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3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坍塌坠落措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防止坍塌、防高空坠落措施 

(一)预防土方坍塌的安全措施

1、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现场或冲刷边坡。

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

2、挖土方应从上而下逐层挖掘,本工程机械开挖。

严禁采用掏挖的操作方法。

3、本工程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1.5m,要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

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牢固护身栏杆。

在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4、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变动的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应注意支撑的稳定和边坡的变化。

夜间土方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5、坑(槽)沟边3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特殊情况时,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报请领导同意后方准施工。

(二)脚手架防止坍塌措施 

1、在脚手架施工过程前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并且严格执行审批手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钢管、扣件。

3、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杆、剪刀撑。

4、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保证脚手架基础有组织排水。

5、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

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作业平台上挂限量标牌,严禁超载。

(四)模板防止坍塌安全技术措施 

1、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 

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的危险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模板作业。

操作人员上、下坑、槽时,应置坡道或爬梯。

坑、槽上口边缘1.5m以内不得堆土、堆物或停放机械。

向坑、槽内运送模板,工人应使用溜槽或绳索,不得向下投掷,运送时应有专人指挥,上下呼应。

模板支撑支在护壁上时,应在支点处加垫板,以免支撑不牢或造成护壁坍塌。

采用起重机械吊运模板等材料时,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应捆牢,起落应听从指挥,被吊重物下方回转半径内禁止人员停留。

分层分段的柱基支模,应在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后,再进行上一层模板的支搭工作。

2、模板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符合材质规定的材料做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下铺通长大板,严禁垫砖,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3、在施工过程中,模板上应均匀堆放物料,严禁集中堆放。

4、拆模施工前,必须向拆模人员进行交底,拆除过程中,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划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或通过。

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棍。

作业人员不得站立在被拆除的模板上。

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采用边拆、边运、边码垛。

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松动模板、拉杆、支撑等拆除或固定牢固,防止自行塌落伤人。

5、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时停止室外的高处作业。

模板上有水、木屑等杂物时应先清扫干净后再登高作业,以防高处坠落。

(五)防止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坍塌事故 

1、施工现场模板立柱等材料堆放应整齐,高度不能超过1.5m,周围加防护栏杆。

2、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应距基槽边3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m。

(六)临时建筑围墙防止坍塌措施:

1、临时建筑围墙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示。

2、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

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七)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主要方面。

1、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⑴、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主要表现为:

指派无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从事登高架设作业;

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未经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高空作业时不按劳动纪律规定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具等。

⑵、人的操作失误,主要表现为:

在洞口、临边作业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在转移作业地点时因没有及时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牢而坠落;

在安装建筑构件时,因作业人员配合失误而导致相关人员坠落。

⑶、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作业或行动前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而轻率行动。

2、从管理缺陷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⑴、没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有但不健全。

⑵、未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所编制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无可操作性,无法指导现场施工。

⑶、未按规范要求对高处作业实行逐级的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且对教育及交底的执行情况不进行检查。

⑷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不到位,表现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已损坏且没有及时修复等。

3、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⑴、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严重等。

⑵、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而导致事故。

临边、洞口、操作平台周边的防护设施不合格;

施工设施设备的防护装置失灵而导致坠落。

⑶ 

、劳动防护用品缺陷,主要表现为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具因内在缺陷而破损、断裂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4、从作业环境不良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⑴、露天流动作业使临边、洞口、作业平台等处的安全防护设施自然腐蚀、人为损坏频率增加,隐患增加。

⑵ 

、特殊高处作业的存在使高处坠落的危险性增大,比如强风高处作业、异温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等,都要求做出精密的组织,认真交底严格监督。

(八)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对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也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作业环境不良这几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减少、杜绝高处坠落事故。

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有:

⑴、严格规章制度,提高违章成本。

⑵、对于人的操作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可仿照质量管理中“旁站监理”的管理监控手段做好对一些重点过程、重点区域的“旁站监督”,以减少人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危害。

2、对管理缺陷的控制措施有:

⑴、根据当前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⑵、一般高处作业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指导性强的,易于操作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⑶、要重视教育、交底工作。

⑷、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整改。

3、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措施有:

⑴、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要把好关口:

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

把好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验收关等。

⑵、任何安全防护装置都有可能失灵,对之不要过于迷信,对于施工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要经常检查,严格执行安装前的检查及安装后的验收手续,尽可避免因装置失灵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⑶、对于关系到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千万不能贪图便宜,购买时要查看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否则坚决不能购买使用。

4、对于作业环境不良的控制措施有:

⑴、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尽量减少露天高处作业的时间。

⑵、尽量避免特殊高处作业,比如风力达到6级应停止高处作业、雨天天气停止高处作业、夜间不安排高处作业等。

四、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 

1、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任何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空作业,属于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的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时,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栏及栏杆构成。

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为上杆1.0~1.2米,下杆0.5~0.6米,即位中间。

在建工程的外侧周边要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2、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

建筑物或构件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洞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门、电梯口、阳台边、楼梯边、井架口、等,在其附近工作,称为洞口作业。

洞口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有设置防护栏杆、栅门、格栅、阻挡件和用遮盖物盖设,以及架设安全网等多种方式。

并根据其特点分别按洞口大小确定。

3、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在周边临空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时,高处在2米及2米以上,属于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无立足点,必须适当地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如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等,方可进行施工。

凡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架、平台、塔架等设备,均必须是经过技术鉴定的合格产品或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攀登作业的安全防护:

在建筑施工中,凡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的,称为攀登作业。

当使用梯子攀登作业时,必须针对梯子的种类和作业条件进行规定;

当进行结构安装时,应根据结构形式和安装工艺,考虑人员上下通道和高处作业平台,并在通道的两侧和平台边沿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下部张挂安全网。

5、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在施工现场的空间,于上下不同层次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由于建筑施工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建筑物不动而人员流动,多人同时作业,上层部位进行主体施工的同时,下层部位可插入装修作业等特点,在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容易造成落物伤人事故。

因此在处于上下不同层次之间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必须在前后、左右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下方作业人员应避开“坠落半径”范围,否则上下之间应设置安全隔离层措施,防止落物伤人。

6、操作平台的安全防护:

在施工现场常搭设各种临时性的操作台或操作架,进行各种砌筑、装修和粉刷等作业一般来说,可在一定工期内用于承载物体,并在其中进行各种操作的构件平台,成为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有移动式操作平台和悬挑式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应具有必要的强度、钢度和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得晃动。

五、预防高处坠落 

1、编制高处作业施工计划。

施工前,应进行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2、对高处作业人员要严格身体检查。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人员,不得安排从事高处作业。

对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的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定期体格检查。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培训上岗。

4、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具。

5、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发现安全防护措施有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当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检查标准化。

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设施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如验收合格须签字后方可作业。

需要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也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也须签字后方可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做好验收记录。

凡不符合规定的,必须修整合格后再进行查验。

施工期内还应定期进行抽查。

湖南省湘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洛栾洛卢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房屋建筑工程

2017年2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