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南中医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48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骨伤南中医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伤南中医2.docx

《骨伤南中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伤南中医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伤南中医2.docx

骨伤南中医2

实训一一般检查及颈部检查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骨科基本检查法中的视诊、触诊、动诊内容。

2.掌握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3.掌握颈部的特殊检查。

4.熟悉骨科基本检查法中的叩诊、听诊内容。

5.熟悉颈部的视诊、触诊内容。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教师讲解及示范,30分钟。

2.学生二人一组,互相练习,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准备

听诊器、叩诊锤、关节量角器、软尺。

四、实训内容

(一)一般检查

1.视诊:

观察躯干和四肢的形态、轴线及步态有无异常;局部皮肤情况;局部软组织情况;局部肌肉情况;局部包块情况;瘢痕、创面、窦道、分泌物及其性质;局部伤口情况;局部包扎和固定情况。

2.触诊:

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局部温度和湿度,双侧对比;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以及波动感情况;肌肉有无痉挛或萎缩。

3.叩诊:

轴向叩击痛(传导痛);棘突叩击痛;脊柱间接叩击痛;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

4.听诊:

关节弹响和摩擦音;骨传导音和肢体血流杂音。

5.运动检查:

主动运动(肌力检查、关节主动运动功能检查、角度测量法);被动运动;异常活动。

6.量诊:

长度测量;周径测量;轴线测定;角度测量。

中立位0°法:

该法是目前比较通用方法。

每个关节从中立位到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两侧对比,分别记录其活动度和健侧的相差度。

例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0°,完全屈曲时可成140°。

邻肢夹角法:

以两个相邻肢段所构成的夹角计算。

例如,膝关节伸直时为180°,屈曲时成120°,则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180°—120°=60°。

(二)颈部检查

视诊:

颈椎生理曲度;颈部有无瘢痕和窦道,侧方有无包块;活动范围是否正常。

触诊:

压痛点位置;压痛有无放射感。

功能检查:

记录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侧屈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前屈旋颈试验(Fenz征);椎间孔挤压试验(击顶试验或spurling征);椎间孔分离试验;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Addison征。

五、课堂作业

1.操作练习:

要求学生互相查体。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骨科一般检查中视诊要观察躯干和四肢的、及有无异常。

2、触诊压痛时要明确压痛的、、、和。

3、触诊包块时要注意包块的、、、、以及情况。

4、轴向叩击痛(传导痛)是指。

5、脊柱扣击痛分为叩击痛和叩击痛。

6、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是指。

7、运动检查包括肢体的运动,运动,活动。

8、椎间孔挤压试验(击顶试验或spurling征)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9、椎间孔分离试验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10、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二胸背部、腰部、骨盆检查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胸背部、腰部、骨盆的特殊检查。

2.掌握腰部活动角度。

3.熟悉胸背部、腰部、骨盆视诊、触诊的内容。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实习前讲解及示范,30分钟。

2.学生二人一组,互相练习检查,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准备

叩诊锤、关节量角器。

四、实训内容

(一)胸背部

视诊:

胸椎生理曲度;胸背部是否对称。

触诊:

压痛位置;压痛深浅情况。

功能检查:

正常胸椎活动度很小,测量棘突之间距离的改变加以比较。

特殊检查:

拾物试验;胸廓挤压征。

(二)腰部、骨盆部检查

视诊:

腰椎生理曲度;腰背部是否对称;肌肉有无痉挛;有无包块,窦道、脓肿;腰骶

部有无丛毛、色索沉着、皮肤瘢痕样改变等;腰惟结核可能会有寒性脓疡流注至椎旁,腰大肌、髂窝、腹股沟内侧,甚至大腿内侧、腘窝;骨盆是否倾斜,双髂前上棘是否在一直线;会阴、及阴囊、阴唇处有无皮下瘀血。

触诊:

压痛位置;压痛深浅情况;压痛有无放射感;叩击痛情况;肛门指检注意骶部、髂骨、坐骨有无肿块,有无异常活动及触痛,若有则可能为骨折。

功能检查:

记录腰椎前屈、后伸、旋转、侧屈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托马斯征(Thomas征);儿童脊柱超伸展试验;腰部超伸展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健腿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伸试验、Bragard症);仰卧挺腹实验;鞠躬试验(Neri试验);屈颈试验(又称Linder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骨盆回旋摇摆试验;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4”字试验;床边试验。

