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标准化管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966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标准化管理.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场标准化管理.doc

1现场布置

1.1平面规划管理

1.1.1平面规划程序

1.平面规划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进行编制,常务副经理批准后实施,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

平面规划根据工程规模可按总体、分部(工区)和场区分别编制。

2.大型临时设施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

1.1.2现场平面规划原则

1.现场布置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整齐划一、环保节能、永临结合”的原则。

2.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和林地,优先选择用地界内土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3.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畅通。

4.施工区域划分和场地的确认应符合施工流程的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充分考虑水、电、路的综合安排。

5.充分利用各种永久建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6.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7.符合安全、环保、消防、防爆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8.大型临时设施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

9.现场平面规划应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及场地条件进行调整。

1.1.3现场平面规划图内容

现场平面规划图分为总平面布置图、分部(工区)平面布置图、场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与既有道路和新建或规划道路、既有铁路线路、河流及电力线、通信光缆的位置关系。

2.线路中线位置及里程、桥涵、隧道等结构物的位置及里程。

3.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因施工需要临时改移的公路、道路、河流及各种管线的位置。

4.临时生产房屋位置,包括:

生活及办公用房、工地试验室、加工场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设备放置场所。

5.主要加工场区位置:

铺轨基地、预制梁场、预制轨板场、混凝土搅拌站、改良土拌合站等。

6.大堆料的堆放地点及机械设备集中停放地点。

7.水源、电源、配电房、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布置。

8.运输道路及临时便桥、过渡工程设施的位置。

9.取土和弃土场位置。

如取土和弃土场离施工现场较远时,在平面布置上无法标注时,可用箭头指向取土和弃土场方向并加以说明。

10.排水系统的布置。

11.划分施工区段,标出局经理部、分部(工区)驻地、生活区的位置。

12.重点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布置,应根据现场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在布置时应给予细化。

首先,突出主体工程施工部署,确定施工辅助设施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位置;第二,确定搅拌站位置及仓库、棚、预制构件厂、构件成品、材料露天堆放位置;第三,确定生产生活办公区域;第四,运输主干道和引入便道位置;第四,水、电、汽、通信管线位置;第五,场内排水系统布置。

1.1.4平面图绘制方法

1.在一定比例的线路平面图(或地形图)上进行各种临时设施、场地的布置。

2.首先标明场外道路的引入(场外道路指既有公路或乡村道路),其次确定施工场地、生活场地,第三是场内主干道路,第四是临时房屋,第五是水、电、动力、通信管线及其他动力设施,第六是任务划分区域,最后绘制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3.临时设施及新建工程、既有工程所使用图例、符号应按铁路施工企业通用符号、图标进行标注。

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的文字、图表说明:

对图上采用的标注符号、图示分别加以说明,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的重点要加以说明。

1.2办公区布置

1.2.1总体要求

1.办公区是指局经理部、分部(工区)、架子队办公的场所。

办公区布置与建设应本着“安全、文明、经济、适用、环保”的原则,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展现企业良好的对外形象。

2.预制梁场、预制轨板场的办公区设置在场区,在进行梁场建设规划时一并考虑。

其它分部(工区)及其下属架子队办公区,应结合实际情况,比较租房、建房方案后确定。

3.优先考虑租赁房屋。

1.2.2选址要求

1.办公区的选址必须满足安全要求:

不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避开坍方、落石、滑坡、危岩等地段;避让取土、弃土场地;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离爆破区300m以外;距离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临时库房在安全距离之外。

2.办公区的选址必须满足便于管理的要求:

尽量靠近施工现场,同时不受施工干扰;尽量靠近既有公路,便利交通,缩短引入线;确保通信畅通,邮路便捷,满足办公自动化要求。

3.分部(工区)办公区选址应报局经理部同意后方可确定,架子队办公区应经过分部(工区)同意后方可确定。

1.2.3封闭管理要求

办公区采取不低于1.8m的砖砌围墙或通透式围栏封闭,出入口设置牢固美观、开启方便的大门,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配备专职保卫人员。

1.2.4硬件设施要求

1.硬件设施必须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试验室,场区内要适当进行绿化,做到环境统一和谐。

2.办公室(含会议室、资料室、试验室)要求结构牢固,通风采光良好。

房屋柱、顶、楼板均选用阻燃材料,地面硬化,门窗齐全。

3.空间要求:

房间净空高度应在2.6m以上,办公室一般不小于12m2,会议室不小于40m2,资料室不小于30m2,试验室一般不小于140m2。

4.根据部门需要,配备满足办公需要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设施,并确保性能良好;具备网络办公条件,满足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化要求。

