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32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docx

powermill10多轴投影精加工绝对实用

第十章多軸投影精加工

說明

此各個多軸投影精加工,允許使用者指定一特定加工投影方向產生路徑,如此可確保加工時之平均刀間距,以客服單純Z軸投影之問題。

多軸投影精加工提供了多種控制投影方向的方法,加工的應用範圍如下。

1.可應用的範圍-3軸、3+2軸、4軸、5軸等2~5軸應用。

2.具有彎度頭的刀具軸頭。

3.使用特殊刀具(如梯形刀),可加工倒勾面。

4.對具有多種複雜刀具軸向定位的5軸加工機。

PowerMILL提供了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投影策略:

點、直線、平面、沿面投影、

外型單刀、側銑式加工。

如工法選單圖示:

以下將做多軸投影工法的詳細介紹:

 

Ø點Point

在模型中依一圓周範圍,設定原點、方位角與仰角之範圍,產生其投影方向依一點作放射投影。

如圖示。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點投影。

 

 

名稱Name-設定刀具路徑名稱。

原點OriginPoint-定義起始點位置,輸入X、Y、Z座標位置。

投影方向ProjectionDirection-

向內(Inwards):

此為定義加工投影方向為依點為基準向內投影加工,此設定一般用於公模圖形加工。

向外(Outwards):

此為定義加工投影方向為依點為基準向外投影加工.,此設定一般用於母模圖形加工。

參考線ProjectionPattern

樣式PatternStyles-定義加工方式,提供了三種選擇。

放射狀Radial-以中心為基準做放射狀路徑,如圖示。

 

圓形Circular-以中心為基準做環形圓狀的路徑,如圖示。

 

螺旋狀Spiral-以中心為基準設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螺旋路徑,如圖示。

 

路徑順序JoinUp–

單向:

依提刀高度移動至下一路徑單節。

雙向連結:

刀具路徑間距為直接連結不提刀。

補正順序Order-允許設定加工的起始點,有三種方式選擇。

無None

由外而內OuttoIn-

 

由內而外IntoOut-

 

仰角:

定義起始角度與結束角度(如下圖示)。

 

方位角:

定義XY平面的角度範圍。

刀間距(度)ElevationAngleStepover–若選擇參考方式為放射狀,以此值為路徑刀間距,單位為”度”。

 

此為定義0∘~270∘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Projfin_model.dgk。

2)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3)定義直徑12mm球刀。

4)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5)進退刀與連結選單,短連結設沿曲面連結,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

值。

6)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點投影。

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定位點中輸入值100027。

b.設定方向爲向外。

c.設定樣式爲放射。

d.在刀間距中輸入值5。

e.確認連結選項設定爲勾選狀態。

f.點取預覽按鈕。

如右圖示。

 

7)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下圖。

 

Ø線Line

在模型中依一圓周範圍,設定原點、方位角和高度並調整方位角與仰角之角度範圍,產生其投影方向以依圓柱法線方向作投影。

如圖示。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直線投影。

 

 

名稱Name-設定刀具路徑名稱。

定位點OriginPoint-定義起始點位置,輸入X、Y、Z座標位置。

方位Azimuth-決定XY平面的角度,以X軸和Y軸做軸心角度的調整

仰角Elevation-決定與垂直Z平行線角度,可調整投影軸心與Z軸平行或XY平

面平行。

 

投影方向ProjectionDirection-

向內(Inwards):

此為定義加工投影方向為依線為基準向內投影加工,此設定一般用於公模圖形加工。

向外(Outwards):

此為定義加工投影方向為依線為基準向外投影加工.,此設定一般用於母模圖形加工。

參考線ProjectionPattern

樣式PatternStyles-定義加工方式,提供了三種選擇。

線性Linear–以平行線的方式產生路徑。

如圖示。

 

圓形Circular-以中心為基準做環形圓狀的路徑,與點投影亦同。

螺旋狀Spiral-以中心為基準設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螺旋路徑,與點投影亦同。

方位角:

定義XY平面的角度範圍。

高度Height–定義加工的起始高度與結束高度。

刀間距(度)ElevationAngleStepover–若選擇參考方式為放射狀,以此值為路徑刀間距,單位為”度”。

其它功能選項與點投影皆相同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Projfin_model.dgk。

2)基本設定參數與點投影同。

3)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直線投影。

4)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定位點中輸入值9500。

b.設定方向爲向外。

c.設定樣式爲圓形。

d.在方位角中輸入開始角-80,結束角80。

e.在高度域中輸入開始高度65,結束高度27。

f.在刀間距中輸入值1,點取連結選項。

g.點取預覽按鈕。

如右圖示。

 

