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562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docx

管线迁改保护方案

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标段

 

管线迁改保护施工案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标段项目部

2014年10月26日

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标段

 

管线迁改保护施工案

 

文件编号:

版本号:

A版

修改状态:

发放编号: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标段项目部

2014年11月26日

 

 

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标段

管线迁改保护施工案

1编制依据

(1)建设部发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2)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标施工调查报告;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4)轨道交通5号线06标段管线现状图;

(5)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康宁路站、汴路站、中兴路站管线迁改综合规划》

(6)轨道交通5号线06标段管网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市轨道交通5号线沿黄河路、商务外环路、龙湖外环路、盛和街、心怡路、经开第十大街、航海路、桐柏路和西站路布置,属于城市核心区外围边缘的环形线路。

本标段包括3个地下车站、2个地下盾构区间及1个明挖区间,分别为康宁路站、汴路站(含3号线换乘车站);金水东路站至东站区间、东站至康宁路站区间、康宁路站至汴路站区间。

康宁路站为5号线第14座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设置在康宁路与福禄街之间,沿心怡路南北向布置。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DK17+322.500,有效站台长度140m,站台宽度11m,车站外包总长251m,标准段宽20.1m;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3.4m,基坑深度约17.49m。

车站边的建(构)筑物主要为西北象限的基运投资大厦(地下2层、主楼地上22层、裙楼地上4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西南象限的海马地产(地下2层,主楼地上24层,裙楼地上4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东南象限的人民置业网络传媒大厦(地下3层,主楼地上28层,裙楼地上4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东北象限为弃土场。

汴路站为5号线第15座车站,车站位于心怡路和商都路交叉路口地下,为轨道交通5、3号线换乘站。

5号线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沿心怡路南北向设置,站前设置双存车线。

3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沿商都路东西向设置,站前设置单渡线,与5号线车站T型换乘。

5、3号线间设置联络线。

5号线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40m,宽14m;车站外包总长540.4m,标准段外包总宽20.1m,顶板覆土约3.0m(中心里程处),基坑深度约17.3m。

车站东北象限地块为中晟国际广场、易元国际办公楼、中部崛起大厦;东南象限为市交警指挥中心;西南象限为正岩大厦、省南水北调工程调度中心,西北象限为海马公园小区。

3号线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40m,宽14m;车站外包总长323.74m,标准段外包总宽23.5m,顶板覆土约3.0m(中心里程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本站东西两侧均为盾构法区间,北侧为海马公园小区,南侧为省南水北调调度楼、正岩铂兹中心大厦。

2.2车站围管线概况

车站围影响施工的管线众多,在施工场地的管线有雨水、污水、中水、热力、给水、110KV高压线、燃气、供电、通信(含国防光缆)等9类管线。

对车站施工影响较大的地下管线包括:

沿心怡路向中西4.5米DN600的污水管线,埋深约3.47米;心怡路中西14.0米、中东13.0米的DN600的雨水管线,埋深约为1.57米。

以及沿商都路中南21.0米DN500的污水管线,埋深约4.1米,商都路中北8.5米2.0*1.2、中南9.5米2.4*1.4的雨水箱涵埋深约2.1米影响车站主体工程施工。

另外心怡路路中的高压塔线、商都路中北35.0米的次高压燃气管线对车站施工影响大。

详见下图2.2-1

图2.2-1心怡路管线现状图

2.3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3-1管线保护、迁改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燃气管悬吊保护

m

208

2

给水管悬吊保护

m

220

3

通信管悬吊保护

m

598

4

国防光缆悬吊保护

m

172

5

电力管线悬吊保护

m

272

6

污水管线保护

m

28

7

热力管线保护

m

325

8

燃气管改迁

m

440

9

110KV高压线改迁

m

750

10

雨水管改迁

m

930

11

污水管改迁

m

612

12

给水管线改迁

m

275

13

热力管改迁

m

110

2.4主要参建单位

表2.4-1主要单位一览表

序号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式

备注

建设单位

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磐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研究院、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闫继龙

 

勘察单位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研究院、省有色地矿钻探有限公司

焦清杰

卢培刚

第三测量单位

中铁隧道勘测有限公司

第三监测单位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耿瑜平

施工单位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颜科

3工程重难点分析

序号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施工措施

1

车站围,心怡路中110kv高压塔架影响车站主体工程施工。

 

针对本标段管线的重难点分析采取以下施工保护措施:

①开工前现场作业人员采取挖探沟式调查每一根管线的走向、埋深、管径、材质;

②查明每一根燃气管、给水管最近的阀门位置,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③编制管线保护手册以及管线保护交底分别下发给现场每一名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

④针对施工围所有管线类型、走向、材质、埋深进行现场管线统一编号标识;

⑤施工过程中针对悬吊保护的管线加强监测及安排专人巡视;

⑥积极与产权单位沟通,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悬吊保护的管线,按照产权单位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保护工作;

⑦编制巡视制度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相关责任人按照巡视制度及应急预案责任到人,格执行落实。

2

商都路中北35.0米东西走向次高压D377燃气管线,横穿汴路站主体结构及商业开发区段须悬吊保护,保护距离长,难度大。

3

车站基坑围雨污水管线众多,沿心怡路、商都路纵穿车站基坑,且有一段污水管东西横跨汴路站基坑须特殊保护。

4

在商都路中北20米D500给水管东西横跨汴路站主体结构和商业开发区段须悬吊保护,保护距离长,难度大。

5

军用光缆沿商都路东西走向紧靠中兴路站主体南侧围护结构,对施工影响大,采取悬吊保护措施,保护难度大。

4管线保护施工案

开工前,先探明每一根管线的走向及位置,根据管线位置布置桩位,尽量使管线错开桩位,避不开的管线稍微移动后再施工影响的围护桩。

所有需要保护的管线,我部施做基础设施,配合产权单位进行管线保护。

4.1给水管迁改保护案

(1)心怡路东侧给水管迁改保护案

心怡路中东18.0米现状DN300给水管,材质为铸铁,埋深2.0米,南北纵向与车站主体平行,在车站附属结构围,对车站主体(康宁路站)、附属施工都有影响。

施工时对福禄路以北部分临时改迁至中西34.0米,待车站主体施工完成后将其复位敷设。

图4.1-1心怡路给水管(福禄路以北部分)改迁横断面图

其余横跨附属段采取悬吊保护措施,在附属围护结构墙边砌500*200*2200的混凝土基础将给水管两端固定,并用2根Φ16mm钢丝绳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两端。

在D300给水管外包裹一直径400的PVC保护套管,用5mm的钢丝绳2m一道将给水管悬吊于Φ16mm的钢丝绳上。

图4.1-2心怡路东给水管保护示意图

(2)商都路北侧给水管迁改保护案

商都路中北20.0米现状DN500给水管线,材质为铸铁,埋深1.85米,东西横跨汴路站主体结构、商业开发区和中兴路站附属结构。

对车站主体、附属工程和车站联络线施工有影响,根据施工顺序,前期汴路站主体工程施工时对其悬吊保护。

悬吊保护前用麻袋将给水管包裹,并在给水管外部用Φ600的PVC管进行保护。

采用100*100*10mm角钢焊接成70*70*2640cm的长体钢便桥横跨汴路站基坑,架立在车站围护结构上并将其两端固定防止滑动,给水管敷设在钢便桥上且分段固定。

如下图所示:

图4.1-3商都路北DN500给水管保护示意图

待中兴路站主体施工完毕,临时改迁至中兴路站主体上敷设,施工完成后将其恢复原位。

商都路中南47.0米现状DN300给水管影响车站主体施工,规划废除,原管线在心怡路以东接至北侧DN500给水管线上。

图4.1-4商都路北DN500给水管改迁图

4.2雨水管改迁案

(1)心怡路雨水管线迁改案

心怡路中东13.0米,中西14.5米现状D600-800雨水管,埋深1.5米,材质为混凝土。

对车站主体工程施工有影响,施工时临时改迁至中东26.0米、32米、中西30.0米,待车站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将其迁改至中东13.0米、中西11.5米敷设。

图4.2-1心怡路雨水管线改迁图

(2)商都路雨水管线迁改保护案

商都路中北8.5米雨水涵(2.0*1.2米)东西走向,埋深2.0米,在心怡路横跨汴路站主体结构,汴路站主体工程施工时废除,待车站主体施工完成顶板回填后恢复;商都路中南9.5米雨水涵(2.4*1.4米),埋深2.2米,在中兴路站主体基坑上,汴路站主体工程施工时规划对其特殊保护,作为心怡路以北雨水排放通道;中兴路站主体工程施工时恢复北侧雨水涵排水,待主体施工完成,顶板回填后施工北侧附属和商业开发区时恢复南侧雨水涵进行排水。

