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926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向毛泽东学管理.docx

第一章精神聚众

1、毛泽东是靠什么凝聚这样一支铁军呢?

说到底就是靠信仰,靠宗旨。

毛泽东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做过这样一段总结:

不但要有一般刻苦励志的人,而且要有一个大家信守的主义。

主义好比一面旗帜,旗帜竖起来后,人们才有所趋附。

既有了主义,又有了人,剩下的任务就是去建立一种组织,把信守这个主义的人组织起来,并通过这些人,拿了这个主义去组织更多的人。

这里的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和信念。

毛泽东用信仰和信念去统一思想。

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对解放军宗旨做出了经典的概括:

“这支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地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或者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这就是这个军队的宗旨。

3、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为广大官兵接受后,人民军队变便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相比较于其它很多企业,毛泽东显然技高一筹,他是把众人聚集到“为人民服务”这个大旗之下,共同为着个大目标去奋斗。

所以,企业同样要确定一个共同目标,明确一个使命和信仰。

5、毛泽东说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6、任正非在《华为公司基本法》中明确提出:

“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

7、1928年11月,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到:

“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和为人民打仗”,这就是红军作战勇敢,战斗力强大的根本原因。

8、为什么信仰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呢?

因为信仰也是人的一种本质需求。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有精神追求。

精神信仰可以将频繁琐碎的工作,与一个远大的目标联系起来,使人民从全新的角度看到平凡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思想教育

1、在部队,无论要去完成什么任务,第一步就是搞思想动员,就算再紧急的事情,也要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

2、张瑞敏说过:

“如果一个员工思想不通,你派十个人也管不住他,如果思想通了,你不用管他,他都会努力工作的。

”思想通了,一通百通。

3、部队经常要组织外出野营拉练,出发前一般都要组织专门的群众纪律教育,针对容易发生的问题,明确纪律规定,提出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拿出具体措施。

这种教育时间不用太长,可是效果不错。

多年经验表明,搞不搞群众纪律教育,部队走出门后会很不一样。

4、企业员工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好的思想矛头,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不良风气,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解决这类问题,仅靠企业家个别做工作,往往效果不佳。

通过集中思想教育,把问题摆出来,组织群众展开学习讨论,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效果就会好很多。

5、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1)思想情况汇报制度。

(2)思想形式分析制度。

(3)逐级谈心制度。

一发现矛盾,领导就要及时和下属谈心。

一是定期的,比如班长每个月,连长每年都要和每个战士谈一次话。

另一种是及时谈心,当官兵立功受奖时要谈心,亲人病故,婚恋受挫,受到批评更要及时谈心。

(4)重点人帮教制度。

重点人就是容易出问题的人。

(5)思想骨干制度。

领导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思想骨干。

(6)教育整顿制度。

对于问题较多的单位,部队通常是由上级机关派出工作小组,进行教育整顿。

集中时间和人员,学习条例,发动群众,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学。

6、毛泽东从调查研究入手,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中,着眼于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显然更符合实际,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7、凡是企业文化搞得好的单位,优秀的文化理念一定是渗透到实际业务之中。

如一些企业要求在每周一上午例会中,由中层干部结合实际,轮流介绍自己实践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体会。

这样从上到下,人人开口讲企业文化,效果就比较明显。

8、自古以来就有“善政不如善教”之说,认为再好的管理手段也不如思想教育。

9、要解决企业文化怎么落地的问题,就必须抓好“六个一”:

一套理念,一本教材,一套制度,一套规范,一批典型和一支队伍。

第三章群众路线

1、毛泽东在指挥人民军队的过程中,每逢需要作出重大决策,都十分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根据各方的建议,及时修正决策,使作战部署更加符合战场实际需要。

2、毛泽东这种虚怀若谷的作风,与蒋介石刚愎自用,总认为自己高明,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在战场上总打败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毛泽东认为领导干部讲“民主”,是关系组织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4、韦尔奇也认为:

让每一个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是CEO最主要的工作。

就是把一大群人召集到桌子旁,大家一起就某个困难问题急诊。

他说: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5、关于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毛泽东有一个不花钱但是效果明显好的办法,那就是“大家想办法,人人出主意”。

6、民主管理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很值得管理者重视。

如果企业的一切都是老板个人说了算,员工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对各方面事务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让员工有主人翁的意识。

第四章打造铁的纪律

1、毛泽东同志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强调:

“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

2、所以要建立有战斗力的组织,高明的管理者通常是从严肃法纪入手。

首先由规则,然后无条件执行,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才能制度化。

也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成员的“服从”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为。

3、毛泽东认为:

“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绝不是片面的命令主义。

4、建立自觉纪律,毛泽东采取的就是“发动战士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的办法。

5、纪律教育的方法是:

(1)入伍教育。

(2)搞好经常性教育,不断强化纪律意识。

(3)结合典型案例,开展随机教育。

6、纪律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所以毛泽东说:

“我们军队里头要经常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

只要你空几个月不搞,就松松散散了。

一年要鼓几次气。

新兵来了,要进行教育。

就是老兵老干部,只要你不整风,他的思想也要起变化。

7、许多管理者都羡慕部队的执行力。

其实,部队执行力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起了严格的问责制。

一是严格检查,二是严明奖罚。

第五章作风就是战斗力

1、实际上,决定官兵行为的因素无非是意识和潜意识两个方面。

部队开展的思想教育着眼于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解决意识问题。

而作风培育则侧重于官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集体无意识。

官兵有了高度的思想觉悟,再加上优良作风,部队的战斗力自然大大提高。

2、部队里面讲的作风就是团队的风气,团队的性格和人文环境。

3、组织内部的团结,尤其是班子之间的团结,直接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凝聚力和团队的战斗力。

如何实现内部团结?

毛泽东提出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华为的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写到:

“我们一定要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

”华为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最好方法。

5、解放军的战斗力很强,是因为他们有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战斗作风。

6、军队是以年轻人为主的组织,年轻人的特点就是争强好胜,不甘人后。

因此,培养优良作风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

要培养战士“勇争第一”的性格。

7、兵随将转,干部要以身作则,做战士的表率,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尊干爱兵

1、毛泽东认为:

“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要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

从这态度出发,就会有各种方法。

离开这个态度,其他方法也是错得,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

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有一段经典论述: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中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干部对士兵的关心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上关心。

(2)业务上培养。

(3)生活上关心。

4、毛泽东曾经说过:

“干部要时刻关心战士,体贴战士。

这是检验每个革命干部有没有群众观点的标准。

我们的干部要时刻关心战士的疾苦,解决战士的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部队真正成为一个充满阶级友爱,充满阶级感情的革命大家庭,才会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成为不可摧毁的力量。

5、毛泽东认为,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了解部属,而要了解部属就必须深入群众。

当了干部就高人一等,那是旧军队的作风。

只有深入群众,群众化了,菜能和战士真正打成一片,战士才敢接近你,才能把心里话告诉你,才敢大胆地向你提出意见;如果管理者始终高高在上,与下属形成隔膜,群众有话便不说,有情况也不反映,当领导的就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6、《内务条令》对尊干爱兵提出了六条要求,要求军官文职干部对士兵应该做到:

(1)严格管理,耐心说服,关心士兵成长和进步;

(2)了解士兵的情况,妥善解决与士兵的矛盾;(3)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不压制民主,不打击报复,不打骂和体罚侮辱士兵;(4)不收受士兵的钱物;(5)以身作则,公道正派,一视同仁;(6)关心士兵生活,安全和健康,热情接待来队的士兵亲属。

7、近些年,解放军开展了“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活动:

干部要知道战士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

第七章实践育人

1、毛泽东明确提出战时培养干部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正规的院校教育也应该注意着一问题,他多次谈到:

“书不能读得太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也不能读得太多,读几十本就行了。

读多了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修正主义。

”毛泽东还谈到,从陆军大学毕业的国民党军官,都打不好仗,而从黄埔军校只学习几个月就出来的人却能打好仗,这绝不是个别现象。

2、教学育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3、讨论问题一般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我们想要什么结果?

二是实际发生什么情况?

三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是下次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八章防止出现叛兵叛将

1、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重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从而解决了所有实力派大伤脑筋的组织巩固问题。

2、毛泽东是如何解决组织控制问题的呢?

他采取的方法是自上而下创建了一套“复式结构”。

所谓“复式结构”,也就是在每一层行政组织上,都附加了一层“党组织”,或者叫做“信仰组织”。

具体而言,它涉及到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党指挥枪的原则。

3、军队强调士气与战法(通心路和谋思路)是打胜仗的两个基本因素,应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教育,使军队真正懂得为什么而战!

也只有懂得为什么而战,才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

4、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高兴地总结道:

“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

还有支部,小组。

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九章培养骨干带动一片

1、共产党不仅在战场上和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也是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骨干。

为什么部队特别强调“班有党员,排有小组”,就是因为基层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这些骨干去做的。

2、骨干的培养有多重方式,毛泽东最重视的就是“压担子”和“传、帮、带。

”他说:

“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搞好传帮带,便是这种关心、帮助、支持的最直接体现、领导和老同志要主动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多给他们压担子,有针对性地讲传统,教方法,并且不仅要传技能,传经验,更要传思想,传作风。

3、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教练的角色至关重要。

任正非曾要求华为的每个部门都要有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既要有进攻性的狼,又要有精于算计的狈。

狼狈组织实际上就是每个部门都必须配有执行教练。

4、毛泽东提出:

“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