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59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第四单元教案

13 纪念白求恩

知识与技能

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

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

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

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第一段重点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小结: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

2.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自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1)自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分论点,阅读相关段落,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论点。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自由选择一个分论点,阅读课文第一至三段,分析论证方法,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自主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讨论。

讨论明确:

(1)第一段,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

(2)第二、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2)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2、3段,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从文中找出语句完成填空。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极端的

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

前,先替自己打算。

出了一点力

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

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

对人民

极端的

热忱

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好处:

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

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归纳。

归纳论证方法的作用。

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进行归纳形成理论,教师小结。

1.举例论证:

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

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还会经常出现比喻论证。

4.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阐述的道理平易生动,浅显易懂。

1.合作探究,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段落中画出叙事语句,并概括所叙述事件。

学生跳读课文,用笔圈点批画,并批注自己的理解。

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意见,在班级发言。

第一段:

概括白求恩的生平经历;

第二段:

概括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

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佩服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都为之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

概括介绍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高明;概括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

第四段,概括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

(2)精读这些叙事语句,比较它们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较,然后互相讨论,交流探究成果。

(1)作用不同。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

(2)详略不同。

议论文中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例如:

文章开头,作者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3)在议论过程中夹有叙事,这叫夹叙夹议的写法,请同学们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互相讨论。

讨论明确: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

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2.有感情背诵,体会语言。

(1)请思考,我们在朗读第四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学生轻声自读,体会感情。

第一句话应读出悲痛之情。

最后一句应读得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2)为什么最后一句话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五个方面写如何成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它们分别是:

人格——高尚,品质——纯粹,修养——有道德,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人生价值——有益于人民。

语意丰满,五彩缤纷,因此应该读出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之势。

(3)请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要求先深沉,读出悲痛,后高昂,读出气势。

学生朗读,然后争取当堂背会。

3.课堂讨论:

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接着提出文章的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

总结全文,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文章从三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另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2.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

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3.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共产主义精神

       总——分——总

      叙议结合 以议为主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别找出记叙与议论的内容,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探究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14 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与技能

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的写法,探究本文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

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

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默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了解写作背景。

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与蜜的田园。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让我们走近《植树的牧羊人》,走进牧羊人的世界。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1.通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梳理情节。

(1)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改牧羊为养蜂,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

(3)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机,变得富饶。

1.读课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握朗读情感。

(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在组内展示,推举优秀组员班内展读。

2.文章开头说: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

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种了多少年的树?

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

共种了35年。

从1910年到1945年。

3.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4.“那是谁的地?

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这几句话表现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5.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在我眼里,他就像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环境描写,从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牧羊人”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教师小结:

牧羊人是一个心存善念、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甘为他人奉献的人。

(3)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颗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地盖”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4)我抽着烟,想帮他挑。

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5)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地盖”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蕴含着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6.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含义。

“毁灭”指一战二战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含蓄地表明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地赞美之情。

7.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部分(第2~20自然段):

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突出了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自然段):

高度评价牧羊人无私而善良的举动,抒发敬佩之情。

呼应开头。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个主旨:

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2.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3.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头,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本文通过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改变贫弱的生存环境的品质。

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抒情或议论的部分以及对高原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品析对牧羊人的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叙事论理及其详略安排,学习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2.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课文,感受“我”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来沉着应付的精神。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式去战胜困难。

难点

学习文中运用的伏笔和照应手法,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境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今天,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了解他的这一段经历。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1.朗读课文。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2.默读课文,提取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

悬崖上

人物:

“我”,内德、杰里等小伙伴,父亲

起因:

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

经过:

冒险、遇险、脱险

结果:

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1.通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联系课文结尾的议论句来理解:

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2)课文结尾“悬崖上的那一课”指什么?

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

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2.默读课文,画出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归纳“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加以分析。

学生自主阅读,作旁批,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组织课堂交流,点评。

(1)当“我”爬上悬崖以及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犹豫不决”“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天旋地转”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

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2)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不行!

……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随后是(“再一次,我做到了”),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最初 毫无信心    继而 信心萌发

随后 信心大增    最后 巨大成就感

3.文中多次写“我”哭泣,当“我”走下悬崖,“抽噎了一下”,与前面有什么不同?

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两样:

前面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4.分析人物。

(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孩子抱下来?

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

你能想象一下吗?

父亲角度: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地下去。

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

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会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

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

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不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

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个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

这是父爱的一种明智的体现,是真正的父爱。

母亲角度:

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

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

如果杰里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叫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

(2)杰里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

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杰里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

杰里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

所以杰里虽然“看起来很担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里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里还是“我”真正的朋友。

(3)其他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各抒已见)

5.本文哪些内容详写?

哪些内容略写?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

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

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

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好友杰里回家领父亲来的过程则略去不写。

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

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文章写的是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寄寓的是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道理。

可见,凡是能充分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

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

6.“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积小胜为大胜的勇气和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具有什么指导意义?

举例说明。

(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记叙“我”小时候走下悬崖的故事,告诉我们:

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1.叙事技巧娴熟。

本文在叙事中注意前后照应,注意设下伏笔,使得文章记叙周密。

“我”的病弱在文中前后照应。

文中几处提到杰里,笔笔都有匠心,杰里叫我“别做胆小鬼”、不放心都为下文埋下伏笔。

本文采用倒叙的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

结束回忆也用笔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收与正文浑然一体。

2.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景物描写起交代、渲染、衬托作用,突出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