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533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docx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

高三学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要求回家反思

  当同学们走出人生第一大考场——^***考场,填好志愿,正以兴奋的心情神往着即将开始的^***生活时,华中师大第一和属中学高中三年级(27)班学生李红豪却由于一起“另类白卷”事件中断学业,在家研读《老子》、《庄子》。

昨天,他透露他已着手一本杂文集的创作,目前已完成3万多字。

  其实,李红豪早在14个月前就离校回家了,原因是他写了一篇“自毁前程”的作文。

  去年4月23日学校举行语文期中考试,18岁的李红豪因身体不舒服,已打定主意交白卷。

但拿到试卷后,作文题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其它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

其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南辕北辙。

  4天后,李红豪被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出。

胡老师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在反思好之前不许回教室上课。

不料,他真的再没踏进教室。

  随后,他以学校生活为素材,针对实际社会和现行教育,创作出版了15万字的小说《逃花园记》。

  时任高中三年级年级组副主任的杨卫平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校方从未让李红豪停课,让他回家反思是冷处置的方法之一。

事后,校方也多次表示让李红豪返校却遭拒。

  不过,李红豪昨天向记者流露出一个想法:

回学校去,体验完整的高中生活。

  [事件]写作文闯祸,被要求“不许上课”

  去年4月23日,华师一和中举行高中二年级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因为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已经做了交白卷的准备。

”今年2月,本应读高中三年级,却在高中二年级时离校的李红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向记者说道。

  看到作文题后,18岁的李红豪改变了想法——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一段文字资料作文。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外表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而尖毛草却岿然不动。

  看完资料,李红豪决定放弃其它题目,只写作文,并拟题《草见人命》。

他在作文中写道:

“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

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论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从放假、收费等等事可以看出,各学校总是能将圣旨变成剩纸。

  4月27日,正上早自习的李红豪被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了出去。

  据李红豪说,胡立松当时严肃地批评他:

“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并要他请家长,一起教育他。

胡老师还提出,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

  随后的3天,李红豪仍留在学校,但没有再进教室,白昼就呆在图书馆。

接着赶上五一放假,他回家后就再没返校。

  校方事后曾托人给李红豪捎话,称他可以回来上课,却遭到李红豪断然拒绝。

他认为学校的做法“太虚伪”,假如就这样回去了,显得“太没骨气”。

  不过,一年后,今年的4月27日,李红豪回校与同学拍了毕业合影。

  [后续]在家写小说批判学校生活

  虽然没有再回到学校,但李红豪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却没有消褪。

他很快想到了写小说,目的是“反击校方”。

  早在高中一年级,李红豪就开始笔录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将其浓缩成4万字,作为这部小说的蓝本。

今年初,这本名为《逃花园记》的15万字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印量5000册。

书的封面上,写有两句话:

一篇考试作文,引发思想地震;愤笔疾书,写就长篇小说。

  《逃花园记》描写了男主角陆谦的种种学校生活,并借主角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现状和现行教育的很多不同见解。

比方,他这样评价科学课——

  (楷体)“高高在上的教育人士的思想总是比常人先进,他们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张口结舌的伟大改革,开设科学课便是一大典型。

科学乃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合为一体的学科。

有关人士豪言曰,开设科学课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并且可以把四门学科的知识完美地联系起来,从而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这话比大街两旁挂着‘小艳足疗’、‘小露洗发’、‘小慧按摩’等招牌的门面房更表里不如一。

  “陆谦除了长得比我帅,其他都有我的影子,”李红豪供认,书里很多事件都是真有其事,也不怕同学对号入座。

  实际上,《逃花园记》引发了很多同学的议论,“各种说法都有,也有对号入座来扯皮的。

  而华中师大一和中高中三年级年级年级副主任杨卫平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

“哗众取宠、品味不高”,有些内容不够真实。

  [说法一]老师:

李红豪“很叛逆”

  今年2月3日下午,记者曾就此事采访杨卫平,杨称,校方从未停过李红豪的课,让李红豪回家反思是一种冷处置方法。

  班主任胡立松供认:

确实说过让李红豪转学或者换班的话。

因为,当时他和李红豪争辩起来了,由于没能说服李红豪,便一气之下,让李红豪先反思,没有反思好就不能回教室上课。

胡老师强调:

