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87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1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Gshjna1只讲口语日语最简单基础入门教程Word格式.docx

假名到了日本的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已基本定型。

从那以后,日语中同时采用汉字和假名两种文字的书写方式便固定下来,直到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时期。

  罗马字(Romanletters)首先由葡萄牙的传教士带进日本。

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对外交往的加强,尤其是日本对当时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罗马字对日语汉字和假名的冲击力逐渐增加。

表现为罗马字使用场合的逐步扩大甚至泛滥。

日语中出现了汉字、假名和罗马字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以下是对这三种文字的进一步讲解。

  1.1汉字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拉丁化浪潮,汉字已经从许多亚洲国家的文字系统中销声匿迹了。

与此不同的是,日语中目前仍然保留了大约1945个的常用汉字。

  日本人所使用的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

前者是指模仿汉语的读音来读汉字的方式,后者是指按日本固有语音来读汉字的方式。

受到汉字传入日本的时间和地点影响,一个汉字有时有好几种读法。

现代日语中的汉字读音大致可以分成吴音、汉音和唐音三种。

吴音是最早传入日本的,模仿中国南方地区的发音。

汉音大约在中国的隋唐时期传入日本,所模仿的是中国北方长安(今西安)一带的发音。

唐音是中国宋代以后传入的,模仿中国南方地区的发音,又被称为宋音。

  汉字的字形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在中国如此,在日本也一样。

现代日语中的汉字字形与中国现在所通用的汉字字形有相同的,如:

“兄弟”、“教室”、“先生”等等;

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如汉语汉字中的“盐”、“地图”、“共产党员”在日语中分别写成“塩”、“地図”、“共産党員”;

另外,日语中还有一些模仿汉字字体创造出来的日语特有汉字,如:

“峠”、“畑”、“鱈”、“辻”等等。

  日语汉字有的和汉语汉字形同义也同,如“人民”、“政治”等等;

有的则形同义不同,如日语中的“机”、“靴下”、“切手”、“娘”在汉语中分别是“书桌”、“袜子”、“邮票”和“女儿”的意思。

  历史上,日本人把引进的汉字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了大量的“日本製”新词,以便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把西方语言译成日语。

以明治时代为例,出现了大量的如“金属”、“物質”等有关自然科学的译词,“議員”、“裁判所”、“社会主義”、“共産主義”等社会科学方面的译词。

由于这些新词,即使没有西方语言的背景知识,一般的日本人也能够理解和使用必要的词语了。

当时日本人创造的汉语词汇中,还有很多反传入了中国。

1.2假名

  假名是日本人民利用汉字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音节文字,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

最初,假名只是标写汉字发音的符号,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到了平安时期已基本定形。

其中最先进的用法首推万叶假名,经过楷(书)、行(书)、草(书)阶段,摆脱了汉字的形体,成为平假名。

平假名的书法称草假名。

当时,日本的男子主要使用汉字,假名只是女性使用的文字,所以,平假名亦称“女书”、“女文字”、“女手”。

片假名基本上是利用正楷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来的,供男人们在训读汉文、研究学问时使用。

现在,片假名主要用于书写外来语、拟声、拟态语、电文及欧美等国的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等。

文章中特别强调、提示的词语也常常用片假名来书写。

  在20世纪早期之前,日本人一直执著地用片假名将原有的文化与汹涌而至的西方文化区别开来,用汉字来消化和表现那些西洋舶来的新概念。

如将“philosophy”表达为“哲学”,将“science”表达为“科学”,还有“責任”、“医学”、“主義”等。

不过,到了20世纪后半叶,日本人转而将许多来自各种西洋语言中的,从生活中的“film”和“toilet”等到工业、科技领域中的“computer”和“millimeter”等各种词汇几乎原封不动地直接用片假名拼写并吸收到日语的词库里。

这种用片假名的符号直接吸收西方词汇的结果无疑为日本科技现代化提供了便利,使日本在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一方面保留汉字及其蕴涵的深厚东方理念,另一方面在无需做转化处理前提下就使那些最新的科学概念迅速而广泛地扩散到整个日本社会中去。