4.3污水管改迁保护案

(1)心怡路污水管线迁改案

心怡路中西4.5米现状D600污水管线,埋深3.25米,材质为混凝土。

在车站主体上,影响车站主体工程施工。

施工时临时改迁至中东28.0米,中西28.0米敷设,其中穿越主体段需特殊保护,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永久迁改至中西13.5米埋地敷设。

图4.3-1心怡路污水管线改迁图

(2)商都路污水管线迁改案

商都路中南21.0米现状D500污水管,埋深4.0米,材质为混凝土管。

在中兴路站主体结构上影响车站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时永久迁移至中南72.0米及车站主体两侧敷设。

4.4中水管改迁案

心怡路中东3.0米现状D200,埋深1.1米,材质为铸铁的中水管线,在车站主体上影响车站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时临时废除,待顶板回填之后原位恢复。

4.5电力管线改迁保护案

(1)心怡路电力管线迁改案

心怡路路中架空的110kv高压电力塔架影响车站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时迁改至心怡路中西18.5米附属围埋地敷设;心怡路中东23.0米现状电力管线对车站主体、附属工程施工有影响,施工时对福禄路以北部分临时改迁,其余横跨附属段特殊保护。

图4.5-1心怡路电力管线改迁图

(2)商都路电力管线保护案

商都路中北30.0米处现状电力管廊(750*450),埋深1.0米。

在心怡路上横跨汴路站主体结构,车站施工时对其悬吊保护;商都路中南37.0米现状电力管廊(含110kv电力管线),埋深1.2米,对中兴路站附属工程施工有影响,规划对横跨段悬吊保护。

在围护结构施工时将混凝土管破除后立即用PVC管包裹供电管廊并将其转移到已完工围护结构上,设置警示标志(混凝土管破除及包裹由产权单位施工)。

基坑开挖时对其悬吊保护,采用两根直径为1.6cm的钢丝绳作为吊梁,两根钢丝绳固定在车站围护结构上预先做好的500*500mm钢筋砼基础上(基础钢筋和围护桩钢筋连接)。

图4.5-2商都路供电管廊悬吊保护图

4.6通讯管线改迁保护案

(1)心怡路通讯管线迁改保护案

心怡路中西23.0米处,埋深2.0米的中国电信管线(800*400)对车站主体、附属工程施工都有影响。

其中对2号出入口上管线迁改至道路中西10.0米处埋地敷设,其他横跨段进行悬吊保护。

(2)商都路通讯管线迁改保护案

商都路中北44.5米,埋深1.5米的中国电信管廊(300*200),对中兴路站附属、商业开发区和车站联络线施工有影响,规划对其特殊保护;商都路中南30.0~34.5米围分布有中国移动(200*200)、中国联通(400*300)、中国电信(300*200)3条通讯管廊,其中中国移动管廊里有4根芯供军区通讯资源办公室使用,属于军用光缆。

将3条通讯管廊整合1处整体南移迁改保护。

在围护结构施工时将原有混凝土管廊破除后迅速用波纹管及彩条布包裹通讯管线后将其移到已完工围护结构上并设置警示标志(混凝土管破除及包裹由产权单位施工)。

土开挖施工时对其悬吊保护,采用两根直径为1.6cm的钢丝绳作为吊梁,两根钢丝绳固定在车站围护结构上预先做好的500*500mm钢筋砼基础上(基础钢筋和围护桩钢筋连接),详见图4.6-1。

图4.6-1商都路通讯管线迁改与保护图

4.7燃气管线改迁保护案

(1)商都路燃气管线迁改保护案

商都路中北34.0米D377次高压燃气管线,材质为钢,埋深1.5米,在心怡路上横跨汴路站主体结构,对车站主体、附属工程和商业开发区施工都有影响。

在汴路站主体工程施工时对其悬吊保护,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待中兴路站主体施工完成后将其迁改至中兴路站主体上埋地敷设。