“以前也是很多次这样批评李红豪的”。

  受访的老师和同学对李红豪的评价有一点很一致,就是他“很叛逆”。

  胡立松说,他平时和李红豪相处得也不错,两人经常为一个观点激辩不休。

“他并不反对学校的某一个人,也不反对班级,而是对教育中一些东西不满。

  胡立松评价,李红豪的思想很有特点,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

他认为,作文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这篇作文,也有可能被处分。

  [说法二]校长:

工作需更加细致

  3月24日,华师一和中校长张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李红豪的作文有些语句过激,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对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是全盘否定的。

  张校长表示,学校欢迎李红豪有自身的独立思想,但他过多看到了阴暗面,不只对于教育制度,而且对于社会制度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实际上已经是个政治问题,学校的态度是“既供认问题,同时又不^***化”。

  她认为,学校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班主任也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班主任假如看到了这样的作文无动于衷,那就是失职。

  就此事件中校方的处置方式,张校长供认:

“工作还需要更细致一些”,她表示,随时欢迎李红豪回校上课。

  [说法三]学生:

学校“有点过分”

  同学王明(化名)认为:

学校让李红豪回家“反省”,其实就是变相停课,做法很过分,“同学们都希望这事能有个明确的说法”。

  同学李翠(化名)和吴磊(化名)都认为:

李红豪的思想确实一贯比较“反叛”,但并未对同学和学校造成什么危害,闹成现在这样,固然有李自己的原因,但老师的做法太强势,有点过分,“学校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说法四]家长:

学校做法不够大气

  

  当同学们走出人生第一大考场——^***考场,填好志愿,正以兴奋的心情神往着即将开始的^***生活时,华中师大第一和属中学高中三年级(27)班学生李红豪却由于一起“另类白卷”事件中断学业,在家研读《老子》、《庄子》。

昨天,他透露他已着手一本杂文集的创作,目前已完成3万多字。

  其实,李红豪早在14个月前就离校回家了,原因是他写了一篇“自毁前程”的作文。

  去年4月23日学校举行语文期中考试,18岁的李红豪因身体不舒服,已打定主意交白卷。

但拿到试卷后,作文题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其它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

其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南辕北辙。

  4天后,李红豪被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出。

胡老师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在反思好之前不许回教室上课。

不料,他真的再没踏进教室。

  随后,他以学校生活为素材,针对实际社会和现行教育,创作出版了15万字的小说《逃花园记》。

  时任高中三年级年级组副主任的杨卫平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校方从未让李红豪停课,让他回家反思是冷处置的方法之一。

事后,校方也多次表示让李红豪返校却遭拒。

  不过,李红豪昨天向记者流露出一个想法:

回学校去,体验完整的高中生活。

  [事件]写作文闯祸,被要求“不许上课”

  去年4月23日,华师一和中举行高中二年级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因为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已经做了交白卷的准备。

”今年2月,本应读高中三年级,却在高中二年级时离校的李红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向记者说道。

  看到作文题后,18岁的李红豪改变了想法——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一段文字资料作文。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外表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而尖毛草却岿然不动。

  看完资料,李红豪决定放弃其它题目,只写作文,并拟题《草见人命》。

他在作文中写道:

“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

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论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从放假、收费等等事可以看出,各学校总是能将圣旨变成剩纸。

  4月27日,正上早自习的李红豪被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了出去。

  据李红豪说,胡立松当时严肃地批评他:

“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并要他请家长,一起教育他。

胡老师还提出,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

  随后的3天,李红豪仍留在学校,但没有再进教室,白昼就呆在图书馆。

接着赶上五一放假,他回家后就再没返校。

  校方事后曾托人给李红豪捎话,称他可以回来上课,却遭到李红豪断然拒绝。

他认为学校的做法“太虚伪”,假如就这样回去了,显得“太没骨气”。

  不过,一年后,今年的4月27日,李红豪回校与同学拍了毕业合影。

  [后续]在家写小说批判学校生活

  虽然没有再回到学校,但李红豪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却没有消褪。

他很快想到了写小说,目的是“反击校方”。

  早在高中一年级,李红豪就开始笔录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将其浓缩成4万字,作为这部小说的蓝本。

今年初,这本名为《逃花园记》的15万字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印量5000册。

书的封面上,写有两句话:

一篇考试作文,引发思想地震;愤笔疾书,写就长篇小说。

  《逃花园记》描写了男主角陆谦的种种学校生活,并借主角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现状和现行教育的很多不同见解。