五、课堂作业

1.操作练习:

要求学生互相查体。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胸廓挤压征:

骨折时,两手分别置于胸骨和胸椎,前后挤压胸廓,可引起骨折处剧烈疼痛,称胸廓挤压征阳性。

2、拾物试验:

让小儿站立,让其拾起地上物品。

正常小儿可以两膝微屈,弯腰拾物;若腰部有病变,可见腰部挺直、双髋和膝关节微屈的姿势去拾地上的物品,此为该试验阳性。

常用于检查儿童功能有无障碍。

3、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手握患者踝部,另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而无任何不适感觉;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该下肢有传导性疼痛或麻木者为阳性,多见于和患者。

若将患者下肢直腿抬高到开始产生疼痛的高度,检查者用一手固定此下肢保持膝伸直,另一手背伸患者踝关节,放射痛加重者为试验(亦称“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该试验用以鉴别是还是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

4、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分别于髂骨翼两侧同时向中线挤压骨盆;

或患者侧卧,检查者挤压其上方的髂嵴。

如果患处出现疼痛,即为试验阳性,检

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前面,两手同时向外下方推压。

若出现疼痛,即为试

验阳性,表示有或病变。

5、“4”字试验。

患者仰卧位,被检查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将足

架在另一侧膝关节上,使双下肢呈“4”字形。

检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放

在对侧髂前上棘前面,然后两手向下按压,如被检查侧处出现疼痛即为阳

性,说明有骶髂关节病变。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三上肢检查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肩部、肘部、腕与手部的特殊检查。

2.熟悉肩部、肘部、腕与手部的活动角度。

3.熟悉肩部、肘部、腕与手部的视诊及触诊内容。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教师讲解及示范,30分钟。

2.学生二人一组,互相练习检查,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准备

叩诊锤、关节量角器。

四、实训内容

(一)肩部

视诊:

观察肩部是否等高、对称,有无畸形;局部是否肿胀,皮下瘀斑。

触诊:

压痛位置;压痛深浅情况;叩击痛情况。

功能检查:

记录肩关节前屈、后伸、旋转、外展、内收及上举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杜加征(Dugas征);直尺试验(又称Hamilton征);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

(Yergason征);道班征(Dawbarn征)。

(二)肘部

视诊:

肘部有无畸形;肘部肿胀范围、部位;肘部皮肤颜色。

触诊:

压痛位置。

功能检查:

记录肘关节屈曲、伸直及前臂旋转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腕伸肌紧张试验(又称Mills征);肘后三角;肘外翻挤压试验。

(三)腕与手部

视诊:

腕与手部有无包块;腕与手部有无畸形。

触诊:

;压痛位置;叩击痛情况。

功能检查:

记录腕与掌指及各指间关节活动的角度。

特殊捡查:

握拳尺偏试验(芬克斯坦试验fenkelstein征);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五、课堂作业

1.操作练习:

要求学生互相查体。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杜加征(Dugas征):

又称为肩关节内收试验。

嘱患者端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如果手能够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即为正常。

如果手能够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者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肩部,均为阳性体征,提示可能有脱位。

2、直尺试验(又称Hamilton征):

以直尺贴上臂外侧,正常时不能触及肩峰,若直尺能触及肩峰则为阳性,说明有,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畸形,如三角肌萎缩等。

3、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ergason征):

嘱患者屈肘90°,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嘱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检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如果结节间沟处疼痛为试验阳性,表示或。

4、腕伸肌紧张试验(又称Mills征):

嘱患者屈腕屈指,检查者将手压于各指的背侧作对抗,再嘱患者抗阻力伸指及背伸腕关节,如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

5、握拳尺偏试验(芬克斯坦试验fenkelstein征):

又称为尺偏试验。

嘱患者拇指内收,并

屈曲各指,在紧握拳后向尺侧倾斜屈曲,若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有些患者在拇

指内收时,即可产生疼痛,尺偏时疼痛加重,表示患有。

6、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嘱患者端坐,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手部,用