  理论上,日语可以完全由假名书写出来。

但是,由于日语中有着很多的同音词,如“かがく”,既表示“化学”又表示“科学”,如果只用平假名或片假名按照发音记述,即使采用分开写或者选用词语的方法,仍很难看懂。

因此,在现代日语的文字系统中,假名并没有彻底取代汉字而一统天下。

  在现代日语中,具有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Features)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共有47对。

五十音图由这47对假名共同组成,是日语发音的基础。

浊化的“か”、“さ”、“た”行假名与浊化、半浊化的“は”行假名共同组成五十音图第一扩展表。

五十音图第二扩展表则由尾音为/i/的假名“き”、“し”、“ち”等与假名“や”、“ゆ”、“よ”连读生成的复合假名组成。

书写时,被连读的三个假名“や”、“ゆ”、“よ”要略小于与之连读的“き”、“し”、“ち”等。

  不同日语字典的词条排列方式有所不同。

在常见的《和汉辞典》、《和英辞典》当中,单词依照其第一个假名在五十音图中的位置先后来排列。

例如,单词“あまい”必须排在“うまい”前面,“うまい”必须排在“おおい”前面。

如果几个单词第一个假名相同,则依照其第二个假名在五十音图中的先后来排列。

例如,单词“いか”必须排在“いく”前面等,其他依此类推。

但是,罗马字日语字典,如《ローマ字和英辞典》等,因为主要是针对不以日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而编纂,所以这些字典中收入的词条排列次序取决于单词第一个假名所对应的罗马字在罗马字字母表中的排列先后,与假名在五十音图中的排列次序无关。

例如,单词“/fuyu/冬ふゆ”必须排在“/haru/春はる”前面。

如果几个单词所对应的罗马字拼写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则依照其第二个字母在罗马字母表中的先后来排列,例如,单词“/abura/油あぶら”必须排在“/aoi/青(あお)い”前面等,其他依此类推。

  五十音图中有3对假名的发音相同:

“お”和“を”都读作/o/,“じ”和“ぢ”都读作/ji/,“ず”和“づ”都读作/zu/。

此外,“は”充当后置助词时读作/wa/,和假名“わ”的发音相同。

除了在电脑的一些日文输入法(如南極星NJSTARJapaneseWordProcessor)中为避免输入的混淆,规定以上3对假名以及假名“は”和“わ”各自对应不同的罗马字(/o/对应“お”,/wo/对应“を”,/ji/·

对应“じ”,/dji/对应“ぢ”,/zu/对应“ず”,/du/对应“づ”,/ha/对应“は”,/wa/对应“わ”)之外,在大多数欧美的日语教材和字典中,发音相同的假名所对应的罗马字也是相同的。

读音相同的假名,构词功能、语法意义和用法却未必相同,不可混淆使用。

  日语音节中有一个书写时相对而言大一点的“つ”和一个相对而言小一点的“つ”。

前者根据附录表Ⅱ的正常发音用罗马字拼写成“tsu”,也读作/tsu/。

后者在日语语音书中被称为“促音”,用罗马字拼写时通过双写紧随其后的音节中的第一个辅音字母来表示,如“がっこう”拼写成“gakkō”,“いっしょ”拼写成“issho”等等。

促音不读作/tsu/,它只是相当于一拍的停顿,即发完促音前面的假名后,要立即停顿一拍,然后再发出后面的假名。

“ん”叫做“拨音”。

日语的“ん”一定要保持一个拍节。

1.3罗马字

  使用罗马字拼写日语是为了便于国际交往,其使用场合的扩大和增多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欧美外来词语进入日语,一一翻译往往跟不上引进新思想、新技术的需要。

  现在的日语应该说是一种极为开放、极为灵活的语言,你可以在一张日文报刊上同时看到老子的箴言和一串串美国最时髦的俚语。

日语中表意、表音文字的全方位并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的语言现象,是传统和现代的特殊组合。

由假名、汉字、罗马字混合书写也使得日语成为世界上文字系统最为复杂的语言之一。

  下面这个例句是日语文字多元性的充分体现。

  ?