图4.7-1商都路燃气、给水管线迁改图

(2)心怡路燃气管线迁改保护案

心怡路中东21.0米现状D200燃气管线,材质为钢,埋深1.2米,影响车站主体和附属工程施工。

施工时对福禄路以北部分(康宁路站段)临时改迁,其余影响施工部分做悬吊保护。

图4.7-2心怡路东出入口燃气管线现状与保护图

4.8热力管线改迁保护案

心怡路中西24.5米现状热力管线对汴路站1~4号出入口及区间1号商业出入口施工有影响。

其中1、3号出入口、区间1号商业出入口施工时改迁至中西12米处。

2、4号出入口施工时规划悬吊保护。

心怡路中西25.0米处穿过商都路段埋深较深,与中兴路站主体施工有冲突,规划改迁至中西32.0米处敷设。

4.9路灯管线改迁保护案

心怡路中东16.0米,中西17.0米现状路灯线路对车站附属施工有影响,施工时对其特殊保护;商都路中北15.0米、中南16.0米路灯线路影响中兴路站施工。

心怡路南北走向及商都路东西走向两侧路灯在车站主体工程施工时临时迁改至附属结构处,路灯电缆外部统一采用PVC套管及彩条布包裹进行保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将其迁至主体结构上保护。

5资源配置计划

5.1劳动力配置

根据管线及现场情况,我部安排1名管线专职人员负责管线迁改及保护,现场管理人员20人(其中2名安全员)负责管线保护工作。

5.2材料计划

本标段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外包的波纹管及彩条布由产权单位提供及实施。

表5.2-1管线保护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字钢

I14

m

37

 

2

角钢

1*10cm

m

53.6

 

3

钢丝绳

6×26Φ16

m

300

 

4

钢丝绳

Φ5

m

800

 

5

钢板

2cm

t

23

 

6

焊管

壁厚4mm,直径200mm

m

60

燃气套管

7

焊管

壁厚4mm,直径150mm

m

30

燃气套管

8

混凝土

C30

22

砼支撑

9

钢筋

 

t

5.969

砼支撑

6监控量测

根据基坑围地下管线的功能、管材、接头形式、埋深等条件,在基坑开挖前布设好管线沉降监测点。

布点原则是对位于基坑施工影响围的管线作为重点监测保护对象。

监测点分直接监测点和间接监测点,一般布设间接点是以最小的开挖面积挖至被监测管线的顶部,然后埋设φ70的PVC护管,测量时把钢筋通过护管直接置于被监测管线顶部即可,也可按管线单位要求布设在管线设备上(人、窨井、阀门、抽气等)。

测点的设置根据管线单位交底要求进行,一般监测点按10米间距布设。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项目安全组织保证

7.1.1安全组织机构

成立由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员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副经理、安全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为技术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工作的落实,现场每10名工人中选1名安全协管员,监督工人按有关规定进行生产。

项目安全组织管理机构详见图7.1.1-1。

 

专职安全员

安全协管员

 

图7.1.1-1项目安全组织机构框图

7.1.2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

颜科

副组长:

邬家林、铭源、黄琦恒、云

成员:

付乔、文龙、士峰、杰、于建林、虎维东、建胜、梁光忠

 

公司安全领导小组

项目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责任制

安全教育

安全控制

安全检查

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工程师

各级业务部门

1

安全检查员

参建施工人员

安全员协管管

安全作业规程

安全奖励条例

安全管理制度

系统安全教育

上岗前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培训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专业检查

建设安全标准工地

规范生产管理

规范现场设施

规范施工作业

规范生活环境

责任到人

奖惩兑现

提高安全

意识和能力

提高预测

预防能力

提出纠正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

保证施工安全

实现安全目标

 

图7.1.2-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7.1.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使用管理制度

(7)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8)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

表7.1.3-1领导带班值日表

值班时间

值班领导

职务

联系

备注

星期一

颜科

项目经理

星期二

黄琦恒

项目总工程师

星期三

邬家林

常务副经理

星期四

建胜

项目副总工程师

星期五

虎维东

项目总经济师

星期六

副经理

星期日

于建林

项目副总工程师

7.2项目安全保证措施

7.2.1技术准备工作

(1)施工前,通过设计图纸及现场调查查明每一根管线的走向及应急,调查出给水管、燃气管的阀门位置。

(2)施工前,以书面形式对各施工队及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都明确管线的位置及保护注意事项。

(3)编制《管线保护手册》,并发到现场每一名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手中。

(4)现场围护结构施工之前,技术员、安全员、领工员必须在现场。

7.2.2燃气管线保护安全技术措施

(1)管线调查

①施工前到天燃气公司管网所查阅本标段的燃气管网情况,并办理管线交底卡(“绿卡”),按其交底要求对管线进行保护。

②根据查阅的管网资料并结合管线综合设计现场开挖探坑,进一步查明燃气管的管径、管材、走向。

现场探坑采用人工开挖,探坑宽1m深2.5~3m,延管线向每20m开挖横向探坑一道,距离主体基坑两侧边缘1m开挖两道纵向探坑,进一步查明燃气管线情况。

③调查出每一条燃气管最近的阀门位置。

(2)管线保护

①根据管线综合设计,需要迁改的燃气管线,积极配合燃气公司进行迁改。

②现场采用醒目的标示牌,对燃气管进行标识,特别是横向管线处,标识牌间距15~20m。

③各项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特别是挖机司机现场进行管线交底,说明燃气管线的位置、埋深等。