力将手腕极度掌屈、旋后并向尺侧偏斜,并施加压力旋转。

若在尺侧远端侧方出现,

即为阳性体征,说明有损伤。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四下肢检查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髋部、膝部、踝与足部的特殊检查。

2.熟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的活动角度。

3.熟悉髋部、膝部、踝与足部的视诊及触诊内容。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教师讲解及示范,30分钟。

2.学生二人为一组,互相练习,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准备

叩诊锤、关节量角器。

四、实训内容

(一)髋部

视诊:

姿势、步态是否稳定,行走速度是否均匀;髋部有无畸形、肿胀、窦道、瘢痕等;

髋部周围肌肉是否萎缩。

触诊:

压痛位置;压痛深浅情况;叩击痛情况。

功能检查:

记录髋关节各方向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足跟叩击试验;屈氏试验(Trendelenburg征);Thomas征;Allis征(又称CaIeazzi

征);Dupuytren(望远镜)征;髂胫束试验(Ober征);蛙式试验;髂坐线(Nelaton线);大粗隆髂前上棘连线(Shoemaker线);髂股三角(Bryant三角)。

(二)膝部

视诊:

观察股四头肌有无萎缩;膝关节有无肿胀、畸形;膝部浅静脉是否怒张;局部皮

肤有无色斑、瘢痕、窦道等。

触诊:

压痛位置。

功能检查:

记录膝关节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浮髌试验;髌骨摩擦试验(Soto-holl征);McMurray试验;伸直受限征(Helfet

征);局部压痛(McGregor征);重力试验;伸膝试验(Pisani征);指压试验(又称Fimbrill-Fisher征);研磨试验(Apley征);侧位运动试验(Bochler征);抽屉试验;过伸试验(又称Jones试验)。

(三)踝与足部

视诊:

踝与足部有无畸形;肌肉有无萎缩;有无跛行;局部有无癍痕、肿块、瘀斑等。

触诊:

压痛部位。

功能检查:

记录踝与足趾关节活动的角度。

特殊检查:

前足横向挤压试验;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五、课堂作业

1.操作练习:

要求学生互相查体。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Thomas征。

患者取仰卧位,腰部放平,嘱患者分别将两腿,注意此过程中,腰部是否,向上挺起。

如某一侧腿伸直时,腰部挺起,本试验为。

另一种方法是当一侧腿完全伸直,另一侧腿、,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下降贴近床面,伸直一侧的腿自动离开床面,向上抬起,亦为。

本试验常用于检查、等疾病所引起的髋关节畸形。

3、Allis征(又称CaIeazzi征)。

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髋屈膝并拢,两足并齐,放于床面,观察,如两膝等高为正常。

若一侧膝部比另一侧低,即为,表明有,、短缩,先天性等。

4、Dupuytren(望远镜)征。

患儿仰卧位,髋、膝关节伸直,一助手固定骨盆,检查者一手置于大粗隆部,另一手持小腿或膝部将大腿抬高约30°,并上推下拉股骨干,若股骨头有感,即为阳性。

用于检查婴幼儿,往往进行双侧对照检查。

5、蛙式试验。

患儿仰卧位,使双膝双髋屈曲90°,并使患儿双髋外展、外旋至蛙式位,双下肢外侧接触到检查床面为。

若一侧或两侧下肢的外侧不能接触到床面,即为,提示有脱位。

6、浮髌试验。

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状态,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

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感髌骨有感,重压时,松指时,说明关节腔内有,为浮髌试验阳性。

7、McMurray试验。

又称为回旋研磨试验。

取仰卧位,使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屈曲,尽量使足跟碰触臀部。

检查内侧半月板时,检查者一只手握膝部以稳定大腿并注意膝关节内的感觉,另一手握足部使小腿在充分、位伸直膝关节。

在伸直过程中,股骨髁经过半月板损伤部位时,因产生摩擦可感触到或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感觉膝关节内侧有弹响和疼痛。

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在使小腿充分、位伸直膝关节时,出现膝关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

8、研磨试验(Apley征)。

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一手固定腘窝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足踝部,向下压足,使膝关节面靠紧床面,然后进行小腿动作,如有疼痛,提示有或。

