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74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docx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

生化笔记超强记忆不看会后悔

-

-

                 生化笔记

一是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是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是蛋白质变性。

(一)氨基酸的分类和化学结构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其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可以分为五类:

①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6种):

 

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氨酸、脯氨酸……好军医记忆法:

干(甘)姐(缬)别(丙)亮出异(氨酸)样的胸脯(氨酸)

②极性中性氨基酸(6种):

半胱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好军医记忆法:

光(半胱氨酸)蛋叔(苏氨酸)叔死(丝氨酸)在天冬(酰胺)谷(酰胺)里了。

③芳香族氨基酸(3种)

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好军医记忆:

芳香是我的本(苯)色了(酪)。

④酸性氨基酸(2种)

天冬氨酸、谷氨酸……好酸的天冬谷

⑤碱性氨基酸(3种)

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金猪(骂姓赖的人)

赖氨酸

含有2个氨基的氨基酸……赖在另一个氨基身边不肯离开的那个氨酸酸

天冬氨酸、谷氨酸

含有2个羟基的氨基酸……天冬谷里有2个羟基

脯氨酸、羟脯氨酸

亚氨基酸

脯氨酸

容易使肽链走向形成折角的氨基酸……只有脯(杂)的氨基酸才能形成折角

同型半胱氨酸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

瓜氨酸

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这个瓜(氨酸)娃子(四川骂男人窝囊的词)不合群。

色氨酸、酪氨酸

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值的氨基酸

甘氨酸

20种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属于L-a-氨酸酸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备注:

本教材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以第七版教材和应试指导为依据,结合新大纲考点和部分深入换位思考题为方向,结合拔高题为辅助,进行预测出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灵活的牢固的记忆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下列哪种不是带有脂肪烃侧链的氨基酸:

A、丙氨酸

B、缬氨酸

C、亮氨酸

D、异亮氨酸

E、脯氨酸

解释:

E。

依据人卫应试指导第一页,前四者都是带有脂肪烃侧链,属于非极性R基氨基酸。

E含亚氨基酸。

2、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

B、丝氨酸、酪氨酸、苏氨酸

C、酪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

D、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E、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

解释:

B。

丝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记忆为死老苏)为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酸酸。

3、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

A、Lys

B、Trp

C、Val

D、Glu

E、Leu

解释:

A。

赖氨酸。

考试出题特性

氨酸酸

好军医记忆法

必需氨基酸

缬、异亮、亮、苯丙、蛋、色、苏、赖

写一两本淡色书来(缬-异-亮-苯-蛋-色-苏-赖)

碱性氨基酸

赖精组

赖金猪(骂姓赖的人,骂他是金猪)

酸性氨基酸

谷、天冬

好酸的天冬谷

支链氨基酸

缬、异亮、亮

只借一两(支-缬-异-亮)

一碳单位

丝色组甘

施舍一根竹竿(丝色组甘)

含硫氨基酸

半胱、胱、蛋

留帮光蛋(硫-半-胱-蛋)

生酮氨基酸

亮赖

同样赖皮(酮-亮-赖)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异亮、苯、酪、色、苏

一本老色书(异-苯-酪-色、苏)

4、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需通过食物供给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

B、精氨酸

C、半胱氨酸

D、组氨酸

E、丝氨酸

解释:

A。

此题是考查必需氨基酸,如果你记住了上表“写一两本淡色书来”就知道怎么选了,送分题哦。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的a碳原子是一个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异构现象

B、氨基酸具有L和D系两种构型之分

C、组成天然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大多为L-a-氨基酸

E、生物界中已发现的D系氨基酸大都存在于某些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及个别植物的生物碱中

解释:

A。

氨基酸上的a碳原子是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异构现象。

其余描述均正确。

6、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哪一波长附近?

A、280nm

B、260nm

C、240nm

D、220nm

E、180nm

答案:

B

(二)氨基酸与多肽

肽键:

肽或蛋白质多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的酰胺键(-CO-NH-)叫肽键。

肽:

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成肽。

肽链:

肽链分子中的氨基酸相互衔接,形成长链,称为多肽链。

寡肽:

由10个以内氨基酸相连组成的肽称寡肽,10以上的称多肽。

蛋白质:

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

习惯上蛋白质通常含有50个氨基酸以上,多肽则为50个氨基酸以下。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分子结构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后三者称为高级结构。

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

由一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只有一二三级结构,由二条或二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才有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决定生物学功能,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定义

表现形式

维系键

意义

一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从N→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肽链

肽键(主要)

二硫键(次要)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性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空间构象的唯一因素。

二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某一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

a-螺旋、B-折叠、B转角、无规则卷曲

氢键

二级结构是由一级结构决定的。

在蛋白质中存在2~3个模体,发挥着特殊生理功能。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结构域、分子伴侣

