背下来了。

师:

这就是学习方法。

有了好的方法,你的学习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

4、让我们再次重读这个故事,重温那悲壮惊险的一幕幕。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为小英雄题写碑文呢?

四、歌声感悟

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来记住这位小英雄。

播放歌曲

五、联系生活

学习了王二小这篇课文,你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样去做?

六、研究性作业:

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英雄册与同学交流。

《小放牛》教案3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认本课15个字,学写10个字,其中让同学独立识一局部生字。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学认本课15个字,学写10个字,其中让同学独立识一局部生字。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卡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山区……

师:

这个故事曾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的人,为了纪念英雄王二小,人们编写了一首叙事歌曲,名字就叫《歌唱二小放牛郎》,请听……

播放歌曲:

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吟唱

会唱的同学齐声唱,不会唱的同学跟着唱一遍

师生齐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自主读文:

想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情况,遇到不认识的字相互请教

测读生字卡片:

1、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同学交流识记方法。

2、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小游戏:

猜一猜:

今下面是个口念什么?

今下面是个贝念什么?

……

多音字组词:

tiǎo挑战挑拔挑动挑灯

tiāo挑选挑夫挑剔

再读课文:

齐读,老师边听边指导

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耍:

与“要”区分,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危:

第三笔是横,注意里面横折钩与竖弯钩的写法

急:

中间的横不出头

染:

右上“九”的写法

3、同学读读、写写

作业:

1、生字、词

2、和家人一起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读课文

板书设计和课后随笔:

歌唱二小放牛郎

耍危急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小英雄二小放牛郎的故事,初步理解什么是英雄;

2、启发同学想象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语言动作,牺牲时的局面。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英雄的含义;

2、想象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局面。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导入:

认真听录音《歌唱二小放牛郎》,想想:

歌里都唱了什么?

请同学们说一说;

谁想读读这篇课文;

读了课文想:

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可随机出示以下句子:

1、放牛的不知哪儿去了2、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3、二小顺从的走在前面4、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5、英勇地牺牲在山间6、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

教师引导同学体会、领悟二小的勇气、智慧和他英勇献身的精神。

重点学习第三、四、五节

1、边读边想象二小的动作,他与敌人的对话,他心里的想法;

2、分组交流;

3、指名生汇报。

再读课文:

问:

你认为哪个小节让你很受感动?

可以当堂背诵。

齐读课文:

会背诵的局部可以站起来为大家背诵。

问:

读到这里,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师小结:

作业:

1、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积累介绍二小的图片或资料

3、预习《歌声》

板书设计和课后随笔: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危急顺从牺牲

《小放牛》教案4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

2、通过两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

3、锻炼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尽力保持造型不动。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难点前置:

出示八仙的图片,问:

他们是谁呀?

幼儿回答。

教师:

小朋友都认识八仙了,那你猜猜我现在在模仿哪个神仙?

……你们怎么知道我就是张果老的呀!

那你们会用动作表现其他几个神仙吗?

八仙听说民间的人们在造桥,他们先打地基,再筑桥柱,忙的不亦乐乎呢。

可这个桥结不结实呢?

让我们一起来造桥吧!

二、基本过程

1、完整音乐尝试游戏

教师提问:

我们搭桥时,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搭好的呢?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3、合作造桥

①一个人搭桥好无聊唉!

那我们现在可以和……一起来搭桥。

看看我们是怎么合作搭桥的。

两人一组合作造桥。

随音乐试一次。

②双人合作,变不一样的桥

刚才我们搭的都是矮矮的桥,怎么才能搭高高的不一样的桥呢?

我们一起把身后的小栅栏搬走吧!

我们来搭一座和别人不一样的桥吧。

准备,123--变。

这座桥很特别还很坚固,再变一座不一样的桥啊!

123--变

③跟音乐完整进行双人合作造桥游戏。

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动作。

这么多不一样的桥,神仙要来检验了。

请你看一看是谁来了?

做了什么动作呢?

刚才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

他做了什么动作?

是张果老,

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

那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

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

谁想和老师一起来当神仙呢?

小鲁班们开始造桥吧!

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

为什么呢?

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行游戏,巩固游戏规则。

请你选出刚才最坚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

你想当哪位神仙呢?

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坚固的桥好吗?