このデパートは,いろいろなPRの方法を工夫している。

  Konodepāto-wa,iroro-naPR-nohōhō-okufū-shi-tei-ru.

  Thisdepartmentstoreisthinkingofadoptingawidevarietyof

  sellingstrategies.

  这家超市正在酝酿各种促销战略。

  在这个句子中,“デパート”为片假名,“PR”为罗马字,“方法”和“工夫”为汉字,其余的则都是平假名。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混合使用的书写方法复杂,但有容易阅读理解的优点。

  为方便日语初学者拼读日文,本书的日语例句都附加了相应的罗马字拼写。

罗马字与假名的拼写对照规则被并入五十音图及其扩展表(见附录中的表Ⅱ、Ⅲ、Ⅳ),对照基准为夏威夷大学教授TimothyJ.Vance主持编写的《ローマ字和英辞典》。

要熟练地拼读假名和罗马字并且在两者之间自由转换就必须熟悉这三张对照表。

  本书日语例句全部另起一段,前面添加“?

”。

例句之后首先跟随的是本句的罗马字拼写,其次是本句的英文对照,最后是本句的中文翻译。

同时将例句翻译成英语和汉语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发音的同时,熟悉日语区别于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语法特征。

  为最大可能体现日语语法特色,本书日语句子的罗马字拼写遵循以下规则。

  1)句节与句节之间用空格断开;

  2)句节内部的定语部分与中心词之间用空格断开;

  3)句节内部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词根与词尾之间用连字符号“-”断开;

  4)句节内部的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词根等与助词之间用连字符号“-”断开;

  5)句节内部所有词类的词根与其前缀、后缀之间都用连字符号“-”断开;

  6)句节内部的动词、形容词或形容动词与助动词之间用连字符号“-”断开;

  7)长元音只标出一个元音字母,但在该元音字母上方添加“ˉ”标记;

  8)所有句子的首字母大写;

  9)所有人名、地名、国名首字母大写。

 

  *1)日本人把汉语词汇看成外来语吗?

         *

  *2)外来语词汇主要用哪一种假名来书写?

        *

  *3)什么是混合语?

                  *

  词汇(Vocabulary)根据起源(Origin)可以分为本土词(Nativewords)和外来词(Borrowedwords)。

外来词也称外来语,是指从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语言中所借用的词汇。

如汉语里从俄语吸收来的“布尔什维克”,从法语吸收来的“沙龙”,从英语吸收来的“马达”、“沙发”等等。

通常,一种语言的使用区域越广,与其他语言的接触机会就越大,受外语的影响以及所影响的外语数量就越大,其扩充的词汇中外来语的数量就会越多。

以英语为例,现代英语词典中所收录的词条中大约80%为外来词。

与此同时,世界上大多数其他的语言中都有来自英语的外来词。

  日本的词汇,从其来源讲,本来应该分为两大部分:

日本固有词汇和外来语词汇。

日本固有词汇指的是日语中原来就有的词汇,称作“和語”或“大和言葉”;

外来语指的是从别国语言中借用的词汇,包括英语、汉语等等。

但是,由于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悠久,数量也多,同时日本人民还利用汉字创造了不少日语词汇,所以日本人一般不把汉语词汇看成外来语。

  通常情况下,日本人把日语词汇分成3种:

日本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

  2.1日本固有词汇

  日语中的助词、助动词以及被训读的汉字大都属于这一类。

如:

“わたし”、“つくえ”、“ひとつ”、“よむ”、“たかい”、“しずかむ”、“とても”、“しかし”、“ほら”、“でも”、“けど”等等。

  2.2汉语词汇

  包括被音读的汉字,如:

“中庸”、“君子”、“先生”、“勇敢”、“前進”等等;

利用汉字创造的词汇,如:

“時計”、“仮名”、“万年筆”、“自転車”、“大根”、“火事”、“返事”、“出張”、“心配”等等。

学习日语时要特别注意日语汉字的发音、书写和意思。

  2.3外来语词汇

  主要由印欧语音译而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语。

日语当中的外来语大多用片假名来书写。

  1)英语

  如“ハンカチ”、“ペン”、“インク”、“ミルク”、“バター”、“チーズ”、“ラジオ”、“テレビ”、“ワイシャツ”等等。

  2)法语

  较多的是外交、艺术、化妆品、装饰品、烹饪等方面的词汇。

如“デッサン”、“コンクール”、“レストラン”等等。

  3)荷兰语

  荷兰在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时期仍然被允许与日本进行贸易,在日本对洋书实行所谓“开禁”之后还一度兴起了“兰学”,所以来自荷兰语外来语也比较多。

如“アルコール”、“ソーダ”、“レンズ”、“ピストル”、“マスト”、“デッキ”、“ラッパ”、“ペンキ”、“オンス”、“ポンド”等等。

  4)葡萄牙语

  16世纪中期有葡萄牙人到日本传播基督教和做生意,因此许多来自葡萄牙语的宗教词汇及通商贸易时使用的商品词汇被沿用至今。

如“キリスタン”、“バテレン”、“ビロード”、“タバコ”、“カルタ”等等。

  5)德语

  主要是医学用语,还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术语。

如“ガーゼ”、“イデオロギー”、“エネルギー”等等。

  6)意大利语

  音乐方面的词汇较多。

如“オペラ”、“ソプラノ”、“ピアノ”、“テンポ”等等。

  7)俄语

  数量不多。

如“ペチカ”、“トルイカー”、“ツンドラ”、“インテリ”、“ノルマ”等等。

  日本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在日语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互渗透的结果是“混合语”的出现。

比方说,“歯ブラシ”是“漢語+外来語”的混合模式,“歯”来自汉语的“齿”,“ブラシ”来自英语的“brush”,合在一起就是“牙刷”的意思;

“インスタントラメン”是“外来語+漢語”的混合模式,“インスタント”来自英语的“instant”,“ラメン”来自汉语的“拉面”,合在一起是“方便面”的意思等等。

**********************************************************

  *  本节要回答的问题有7个:

              *

  *  1)日语句法的规则性包括哪3个方面的内容?

      *

  *  2)什么是句节?

                   *

  *  3)日语主要有哪些词类,它们都有词尾特征吗?

     *

  *  4)日语哪些词类有词尾特征?

分别是什么?

       *

  *  5)日语单词词尾音变的原因是什么?

          *

  *  6)日语主要有哪些后置助词、后置助动词、后缀?

    *

  *  7)日语单词词尾遵循哪些音变规则?

  **********************************************************

  日语句法的规则性包括3个方面,即句节的二元性、内容词词尾的标识性和音变的规则性。

  3.1日语句节的二元性

  日语这一语言系统的句法等级结构分为4个层次:

词素(Morpheme)、单词(Word)、句节(Segment)和句子(Sentence)。

因此,所谓句节就是日语句法等级结构中介于单词和句子两个层次之间的一个语法单位。

换言之,日语的单词首先必须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节,然后再由句节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子。

  句节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句节由词或者词组构成。

一个句节可能就是一个词或者词组,也可能由一个以上的词或者词组共同组成;

  2)词或者词组构成句节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同时伴有可能的形态变化(音变);

  3)句节与句节之间至少在读音和逻辑关系上有着相对的分离性。

  日语句节的二元性是指日语的句节分为副词性句节和形容词性句节两种,所有句节都必然归属其一的特性。

副词性句节和形容词性句节的最主要区别是:

首先,副词性句节不能承载句子时态的指示功能;

其次,副词性句节之间的相对位置比较灵活,通常可以自由调换;

再者,副词性句节必须位于形容词性句节之前,形容词性句节必须位于句末(主句的形容词性句节位于全句句末,从句的形容词性句节位于从句句末),口语除外。

  日语的句子结构从句节的角度来考察呈现单一性,可以用下面的数学公式来表示(n代表零或正整数):

  句子=副词性句节×

n+形容词性句节

  具体说来,副词性句节的主要形式包括:

  1)词尾发生第二音变的动词;

  2)词尾“い”音变成“く”的形容词;

  3)内容词和后置助动词连用;

  4)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词根和后置助词连用;