5)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右下圖。

 

Ø面Plane

在模型中依一圓周範圍,設定原點、高度和寬度並調整方位角與仰角之角度範圍,產生其投影方向依平面法線方向作投影。

如圖示: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平面投影。

 

 

名稱Name-設定刀具路徑名稱。

定位點OriginPoint-定義起始點位置,輸入X、Y、Z座標位置。

方位Azimuth–以Z軸為旋轉軸心,做平面角度的調整。

如圖示。

 

仰角Elevation-垂直Z軸平行面角度做傾斜,依模型調整傾斜投影的範圍產生路

徑。

如圖示。

 

投影方向ProjectionDirection-

向內(Inwards):

此為定義加工投影方向為依面為基準向內投影加工,此設定一般用於公模圖形加工。

 

向外(Outwards):

此為定義加工投影方向為依面為基準向外投影加工.,此設定一般用於母模圖形加工。

 

參考線ProjectionPattern

參考線方向-定義加工方式,提供了兩種選擇:

U–如圖示。

 

V-如圖示。

 

高度Height–定義加工的起始高度與結束高度。

寬度Width-定義加工的起始寬度與結束寬度。

其它功能選項皆與點投影同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Projfin_model.dgk。

2)基本設定參數與點投影同。

3)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平面投影

4)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定位點中輸入值195-3057。

b.設定方位角爲90,仰角爲60。

c.設定方向爲向外。

d.設定樣式爲橫向。

e.設定開始高度爲35,結束高度爲0。

f.設定開始寬度爲0,結束寬度爲60。

g.在刀間距中輸入值1,點取連結選項。

h.點取預覽按鈕。

如右下圖示。

 

 

5)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右下圖。

 

使用梯型刀加工時,投影精加工策略可用來加工倒勾曲面。

點、線和面加工都可使用。

以下使用平面策略加工來加工倒勾型面。

倒勾面加工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heatsink.tri。

2)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3)定義直徑75mm,刀尖半徑1mm,長度4mm之梯形刀。

4)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5)進退刀與連結選單,進刀-設水平圓弧、距離3mm、角度60∘、半徑5mm

退刀與進刀亦同,短連結設沿曲面連結,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值。

6)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面投影。

7)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定位點中輸入值0-1500。

b.設定方位角爲0,仰角爲0。

c.設定方向爲向外。

d.設定樣式爲橫向。

e.設定開始高度爲50,結束高度爲-90。

f.設定開始寬度爲0,結束寬度爲150。

g.在刀間距中輸入值1,點取連結選項。

h.點取預覽按鈕。

如右下圖示。

 

8)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下圖。

 

注意事項:

1.使用投影精加工時點、線或面源自曲面的水平補正值至少必須大於刀具直徑。

2.加工倒勾型面時,一定要檢查是否存在過切,刀具的幾何尺寸是否無誤。

 

Ø沿面投影SurfaceProjection

沿面投影會依曲面的UV參數產生加工路徑。

當使用在5axis加工時,其刀軸軸心會依曲面的UV法線方向產生加工路徑。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沿面投影。

曲面加工方式(SurfaceUnits)-用於定義加工曲面計算的方式。

 定義的方式由二個選項:

    距離(Distance)-依曲面性質產生加工間距(Pitch)。

     參數(Parametric)-依參數式性質產生加工間距。

標準值(Normalised)-依參數式標準值產生加工間距。

投影方向(ProjectionDirection)-定義路徑投影到曲面的距離。

 向内(Inwards)-路徑投影方向向内。

 向外(Outwards)-路徑投影方向向外。

平順公差-路徑曲線遵循曲面UV線,建議設定為0,自動判斷公差。

角度平順公差-路徑法線方向必須和曲面UV線法線方向對應。

建議設定為0,自動判斷公差。

參考線(PatternDirection)

加工方向-以曲面所定義的UV線來產生U方向或V方向的路徑。

路徑順序-路徑加工方向,可選單向或雙向連結模式。

範圍限制(Limits)-用於定義加工的區域,當選取後,該區域可以指定U、                                  V方向之起始(Start)和結束(End)的加工路徑範圍。

