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03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docx

外国文学笔记重点整理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

相传是公元前九世纪一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

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

(二)《伊利亚特》故事梗概。

《伊利亚特》的意思是:

“关于伊利昂的史诗”。

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

特洛伊是小亚细亚西北岸赫勒斯滂海峡(现称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一个城市,商业繁荣、土地肥沃,富遮而美丽。

特洛伊战争的是起因,相传是因为“不和的金苹果”。

传说,狄萨亚利王珀琉斯与海神的女儿结婚时,邀请了所有的神来参加婚礼,但是唯一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利斯,她一气之下来到宴席上报复,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丽的女人”。

于是,有三位女神开始争这个苹果。

这三位女神是:

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

但是三位女神争执不下,就要求主神宙斯裁判。

宙斯却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巴里斯裁决。

三位女神找到巴里斯,分别向王子作了许愿意:

赫拉许愿巴里斯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愿巴里斯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佛洛狄忒许愿巴里斯有迷惑女人的魅力。

最后,巴里斯决定接受阿佛洛狄忒的许愿,把金苹果判给了她,让她成为最美的女人。

随后,巴里斯到斯巴达作客,果然迷惑了国王的美丽妻子海伦,并劫走了大批财物。

于是,希腊各部落推选阿伽门农为统帅,发动10万大军,1186条战船,渡海攻打特洛伊,以报仇雪恨并夺回海伦。

特洛伊方面也联合各部落进行抵抗,就爆发了这场战争。

因特洛伊易守难攻,希腊军队攻打了9年却没有攻下城池,双方伤亡重大。

第10年间,希腊军由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献计,部队假作退兵,却留下一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回城里,不想木马中藏着20名希腊士兵。

夜里,特洛伊人还在祝贺时,木马中希腊士兵杀出,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双方经过激战,希腊军占领了特洛伊城。

希腊军各部入城后,杀死全部男子,烧毁城池,带着女俘和其他战利品返回本土。

(3)《奥德赛》故事梗概“奥德赛”的意思是:

“关于俄底修斯的故事”。

描写了希腊军英雄俄底修斯献计攻破特洛伊城后还乡的故事。

这个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海上的漂泊10年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回乡后复仇的故事。

[第一部分]战争结束后,俄底修斯带领部下离开特洛伊后,在海上遇到风暴,飘到了伊斯玛洛斯,他们杀死了当地的居民,掠夺了无数的钱财女子,正在饮酒作乐时,被喀孔涅斯人包围。

俄底修斯率部突围后,又飘到了食莲国。

这个国家有一种莲花,人吃了后就不想回故乡了。

俄底修斯有部下有两人吃了这种莲花,赶紧开船摆脱这种诱惑。

可是随即又闯进独眼巨人的岛上,有两名部下因上去偷羊被巨人吃掉。

俄底修斯被囚禁在山洞里。

他想出一条计策,用烧红的树干戳瞎了巨人的眼睛,终于逃回船上。

不料想,这巨人是海神的儿子,于是与海神结下了仇,海神兴风做浪,处处阻挠俄底修斯的航行。

俄底修斯终于到过埃俄罗斯居住的岛上,埃俄罗斯送他一只口袋,里面装了各路风,但把西风留下来助俄底修斯回乡。

航行了9天,已经可以看到故乡海岸上的烽火,不幸的是俄底修斯的部下以为口袋里装的是财宝,私下打开后狂风大作又将他们吹回原路。

途中又遇巨人族,损失了全部船只,只留下俄底修斯自己坐的那条船。

后来,他们又经历了种种危险,千辛万苦到了太阳神岛上。

同伴们因为宰杀神牛,触犯天律,被宙斯用雷霆击沉船只,全部溺死,只有俄底修斯没有吃牛肉才保下一条命来。

俄底修斯飘到俄古癸亚岛后,被美丽的仙女卡吕普索留作丈夫,一住就是七年。

年来宙斯命令仙女放他回乡。

俄底修斯在离开特洛伊10年后,才飘流到斯刻里厄岛。

这个岛上的国王得知他就是俄底修斯后,送给他很多礼物并派快船送他回国。

[第二部分]俄底修斯离开故乡20年,国内已生意外。

许多贵族少年想夺取他的财产和王位,向他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并天天在宫里胡闹,把俄底修斯的一份家产几乎花光。

