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88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docx

最新中药鉴定学附答案仅供参考

中药鉴定学复习纲要

仅供参考

一、关键词

1.任务:

①考证品种②真、伪、优、劣③质量标准④新药源

2.中药资源:

①植物②动物③矿物

3.保证质量前题:

品种

4.质量标准:

①中药材②饮片③中成药

5.影响中药材质量标准因素:

①品种②栽培③采收加工④产地运输⑤贮藏⑥人为

6.道地药材:

200种

7.《神农本草经》:

最早,365种

8.《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药材首次采用自然属性分类

9.《新修本草》唐,李勣、苏敬,850,最早药典

10.《证类本草》唐慎微,宋,最早版印墨线药图,1746种

11.《本草纲目》明,李时珍,1892种

12.《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921种

13.《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濬,1914种,形、色、气、味(略)

14.可采用“环剥技术”:

杜仲、黄柏

15.变质:

虫蛀,生霉,变色,走油,风化,自燃,自然分解

16.鉴定依据:

2级:

中国药典、部颁标准

17.中国药典先后颁布:

9版

18.药典凡例:

法定

19.取样原则:

100~5;100〜1000^5%1000以上t5%+超过部分1%5宀逐件;贵重宀逐件

20.粉末取样量:

3倍

二、入药部位

根-----商陆,白芍,赤芍,防己,丹参,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当归,防风,柴胡,黄苓,桔梗,党参,

南沙参,木香,川木香,牛膝,川牛膝,银柴胡,板兰根,葛根,黄芪,远志,白芷,北沙参,秦艽,巴戟天,续断,天花粉

根茎-----绵马贯众(带叶柄残基),黄连,川芎,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知母,射干、莪术、姜黄,狗脊,山豆根,胡黄连,白术

块根----何首乌,川乌,草乌,附子,地黄,百部,天冬,麦冬,山麦冬,郁金,太子参

块茎-----延胡索,天麻,泽泻,三棱,天南星,白及

根和根茎----大黄,甘草,丹参,威灵仙,山豆根,羌活,蒿本,龙胆,徐长卿,茜草,紫菀

鳞茎-----川贝,浙贝

藤茎-----川木通,鸡血藤

嫩枝桂枝

心材-----沉香,降香(树干及心材)

带钩茎枝----钩藤

根皮-----牡丹皮,桑白皮,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

干皮,枝皮,根支----厚朴,秦皮,(干皮、枝皮)

树皮----肉桂,黄柏(去木生皮),杜仲

叶------侧柏叶(枝梢及叶),桑叶,蓼大青叶,大青叶,石韦

花蕾----丁香,金银花(或带初开的花),辛夷,槐花

花——红花,洋金花

头状花序----款冬花,菊花

精品文档

花粉-___蒲黄

柱头----西红花

种子----薏苡仁,槟榔,杏仁,酸枣仁,马钱子,葶苈子,沙苑子,决明子,菟丝子,牵牛子,天仙子

果实----五味子,山楂,小茴香,连翘,栀子,乌梅,金樱子(假果),瓜蒌,巴豆,蛇床子,女贞子,枸杞子

三、名词、鉴别术语

1.星点:

大黄

指大黄根茎髓部横断面的异常维管束

2.罗盘纹:

商陆

专指商陆干燥跟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异常维管束)

3.砂眼:

银柴胡(略)

4.珍珠盘:

银柴胡(略)

5.过桥:

味连,雅莲

指黄连根茎表面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6.车轮纹:

防己,大血藤,木通

指一些药材根断面木部大部分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如防己

7.角质:

延胡索,红参,黄精,莪术,姜黄,郁金,天麻,白及

8.晶鞘纤维:

甘草,石菖蒲,黄柏,番泻叶

9.菊花心:

黄芪

指一些药材根或根茎横切面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如甘草

10.圆芦:

山参

山参的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称圆芦

11.珍珠点:

山参

指山参须根上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

12.云锦花纹:

何首乌

云锦花纹又称云锦纹,指何首乌块根横切面上皮部由4—11个异型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3.起霜:

茅苍术(略)

14.蚯蚓头:

防风、

指防风根头部的明显的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

党参

指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

16.泥鳅头:

川党参(略)

17.油头:

川木香(略)

18.怀中抱月:

松贝

指松贝外层鳞叶二瓣,大小悬殊,大瓣抱紧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19.虎皮斑:

炉贝

指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20.金包头:

知母(略)

21.鹦哥嘴,红小辫:

天麻

鹦哥嘴又称红小辫,指天麻的块茎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孢

22.连三朵;款冬花(略)

23.方胜纹,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

============蕲蛇(略)

24.佥V脊:

乌梢蛇(略)

25.乌金衣(略),挂甲:

牛黄

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这种现象成为“挂甲”

26.当门子:

麝香仁

拣去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其颗粒大者习称“当门子”

27.银皮:

麝香(略)

28.通天眼,合把舒适:

=================羚羊角

通天眼指羚羊角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可细孔道直通角尖

合把舒适指羚羊角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厘米,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29.二杠茸、三茬茸,三岔茸:

花鹿茸

30.单门、莲花、三岔、四岔茸:

马鹿茸

31.嵌入组织:

槟榔(大理石样花纹============种皮+外胚乳),肉豆蔻(外胚乳)(略)

32.条痕及条痕色:

矿物药----条痕白色:

炉甘石,滑石,石膏;绿黑色:

红棕色:

自然铜樱红棕:

赭石桔红:

雄黄

33.朱砂点,起霜:

苍术、白术(断面油点)

指苍术根茎断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34.白颈:

广地龙生殖带,14—16环节上(略)

35.冒槽:

检查真伪麝香法(略)

36.骨塞:

羚羊角

指羚羊角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称为骨塞

37.珍珠结构环:

珍珠同心环承纹(略)

38.珍珠虹光环:

彩虹般的光环(略)

39.大挺:

鹿茸主枝(略)

四、中药有效成分与功效

1.游离蒽醌衍生物:

抗菌(大黄)

2.结合蒽醌衍生物:

泻下(大黄)

3.鞣质:

收敛(大黄)

4.双蒽酮甙:

泻下作用最强(大黄)

5.甘草甜素:

甜味成分、解毒(甘草)

6.丹参酮:

抗菌(丹参)

7.3-榄烯:

抗癌(莪术)

8.厚朴酚:

抗菌:

a、3-桉油醇:

镇静

9.钩藤碱,异钩藤碱:

降血压

10.绿原酸、异绿原酸:

抗菌(金银花)

11.青蒿素:

抗疟(青蒿)

12.茯苓次聚糖:

抗肿瘤(茯苓)

13.猪苓多糖:

抗肿瘤、对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猪苓)

14.斑蝥素:

抗癌

15.田七氨酸、黄酮苷:

止血活性成分(三七)

16.蚯蚓毒素:

有毒成份

17.次黄嘌呤:

降压、抗组织胺、扩张支气管、平喘蚯蚓解热碱:

解热

18.水蛭素:

世界上最强的凝聚血酶特效抑制剂、抗凝血、血栓病

19.田七氨酸:

止血

20.川芎嗪:

①增加冠脉流量②抗心肌缺血③抗脑缺血④抗血栓⑤抗再生性障碍性贫血⑥降压⑦抗胃溃疡

⑧抗肿瘤⑨镇痛

21.间苯三酚衍生物(棉马酸类):

驱虫(绵马贯众)

五、产地

(一)道地药材

当归:

甘肃岷县;黄连:

四川石柱;

人参:

吉林抚松;薄荷:

江苏南通;

三七:

云南文山;枸杞子:

宁夏中宁;

精品文档

黄芪:

内蒙古武川;金银花:

山东平邑;

牡丹皮:

安徽;玄参:

浙江;泽泻:

福建、江西、四川;蛤蚧:

广西,附子:

四川;地黄、怀牛膝、

山药:

河南;砂仁:

广东;大黄:

青海;党参:

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北沙参:

山东;

(二)进口药材

1、丁香:

马来西亚、印尼;马钱子:

印度、越南、泰国;沉香:

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西红

花:

西班牙、希腊、法国、苏联;乳香: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没药:

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印度);血竭: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三)1.浙八味:

浙贝母、麦冬、浙玄参、白术、温郁金、芍药、杭白菊、元胡

2.四大怀药:

地黄、山药、牛膝、菊花

3.四大南药:

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

六、米收加工(略)

1、白芍:

去皮、煮至透心、晒干、含浆汁、淀粉、糖分、药材

2、太子参:

沸水中略烫、晒干

3、山药、白芷、川贝母:

熏硫、色泽洁白、防止霉烂

4、厚朴、续断、玄参、杜仲:

“发汗”---促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强气味、减少刺激性

5、石斛、地黄:

干燥、不去皮

6、大黄:

去皮、干燥

7、桔梗:

去皮晒干

&延胡索:

不去皮、水煮、晒干

9、红参:

去须根、蒸后晒干或烘干

10、当归:

不去皮、烟火熏干

11、巴戟天:

晒至六七成干,轻捶扁晒干

12、浙贝母:

去外皮、加入石灰粉或贝壳粉,吸去浆汁干

13、熟狗脊片:

沸水蒸煮晒至六七成干,切片晒干

14、盐附子:

加入食用胆巴浸泡,过夜,晾干

15、白附子:

加入食用胆巴浸泡数日,煮至透心,去皮,硫磺熏,晒干

16、黑顺片:

同白附片,但不去外皮,加调色剂

17、防已:

去外皮,晒干

18、牛膝:

硫磺熏,晒干

19、何首乌、威灵仙、黄芪、前胡、川芎、龙胆、防风、柴胡、紫草、龙胆、丹参、半夏、石菖蒲、麦冬---晒干

20、百部、郁金:

蒸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

21、木香、苍术:

晒干、撞去须根

22、泽泻:

去皮、炕干或硫磺熏

23、白术、烘术:

烘干晒术:

晒干

24、党参:

反复揉搓3〜4次,晒干

25、天麻:

去外皮,蒸透心,低温(60C以下),干燥

26、冬虫夏草: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散发,晒至六、七成干,晒干或低温干燥

27、五倍子:

沸水煮,蒸至外皮变灰色,干燥

28、全蝎:

沸水、盐水煮、阴干

29、土鳖虫:

烫死、干燥

30、斑蝥:

烫死、闷死、干燥

31、蛤蚧:

取出内脏,用布抹净血液(不可用水)微火焙干

32、金钱白花蛇:

用乙醇浸泡,去内脏,盘成团状

33、蕲蛇:

去内脏,盘成团状

34、乌梢蛇:

去内脏,盘成团状

35、鹿茸:

煮烫,阴干或烘干

36、朱砂:

磁铁吸尽铁的杂质,水淘出泥沙

37、牡丹皮:

原丹皮:

不去栓皮,晒干;刮丹皮(粉丹皮):

去外皮

七、气味

1.味极苦:

胡黄莲、黄莲、山豆根、龙胆、苦参、穿心莲

2.气味微甜有粘性:

黄精、玉竹、山麦冬、麦冬

3.气微、味微苦:

川贝母、泽泻、洋金花、桃仁、益母草

4.无臭,味苦涩:

儿茶膏、方儿茶、地榆

5.木香:

气强烈芳香,味苦辛

6.乌梅:

特异酸气、烟熏气,味极酸

7.五味子:

香气,味辛

8.地骨皮:

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9.香加皮:

香气浓厚,味苦,稍有麻舌感

10.薄荷:

清凉香气,味辛、凉

11.蛤蚧:

气腥,味咸

12.斑蝥:

气特异、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13.草乌:

无臭,味辛辣

14.茯苓:

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15.冬虫夏草:

气微腥,味微苦

16.天南星:

气微辛,味麻辣

17.香附:

气芳香,味微苦

18.大黄: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黄色

19.甘草:

气微,味甜而特殊

20.三七:

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21.川芎:

香气浓郁,味甘辛稍麻舌,后微甜

22.麝香:

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而带咸

23.牛黄:

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24.雄黄:

微有特殊臭,味淡

八、特殊反应

苦杏仁苷在酶的作用下可生成氢氰酸,苯甲醛,葡萄糖

(一)微量升华反应:

(略)

1、大黄:

黄色菱状结晶或羽毛状结晶(蒽醌类)

2、何首乌;黄色柱状,针簇状结晶+碱液、红色

3、牡丹皮: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4、大青叶:

蓝、紫红色,针、片簇晶

5、薄荷:

油状物+硫酸、香草醛---黄、橙黄---HO紫红(薄荷脑)

6、斑蝥:

长柱状,长片状(斑蝥素)

(二)荧光反应(略)

1、生狗脊片:

断片显淡紫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2、狗脊根茎:

紫色色荧光

3、大黄饮片:

棕红---棕色

4、山大黄、土大黄:

================蓝紫色

5、黄连:

金黄色(小檗碱),木部更明显

6、延胡索:

金黄色,木部明显

7、秦皮:

碧蓝(水浸液)(七叶树苷、七叶树素)

&麻黄:

边缘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9、儿茶:

深红色(儿茶荧光素)

10、黄丝郁金:

亮黄,内皮层蓝色环

11、黄柏:

亮黄色

12、珍珠:

淡蓝紫色---天然珍珠亮黄绿---养殖

九、泡沫反应:

牛膝太子参远志柴胡桔梗(略)

十、矿物药

按阴离子分类《中国药典》(2005年版开始)

1)硫化合物类:

朱砂、雄黄、自然铜

2)硫酸盐类:

石膏、芒硝、白矶

3)碳酸盐类;炉甘石、鹅管石

4)氧化物类:

磁石、赭石、信石

5)卤化物类:

轻粉

6)硅酸盐类:

滑石

十一、分泌组织(药材粉末和组织横切面特征)

1、油管:

防风、柴胡、小茴香、北鹤虱、蛇床子

2、油室:

当归,川芎,苍术,白术,木香,地黄

3、油细胞:

石菖蒲,五味子,香附,厚朴

4、分泌腔:

白芷,泽泻

5、树脂道:

人参,三七,西洋参,

6、乳汁管:

桔梗,党参,桑白皮,杜仲

7、粘液细胞:

麦冬,天冬,半夏,山药

&腺鳞:

薄荷(8个细胞)

9、间隙腺毛:

绵马贯众,广藿香

十二、细胞显微特征

石细胞-----黄连(云连无)、黄苓、肉桂、威灵仙、川乌、附子、延胡索、黄芪、玄参、地黄、巴戟天、白术苍术、党参、麦冬、厚朴、防风

方晶-----

甘草木香

防已(方晶、柱晶)

地黄石昌蒲

晶鞘纤维---

甘草

黄柏

番泻叶鸡血藤石昌蒲

晶-----

大黄

人参

牡丹皮何首乌白芍

太子参三七关木通钩滕(十砂晶)

晶-----

牛膝

龙胆

秦皮无柄果钩藤

晶-----

白木香

针晶束-----

苍术

商陆

白术山药龙胆

麦冬巴戟天

橙皮甙结晶

—薄荷

乳体---

-穿心莲

含菊糖一桔梗党参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

十三、维管束类型(略)

1、无限外韧型:

双子叶植物

2、辐射型:

单子叶植物

3、双韧管状维管束:

狗脊

4、分体中柱:

狗脊(“U'形,30余个排列而成)、绵马贯众(5—13个,呈环形)、紫萁贯众(“U”形1个)、狗脊贯众(单芽狗脊5—8个)狗脊蕨(2〜4个,荚果蕨(2个,呈“八”形排列)

5、周木型:

泽泻

6、异常维管束:

(1)“星点”:

大黄髓部

(2)“云锦花纹”:

何首乌(不同心性在皮部)(3)小白点同心

环数轮:

牛膝、川牛膝(同心性)(4)“罗盘纹”:

商陆同心性(5)韧皮部+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

血藤(6)周木型及外韧型:

石菖蒲

十四、火试

1、火烧时发浓烟及强烈火香气、黑色油状物渗出---国产沉香

2、初则迸裂----融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麝香

3、雄黄:

易溶成红紫色液体,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4、青黛:

紫红色烟雾

5、乳香:

有香气,冒黑烟,黑色残渣

6、血竭:

无扩散油迹,对光照呈鲜艳的血红色,呛鼻味

7、儿茶:

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

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儿茶素)

十五、水试

1、红花:

水染成金黄色

2、西红花:

入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

十六、化学试剂鉴别细胞壁性质(略)

1、木质化+间苯三酚、盐酸---红色、紫红;木栓化、角质化+苏丹川---橘红、红;纤维素+氯化锌碘+硫酸----蓝紫;硅质化+硫酸---无变化

十七、细胞内含物性质检定:

(略)

1.淀粉粒+碘---蓝或紫

淀粉粒+甘油醋酸---偏光显微镜下---有偏光---未糊化---无偏光---己糊化

2.糊粉粒:

(1)加碘---棕色

(2)加硝酸汞---砖红

3.脂肪油、挥发油、树脂:

(1)苏丹川---橘红、红、紫红

(2)90%乙醇---脂肪油不溶解、挥发油溶解

4.糖+10%a-萘酚醇液+硫酸---紫红、溶解

5.液+钉红---红色

6.酸钙结晶

(1)加稀醋酸---不溶;加稀盐酸溶解、无气泡;

(2)加硫酸---溶解---析出硫酸钙结晶

大黄,黄连,人参,甘草,浙贝母,肉桂,黄柏,牡丹皮(升华),番泻叶,丁香,金银花,麻黄,薄荷,五

味子,小茴香(横切面),茯苓,桔梗,黄苓(以上同时也是重点药材)

大黄:

1草酸钙簇晶大而多,2导管多为网纹,3淀粉粒甚多

(实验)草酸钙簇晶,导管,淀粉粒

黄连:

1石细胞为类方形,黄色壁厚,壁孔明显。

2木纤维较细长,壁较厚,有稀疏点状纹孔。

3木薄壁细胞

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

(实验)石细胞,中柱鞘细胞,木纤维,鳞叶表皮细胞,导管,木薄壁细胞

人参:

粉末淡黄白色。

1树脂道碎片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2导管多网纹或梯纹,3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

4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5淀粉粒众多

(实验)草酸钙簇晶,导管,木栓细胞,树脂道

甘草:

粉末淡棕黄色。

1晶鞘纤维易见,草酸钙方晶大,2具缘纹孔导管较大3木栓细胞多角形或长方形,

红棕色。

(实验)纤维,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色素块

浙贝母:

粉末类白色。

1淀粉粒为粉末主体2气孔扁圆形3草酸钙方晶存于表皮细胞及导管旁的薄壁细胞中,4导管为螺纹或环纹。

(实验)淀粉粒,导管,草酸钙结晶,气孔

肉桂:

粉末红棕色。

1纤维多单个散在,长梭形2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多角形,壁常三面增厚一面菲薄,木化3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色油滴状物,草酸钙针晶或簇晶较细小5淀粉粒极多,圆球形或多角形。

(实验)淀粉粒,针晶,石细胞,油细胞,纤维

黄柏:

粉末绿黄色或黄色。

1纤维鲜黄色,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2石细胞众多,鲜黄色,3

草酸钙方晶极多4淀粉粒呈球形5黏液细胞类球形

(实验)淀粉粒,草酸钙方晶,晶鞘纤维,石细胞

番泻叶:

粉末淡绿色或黄绿色,1上下表皮细胞表面呈多角形,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2非腺毛单细胞3晶纤维多4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薄壁细胞中。

(实验)非腺毛,草酸钙簇晶,表皮细胞和平轴式气孔,晶鞘纤维

丁香:

粉末暗红棕色1油室多破碎,含黄色油状物2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3花粉粒众多4草酸钙簇晶众多,5表皮细胞多角形,不定式气孔

(实验)油室气孔簇晶花粉粒纤维

金银花:

粉末浅黄色1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倒锥形,顶端平坦,一种头部类圆形或略扁圆形2非腺毛单细

胞,有两种3花粉粒众多,黄色,球形,外壁具细刺状突起4薄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实验)腺毛,非腺毛,气孔,薄壁细胞,花粉粒,柱头顶端表皮细胞

麻黄:

1表皮组织碎片甚多,含颗粒状晶体,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型,顶面观呈电话听筒型2角质层极厚

3纤维多而壁厚,木化或非木化,4皮层薄彼细胞类圆形,壁薄5棕色块散在

(实验)表皮细胞及气孔角质层突起皮层薄壁细胞棕色块纤维小晶体

薄荷:

1腺鳞的腺头呈扁圆球形,腺头外围有角质层2表皮细胞壁厚,上下表皮有直轴式气孔3小腺毛为单

细胞头,单细胞柄4非腺毛由1-8个细胞组成,略弯曲,壁厚,有疣状突起

(实验)腺鳞表皮,非腺毛,橙皮苷结晶

五味子:

粉末暗红色。

1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内含颗粒状色素物质和油细胞2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

角形,壁厚,含棕色物质,内层石细胞类圆形3种批油细胞类圆形4导管螺纹,偶有网纹5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厚

(实验)果皮碎片种皮外层石细胞种皮内层石细胞胚乳细胞

茯苓:

粉末灰白色。

1用水或稀甘油装片,可见不规则颗粒状团块,或末端钝圆的分枝状团块,用水合氯醛或5%氢氧化钾装片,则团块融化露出菌丝2菌丝细长,稍弯曲,有分支,无色或带棕色

(实验)颗粒状团块分枝状团块有色菌丝无色菌丝

桔梗:

粉末黄白色1乳管常互相连接,具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少有具缘纹孔导管2菊糖众多,扇形或类圆

形结晶。

(实验)乳汁管导管菊糖

黄苓:

粉末黄色1韧皮纤维甚多,呈梭形,壁厚,孔沟明显2木纤维较细长,两端尖,壁不甚厚3石细胞

较多,呈类圆形,长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4网纹导管多见5木栓细胞多角形,棕黄色

(实验)石细胞韧皮纤维木纤维木栓细胞导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