5.室外有停车场地。

1.2.5防火要求

房屋结构应采用难燃材料、非燃烧材料,必须设置满足消防车出入和行驶的道路。

办公区内每个楼层均应有明显防火宣传标志,并设置符合要求的防火报警系统和固定式灭火系统,消防设施应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1.2.6标识标牌布置要求

1.挂八牌二图二栏一表

八牌:

驻地工程揭示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范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内容)、组织机构框图、党组织和文明工地建设架构图、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质量创优规划、“三标一体”职责分配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项目管理方针、项目管理目标。

驻地工程揭示牌设置在局经理部驻地室外,其余七牌设置在局经理部会议室。

二图:

施工平面图(包括线路平纵断面)、工程形象进度图,张贴在局经理部会议室。

二栏:

部务公开栏、宣传读报栏,设置在室外。

一表:

晴雨表,设置在调度办公室。

2.所有办公室的岗位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上墙。

3.在办公区大门主入口处正对面显要位置升挂“三旗”:

国旗、股份公司旗、集团公司旗。

4.办公区一层设置办公区域功能区划分平面示意图,各科室门口挂门牌标识。

1.3生活区管理要求

1.3.1生活区是指局经理部、分部(工区)、架子队及劳务工生活的场所。

必须包括宿舍、食堂、厕所、浴室及活动室,要适当进行绿化,做到环境统一和谐。

室外有篮球场或羽毛球场等活动场所。

1.3.2宿舍安全要求:

不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避开坍方、落石、滑坡、危岩等地段;避让取土、弃土场地;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离爆破区300m以外;距离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临时库房在安全距离之外。

房屋坚固、美观、样式统一,房顶选用阻燃材料,地面硬化,门窗齐全。

1.3.3宿舍空间要求:

房间净空高度不低于2.6m,保证每人单床(可上下铺),禁止通铺或钢管搭设上下床铺。

1.3.4宿舍卫生要求:

生活用品应放置整齐,条件允许可每人设有生活专用组合柜;夏季设有通风、消暑、防虫等设施,冬季设有保暖和防煤气中毒设施;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室外设有标识的垃圾箱。

1.3.5食堂要求:

距离厕所、有害物质大于30m,房间净空高度不低于2.8m,按照就餐高峰人数70%计算,面积不小于每人lm2;地面硬化,锅台四周、面案板等部位要贴白瓷砖;室内设有排风窗及冰柜,有防尘、蚊、蝇、鼠害设施,生活垃圾要装容器,及时清运;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具备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包括工作人员)有健康证,工作时必须戴工作证,穿工作服。

1.3.6厕所要求:

面积按现场平均人数每人0.05m2设置,具备水冲式条件。

大小便池内镶贴瓷砖,水泥砂浆地面,设纱窗纱门,通风采光良好,有专人管理。

1.3.7浴室要求:

面积按现场平均人数每人0.07m2设置,符合安全要求,能确保员工按时洗浴;使用电热水器要符合安全用电规定。

1.3.8活动室要求:

房间净空高度应控制在2.6m以上,房顶选用阻燃材料,地面硬化,门窗齐全,具备娱乐条件。

1.3.9环境绿化要求:

生活区门口、道路两侧栽植花草树木,并做到搭配有序,四季长青,平时有人养护。

1.4搅拌站布置

1.4.1规划原则

混凝土搅拌站规模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及进度要求,经过计算后合理设置;位置应根据建场、运输条件等要求,设置在地势较平坦、交通方便、电力水源充足的地方。

单机站占地一般约15亩,双机站占地一般约25亩。

1.4.2包含的设施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站内设施包括备检料仓、合格储料仓(含钢结构封闭雨棚)、循环道路、配电房、试验室、办公室、生活房屋、沉淀池及排水系统等。

设备包括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生产设备、200KW及以上发电机组等。

拌和站内运输道路、机械循环空间、料仓地面均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

其余范围进行绿化。

1.4.3建设标准

1.围墙

靠施工便道侧采用高1.8m绿色塑喷铁栅栏,不靠施工便道侧采用高1.8m水泥砖墙,墙厚24cm,砂浆抹面,内外两侧均涂白;每30m设抗风柱一处(48cm×48cm)。

2.场区道路

道路总厚度35cm,分二层结构层,分别为10cm厚碎石垫层、20cm厚C25混凝土。

混凝土路面每10m设置一道施工缝。

软弱地基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门设计。

3.砂石料仓

料仓大小按不小于5天储存量设置,共设置8个,各种级配骨料待检、已检仓各1个。

料仓尽量一字排开,受场地条件限制时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

碎石1仓(5mm~10mm)、碎石2仓(10mm~20mm)、碎石3仓(20mm~31.5mm)容积大小按2:

5:

3设置,砂仓大小按碎石仓容积的70%设置。

料仓间隔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37cm厚砖墙,墙高2.5m;靠围墙侧兼做围墙使用;墙体外侧砂浆抹面。

仓内混凝土硬化标准同道路路面,由内向开口处设置1.5%的排水坡。

4.料仓雨棚

立柱采用Φ165mm×3mm钢管,高6m,埋入隔墙内;梁部采用C型钢结构、彩钢瓦屋面(蓝顶白底)。

雨棚除进口侧不封闭外,其余三面均使用彩钢封闭。

5.配料机雨棚

立柱采用Φ165mm×3mm钢管,高6m,梁部采用C型钢结构、彩钢瓦屋面(蓝顶白底)。

6.排水沟

排水沟净空尺寸不小于0.4m×0.6m(宽×高),流水面坡率不小于3‰。

;排水沟穿越场内道路区段设置C30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厚10cm。

7.搅拌站大门及门卫房

搅拌站大门采用不锈钢电控门,门宽8m。

两侧各设50cm×50cm砖垛立柱,贴白色釉砖,设照明灯各一盏。

门卫房(7.6m×6m)放置在大门旁,中间隔开,兼做过磅室。

8.发电机室及配电室

发电机室及配电室尺寸8m×5m,净高3m;外墙采用24cm厚水泥砖砌,屋面采用彩钢瓦(蓝顶白底)。

配电室旁建司机休息间1间,尺寸4m×5m,净高3m,兼住宿和放置杂物。

9.油库

采用砖混结构,尺寸3m×3m,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顶或预制空心板,地面采用C20混凝土硬化,并作防静电处理。

油库四周外2m处用1.8m高绿色塑喷铁栅栏围闭。

10.避雷设施

搅拌站避雷设施必须请地方气象部门来现场勘察设计安装并测定合格,避免安装不合理造成搅拌站设施损坏。

11.储水池及沉淀池

单机搅拌站储水池容量不小于100m3~150m3,根据场地条件合理布置(一般布置在输送带正下方)。

储水池深度不宜大于2.5m,侧壁采用M10水泥砂浆砌24cm厚砖墙围护,地面以上砌12cm厚砖墙,高1m,内外砂浆抹面。

沉淀池布置在搅拌楼后方,尺寸3m×2m×1.5m(长×宽×高),侧壁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砖墙围护,周边采用高1.2m钢管围护,钢管刷红白相间(间距30cm)的反光漆。

12.高位水箱

设置高位水箱1处。

水箱尺寸2.5m×2m×2m,采用厚3mm钢板制作。

水箱支架采用型钢或Φ200mm×4mm钢管,距地面4m。

13.地磅

采用200t地磅,根据循环道路设置情况安装在适当位置。

14.站内房屋

站内房屋主要包括试验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浴室,均采用彩钢瓦(蓝顶白底)活动板房,地面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硬化,地面铺褐色瓷砖。

试验室与办公室集中设置在一起,试验室12间(除标养室为6m×10.8m外,余均为6m×7.6m),办公室3间。

食堂设置在宿舍旁,分三间,分别为储物室1间(7.6m×6m),操作室1间(7.2m×6m),餐厅1间(7.2m×6m)。

卫生间采用独立蹲位式设置,配备冲水式冲洗设备,地面铺设防滑瓷砖。

15.垃圾池

垃圾池设置在卫生间附近的角落,侧墙采用砖砌,厚24cm,尺寸为4m×2m×1m(长×宽×高)。

1.5钢筋加工棚布置

1.5.1钢筋加工棚的数量和大小应根据所承担结构物的工程量大小确定,一般沿施工便道每3km设置一处。

设置地点应方便原材料进场、半成品储存及运输。

1.5.2钢筋加工棚场内地面均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

除进出口外,加工棚周边均用1.8m高绿色塑喷铁栅栏围闭。

1.5.3钢筋加工棚包括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待检半成品存放区、已检半成品存放区、废料收集区。

1.5.4加工区采用C型钢屋架结构,高5m,立柱采用Φ165mm×3mm钢管;原材料存放区砌筑高出地面30cm的支墩,间距2.0m。

1.6隧道驻地布置

1.6.1严禁将住房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落石、滑坡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

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和其他临时设施。

驻地应避开高压电线。

1.6.2山体开挖边坡坡率不得陡于1:

1.25,边坡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植草或栽灌木。

驻地内应设置通畅的排水系统,主要排水沟断面不得小于60cm×60cm,其它排水沟不得小于30cm×30cm。

1.6.3驻地建于山坡上的,临边应采用钢管围栏防护或1.8m高绿色塑喷铁栅栏围闭。

钢管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2m。

进出驻地的道路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

1.6.4驻地和加工场设在一起的,应采用1.8m高绿色塑喷铁栅栏进行分隔。

驻地内房屋间距不得小于5m,地面均应进行硬化处理。

1.6.5驻地内每栋房屋配备4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1个。

1.7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布置

1.7.1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建设方案必须经过局经理部审核及地方公安机关实地踏勘并取得公安机关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完工后,须经公安机关验收合格和办理“爆破器材贮存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1.7.2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应远离人口稠密区、水利设施、交通要道、高压电线、通信线路等区域、设施,避开不良地质、地貌环境,防止洪水、泥石流、危岩、落石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1.7.3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及建筑防火的规定,具备较好的防盗、防火、防爆性能。

1.炸药和雷管存放库必须分别建造,两火工品临时存放库最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雷管库必须配备防爆保险柜。

2.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墙体应为24cm以上的砖混水泥结构;应采用混凝土浇注或抹厚10cm以上的混凝土加固层;房檐距地面不小于2m;火工品临时存放库库内采用木质地面,并高出基准面不少于10cm;库房门的宽度不小于1m;窗内应安装防盗铁栏杆或金属防护网;实行双门、双锁(即里层为外包铁皮的木门,外层为防盗门),门锁为防撬暗锁;库房应设置通风口和防护网。

3.库房周围应设置警戒隔离区和明显的警戒标志,周边应设置铁刺网或围墙,高度不低于2m。

墙外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并设置0.4m×0.6m的排水沟。

4.安装足够的防爆照明设备;安装独立避雷针,其接地电阻应不小于10欧姆;电雷管库房外设置消除静电的设施。

5.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和与分部(工区)应急值班室直通的程控联系电话。

6.配备足够的适于扑灭火工品火灾的消防灭火器材。

7.设置独立的看守值班室。

1.8空压机房布置

空压机房应布置在洞口距离电源较近、交通方便、无边坡滑塌及落石危害、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场地面积应能满足空压机、储气罐放置的需要。

机房周围除正面不砌墙外,其余三面为24cm砖砌斗墙,M10砂浆抹面,硬化地面采用C15混凝土。

墙体上部1m范围墙体设置通风散热口,顶部采用角钢围檩或木围檩,彩钢瓦屋面。

机房内人行通道不得小于1m,空压机间距离不小于1.5m。

空压机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底部应设置油料收集措施,或采用粉土、细沙铺垫。

供风管道连接应平顺、牢固,无泄漏,不得出现反弯。

连接完成后应送风观察接头严密情况。

1.9变压器布置

1.9.1变压器设置的数量、规格、位置应根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负荷计算结果进行配置。

1.9.2变压器设置地点应远离房屋、易燃易爆物存放场地。

1.9.3变压器底部距离地面高度2.5m,支架可采用24cm砖墙或工22工字钢,支架埋入地面线以下不少于1m。

1.9.4变压器1.5m以外的四周用1.8m高绿色塑喷铁栅栏围闭。

1.10便道便桥布置

1.10.1便道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做到排水畅通,路面无淤泥、无积水。

单车道便道路面宽3.5m,路基宽4.5m,采用砂石路面。

便道最小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50m,极端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20m;纵向坡度不大于8%~10%,特殊地段不大于15%,横向采用1%单侧排水坡。

隔100m~250m设置会车道1处,会车道长20m,宽3.0m。

便道最外侧设置20cm×30cm(底宽×净高)梯形水沟。

1.10.2通过城市市区、隧道洞口附近的便道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路面,混凝土硬化路面每10m设置一道施工缝。

1.10.3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定出便道边线,确保便道顺直。

1.10.4当现场地基较差或遇有淤泥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视现场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当淤泥深度≤30cm宜采用生石灰吸水板结固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后铺垫30cm厚泥结碎石。

由现场技术人员计算处理需要的生石灰用量;当淤泥深度>30cm,宜挖除换填片石后铺垫30cm厚泥结碎石,视具体情况而定。

①当区域面积较小且较浅时可采用一次挖除完全后换填碾压完成,②当区域面积较大且较深时可分段分层施工,分段长度宜控制在20cm~50m为宜,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0cm~50cm为宜。

换填深度必须经过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0.5鱼塘地段,抛填片石,其上铺0.1m厚碎石整平压实,碎石顶必须高出施工水位0.5m。