④机械动土作业,有专职人员进行指挥,燃气管线两侧2m,禁进行机械挖土。

⑤燃气公司联络地址和通讯作详细记录,加强与燃气公司日常联系和沟通。

当管线发生事故或可能发生异常情况又不能解决时,立即联系天燃气公司及时进行处理。

⑥施工时禁在天燃气管线附属设施上修建、构筑物及临时设施、覆盖泥土、建渣、堆放建材等,并留出操作维修通道,以确保天燃气公司能够对燃气附属设施进行正常的巡查和检修工作,在发生紧急事故后能够对燃气附属设施进行抢修。

⑦禁重车碾压天燃气管线,若存在埋地管线位于工地进出口位置等特殊情况,施工车辆需驶过燃气管线上时,采取在管线上路段铺设钢板等保护措施,防止重力直接作用于管线上造成管线损坏。

⑧施工中发现有危及燃气管道及附属设施的塌征兆时,立即将沟槽回填,并采用支撑等式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及时通知燃气公司巡查人员到场,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保护案,案通过后可继续施工。

7.2.3给水管线保护安全技术措施

(1)管线调查

①施工前到自来水公司管网所查阅本标段的自来水管网情况,并办理管线交底卡(“绿卡”),按其交底要求对管线进行保护。

②根据查阅的管网资料并结合管线综合设计现场开挖探坑,进一步查明给水管的管径、管材、走向。

现场探坑采用人工开挖,探坑宽1m深2.5~3m,延管线向每20m开挖横向探坑一道,距离主体基坑两侧边缘6~8m开挖两道纵向探坑,进一步查明给水管线情况。

③调查出每一条给水管最近的阀门位置。

(2)管线保护

①根据管线综合设计,需要迁改的给水管线,积极配合自来水公司进行迁改。

②现场采用醒目的标示牌,对给水管进行标识,特别是接头、拐弯处,标识牌间距15~20m。

③各项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特别是挖机司机现场进行管线交底,说明给水管线的位置、埋深等。

④机械动土作业,有专职人员进行指挥,给水管线两侧1m禁进行机械挖土。

⑤自来水公司联络地址和通讯作详细记录,加强与自来水公司日常联系和沟通。

当管线发生事故或可能发生异常情况又不能解决时,立即联系自来水公司及时进行处理。

⑥管线迁改后,在后期出入口施工时都需要保护。

在管线迁改时直接改为钢管,以便于保护。

在出入口施工前,我部将对基坑开挖影响围的给水管线编制专项施工保护案,报监理、自来水公司认可后实施。

⑦施工中加强管线监测,建立给水管线的管理基准值,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管线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管线保护管理在可控状态下进行。

7.2.4通信管线及军用光缆保护安全技术措施

(1)管线调查

①施工前到通信公司管网所查阅本标段的通信管网情况,并办理管线交底卡(“绿卡”),按其交底要求对管线进行保护。

②根据查阅的管网资料并结合管线综合设计现场开挖探坑,进一步查明通信的管径、管材、走向。

现场探坑采用人工开挖,探坑宽1m深2.5~3m,延管线向每20m开挖横向探坑一道,距离主体基坑两侧边缘6~8m开挖两道纵向探坑,进一步查明通信管线情况。

(2)管线保护

①根据管线综合设计,需要迁改的通信管线,积极配合通信公司进行迁改。

②现场采用醒目的标示牌,对通信管进行标识,特别是军用光缆。

③各项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特别是挖机司机现场进行管线交底,说明通信管线的位置、埋深等。

④机械动土作业,有专职人员进行指挥,通信管线两侧1m禁进行机械挖土。

⑤通信公司联络地址和通讯作详细记录,加强与通信公司日常联系和沟通。

当管线发生事故或可能发生异常情况又不能解决时,立即联系通信公司及时进行处理。

⑦施工军用光缆附近时,必须提前通知军用光缆监护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

7.3应急预案

贯彻“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