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855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A.do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微观经济研究的是()

A.资源利用B.资源配置C.宏观经济总量D.国民经济总体

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选择,这是因为()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

3.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

()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

4.低质量白酒的收入弹性应该是()

A.大于1B.小于1C.大于0D.小于0

5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3元,商品Y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20B30C50D60

6.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上,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P=MCB.P=MC=AC

C.P=MR=MCD.P=MR=AC

7.垄断企业利润最大时有()

A.P=MR=MCB.P﹥MR=ACC.﹥MR=MCD.P﹥MC=AC

8.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

()

A.消费契约曲线B.效用可能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D.生产可能曲线

9.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10.以下哪个不是消减外在性的对策()

A.免费搭便车B.征税C.补贴D.产权明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

2.边际收益

3.消费者均衡

4.公共物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

2.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

3.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被动地授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

4.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企业实现长期均衡,也就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

()

6.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

()

7.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

8.企业的垄断地位保证了该企业永远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不一定能永远获得垄断利润,因为受制于市场需求。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2.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五、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2-2K2,PL=15元,PK=30元,TC=660元,其中:

Q为产量,L与K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L与PK分别为L和K的投入价格,TC为生产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2.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B3A4D5A6B7C8D9B10A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

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边际收益

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3.消费者均衡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何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4.公共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2╳3√4×5√6√7×8×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答: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

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

下面的三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

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0,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

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三,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如名贵字画、吉芬物品等。

2.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答:

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曲线是具有特有的形状,一般说来,它向后弯曲。

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不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的评价。

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

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

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

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效用满足。

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就越多。

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似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

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

这是,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

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之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

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改制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在各自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

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五、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2-2K2,PL=15元,PK=30元,TC=660元,其中:

Q为产量,L与K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L与PK分别为L和K的投入价格,TC为生产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答案:

由题意可得,15L+30K=660,

用K来表示L可得到:

L=44-2K;

将上式代入生产函数Q可得到:

Q=20*(44-2K)+50K-6*(44-2K)2-2K2

为求Q的最大值,就要先求生产函数Q对K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一阶导数为:

dQ/dK=-52K+1066=0,可以直接解得:

K=20.5

二阶导数为:

d2Q/dK2=-52<0

因为二阶导数为负值,所以当K取20.5时,生产函数取最大值。

再由L=44-2K可解得:

L=3

所以,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L=3,K=20.5。

2.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总效用为TU=14Q-Q2

  所以边际效用MU=14-2Q

  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

即MU=14-2Q=0Q=7,

  总效用TU=14*7-49=49

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

课程:

(A卷)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