疏水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间的空间排布

亚基

氢键、离子键

含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单独的亚基一般没有生物学功能

7、稳定蛋白质分子中a-螺旋和B折叠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二硫键

C、盐键

D、氢键

E、疏水作用

解释:

D

8、B转角常由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有2个残基常见为:

A、色氨酸

B、甘氨酸

C、天冬氨酸

D、天冬酰胺

E、脯氨酸

解释:

E。

9、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基础是: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疏水键

E、氢键

答案:

A

解释:

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空间构象,即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形成的基础,同时也证明,只有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才能表现生物学功能。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级结构是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惟一因素

B、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和功能

C、从蛋白质氨基酸的序列可以了解到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D、蛋白质一定的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功能不同的蛋白质总是有不同的序列

E、重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

答案:

A

解释:

一级结构并不是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惟一因素。

蛋白质的复性除一级结构、溶液环境外,大多数蛋白质的正确折叠还需要其他分子的帮助。

这些参与新生肽折叠的分子,一类是分子伴侣,另一类是折叠酶。

11、镰状红细胞性贫血,是因为正常血红蛋白的B链第6位谷氨酸变成了:

A、丝氨酸

B、蛋氨酸

C、缬氨酸

D、精氨酸

E、亮氨酸

答案:

C

解释:

镰状红细胞性贫血,是因为正常血红蛋白的B链第6位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即酸性氨基酸被中性氨基酸替代,仅此一个氨基酸之差,原来水溶性的血红蛋白,就聚集成丝,相互粘着,导致红细胞变形成镰刀状而极易破碎,产生贫血。

共用选择支: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模体结构

12、亮氨酸拉链属于蛋白质的:

13、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属于蛋白质的:

解释:

EC

A、亚基聚合B、亚基解聚C、蛋白质变性D、蛋白质水解 E、肽键形成

14、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形成是:

15、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是:

16、蛋白质二三级结构的破坏是:

17、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破坏是:

18、蛋白质四级结构形成时出现:

解释:

EDCBA考试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概念,要学会善于总结。

(四)、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高级结构是表现功能的形式。

也就是说只有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才能表现生物学功能。

一定的蛋白质功能与特定的空间构象相联系,即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表现功能。

19、血红蛋白(Hb)是由什么组成的四聚体:

A、a1B1

B、a2B2

C、a1B2

D、a2B1

E、a2B3

答案:

B

解释: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含有血红素的球状蛋白质,是阐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典型例子。

血红蛋白由2个a亚基和2个B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各结合1分子血红素。

20、肌红蛋白的组成是:

A、由150个氨基酸残基及一个血红素组成

B、由151个氨基酸残基及2个血红素组成

C、由152个氨基酸残基及一个血红素组成

D、由151个氨基酸残基及3个血红素组成

E、由153个氨基酸残基及一个血红素组成

答案:

E

解释:

肌红蛋白由153个氨基酸残基及一个血红素组成。

从三维结构来看,它有8段a-螺旋结构。

21、别构效应是指:

A、    O2和血红蛋白结合后引起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功能改变的现象

B、    CO2和血红蛋白结合后引起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功能改变的现象

C、    O2和肌红蛋白结合后引起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功能改变的现象

D、    CO2和肌红蛋白结合后引起血红蛋白构象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功能改变的现象

E、    H2O中的H2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结合后引起蛋白质构象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功能改变的现象

答案:

A

解释:

O2与Hb结合后引起Hb构象变化,进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功能改变的现象,称为别构效应。

小分子的O2称为别构剂或协同效应剂。

Hb称为别构蛋白。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血红蛋白是由a2B2组成的四聚体

B、    肌红蛋白(Mb)是只有二级结构的双链蛋白质

C、    别构酶与它们的底物结合、Hb与02结合均呈特征性“S”型曲线

D、    肌红蛋白容易与O2结合,它的氧解离曲线为矩形双曲线

E、    肌红蛋白比血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大

答案:

B

解释:

肌红蛋白是只有三级结构的单链蛋白质。

其它各项描述都正确。

23、已发现的人类朊病毒病不包括:

A、    库鲁病

B、    脑软化病

C、    克-雅病

D、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E、    猫海绵状脑病

答案:

E

解释:

朊病毒病就是蛋白质构象病中的一种。

已发现的人类朊病毒有库鲁病、脑软化病、纹状体脊髓变性病或称克-雅病、新变异型CJD或称人类病牛病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动物的朊病毒有牛海绵状脑病或称疯牛病,羊瘙痒症、貂传染性脑病和猫海绵状脑病等。

24、下列蛋白质中属于单纯蛋白质的是:

A、肌红蛋白

B、细胞色素C

C、血红蛋白

D、单加氧酶

E、清(白)蛋白

答案:

E

解释:

A和C含血红素辅基。

B含铁、D含色素。

(五)、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

指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但不包括肽链的断裂等一级结构变化),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剧烈变性时,其空间结构破坏严重,都是不可逆的变性

B、    核糖核酸经尿素和B-巯基乙醇作用变性后,经透析去除尿素和B-巯基乙醇可恢复其酶活性

C、    被强碱变性的胃蛋白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活性

D、    被稀盐酸变性的Hb可在弱碱溶液里变回天然的Hb

E、    豆浆中加放氯化镁变成豆腐,是蛋白质的凝固作用

答案:

A

解释:

蛋白质剧烈变性时其空间结构破坏严重,不能恢复,称为不可逆变性。

但某些温和蛋白质变性,时间也不很久,除去变性因素仍可恢复其活性,称为可逆变性。

所以蛋白质变性有不可逆的,也有可逆的。

其它几项描述均正确。

26、下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变性时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

B、蛋白质变性时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C、蛋白质变性时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

D、去除变性因素后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性

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

答案:

D

27、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的水解

B、肽键的断裂

C、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的破坏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改变

E、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答案:

C

28、下列对蛋白质变性的描述中合适的是:

A、蛋白质的变性不涉及二硫键破坏

B、变性蛋白质的溶液黏度下降

C、变性的蛋白质不易被消化

D、蛋白质沉淀不一定就是变性

E、蛋白质变性后容易形成结晶

答案:

D

(共用题干)

A、蛋白质一级结构

B、蛋白质二级结构

C、蛋白质三级结构

D、蛋白质四级结构

E、单个亚基结构

29、不属于空间结构的是:

30、蛋白质变性时,不受影响的结构是:

31、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是:

答案:

A A C

32、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变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有的抗体活性降低或丧失

B、溶解度增加

C、易被蛋白酶水解

D、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坏

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并不改变

答案:

B。

溶解度应该是降低。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没有新增考点。

删除了遗传密码这一节内容。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般结构

核酸的分类

DNA

RNA

名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

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功能

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的遗传型

参与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

碱基

AGCT

AGCU

戊糖

B-D-2-脱氧核糖

B-D-核糖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AMP、dGMP、dCMP、dTMP

AMP、GMP、CMP、UMP

注:

    A:

腺嘌呤G:

鸟嘌呤C:

胞嘧啶T:

胸腺嘧啶U:

尿嘧啶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1、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1‘,5’糖苷键  

E、氢键

答案:

B。

解释:

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核(核糖)、苷(碱基)、酸(磷酸),核苷之间的结合键为糖苷键,核苷与酸之间的结合键为酯键,多个核苷酸组成核酸,其连接键为3‘,5’-磷酸二酯键。

2、组成多聚核苷酸的骨架成分是:

A、碱基与磷酸

B、碱基与戊糖

C、碱基与碱基

D、戊糖与磷酸

E、戊糖与戊糖

答案:

D。

(二)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一级结构

DNA二级结构

DNA三级结构

定义

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碱基排列顺序

即DNA双螺旋结构

指在双螺旋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成超螺旋(是DNA的高级结构)

功能

一是DNA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二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休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地方:

即DNA的碱基组成规律、一级结构、螺旋结构、高级结构和功能)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3、Chaigaff规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上世纪50年代初发现的DNA碱基组成规律

B、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子数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子数相等

C、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D、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E、生物体内的碱基组成一般不受年龄、生长状况、营养状况和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即每种生物的DNA具有各自特异的碱基组成

答案:

D。

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4、下列关于Watson和Crick在1953年提出的DNA二级结构模型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2条相互平行,方向相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

B、脱氧核糖与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螺旋内部

C、每个碱基处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双螺旋中心轴垂直

D、每两个相邻碱基对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螺旋每转一周的螺距为3.4nm,每个旋距内含10个碱基对

E、碱基可以在多核苷酸链中以任何排列顺序存在

答案:

A。

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5‘→3’和3‘→5’的链组成。

以右手螺旋为主。

5、按照Chargaff规则,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与C的含量相等

B、A+T=G+C

C、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D、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E、A+T和G+C的比值为1

答案:

D。

(三)DNA右手螺旋结构和蛋白质的右手螺旋结构的区别

 

DNA右手螺旋结构

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

类型

属于DNA的二级结构

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概念

为DNA两条互补链的线性螺旋型延长

为一条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螺旋式上升

螺旋方向

右手螺旋(顺时针)

右手螺旋(顺时针)

螺距

3.4nm,每周10对碱基

0.54nm,每周3.6个氨基酸残基

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骨架位于双链外侧

氨基酸侧链伸向外侧

内侧

碱基位于双链内侧

肽链位于内侧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6、下列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

B、DNA双螺旋四两条以脱氧核糖、酸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

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

D、两股单链从5‘至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相同

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

答案:

D

 

(四)DNA的变性及其应用

定义:

在极端的PH值(加酸加碱)和受热条件下,DNA分子中双链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称为DNA的变性。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两条解链的互补单链重新缔合,恢复双螺旋结构,即退火。

变性DNA恢复原状的过程称变性DNA的复性。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7、DNA变性时,断开的键是:

A、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糖苷键

D、肽键

E、疏水键

答案:

B。

变性后的DNA在260nm的紫外光吸收增强,称高色效应。

热变性在DNA变性中意义最大,称为DNA的解链或融解作用。

在DNA热变性过程中,使紫外光吸收达到最大增值50%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Tm。

Tm和DNA分子中的G+C有关,即鸟嘧啶和胞嘧啶有关。

8、Southern和Northern印迹技术属于:

A、DNA变性

B、DNA复性

C、核酸杂交

D、RNA复制表达

E、核酸水解

答案:

C

9、核酸变性后,可产生:

A、增色效应

B、减色效应

C、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

D、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E、溶液黏度增加

答案:

A。

DNA变性时,不破坏一级结构中核苷酸序列。

在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收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通常DNA变性时,会引起溶液的黏度降低,浮力密度增加,尤其是光密度的改变。

10、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Tm)不同,以下关于Tm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GC对比例愈高,Tm值越大

B、DNA中AT对比例愈高,Tm值越大

C、核酸愈纯,Tm范围越大

D、DNA分子越小,TM值越大

E、溶液离子浓度增加,TM值越小

答案:

A。

DNA的变性发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这个温度范围的中点称为融解温度,用Tm表示。

当温度达到融解温度时,DNA分子内50%的双螺旋结构被破坏。

DNA分子中的GC含量越高,Tm值也越大。

DNA分子越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都会使Tm值增大。

(五)DNA变性和蛋白质变性的鉴别

 

DNA变性

蛋白质变性

定义

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

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主要破坏

主要破坏氢键,不破坏一级结构中的核苷酸序列

主要破坏二硫键和非共价键,不破坏一级结构中的氨基酸的序列

变性因素

加热、加酸、加碱

加热、强酸、强碱、乙醇、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

变性后

DNA变性后,双链解开,DNA的A260增加即增色效应,溶解黏度降低

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复性

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DNA可以复性

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可以复性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11、蛋白质变性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增加

B、黏度降低

C、结晶能力消失

D、生物活性增强

E、难以被蛋白酶水解

答案:

C

(六)RNA的结构与功能

 

mRNA

tRNA

rRNA

主要功能

作为蛋白质的合成模板

蛋白质合成中作为氨基酸的载体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

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比例

占总RNA的2%~5%

占总RNA的15%

占总RNA的80%以上(含量最多

分子量

大小各异(一般为106)

分子量最小(2800)

差异大(0.5~1.0×106)

二级结构

一线形单链结构

三叶草形

花状

结构特点

5‘-末端有m7GpppN帽状结构。

(读作:

7-甲基三磷酸鸟苷)

3’-末端有多聚A尾(多聚核苷酸序列)结构带有遗传信息密码。

含稀有碱基(DHU、山)

含DHU环、山环、反密码子环

核糖体大、小亚基

大:

5S/5.8S/28SrRNA+蛋白质

小:

18SrRNA+蛋白质

主要分布

胞核、胞质

胞质

胞质

【思路、预测和记忆拓展题】:

B型题:

A、rRNA B、mRNA C、tRNA D、hnRNA E、snRNA

12、含稀有碱基最多的RNA是:

13、既含内含子又含外显子的RNA是:

答案:

C D。

14、稀有核苷酸存在于下列哪一类核酸中?

A、rRNA B、mRNA C、tRNA D、核仁DNA E、线粒体DNA

答案:

C

1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m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hnRNA经加工后生成的  

B、5‘-端有m7GpppN帽子

C、3’-末端有多聚A尾   

D、该mRNA为多顺反子(多作用子)

E、成熟过程需进行甲基化修饰

答案:

D

 

大纲中要求记住:

DNA的变性概念:

DNA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由双链解离为单链的过程称为DNA变性。

DNA的复性的概念:

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杂交:

在DNA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或RNA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酸对关系,它们就有可能形成杂化双链。

这一过程称为DNA分子杂交。

16、DNA变性时,断开的键是:

A、磷酸二酯键B、氢键 C、糖苷键 D、肽键 E、疏水键

答案:

B

17、DNA变性时其结构变化表现为: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N-C糖苷键断裂

C、戊糖内C-C键断裂

D、碱基内C-C键断裂

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

答案:

E

18、下列有关RNA分类、分布及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三类

B、tRNA分子量比mRNA和rRNA小

C、胞质中只有mRNA

D、rRNA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