俄底修斯回国后,受女神雅典娜的指点,自己化装成乞丐,采取各种办法试探了妻子、儿子和仆人对他的忠心,惩罚了那班无赖的求婚者,夫妻最后团圆。

(4)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

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属于战争的哪一方,都在歌颂之列。

《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但同时又描与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

《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

(5)战争观念:

史诗把战争当做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对战争双方都作了热情的歌颂,没有涉及今人关于战争的道义是非观念,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

1、战争是部落的事业

“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取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

2、歌颂战争

这种风气在《伊利亚特》里得到充分反映,史诗处处都洋溢着对战争双方的热情歌颂与肯定。

首先,诗人对双方都采取称颂态度。

他称赞双方将领都是“伟大的”、“高贵的”、“最最优秀的”,阿喀琉斯像“刚刚上升的太阳”,赫克托耳“所向无敌,意气风发”。

诗人把双方的鏖战场面,描写得五光十色,没有半点贬责之词。

3、尚武精神

史诗对战争双方的肯定,与当时把战争当做既有利又光荣的事业有关。

一方面私有制开始萌芽,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另一方面时代风气崇尚勇敢,通过战争显示勇敢。

史诗在肯定互相掠夺的正当性前提下,对双方的歌颂是出于对勇武精神的尊崇。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

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

《伊利亚特》通篇写战争,歌颂古代氏族英雄的尚武精神,是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奥德赛》尽力写漂游,歌颂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写个人遭遇的杰作,突出个体精神,成为中世纪流浪汉小说和近代小说的先驱,旅程文学的原型。

《伊利亚特》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51天的战事,重点描写只有4天,概括了10年战争的面貌和精神。

史诗以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情节枢纽,第一次愤怒为我们拉开了战争的帷幕,第二次愤怒使战机急转直下,突出了阿喀琉斯在联军中的决定作用。

《奥德赛》将10年经历压缩在42天中表现,全诗有两条情节线索并行发展。

一是奥德修斯回家,二是帖雷马科寻父。

最后两条线索合二为一,父子相认,统一到对求婚人的斗争中。

父子俩合力杀死了118个求婚人,全家团圆。

史诗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

真实的社会生活与幻想的情节交织在一起。

《伊利亚特》的格调雄壮,战争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节奏急促,具有阳刚之美。

两部史诗都采用了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为了这样一个女人,谁还怪得特洛亚和阿开亚的战士吃这么多年的苦呢?

”(间接描写海伦的美貌)。

比较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形象。

前者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后者着重体现了个体意识。

名词解释:

史诗:

什么叫史诗?

历来有两种解释。

一是认为,史诗是指人类童年时代用诗歌体裁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长篇叙事作品,其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另一种解释是,史诗是指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参加的历史事件和人民多方面生活的叙事作品。

荷马史诗:

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

相传史诗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诗。

思考题:

1、对《伊利亚特》战争观念的理解

2、古代妇女引发战争的实质是什么?

(借口)

3、分析特洛伊战争

4、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

希腊戏剧

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456)古希腊悲剧之父,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写作70个剧本,参加戏剧节比赛,共得17次奖。