比方,他这样评价科学课——

  (楷体)“高高在上的教育人士的思想总是比常人先进,他们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张口结舌的伟大改革,开设科学课便是一大典型。

科学乃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合为一体的学科。

有关人士豪言曰,开设科学课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并且可以把四门学科的知识完美地联系起来,从而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这话比大街两旁挂着‘小艳足疗’、‘小露洗发’、‘小慧按摩’等招牌的门面房更表里不如一。

  “陆谦除了长得比我帅,其他都有我的影子,”李红豪供认,书里很多事件都是真有其事,也不怕同学对号入座。

  实际上,《逃花园记》引发了很多同学的议论,“各种说法都有,也有对号入座来扯皮的。

  而华中师大一和中高中三年级年级年级副主任杨卫平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

“哗众取宠、品味不高”,有些内容不够真实。

  [说法一]老师:

李红豪“很叛逆”

  今年2月3日下午,记者曾就此事采访杨卫平,杨称,校方从未停过李红豪的课,让李红豪回家反思是一种冷处置方法。

  班主任胡立松供认:

确实说过让李红豪转学或者换班的话。

因为,当时他和李红豪争辩起来了,由于没能说服李红豪,便一气之下,让李红豪先反思,没有反思好就不能回教室上课。

胡老师强调:

“以前也是很多次这样批评李红豪的”。

  受访的老师和同学对李红豪的评价有一点很一致,就是他“很叛逆”。

  胡立松说,他平时和李红豪相处得也不错,两人经常为一个观点激辩不休。

“他并不反对学校的某一个人,也不反对班级,而是对教育中一些东西不满。

  胡立松评价,李红豪的思想很有特点,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

他认为,作文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这篇作文,也有可能被处分。

  [说法二]校长:

工作需更加细致

  3月24日,华师一和中校长张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李红豪的作文有些语句过激,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对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是全盘否定的。

  张校长表示,学校欢迎李红豪有自身的独立思想,但他过多看到了阴暗面,不只对于教育制度,而且对于社会制度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实际上已经是个政治问题,学校的态度是“既供认问题,同时又不^***化”。

  她认为,学校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班主任也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班主任假如看到了这样的作文无动于衷,那就是失职。

  就此事件中校方的处置方式,张校长供认:

“工作还需要更细致一些”,她表示,随时欢迎李红豪回校上课。

  [说法三]学生:

学校“有点过分”

  同学王明(化名)认为:

学校让李红豪回家“反省”,其实就是变相停课,做法很过分,“同学们都希望这事能有个明确的说法”。

  同学李翠(化名)和吴磊(化名)都认为:

李红豪的思想确实一贯比较“反叛”,但并未对同学和学校造成什么危害,闹成现在这样,固然有李自己的原因,但老师的做法太强势,有点过分,“学校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说法四]家长:

学校做法不够大气

  

  当同学们走出人生第一大考场——^***考场,填好志愿,正以兴奋的心情神往着即将开始的^***生活时,华中师大第一和属中学高中三年级(27)班学生李红豪却由于一起“另类白卷”事件中断学业,在家研读《老子》、《庄子》。

昨天,他透露他已着手一本杂文集的创作,目前已完成3万多字。

  其实,李红豪早在14个月前就离校回家了,原因是他写了一篇“自毁前程”的作文。

  去年4月23日学校举行语文期中考试,18岁的李红豪因身体不舒服,已打定主意交白卷。

但拿到试卷后,作文题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其它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

其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南辕北辙。

  4天后,李红豪被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出。

胡老师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在反思好之前不许回教室上课。

不料,他真的再没踏进教室。

  随后,他以学校生活为素材,针对实际社会和现行教育,创作出版了15万字的小说《逃花园记》。

  时任高中三年级年级组副主任的杨卫平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校方从未让李红豪停课,让他回家反思是冷处置的方法之一。

事后,校方也多次表示让李红豪返校却遭拒。

  不过,李红豪昨天向记者流露出一个想法:

回学校去,体验完整的高中生活。

  [事件]写作文闯祸,被要求“不许上课”

  去年4月23日,华师一和中举行高中二年级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因为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已经做了交白卷的准备。

”今年2月,本应读高中三年级,却在高中二年级时离校的李红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向记者说道。