起始(Start)-當範圍限制的U、V項目選取後,决定加工的起始處。

結束(End)-決定加工的結束處。

起始角落(StartCorner)-決定加工路徑的起始角落,有四種樣式做選擇。

最小U最小V.MinUMinV最小U最大V.MinUMaxV

最大U最小V.MaxUMinV最大U最大V.MaxUMaxV

補正順序(Order)-允許設定加工的起始點,有三種方式選擇。

無None

由外而內OuttoIn

由內而外IntoOut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5_axis_test.dgk。

2)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3)定義直徑12球刀。

4)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5)進退刀與連結選單,短連結設沿曲面連結,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

值。

6)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沿面投影。

 

7)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曲面加工方式=距離。

b.投影方向=向內。

c.加工方向=U。

d.刀間距中輸入值3。

e.選取如下圖曲面。

 

8)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下圖。

 

Ø曲面法向投影SurfaceFinishing

路徑工法與沿面投影類似,但不受鄰邊未選取的模型影響。

當使用在5axis加工時,其刀軸軸心會依曲面的UV法線方向產生加工路徑。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曲面法向投影。

曲面邊界-判别路徑參考曲面邊界的邊緣内部還是邊緣外部。

曲面加工方式(SurfaceUnits)-用於定義加工曲面計算的方式。

    距離(Distance)-依曲面性質產生加工間距(Pitch)。

     參數(Parametric)-依參數式性質產生加工間距。

標準值(Normalised)-依參數式標準值產生加工間距。

其他參數設定同於沿面投影加工設定方式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5_axis_test.dgk。

2)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3)定義直徑6球刀。

4)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5)進退刀與連結選單,短連結設沿曲面連結,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

值。

6)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曲面法向投影。

7)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曲面邊界=外部。

b.曲面加工方式=距離。

c.參考方向=U。

d.刀間距中輸入值1。

e.選取如下圖曲面。

 

8)點選執行。

曲面法線投影無多餘路徑產生,結果如下圖

曲面法線投影沿面投影加工

Ø外型單刀ProfileMachining

選取單一或多個曲面沿著曲面外形邊緣產生輪廓加工。

這種加工方式只適用於曲面的選取,並不適用於三角網格(trangle)加工。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外形單刀。

 在利用該加工策略時,系统會要求在該工件下選取一個基準面。

如果没有該基準

面,則系统在計算時就非常困難,就有可能導致不能產生刀具路徑。

 

導引曲線(DriveCurve)-判别輪廓線是在曲面邊界的邊緣内部還是邊緣外部。

如下圖:

 

邊緣内部

邊緣外部

 

徑向補正RadialOffset-刀具和曲面邊界的縫隙。

切削方向Direction-用於設定刀具路徑的切削方向順銑、逆銑或雙向。

最低位置限制LowerLimit-用於設定刀具路徑最後的加工位置。

最低點BasePosition-路徑的最低點位置。

 

自動Automatic-刀具路徑投影到工件上,如下圖示:

如果没有補助曲面,也就没有路徑產生。

同時如果没有該基準平面,一樣也不能產生路徑。

如上下圖。

導引曲線DriveCurve-使用所選曲面的邊緣線。

軸向補正Axialoffset-路徑相對於所選曲面的高度,因此如果你希望刀具路徑

在所選曲面上,你就必須给一個高度值。

若刀具要接觸工

件表面高度為零的話,那麼你就要選擇”最低位置限

制”(LowerLimit)中的”導引曲線”(DriveCurve)選項

來設定。

選取二個補助曲面,以及一基準面即可產生下圖所示刀具路徑(依箭頭Offset值設定)。

過切保護GougeAvoidance-設定加工曲面輪廓時,不會發生碰撞問題。

該設定須

選取”最低位置限制”(LowerLimit)中”導引曲線”

(DriveCurve)選項才作動。

方式Strategy-另一曲面引起干涉時,決定刀具路徑的加工方式。

提刀Lift-選取該選項後,系统將會偵測加工的最低點處,如果該區域加

工不到,那該區域上的路徑就不會產生,如下圖示:

沿線連結Trace-選取該選項後,系统將會偵測加工的最低點處,如果該區域加工不到,系统就會自動在可加工的區域向上提刀到可加工的區域。

提刀的高度在”最高點”(UpperLimit)選項中設定。

如果没有指定該參數值,則系统就按最大值設定。

產生的路徑如下圖所示:

最高點限制UpperLimitCheckbox-用於設定加工高度。

設定後如路徑超出設定值就會被删除。

該選項只在”方式”(Strategy)中"沿線連結"(Trace)和過切保護(GougeCheck)選項打勾時才有效。

最高點UpperLimitValue-該參數為加工曲面最高輪廓的距離,該距離須在"