流传下7个完整的剧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俄瑞斯特斯三部曲》等。

剧作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制度,反对不义战争。

对戏剧的贡献是首创写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发明了第二个演员。

由此有了正式的对话。

第一个采用“三部曲”的悲剧形式。

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被称为“希腊悲剧中的荷马”。

生活在民主制全盛时期。

参加戏剧节比赛,打败埃斯库罗斯得头奖。

一生得24次戏剧奖。

相传写作130部悲剧,流传下7部。

《俄狄浦斯王》《埃阿斯》、《安提戈涅》等。

剧作内容提倡民主,反对暴政,宣扬英雄主义。

对戏剧的贡献是打破写三部曲的传统,注重戏剧结构的完美紧凑,在一部剧里写一个有头有尾,扣人心弦的戏剧故事。

善用对照、突转手法。

增加第三个演员,发明活动布景。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悲剧代表作。

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达卡斯的儿子,神示说,俄狄浦斯长大后会犯杀父娶母罪。

其父母将俄的双脚跟钉在一起,命牧羊人将俄丢到山里。

牧养人将婴儿送给科任托斯的牧羊人。

俄被科任托斯国王收养。

俄长大后,神示说,你要杀父娶母。

俄狄浦斯为了逃避这一命运,只身出走。

在路上与一老人发生口角,杀死老人。

老人正是他的生父。

俄来到忒拜城,解除灾难,娶了前王的妻子,他的生母。

生了二男二女。

10多年后,忒拜城发瘟疫,必须追查杀死前王的凶手。

俄追查凶手,凶手正是自己。

王后自杀,俄遂刺瞎眼睛流放。

欧里庇得斯:

(约公元前480—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称为心理戏剧的鼻祖。

生活在雅典动荡时代。

相传写作92个剧本,得过5次奖。

现存18个剧本。

《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洛玛刻》、《特洛亚妇女》等。

作品内容反对暴政、反对假民主,反对男女不平等。

关注妇女问题。

他是第一个对妇女表同情的作家。

对戏剧的贡献表现在创作手法,一是写实性,二是心理分析。

《美狄亚》: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

美狄亚帮助丈夫伊阿宋获得金羊毛。

伊阿宋停妻再娶科任托斯公主,激怒了美狄亚。

遂用献毒衣焚杀了公主,并杀死自己和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孩子,报复丈夫。

乘飞龙逃走。

三大悲剧诗人发展轨迹: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悲剧内容:

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家庭悲剧。

悲剧人物:

写神,独白、对话表现——写理想人,行动刻画——写普通人,重视心理分析。

悲剧命运观:

命运由神掌握,不可抗拒——命运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抽象概念,可以反抗——命运在人手里,自己掌握。

三大悲剧诗人创造特点比较:

三大悲剧诗人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庄严,雄浑,抒情气氛浓重。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质朴,简洁,结构完美。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华美而自然,以写实和心理描写见长。

在古希腊文学的皇冠上,悲剧无庸质疑是最光彩夺目的明珠。

其中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得斯当属其中的执牛耳者。

通过对比三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悲剧的某些共同特点:

以神话传说为题材,通过旧题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重视情节以及人物形象鲜明等等。

但即使是使用传说作为剧作的题材,三个人对待神灵与人类自身关系的态度,以及对命运的思索也有所不同。

如今古希腊悲剧流传下来的剧本为数不多,有埃斯库罗斯的7个、索福克勒斯的7个以及欧里庇得斯的18个共计32个剧本。

其中大部分以荷马史诗以及古代的英雄传说为题材背景,只有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可以算得上较为现代。

但作家的思想并未停留在古代的英雄歌功颂德上,悲剧实际上是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

因此我们不难在埃斯库罗斯的《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对雅典僭主统治的反对呼声;索福克勒斯笔下人与命运的悲剧冲突反映的是当下人们所深信的“命运”观念,其中也包括了作家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而欧里庇得斯的剧作更是鲜明地打上现实的烙印——写《美狄亚》提出被抛弃妇女的命运问题,《特洛依妇女》更被认为是影射公元前四一六年雅典攻陷米洛斯岛的残酷屠杀。

同时联系到古希腊悲剧实际上是政治宣传教化的工具,因此古希腊悲剧带有浓郁的社会政治色彩是不足为奇的。

但即使是同样以厄勒克特拉为题材所写的剧本,三人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埃斯库罗斯在力求将题材写得逼真的同时突出的是弑母场面的血腥与残忍,通过使观众产生恐惧心理而取得震慑人心的力量。

而索福克勒斯则是将这些原始故事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以客观如实的精神对故事进行描述,他笔下的人物就是历史传说中的原貌,而不是像埃斯库罗斯那样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对人物进行改造。

欧里庇得斯突出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的诚实、纯洁与机敏,阿特柔斯的儿子氏族之间的仇杀故事被放到了微不足道的地位。

他的主角是英雄故事里的小人物。

由此可以看出三人对于英雄传说的态度大不相同:

埃斯库罗斯取材于英雄传说,歌颂的而是神的力量。

人的命运由神领导,比神更具威力的是命运,神也不能摆脱命运的控制。

如有预知命运能力的普罗米修斯,在《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中他对伊娥述说自己的命运。

他固然为宙斯的残暴而愤怒,但是并没有挺身反抗被束缚的命运,反而告诉伊娥,自己将会由她的子孙拯救。

即使是敢于为人类盗取天火、违背宙斯意愿的普罗米修斯,也不敢违抗命运,只能默然忍受不幸的肆虐,坦然地等待赫拉克勒斯的拯救——神尚且如此,人又岂能违抗命运?