9、抽屉试验。

又称为前后运动试验、推拉试验。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90°,检查

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拉小腿上段。

如能明显拉向前方约1cm,即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

有韧带损伤;若能推向后约1cm,即后抽屉试验阳性,则为韧带损伤;若前后

均能推拉1cm,即为前后抽屉试验阳性,说明有韧带损伤。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五小夹板固定术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小夹板固定术的操作要点。

2.掌握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3.熟悉小夹板固定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教师讲解及示范,30分钟。

2.学生分组,互相练习,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器材

小夹板、绷带、固定垫、绷带。

四、实训内容

(一)操作要点

(二)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

(三)适应症

(四)禁忌症

五、课堂作业

1.操作练习:

要求学生互相操作。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夹板固定时临近关节附近的骨折,选择固定,骨干中段的骨折,选用固定。

2、夹板固定扎带用cm宽的布带或绷带折叠成扎带条,依次缠、、

活结扎在或板上。

3、扎带松紧度以能在夹板表面上下移动cm为适宜。

4、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

 

5、小夹板固定术的适应症

 

6、小夹板固定术的禁忌症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六石膏绷带固定术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石膏绷带固定术的操作要点。

2.掌握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教师讲解和示范,30分钟。

2.分组练习,具体操作石膏绷带固定术,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准备

石膏、衬垫、绷带、脸盆。

四、实训内容

(一)操作要点:

(二)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作业

1.操作练习:

要求学生互相操作。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石膏固定时患肢置于位或体位。

2、石膏绷带按需要的长度和宽度,一般往返折叠层做成石膏条。

3、缠绕固定时用手掌于患肢处托住石膏条,由肢体的向缠绕,且

以方式进行。

4、石膏托固定绷带缠绕一般层为宜;管形石膏固定缠绕一般应为层。

固定必须在成形前数分钟内完成。

5、石膏固定时一般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观察肢体情况。

超过固定范围部分要适当。

有创面者应将创面的位置标明,以备。

6、在石膏容易折断处或需加强部,按肢体的方向,,以加强石膏的坚固性。

7、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实训七骨折、脱位的手法整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常用的骨折整复手法的操作要点。

2.掌握常用的脱位整复手法的操作要点。

二、实训方式及时间分配

学时数:

2学时(100分钟)。

1.教师讲解及示范,30分钟。

2.分组练习,60分钟。

3.教师小结及布置课堂作业,10分钟。

三、实训准备

检查床、椅子。

四、实训内容

骨折手法整复

(一)拔伸手法:

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

(二)旋转手法:

矫正骨折后肢体远端的旋转移位。

(三)折顶手法:

用于拔伸手法不能矫正的骨折重叠移位。

(四)回旋手法:

用于背向移位,即背靠背的斜骨折。

(五)分骨手法:

矫正双骨或多骨干骨折断端互相靠拢的移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

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窝向上提拉,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拉,纠正缩短移位,然后根据不同类型再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

(1)外展型骨折:

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按于骨折近端的外侧,其他各指抱骨折远

端的内侧向外端提,助手同时在牵拉下内收其上臂即可复位。

(2)内收型骨折:

术者两拇指压住骨折部向内推,其他四指使远端外展,助手在牵引下

将上臂外展即可复位。

如向前成角畸形过大,还可继续将上臂上举过头顶;此时术者立于患者前外侧,用两拇指推挤远端,其他四指挤按成角突出处,如有骨擦感,断端相互抵触,则表示成角畸形矫正。

对合并肩关节脱位者,有时可先整复骨折,然后用手法推送肱骨头;亦可先持续牵引,使肩盂间隙加大,纳人肱骨头,然后整复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整复手法

整复方法患者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顺势拔伸牵引,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段,相对挤压,纠正重叠移位。

若远段旋前(或旋后),应首先纠正旋转移位,使前臂旋后(或旋前)。

纠正上述移位后,若整复伸直型骨折,则以两拇指从肘后推按远端向前,两手其余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提拉,同时用端挤手法矫正侧方移位,并令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复位时的骨擦感;整复屈曲型骨折时,手法与上述相反,应在牵引后将远端向背侧压下,并徐徐伸直肘关节。

尺偏型骨折容易后遗肘内翻畸形,是由于整复不良或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而产生塌陷嵌插所致。

