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93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涂好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

试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应用(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拔擢(zhuó)馋(chán)言蕴藉(jí)怏(yàng)怏不乐

B.熟稔(rěn)迤(yǐ)逦岑(cén)寂讥诮(qiào)

C.逋(bū)慢叨(dāo)陪付梓(zǐ)命运多舛(chuān)

D.坍(tān)塌舳(zhú)舻毗(bǐ)邻模棱(líng)两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识辨能力。

A项,藉-jiè;C项,叨-tāo;D项,毗-pí、棱-léng。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拔擢讥诮日薄西山轻飏

B.胆怯埋怨回长荡气涸辙之鲋

C.逻缉耘籽尺牍险衅

D.睇眄绻缩舸舰迷津鹤汀凫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辨能力。

B回肠荡气C逻辑D蜷缩舸舰弥津。

字形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KS5U,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

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病。

A项“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

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成份赘余,删去“的实验”;D.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的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不久前更是一举获得国际互联网巨头雅虎公司的10亿美元投资。

②这使中国电子商务蕴涵的巨大商机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③创办仅6年的电子商务网阿里巴巴拥有超过数百万家企业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

④“芝麻开门,芝麻开门”,大门打开了,无数宝藏呈现眼前。

⑤但现实远比传说神奇。

⑥童话里的情节,似乎在描述着今天的现实。

A.⑤④⑥③②①B.④⑥⑤③①②C.③①②④⑥⑤D.③④⑥⑤②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

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鹏之徙于南冥也

B.于——急于星火访风景于崇阿

C.以——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

D.见——慈父见背遂见用于小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A之:

①动词,到。

②助词,主谓取独。

B于:

①介词,比。

②介词,在。

C介词,因为。

D见①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承受,译为“我”。

②被。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彼且奚适也?

A.复驾言兮焉求B.不拘于时,学于余

C.南冥者,天池也D.将有事于西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句式。

例句和A项都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状语后置句。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

张宏杰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谈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

‘死便埋我。

’”。

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

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醉便眠其妇侧”。

“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

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

阮籍当众放言:

“礼岂为我辈设也!

”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

“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

”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

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

《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招,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

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

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

许多士族富厚过于王侯。

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

园林拟上林,馆第僭太极”。

正如柳诒微所说:

“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之号如传舍然。

……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

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

”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

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

“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自负。

”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之态。

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选自2015年2月下《杂文月刊》,有删改)

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人士崇尚清谈,见面必玄谈,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谈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让后人羡慕不已。

B.“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从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纵性任情。

C.许多魏晋人士多才多艺又落拓不羁,其纵酒放达、纵情越礼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如刘伶、阮修等。

D.阮籍与王安丰追求个性自由发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简旷达,纵性任情,追求享乐,这些行为让后人内心向往却不敢仿效。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士人多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合作,视仕途为污秽之地。

为此,嵇康与山涛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

B.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没有去赴任。

由此说明,在魏晋时代,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

C.魏晋士人颇有春秋战国遗风,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

D.相对于汉朝和唐朝,魏晋时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

魏晋时代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时代。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春秋战国时代非常相似,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更换频繁,皇权极不稳定。

B.在魏晋时代,世家大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许多士族富过王侯。

只有经过朝代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C.从魏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大,甚之至能够牵制皇权。

D.在魏晋时代,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面对政治权威,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甚至瞧不起门第远不如他久远的皇帝。

【答案】

8.A

9.B

10.B

【解析】

8.

试题分析:

A项,“这让后人羡慕不已”错误,原文中说“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谈一面”。

解答时要注意:

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

B项,“王羲之的社会价值相当低”错误,文中说“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完成本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检查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表述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

B项,“只有经过朝代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势力才会动摇”错误,文中说“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

完成本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检查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表述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每题3分)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蹇(毛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藏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猪);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骨瘠立,殆致灭性。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华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俗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晋书·阮籍传》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坏府舍屏障坏:

损坏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穷:

C.口不藏否人物藏否:

批评D.乃赍酒挟琴造焉造:

赠送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喜怒不形于色吾尝终日而思矣

B.籍由是不与世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皆以酣醉获免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号,吐血数升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⑥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生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的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中有醒,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是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了性命。

【答案】

11.B

12.D

13.B

14.A

【解析】

11.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可以结合语境理解选项的意思,A项,坏;拆除;C项,藏否:

评论人物的好球善恶;D项,造:

访问。

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

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

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

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

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

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

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

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A.而:

①表承接,②表修饰;B.与:

①参与,动词,②跟、和,介词;C.为:

①替,介词②做,动词;D.以:

因,介词。

解答本题,要识记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

B项,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③说他酒醉忘事;④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答题技巧:

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

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

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14.