  看到作文题后,18岁的李红豪改变了想法——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一段文字资料作文。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外表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而尖毛草却岿然不动。

  看完资料,李红豪决定放弃其它题目,只写作文,并拟题《草见人命》。

他在作文中写道:

“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

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论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从放假、收费等等事可以看出,各学校总是能将圣旨变成剩纸。

  4月27日,正上早自习的李红豪被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了出去。

  据李红豪说,胡立松当时严肃地批评他:

“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并要他请家长,一起教育他。

胡老师还提出,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

  随后的3天,李红豪仍留在学校,但没有再进教室,白昼就呆在图书馆。

接着赶上五一放假,他回家后就再没返校。

  校方事后曾托人给李红豪捎话,称他可以回来上课,却遭到李红豪断然拒绝。

他认为学校的做法“太虚伪”,假如就这样回去了,显得“太没骨气”。

  不过,一年后,今年的4月27日,李红豪回校与同学拍了毕业合影。

  [后续]在家写小说批判学校生活

  虽然没有再回到学校,但李红豪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却没有消褪。

他很快想到了写小说,目的是“反击校方”。

  早在高中一年级,李红豪就开始笔录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将其浓缩成4万字,作为这部小说的蓝本。

今年初,这本名为《逃花园记》的15万字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印量5000册。

书的封面上,写有两句话:

一篇考试作文,引发思想地震;愤笔疾书,写就长篇小说。

  《逃花园记》描写了男主角陆谦的种种学校生活,并借主角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现状和现行教育的很多不同见解。

比方,他这样评价科学课——

  (楷体)“高高在上的教育人士的思想总是比常人先进,他们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张口结舌的伟大改革,开设科学课便是一大典型。

科学乃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合为一体的学科。

有关人士豪言曰,开设科学课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并且可以把四门学科的知识完美地联系起来,从而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这话比大街两旁挂着‘小艳足疗’、‘小露洗发’、‘小慧按摩’等招牌的门面房更表里不如一。

  “陆谦除了长得比我帅,其他都有我的影子,”李红豪供认,书里很多事件都是真有其事,也不怕同学对号入座。

  实际上,《逃花园记》引发了很多同学的议论,“各种说法都有,也有对号入座来扯皮的。

  而华中师大一和中高中三年级年级年级副主任杨卫平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

“哗众取宠、品味不高”,有些内容不够真实。

  [说法一]老师:

李红豪“很叛逆”

  今年2月3日下午,记者曾就此事采访杨卫平,杨称,校方从未停过李红豪的课,让李红豪回家反思是一种冷处置方法。

  班主任胡立松供认:

确实说过让李红豪转学或者换班的话。

因为,当时他和李红豪争辩起来了,由于没能说服李红豪,便一气之下,让李红豪先反思,没有反思好就不能回教室上课。

胡老师强调:

“以前也是很多次这样批评李红豪的”。

  受访的老师和同学对李红豪的评价有一点很一致,就是他“很叛逆”。

  胡立松说,他平时和李红豪相处得也不错,两人经常为一个观点激辩不休。

“他并不反对学校的某一个人,也不反对班级,而是对教育中一些东西不满。

  胡立松评价,李红豪的思想很有特点,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

他认为,作文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这篇作文,也有可能被处分。

  [说法二]校长:

工作需更加细致

  3月24日,华师一和中校长张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李红豪的作文有些语句过激,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对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是全盘否定的。

  张校长表示,学校欢迎李红豪有自身的独立思想,但他过多看到了阴暗面,不只对于教育制度,而且对于社会制度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实际上已经是个政治问题,学校的态度是“既供认问题,同时又不^***化”。

  她认为,学校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班主任也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班主任假如看到了这样的作文无动于衷,那就是失职。

  就此事件中校方的处置方式,张校长供认:

“工作还需要更细致一些”,她表示,随时欢迎李红豪回校上课。

  [说法三]学生:

学校“有点过分”

  同学王明(化名)认为:

学校让李红豪回家“反省”,其实就是变相停课,做法很过分,“同学们都希望这事能有个明确的说法”。

  同学李翠(化名)和吴磊(化名)都认为:

李红豪的思想确实一贯比较“反叛”,但并未对同学和学校造成什么危害,闹成现在这样,固然有李自己的原因,但老师的做法太强势,有点过分,“学校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说法四]家长:

学校做法不够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