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四单元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668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语文第四单元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四单元4.docx

《语文第四单元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四单元4.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第四单元4.docx

语文第四单元4

第四单元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

学科

语文

年级

班级

2

任课教师

黄富华

总课时

11

1、会认本单元的44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3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课文。

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领会文中画风小朋友的创意。

3、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创新能力,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人做过的事情再做一做,一边做一边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发现。

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13、动手做做看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15、画风

16、充气雨衣

语文园地四

 

教学

重点难点

1、会认本单元的44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3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课文。

3、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āoqiúhǒngpiànhēshuĭérqiĕzhĕngqí

()()()()()

réngrányóupiàoxiănxiànzhèngshìhūrán

()()()()()

二.比一比,组词。

提()便()乌()另()

题()使()鸟()别()

喝()骗()且()慢()

渴()遍()目()漫()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灯高照()碧辉煌光彩()()

弯弯的()新鲜的()五颜六色的()

一棵()一台()一块()

一位()一座()一把()

四.照样子写词。

例如:

牛奶—奶牛山上—上山

五.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

(1)我的好(hăohào)朋友李永十分好(hăohào)客。

(2)爸爸钉(dīngdìng)了几口钉(dīngdìng)子就修好了椅子。

(3)我们在一片空(kōngkòng)地上仰望蓝蓝的天空(kōngkòng)。

六.在()里填上一对反义词,组成词语。

重—轻大—小天—地东—西苦—甜长—短

()张()望()男()女忆()思()

()材()用欢()喜()取()补()

七.选词填空。

建筑建设

(1)武汉市的高层()越来越多。

(2)我们长大了要把祖国()得更加富强。

展现表现发现

(1)小明在比赛中()得非常出色。

(2)李明()了试卷中的错误。

(3)走进公园,()在我们面前的是千姿百态的菊花五.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写句子。

(1)小明认真地读课外书。

(2)他在家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2.扩写句子。

(1)小鸟在天上飞。

(2)小明去动物园玩。

九.读一读,填一填。

小雨点,一滴(dī)两滴(dī)从天上跳下来,从树叶上跳下来,从屋(wū)顶(dĭng)上跳下来。

小雨点,小雨点,请你跳进我的嘴里来。

一滴,又一滴,凉凉的,甜(tián)甜的。

怪不得种子喝了会发芽,花儿喝了花开得更美丽。

1.小雨点,从跳下来,从跳下来,从跳下来。

2.小雨点,使种子,让花儿。

3.小雨点,给人的感觉是、。

十.以《雨中》为题,写一段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

年(班)级:

二年级

人数:

7

日期:

学科:

语文

课题:

13、动手做做看

课型:

第一课时

教师:

黄富华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会认“朗、志”等10个生字,会写“另、志”等9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培养善于动手实践,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

 

检查初读情况

 

写字指导

 

质疑

2分钟

 

16分钟

 

15分钟

 

5分钟

 

2分钟

 

1、出示课文插图,问:

图上画了什么?

2、小女孩看到水从杯子里漫出来为什么吃惊?

你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学习13课(板书课题:

动手做做看)

读了课题你们一在想动手做什么呢?

那我们打开书自己找答案好吗?

学习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书上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己读不准的字音用实线画出来可以请教小组中的同学或者老师。

(4)对于不理解的词用曲线画出来,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5)感悟:

a“奇怪的问题”指什么?

b谁提出的问题?

(结合上下文理解科学家)

1、检查读书情况,分自然段正确朗读,教师加以指导。

2、检查字词地掌握情况

a、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b、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另外奇怪漫出

如果问题哄骗

C、把拼音去掉读(指读,领读)

d、认识会写的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e、告诉大家你用了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字,小组内进行交流。

方法引导:

换偏旁识字:

慢—漫

偏旁归类识字:

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

琳娜

1、同学们可真棒,认识了这么多的字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我的发现”的游戏。

教师书写哄和喝,学生观察口字旁怎么写这个字才漂亮。

教师书写题和提着两个字中的是有什么区别?

2、你能像老师这样把你认为难写的字描一个写一个吗?

(教师巡视指导)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吗?

生看图回答问题(小女孩看到水从杯子里漫出来,非常吃惊。

 

齐读课题.