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

9、结束语

小工匠搭的桥真结实,欢迎你们到我们河北去看一看真正的赵州桥。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并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这些歌曲;听赏时,能随乐哼唱双簧管独奏曲《小放牛》的旋律;能积极参加《谁家的门铃在响》的音乐游戏,并能初步听辩和模唱简单的音程。

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音乐展开,从听赏--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歌词的创编,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表现出来积极的状态。

特别是在音乐活动环节,学生对音程的听辨能力是我之前所没有预想到的。

特别是在大家的意见发生了争议时,学生都特别关注正确答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时候将问题丢给学生,让他们去争议,也会为一堂课增加亮点。

本课的歌曲较简单,川教网,我就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歌词的创编上,当学生能够掌握歌曲演唱的节奏和音准后,就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

抓住事物的特点,大胆的去创编歌词。

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将自己平时所见到的事物编进歌词里来。

在展示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评价手段较单一,没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发,在时间上稍显仓促。

小百科:

牛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

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60的黄牛和58染色体的大额牛,杂交有可育后代,为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

体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

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小放牛》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过程与方法

1、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学生通过听唱、朗读、想象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禁烟英雄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小英雄。

有一首歌唱得就是这个12

岁的小英雄,想听这首歌吗?

大家仔细听,听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听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轻声吟唱。

二、初读课文感知

学生读文,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师:

这首歌歌唱了二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大家认真读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歌词中歌唱的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理由。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出标注。

勾画相应语句,并从中感悟。

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

大家学习得很认真,下面就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汇报:

1、二小是个机智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会说些什么?

想些什么?

2、二小是个勇敢无畏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当敌人知道上当后,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场景。

四、拓展延伸

师:

是呀,同学们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二小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文章。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跟着音乐读。

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

抗日战争中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课下,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读书、观看影视、访问等形式搜集抗日小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好抗日小英雄手册与同学们交流。

《小放牛》教案6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突破法:

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

美育渗透点:

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拓展:

表演课本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查资料或请教他人,你了解哪些小英雄?

有许多小英雄都聪明机智,英勇无畏,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

王二小。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儿歌,把生字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字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生字组词。

3指导字形,师范写,讲要点。

4生书写,师巡视。

5示范写,讲要点。

6生订正,师巡视。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课学习。

1知道什么是扫荡吗?

2危急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语?

为什么说这是十分危急的时候?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3就在这危急的时候,王二小是怎么做的’?

他为什么要装出听话的样子?

下面请小组的同学合作,讨论一下。

敌人会怎么说?

二小心里会怎么想呢?

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4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后,结果怎样?

在带敌人进入埋伏圈的时候,他想到这个结果了吗?

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5小结:

二小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不动声色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呀。

在二小把敌人带到埋伏圈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英雄的行为。

6指导朗读。

7王二小牺牲时,脸上为什么含着微笑?

相信同学们一定被这种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精神打动吧。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8配乐朗读全文。

9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呢?

三学唱歌曲。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课外阅读其他小英雄的故事,然后讲给同学听。

内容概括:

这篇介绍了关于《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之三,歌唱二小放牛郎,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放牛》教案7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8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识字、写字。

用具:

字卡、教学图片。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听毕,师问: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是写谁的?

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

2、板书课题,读题。

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听课文录音。

三、初读指导

1、王二小是谁?

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

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5)谁能谈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

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

朗读课文。

难点:

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用具:

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谁能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学习二——五小节

过渡:

王二小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了呢?

1、仔细地看看图,认真读一读课文二——五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相机理解词语、句子,你能从这些词语中读出什么?

1)“扫荡”、“潜伏”、“隐藏”说明什么,当时的情况如何?

2)“山口”、“昏头昏脑”、“迷失”说明敌人怎么样?

“假装顺从”、“自有主张”说明什么?

3)“埋伏圈”是什么?

当敌人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后会怎样?

王二小心里呢?

4)敌人明白上了当以后是怎么做的?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5)想象一下八路军看到王二小被杀害以后心里怎样?

他们会怎么做?

4、齐读二——五小节。

学习第六小节

1、王二小牺牲以后,老乡们怎么样?

他们是怎么做的?

齐读最后一小节。

2、指名说一说。

3、“这动人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4、老乡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

5、再次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小放牛》教案8教学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