试题分析:

A项,“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错,例“青白眼”。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文翻译】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丞相的属员,在当世知名。

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

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

极爱喝酒并能长啸,又很会弹琴,每当他得意时,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或忘记了自己的躯体)。

当时人多说他是痴呆子,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称赞他有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

当初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联姻,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

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

罪,阮籍都以大醉而幸免。

到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

“我平生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文帝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

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

法令明白简约,十来天便回京。

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文帝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书,见阮籍在伏案醉眠。

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便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有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有力,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

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

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

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枢诀别,话说完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

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

裴楷前往

凭吊,阮籍披头散发,两腿向前叉开坐在地上,醉眼直视(前方),裴楷吊唁完毕就(赶快)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世俗之礼的人,就用白眼相对。

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

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黑眼珠)。

因此世俗礼义之士像仇人般嫉恨他,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古诗文阅读与名句默写(23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去以六月息者也。

(2分)

(2)籍尝从容于帝曰:

“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3分)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分)

【答案】

(1)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方.

(2)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

“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3)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解析】

试题分析:

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中,第

(1)句中的“去”是“离开”;“以”是介词“凭借;“息”是“大风”之意。

(2)句中的“从容”指“从容不迫”;“平生”指“平时”;“乐”指“喜欢”。

第(3)句中“胡为乎”是固定翻译“为什么呢?

”;“遑遑”指“心神不定”;“之”是动词“到”。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

安置卧具;②杖屦:

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4分)

【答案】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每个特点1分,答出4个特点即可得4分)

(2)①以动衬静。

诗歌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段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

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4分,答出“以动衬静”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作答此题时应着重抓能表现“春晚”的特点的词句。

像“花去”“路静”“幽寻”等关键词语。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前三联着重表现“半山”静谧的环境,在此静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留下一片“好音”。

由此可以得出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从诗句本身出发,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名句名篇默写。

(每句1分,计7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3)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

(4),形影相吊。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茕茕孑立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5分)

谢谢你,女士

【美】兰斯顿·休斯

她是个高头大马的女人,背着一个大皮包。

忽然一个男孩从后面跑上来,皮包带子被他从背后猛然拉了一下,断了。

男孩失了平衡,不但未能如愿抢走皮包,摔了个四脚朝天。

高头大马的女人回过身来,准确无比地朝他穿着牛仔裤的屁股上踢了下去,然后弯下身,揪住男孩胸前的衬衫,不停摇晃,直到他的牙齿咯咯作响。

女人说:

“把我的皮包捡起来,小子,拿起来交给我。

她仍然紧紧抓住他,但再弯下去一些,好让那男孩蹲下去捡她的皮包。

她说:

“你不觉得可耻吗?

”胸前衬衫被紧紧扭住的男孩说:

“是。

女人说: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不是故意的。

“你撒谎!

“小姐,对不起。

”男孩小声说。

“嗯哼!

你的脸很脏。

你家里没人告诉你要洗脸吗?

“没有。

“那么,今天晚上得清洗一番。

”高头大马的女人一边说,一边拖着那个吓坏了的男孩往前走。

男孩像是十四、五岁,弱不禁风。

女人说:

“如果你以为我们的接触就只那么一下子,那你就错了。

等我把你料理完毕,你一辈子都忘不了钟斯太太。

汗不断从那男孩脸上冒出来,他开始挣扎。

钟斯太太架住他的脖子,推着他往前走。

到了她家门前,她把男孩拉进一个摆设着厨房用具的大房间,仍抓住他的脖子:

“叫什么名字?

“罗杰。

“好,罗杰,到那个水槽边,把脸洗一洗。

女人说,并且放开他——终于。

罗杰看着门——看看那女人——看看门——然后走到水槽前面。

“这是干净的毛巾。

”女人把毛巾递给男孩。

“你会让我去坐牢吗?

”男孩问,一边弯向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