 

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画出读不准的字。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边读边思考

 

指名分自然段读书

 

学生识字认读

 

学生给生字组词

 

学生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

 

 

学生认真观察并汇报:

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漂亮,口字旁得写高一点,小一点。

提和题虽然都有是,但两个字的结构不一样,提示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的是的最后一笔写的长。

 

学生描写,同桌互相评议。

展示优秀的作品。

 

学生进行质疑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另题志漫提慢哄骗喝

作业训练

(自己组编)

选词填空:

慢漫题提

1、老爷爷()走出来。

3、小红()着一桶水。

2、河水()过了小桥。

4、这道()他做对了。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

年(班)级:

二年级

人数:

7

日期:

学科:

语文

课题:

13、动手做做看

课型:

第二课

教师:

黄富华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熟记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复习导入

 

朗读感悟

 

引导重点的句子

 

拓展实践,课文延伸

 

畅谈感受

 

2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领读。

另外哄骗志向问题提起漫过朗读喝水鱼鳞朗读

1、谁能说说动手做做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难不到你们。

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默读下来吗?

(1)科学家朗万志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快速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朗万志的问题(课件出示朗万志的问题)

(2)漫是什么意思?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3)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话是怎么想的?

谁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分角色朗读)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

(4)“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是谁对伊琳娜说的话?

(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妈妈的话)妈妈为什么强调动手做?

光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反复读这句话。

(5)伊琳娜回家做了一个什么试验,结果怎样?

读一读

1、“您怎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这句话说明当时依林娜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她的生气的语气来吗?

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2、讨论;伊琳娜为什么生气?

朗万志真的哄骗他们了吗?

3、假如你是伊琳娜你怎么对朗志万说这句话呢?

4、对于伊琳娜的指责朗万志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对于他的话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

(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5、伊琳娜最后为什么又笑了?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6、你觉得伊琳娜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在生活中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作的有不对的地方吗?

如果有你准备怎么做?

2、在整体朗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说一说写一写)

我发现:

……

使我惊讶的是:

……

让我难忘的句子是:

……

我想尝试的是:

……

我想改变的是:

……

 

学生读词语。

.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多动手,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对权威人士也不要盲目听从)

默读课文

 

读课文做标记

 

理解词语意思

 

指读2、3、4自然段

思考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读出妈妈鼓励的语气

 

指读课文,读出惊讶的语气

 

小组讨论,使同学们知道善意的欺骗能激发孩子的动手操作的欲望

同桌练习读这句话

 

是学生理解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善思考、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孩子

 

学生写,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进行评议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

动手做生气笑了------善思考、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

作业训练

(自己组编)

1、用“哄骗”说句话。

2、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小学

年(班)级:

二年级

人数:

7

日期:

学科:

语文

课题: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课型:

第一课时

教师:

黄富华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

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初读课文认字词

 

朗读感悟

 

进入学习的状态

 

认识生字

学写生字

 

在课文中巩固生字

朗读课文

 

5

 

20

 

15

1.(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

(板书:

邮票)

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

这就叫做:

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4.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补齐课题)。

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

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

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拼音的生字词。

(3)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

(4)巩固生字。

(看实物拿字卡“刀”;看动作拿字卡“裁、撕”;说城市拿字卡“伦敦”;猜字谜拿字卡“研、究”。

3.练习写字。

(1)猜字谜:

“借一半,扔一半。

”(仍)

(2)师范写,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横折折折钩要先写,是一笔写成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还有“使”“便”。

(4)请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5)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1.小朋友的生字学得又快又好,真聪明!

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我读了这一课后,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

究竟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默读时不要发出声音。

3.找到答案了吗?

4.意见不统一。

这样吧,请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坐在一起,请认为是阿切尔发明的同学坐在一起。

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到理由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意见一致,教师作为反方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5.分组讨论,说明理由。

(1)请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先发表意见。

(2)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吗?

(3)这组学生把课文中写的这个小故事完整地读一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4)读得真不错!

(转向“阿切尔”小组)这回该你们组了。

(5)“阿切尔”小组的学生说理由。

(6)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吗?

(7)(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重点朗读第四自然段。

(看图引导朗读;板书引导朗读;比较引导朗读。

(8)回答课后“读读想想”中的问题。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6.阿切尔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让我们动手做做看,来感受一下阿切尔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吧。

7.你想对阿切尔说些什么吗?

