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38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docx

卧龙小区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依据

四、基坑监测内容与监测网布设

五、基坑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六、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

七、监测组织措施

八、应急预案

九、监测工作注意事项

十、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附图:

《监测点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1、拟建场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陈陂村,分三期建设,均设有2层地下室。

一期工程基坑周长约为600m,开挖深度约为9-12m,其东侧为五洲财富广场住宅小区(框架结构,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灌注桩基础,主楼范围内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约7m,埋深约为4m),南侧紧靠二期开挖场地,目前已施工一条东西走向的电缆沟(距离用地红线约为7m,埋深1~2m),西侧为规划犀牛路(西北角靠红线处有2栋民房尚未拆除)和已施工南北走向电缆沟(位于红线外约4.5m,埋深1~2m),北侧为拟建新西小区(现为空地)。

该工程一期共设12幢主楼,塔楼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裙房处采用浅基础。

2、本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0。

二、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

这些变形包括:

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

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

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坑外地下水位、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坑外地下水位、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

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

1.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

3.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三、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B-84-2006;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卧龙小区一期基坑支护工程图纸》。

四、基坑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

(一)监测内容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4.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5.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6.地下水状况。

7.支护结构外侧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二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3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各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二)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1、位移、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工程现场旁距基坑边5倍开挖深度距离以外的稳定土体中布设3个基准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J1、J2、J3。

2、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

对于排桩结合冠梁支护的支护方式,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冠梁上;其他位置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设在基坑支护结构顶部边线部位,观测标志拟采用Ф16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坑支护结构顶部上。

根据现场平面尺寸及测量规范要求,本方案按设计要求布设30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CW1-CW30《详见监测点布置图》。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按设计要求布设20个基坑周边环境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CJ1-CJ20,位置详见《详见监测点布置图》。

3、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点的布置

沿基坑周边关键部位布设18个侧向位移监测孔,编号为CX1-CX18,测斜孔高度与地面高度相当,孔深16m《详见监测点布置图》。

埋设方法:

在基坑围护墙外侧2m内利用钻机成孔至设计深度;将测斜管逐节压入孔中,并保证测斜管各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及管底应密封,并使测斜管的一组导槽与围护墙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将清水注入测斜管内,防止其上浮,并用泥沙密实填充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

5、地下水位测点的布置

沿基坑周边关键部位布设12个,它们的编号为SW1-SW12,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详见监测点布置图》。

埋设方法:

用钻机成孔至9m深度后清孔,将管底加盖的水位管放入孔内。

水位管与孔壁间用干净细沙填实至离地面约0.5m处,再用黏土封填,以防地表水流入。

水位管应高出地面约200mm,并用盖子盖好孔口。

(三)现场目测

目测内容主要有:

1.基坑开挖后,基坑坑壁、坑底及周边地下水是否有较大的渗漏,突涌,积水情况及下雨天气等影响。

2.观察支护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是否产生裂缝及裂缝的发展状况。

3.基坑周边地面超载情况。

4.每次监测时须巡回基坑周边检查支护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化。

5.基准点、测点有无破坏现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监测元件的保护情况。

五、基坑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一)水平位移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水平位移观测使用水平位移观测使用宾得2″级全站仪,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2、精度要求:

电子经纬仪

综合精度

比例误差

测距检定结果

±2.0mm

2ppm

测角检定结果

2.00″

3.00″

(二)沉降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使用苏一光DS05+FS1精密水准仪及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

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2、精度要求:

本基坑顶部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累积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

二等

DS0.5

<30m

<1.0m

<0.3m

>0.3m

等级

基、辅分划

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

二等

≤0.3mm

0.6mm

1mm

3.0mm

闭合差≤±0.3√Nmm(N代表测站数)

(三)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使用CX-03C型测斜仪,分辨率不低于0.02mm/500mm,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2、精度要求:

本仪器系统精度不低于0.25mm/m。

(四)地下水位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使用LY-2型水位仪,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2、精度要求:

±5mm。

六、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

(一)监测方法

1、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在靠近观测对象的工作基点上设站,采用极坐标法,初始值的测量读取应进行2-3次的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2、沉降观测方法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沉降观测、基坑周围房屋沉降观测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从基准点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4、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进行量测。

5、现场目测

开挖期间,每天派人到现场观察巡视基坑及周边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给监理、施工单位、业主,做到每天一巡查的要求,其他时间也要定期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工作。

(二)监测频率

基坑监测的频率要随土方开挖进度和基坑变化情况作调整。

基坑监测点布设后开始读测原始值,且应不少于2次。

当基坑开始挖土时,每1~3天测量一次,基坑开挖完成至回填期间,每5~7天观测一次。

当基坑边坡位移出现突变量及遇到暴雨天气,应加密观测,观测结果务必全面、真实、整洁,并整理成册上交监理、施工单位、业主,以指导施工。

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各监测项目监控预警指标为:

1.坡顶水平位移累计值大于30mm,每天变化速率大于3mm;

2.坡顶竖向位移累计值大于20mm,每天变化速度大于3mm;

3.邻近建(构)筑物的最大沉降累计值大于20mm;周边建(构)筑物报警值应结合建(构)筑物裂缝观测确定,并应考虑建(构)筑物原有变形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变形的叠加。

4.建筑物裂缝宽度每天变形速度大于1.5mm且持续发展,地表裂缝宽度每天变形速度大于10mm且持续发展。

5.基坑支护结构个别出现开裂、位移突变。

6.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累计值大于50mm,日变化值大于3mm。

变形速率预警值为连续3天变形速度大于2mm。

7.地下水位累计值大于1000mm,日变化值大于500mm。

当水平位移、沉降达到预警值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同时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

并加密观测,同时进行基坑周围巡回目测。

对出现裂缝的位置灌注水泥浆,以便观察裂缝的发展情况。

七、监测组织措施

(一)、仪器设备及人员

1、仪器设备

根据以上监测项目,拟投入的相应仪器设备下表:

序号

机具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测试精度

1

宾得全站仪

1

2″,2+2ppm

2

苏光一号自动安平水准仪

DS05

1

测微计精读至0.1mm

3

水准标尺

1

4

CX-03C型钻孔测斜仪

1

不低于0.25mm/m

5

LY-2型水位仪

1

±5mm

2、人员安排

整个监测过程固定2~3名主要技术人员,名单如下表所示,并严格按定人、定岗、定仪器的原则进行。

(二)、监测流程

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信息化施工,保证基坑及周边(构)建物的安全,因此,整个监测过程,严格按如下监测流程图进行。

当变形较大或连续雨天,应适当加密监测。

监测施工流程图

 

 

八、应急预案

1、当变形累计值、变形速率等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将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增加监测点的布置。

同时及时通知设计方、委托方、监理及施工方,配合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当观测点及基准点遭受到人为或者其他原因破坏时应及时恢复或者补加监测点、基准点的布置。

九、监测工作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监测并进行自检,做到记录清晰、齐全,计算准确无误。

检查员应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审核员负责报告的审核,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并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观测时应选择同一晴朗天气时进行观测;

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4、固定观测人员,减少人为误差;

5、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作出详细记录

6、应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保留原始观测数据,以备查核;

7、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进行观测。

十、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1、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每次观测完毕后现场先粗算,如果位移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监理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分析开挖施工时基坑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施工提供依据。

2、监测成果提交

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成果报告,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

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应提交以下资料:

(1)位移观测成果表,时间、位移量(T-S)曲线图;

(2)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H)曲线图

(3)深层水平位移成果表,位移、深度曲线图

(4)基坑监测点布置图;

(5)基坑监测分析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