  5)副词。

  形容词性句节的主要形式包括:

  1)动词;

  2)形容词;

  3)形容动词;

  4)名词/代名词;

  5)副词添加“だ”或者“です”。

  3.2内容词词尾的标识性

  日语词类包括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副词、后置助词、后置助动词和语气词等。

其中,副词、后置助词、后置助动词和语气词属于功能词汇(FunctionWords),词尾没有统一的标识;

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属于内容词汇(ContentWords),词尾具有各自统一的标识。

动词的词尾特征是词尾音节必然为う行假名之一;

形容词的词尾特征是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い”;

形容动词、名词、代名词词尾音节必然为假名“だ”。

因此,我们说日语内容词词尾具有标识性。

标识性的内容词词尾所指示的是语言世界中事物的存在、存在方式(性质)或者存在状态(运动或静止)等。

  以下是对日语主要词类的逐一介绍。

3.2.1日语动词

  日语动词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词尾音节必然为う行假名之一;

第二,可以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

第三,可以直接充当形容词性修饰语(即传统语法中的定语);

第四,必须与后置助动词连用才能构成副词性句节。

  日语动词由词根和词尾两部分组成。

词尾必然是う行假名“う”、“く”、“ぐ”、“す”、“つ”、“ぬ”、“ぶ”、“む”、“る”之一,即词尾音节中都包含元音/u/(参见附录表Ⅴ第三音变)。

由于音变规则的差异,日语当中以“る”为词尾的动词分为两类:

一类和其他动词词尾的音变规则类似,传统日语语法中称之为“五段动词”,另一类的音变规则很特殊,传统语法中称之为“一段动词”。

本书词汇表中将第一类词尾标识为“る1”;

第二类标识为“る2”。

由于“る”右下角的1、2标记在正常的文章中不会出现,因此,凡是以“る”作为词尾的动词,我们都必须分清楚是“る1”类还是“る2”类。

举例来说,汉语中表示“存在”和“需要”两个不同意思的单词翻译成日语分别是“いる”和“要る”,这两个日语单词不但词尾“长相”一致,而且词根的发音也是一样的,都读作假名“い/i/”。

但是,这两个单词的词尾“る”的归属是不一样的。

前者为第二类,遵循特殊音变规则,后者为第一类,遵循与其他词类相类似的音变规则(参见附表Ⅴ、Ⅵ)。

  动词去除词尾后的剩余部分称为动词词根。

例如:

“遊ぶ”是个动词,“ぶ”是它的词尾,“遊”是它的词根。

其他常用动词有:

“会(あ)う”、“行(い)く”、“泳(およ)ぐ”、“出(だ)す”、“待(ま)つ”、“死(し)ぬ”、“読(よ)む”、“勉強(べんきょう)する”等等。

  日语动词的词尾必然是う行假名之一,但是以这些字母作为尾音的单词不一定就是动词。

名词“銀行だ”的词根“銀行(ぎんこう)”尾音为“う”,但它并不是动词。

  日语动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例如:

  ★新車を買う余裕はない。

  Shisha-oka-uyoyū-wana-i.

  Idon’thaveextramoneytobuyanewcar.

  我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新车。

  ★この本を読む必要がある。

  Konohon-oyo-muhitsuyō-gaa-ru.

  Itisnecessarytoreadthisbook.

  阅读这本书有必要。

  ★毎日寝る前に薬を飲む。

  Mainichine-rumae-nikusuri-ono-mu.

  ItakemedicinebeforeIgotobedeveryday.

  每天睡觉前我都服药。

  日语动词可以位于句末,直接充当形容词性句节,例如:

  ★父は毎週車を洗う。

  Chichi-wamaishūkuruma-oara-u.

  Myfatherwashesthecareveryweek.

  我爸爸每周都洗车。

  ★私は飛行機で北京へ行く。

  Watashi-wahikōki-dePekin-ei-ku.

  IgotoBeijingbyplane.

  我乘坐飞机去北京。

  ★机の上にコップがある。

  Tsukue-noue-nikoppu-gaa-ru.

  Thereisaglassonthetab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