因此,在整复肱骨髁上骨折时,应特别注意矫正尺偏畸形,以防止发生肘内翻。

脱位手法整复

1.欲合先离;2.原路返回;3.杠杆作用;4.松弛肌肉;5.手牵足蹬法:

用于肩关节前脱位;6.回旋法:

用于髋关节后脱位。

五、课堂作业

1.操作要求:

要求学生互相练习。

2.填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1、拔伸手法主要用于矫正骨折的移位,操作时患者位或位,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和,沿肢体的顺势对抗牵引,用力应由轻到重,稳定而持久,促使变位的骨折断端,常须持续数分钟之久。

2、旋转手法主要用于矫正骨折后肢体远端的移位,操作时患者可位或位。

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手法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纵轴。

3、折顶手法主要用于拔伸手法不能矫正的骨折移位,操作时患者可位或

位,术者两手拇指向下抵压突出的骨折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另一骨端,加大拔伸,至两断端同侧相遇时,骤然将成角,使断端对正。

4、回旋手法主要用于移位,即背靠背的骨折。

操作时患者可位或

位,首先根据受伤机理和参照原始X线照片判断发生背向移位的,然后术者可以一手固定,另一手握住,按移位途径的方向复位。

如操作中感到有阻挡,即可能对移位途径判断错误,应改变方向,使骨折端从变成。

5、分骨手法用于矫正或骨折断端的移位,操作时患者可

位或位,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示、中、无名指,分别挤捏骨折处及骨间隙,矫正移位及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

6、肱骨外科颈骨折整复方法:

患者坐位或卧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窝提拉,屈肘90度,前臂,另一助手握其,沿方向牵拉,纠正移位如为外展型骨折,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按于骨折的外侧,其他各指抱骨折远端的向外端提,助手同时在牵拉下其上臂即可复位。

如为内收型骨折,术者两拇指压住骨折部推,其他四指使远端,助手在牵引下将上臂即可复位。

如畸形过大,还可继续将上臂上举过头顶;此时术者立于患者前外侧,用两拇指推挤,其他四指挤按成角突出处,如有感,断端相互抵触,则表示成角畸形矫正。

7、肱骨髁上骨折整复方法:

患者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和,作顺势,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段,相对挤压,纠正移位。

若远段旋前(或旋后),应首先纠正移位,使前臂旋后(或旋前)。

纠正上述移位后,若整复伸直型骨折,则以两拇指从推按远端向前,两手其余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段提拉,同时用端挤手法矫正移位,并令助手在牵引下徐徐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复位时的感;整复屈曲型骨折时,手法与上述相反,应在牵引后将远端向压下,并徐徐肘关节。

尺偏型骨折容易后遗畸形,是由于整复不良或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而产生塌陷嵌插所致。

因此,在整复肱骨髁上骨折时,应特别注意矫正畸形,以防止发生肘内翻。

8、欲合先离:

通过术者与助手或持续使之离而复合。

牵引手法是其他整复手法的。

9、原路返回:

根据造成关节脱位的损伤机制,使脱出的骨端沿,通过关节囊送回正常位置。

10、杠杆作用:

通过拔伸、、提按、等手法,利用杠杆原理,将脱位的骨端轻巧地回纳,并恢复关节面的。

11、松弛肌肉:

应用或,使患肢肌肉松弛,骨端易于还纳。

12、肩关节前脱位手牵足蹬法整复时患者取位,以右肩为例,术者立于,双手握住患肢腕部,右膝伸直用足蹬于患者腋下,顺势用力伤肢,持续1—3分钟,先、外旋,后、内旋,伤处有感,即表明复位成功。

13、髋关节后脱位回旋法整复时患者位,助手以双手按压双侧髂前上棘固定,术者立于,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手以肘窝提托部,在提拉的基础上,将大腿、内旋,髋关节极度,使膝部贴近腹壁,然后将患肢、外旋、伸直。

在此过程中听到声,复位即告成功。

报告人:

指导教师评分

附录

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附录

关节

中立位

前后

左右

旋转

内外展

上下

颈椎

面部向前

双眼平视

前屈、后伸

35°~45°

左右侧屈45°

左右60°

~80°

腰椎

腰伸直

自然体位

前屈75°

后伸30°

侧屈

35°左右

8°左右

肩关节

上臂下垂,

前臂指向前方

前屈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