8.齐读课文。

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开火车读有拼音的生字词。

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

 

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先发表意见。

 

“阿切尔”小组的学生说理由。

 

学生动手撕邮票。

 

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先生

阿切尔

作业训练

(自己组编)

展示各种有趣的邮票让学生欣赏。

发带有齿孔的纸,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

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邮票,并加以说明。

请集邮的小朋友课后也把自己集的邮票带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分享你们的幸福与愉快。

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之后,我安排了四个学习生字的教学环节,一是课件出示生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二是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三是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四是巩固生字(看实物拿字卡;看动作拿字卡;说城市拿字卡;猜字谜拿字卡)。

出示生词是为学生提供识记的环境,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是为了帮助学生读准。

除去拼音认读生字词,是加强已认汉字的复现。

在巩固生字的教学环节中,教学则采用多样形式,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

四个环节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以词识字,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体现了二年级识字的教学的特点。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小学

年(班)级:

二年级

人数:

7

日期:

学科:

语文

课题: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课型:

第二课时

教师:

黄富华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自悟,学习课文内容,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检查

 

朗读感悟课文

 

积累运用

 

复习上节课的生字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

 

10

 

24

 

6

出示: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1指生读词

2用整齐造句

3立即仍然的近义词是什么?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邮票用起来不方便?

想一想: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学习第二、三、四段。

(1)出示: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问:

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

你从哪看出来的?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

(3)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4、“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

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

为什么?

是呀,阿切尔的留意观察,思考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时此刻,你想对阿切尔说什么?

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积累以下词语: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生读词

 

自由读课文

 

读课文

在课文中思考

 

找一找相关的句子

 

积累词语

用词语说话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作业训练

(自己组编)

1自己设计一张邮票

2读发明家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

年(班)级:

二年级

人数:

7

日期:

学科:

语文

课题:

15、画风

课型:

识字

教师:

黄富华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l、结合情境会认“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丹、乌、艺、显、忽、丝”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任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整整体把握

 

写字指导

 

课堂小结

用谜语调动学生兴趣

和生活实际联系,设置悬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合具体语境识字,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明礼貌意识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注重写字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认真观察汉字结构开始,写好每一笔、每一字,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对本课的主要知识作以总结

1

 

4

 

2

 

5

 

4

 

2

 

10

 

10

 

2

1.谜语:

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

2、你感受过怎样的风?

师:

风听的见,也能感受的到,可以唱一唱,也能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出来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15《画风》,大家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么?

1、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自由地、认真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是谁在画风?

文中画风的三位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课件),能从左到右说说他们的名字么?

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

(先出示有拼音的,再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自由读,领读,男女读,交流识字方法。

3、用“涛、艺、显”组词

 

4、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这么一会儿功夫你们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

现在你再来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读的更熟练了。

(1)自己读

(2)同桌互读互听

(3)指名读

出示:

丹、乌、艺、显、忽、丝

提示:

认真观察这几个字,你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

老师提示:

(1)正确书写。

  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

“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

“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2)美观书写。

 观察结构特点:

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

 比较借鉴:

乌—鸟 丹—舟     示范:

“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希望老师写给你们看吗?

5、书写

谈一谈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1.风

 

2、

(1)回答:

微风(做动作)

狂风(做动作)

(2)生演唱风的歌曲如:

晨风吹,阳光照……

(3)生说儿歌: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

(4)生汇报自己感受过的台风、龙卷风等等。

3、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

 

2、说出课文三个小主人公的名字:

宋涛、陈丹、赵小艺,并与他们分别打招呼

 

认读生字

 

3、组词:

浪涛波涛波涛汹涌、艺术、文艺、显示明显显眼显示器

4、在同学、亲戚、朋友的名字中找这些字

 

5、再读懂课文,理解意思。

最后要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

 

1、认读这些字

2、给这些字组词

观察字形,提示大家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

“艺”的最后一笔:

横折弯钩,“丹”的第二笔:

横折钩。

“乌”字的第三笔“ㄣ”:

竖折折钩,转字右边第三笔:

竖折撇。

练习写笔画。

 

书写“丹、乌、艺、显、忽、丝”。

学生分别谈各自在各个方面的收获。

板书设计

15.画风

宋、涛、陈、丹、赵、艺、显、乌、忽、丝

作业训练

(自己组编)

一、比一比,再组词。

乌() 舟() 陈()

鸟() 丹() 冻(  )

二、一字多词:

艺(  ) (  ) (  ) (  )

丝(  ) (  ) (  ) (  )

显(  ) (  ) (  ) (  )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张山营

年(班)级:

二年级

人数:

7

日期:

学科:

语文

课题:

15、画风

课型:

讲读

教师:

黄富华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能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