最高點限制"(UpperLimitCheckbox)被勾選後才有

效。

路徑如下圖所示:

 

多層次切削(MultipleCuts)-允許多次加工輪廓路徑

方式(Mode)-決定產生多次加工輪廓路徑的方式。

這些選項模式                            分别經由下面的圖示來顯示他們的區别:

根據提示選取曲面。

關閉(Off)-該設定只有單一路徑的輪廓產生,如下圖示。

往下補正(OffsetDown)-將上部的輪廓路徑向下補正。

如下圖示:

 往上補正(OffsetUp)-向上補正底部輪廓路徑,如下圖所示:

兩曲線間(OffsetMerge)-將補正的上部和下部路徑合併成一個路徑。

如下圖所示:

 最大切削深度(MaximumStepdown)—每層切削量的距離。

切削刀數(NumberofCuts)—在使用多次切削時,用於定義切削次數。

選取該項,設定值為3,结果如下圖所示:

 負切削(NegativeClearance)

現在當你使用輪廓加工策略時,你可以設定負切削值。

該功能可以允許你在曲面邊界產生路徑。

下面的範例使用了一直徑為20的平底刀做加工,同時也選取了”最低位置限制”(LowerLimit)--“最低點”(BasePosition)中的”導引曲線”(DriveCurve)功能。

如下圖所示:

 

 

邊緣外部

徑向補正0

 

邊緣外部

徑向補正0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5axisModel.dgk。

2)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3)定義直徑1端銑刀。

4)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5)進退刀與連結選單,短連結設沿曲面連結,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

值。

6)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外形單刀。

7)選取如下圖溝槽曲面:

 

7)參數設定如下圖所示:

a.範圍=邊界內部。

b.切削方向=順銑。

c.最低點=導引曲線。

d.過切保護->方式=沿線連結。

e.多層次切削->模式=往上補正

最大切削深度=0.5

切削刀數=4。

 

8)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下圖溝槽路徑。

 

Ø曲線法向加工Curve

此工法路徑產生方式與直線投影相同,但投影基準線為使用參考線來完成。

點取工法選單

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曲線法向加工。

參考線ProjectionPattern

樣式PatternStyles-定義加工方式,提供了三種選擇。

線性Linear-以平行線的方式產生路徑。

圓形Circular-以中心為基準做環形圓狀的路徑,與點投影亦同。

螺旋狀Spiral-以中心為基準設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螺旋路徑,與點投影亦同。

方位角-定義XY平面的角度範圍。

刀間距(度)ElevationAngleStepover–若選擇參考方式為線性,以此值為路徑刀間距,單位為”度”。

參考線範圍Limits-將限制數目選項勾選後,即可對參考線的投影區域設定限制。

起始Start與結束End-範圍為0~1,參考線全長為1。

刀間距(度)ElevationAngleStepover-若選擇參考方式為圓形或螺蜁狀,此處刀間距為每層下刀距離。

路徑順序JoinUp-

單向:

依提刀高度移動至下一路徑單節。

雙向連結:

刀具路徑間距為直接連結不提刀。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channels.dgk。

2)由參考線工具列產生一新參考線,並由開啟檔案方式載入範例Spine.dgk。

3)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4)定義直徑10mm球刀。

5)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6)進退刀與連結選單,短連結設沿曲面連結,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

值。

7)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曲線法向加工。

8)設定參數如下:

a.選擇參考線。

b.設定方向為向外。

c.設定樣式為螺旋狀。

d.在刀間距(度)中輸入值10。

e.設定切削方向為順時針。

 

9)點選執行。

產生結果如下圖。

Ø側銑式加工

選取單一或多個側壁沿著曲線外型邊緣產生輪廓加工路徑。

適合曲面及直壁面

加工。

點取工法選單選擇精加工圖形選鈕,選取曲面側銑式加工。

 

參數設定同於外型單刀精加工設定方式

唯一不同是此加工法可選擇口袋加工

 

操作範例說明:

1)由下拉功能表選取檔案中範例Swarf_example.dgk。

2)點選工法選單圖形鈕,選取精加工的加工。

3)定義素材設定最小/最大值。

4)定義直徑6mm端銑刀。

5)定義提刀高度與起始點,重設安全高度與素材中心安全高。

6)進退刀與連結選單,進退刀設垂直圓弧角度90,半徑0.5,短連結設圓弧,

長連結設相對值,安全高設相對值。

 

 

7)依照頁面參數設定,選取要加工之曲面

8)點選執行。

產生加工路徑結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