1.10.6便道碾压完毕后压实度不小于90%,或最后两次碾压沉降量不大于2mm。

1.10.7钢栈桥的设置采用两种形式,一种为贝雷梁简支结构,基础为钢管桩,混凝土墩台;另一种为工字钢简支结构,基础为钢管桩,混凝土墩台。

钢栈桥必须编制专项设计及施工方案,并经局经理部审核。

1.10.8便道便桥设置必要的标识标志,并根据具体地形,设置防撞墩。

1.10.9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检查、保养、维修便道便桥,做到雨天清沟排水,晴天洒水除尘。

1.11弃土(渣)场布置

1.11.1场地容量足够,且出渣运输方便;

1.11.2不得占用其他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农田;不得堵塞河道、沟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恶化水流条件。

 

1.11.3弃土(渣)场宜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挡墙护脚,挡墙高度根据弃土(渣)场大小以及弃土(渣)量确定,挡墙基底埋深应不小于1.5m,若基底比较软弱,必须进行换填处理,基底承载力应不小于250Kpa;为防止墙趾被水冲刷,在墙趾外一定范围内用浆砌片石铺砌。

1.11.4挡渣墙应设置卵石排水层及伸缩缝,弃土(渣)填筑边坡坡率不得陡于1:

2.5,填筑分级高度不得大于6m,分级平台宽度应不小于3m;弃土(渣)场填筑边坡高度一般不大于20m,特殊条件下最大填筑边坡高度不得大于30m,弃土(渣)填筑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2m,弃土(渣)场底部填筑硬质岩渣,填筑厚度不小于2m弃土(渣)边坡20m宽度范围内的土应碾压密实,压实度K≥0.9;弃土(渣)场基底应进行清除表层不少于0.5m的软弱土层,斜坡地段应顺坡面挖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

1.11.5在弃土(渣)场靠山侧周围每5m外设一道截水天沟,截排山体坡面水,水沟应砌筑在自然边坡稳定土体上。

沟槽基础宜做成台阶形,以增加稳定性。

截水沟的排水坡不得缓于1%。

1.11.6弃土(渣)场整平后应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宜为打孔波纹管,树枝状布置。

安装时打孔侧朝上,无孔部分埋设水泥砂浆保护层上(并位于地面下,施工中应先挖槽)。

1.11.7弃土(渣)场顶向外作不小于3‰的排水坡,并设纵向排水沟一道。

1.11.8弃土(渣)场表面和边坡采用清淤弃土或清除的地表种植土,表土等覆盖,覆盖厚度不少于0.5m,复耕或撒播草籽、乔灌结合绿化。

1.12施工管线布置

1.12.1总体要求

管线敷设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布设、整齐美观,做到平、顺、直、牢,接头严密,安稳支牢,转弯较少,且成钝角。

1.12.2电力线路

高压电线采用架空线路布置,低压电线采用架空线或电缆布置。

架空线路与其它线路及固定物应保证安全距离。

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0.3m,电杆埋地深度不得少于杆长的1/10加0.6m,相序排列按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N、L2、L3、PE。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四周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电缆在穿越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1.12.3通信线路

通信线路沿运输道路明线布置,做到不影响交通。

1.12.4水管

工程用水布置应根据工程所处地理环境、河流分布、降水量、工程分布等情况综合考虑。

富水地区在河流直接取水,贫水地区采取地下打井取水。

水源至施工点、场地可采取铺设固定水管的方法供水,水管一般沿运输道路布置,场地内的管道根据场地内各作业区的功能进行布置。

1.12.5隧道内电力线、通风袋、高压风水管布置

电力线:

采用100mm×100mm×8mm角钢挂设在隧道一侧初支或衬砌上,档距20m,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5m。

照明线与动力线分开设置。

穿过作业台车时,使用PVC管套管保护。

受爆破影响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通风袋:

设置在电力线不同侧。

采用¢22钢筋固定在隧道初支或二衬上,固定点间距10m。

通风袋底部距地面不小于2.5m。

高压风水管:

沿隧道一侧道路布置,不得影响交通。

接头要严密不漏水、不漏风,满足施工要求。

1.13机械停放场地布置

1.13.1设备不得在危岩、塌方、边坡或可能受洪水、飞石等侵袭的场所安装,应选择适宜的地点。

1.13.2尽量减少机械运转时的废气、噪声、废液、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在靠近居民区时,各项排放指标应达到现行有关规定。

1.13.3机械设备布置参照说明书或实际需要进行,满足设备防风、防雨、防冻要求,面积适当,便于操作维修,并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条件。

1.13.4机械设备集中停放,设专人看守,配备灭火设施,采取必要防盗措施;挖掘机、铺轨机、架桥机等应选择平整场地停放,并设立警示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