此外在《奠酒人》中奥瑞斯提亚本来处于为父报仇以及弑母两难的境地,是阿波罗的预言使得他无奈接受命运,到后来发狂、出奔雅典也都是阿波罗的旨意。

作为预言神的阿波罗,他的话实际上是对人命运的预先描述。

通过神或预言者传达命运,在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中还有许多。

对于命运,他所持的是一种无法违抗,只能服从宿命的无奈心态。

命运是他笔下人物无法逃脱的因果报应。

而索福克勒斯从神话中汲取的不仅是故事情节与人物,他力图保持人物性格以及故事真实性的同时也倾注自己的理念。

俄底浦斯尽管最后还是应了“杀父娶母”的神谕,但是他并非顺从地接受神所安排的命运。

正由于拉伊奥斯、伊卡奥斯特以及俄底浦斯等人想要对抗既定的命运,在阴差阳错之下才会铸成一连串大错。

而安提戈涅更是因为在神律与法令的饿冲突中做出抉择才导致自身的死亡。

其中神律可以看做是不可违抗的天命。

克瑞翁的法令有违天命,是人的意志与天意的对抗。

作为安提戈涅的对立面,他违抗天命的做法最终导致自己的家破人亡——这又是一个对抗宿命而不得善终的例子。

在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中,神尽管不能完全掌控人类的命运,人类即使可以对命运做出挑战的尝试,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危险的。

作为古希腊悲剧的完善者,在索福克勒斯的笔下,悲剧不再是人沦为神或是命运的玩物,而是人在努力对抗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命运之后却落得失败的下场。

人在他笔下已经从命运的奴隶转变成为英雄。

而欧里庇得斯走得比两位前辈更远:

他已经完全将视线从神身上转移到了人。

他笔下的主角大多是小人物,即使是借用荷马史诗中的故事,也仅是用做故事背景。

他着意刻画的是那些在正统传说中一闪而过的、未尝被世人所歌颂过的小人物:

如《厄拉克特拉》中的厄拉克特拉、《特洛伊妇女》中的赫卡柏以及《美狄亚》中的女主角。

而且这些人物的言行对白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新近时事的思考,而非对远古英雄的崇敬。

欧里庇得斯在书写小人物的同时彻底地抛弃了命运与神。

在作品中赫卡柏在面对城毁人亡的惨象多次对众神表示怀疑,言辞激烈。

在欧里庇得斯的时代,雅典出现怀疑派哲学,作者有意鼓吹这些学说,无疑是有异前人的。

而宿命与命运在他笔下更是没有任何影响。

美狄亚不甘于被遗弃的命运,用计策谋杀了情敌,为了报复丈夫的负心,可以狠心屠杀了两个幼子。

然而她却没有受到命运的因果报应,而且还乘着神车飞驰而去,逍遥法外。

与其说是因果报应在她身上没有起作用,不如说是命运本来就掌握在美狄亚手中。

神对人的最后一道枷锁也被欧里庇得斯无情地斩断了。

他的悲剧,纯粹地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引起的纠纷。

与不可预知的命运所设下的饿陷阱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祸害显得更为可悲。

中西戏剧结构比较:

西方戏剧:

1.开场、序幕;2.场、幕;3.退场、尾声

中国戏曲:

1.楔子;2.折、出;3.收煞

分析俄狄浦斯、美狄亚形象:

俄狄浦斯是理想的人的典范,他勇敢而坚强,智慧而正直而且是一个贤明、爱民的国王。

他的行为是悲壮的,无辜的承受命运的打击;又是高贵的,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仍奋起抗争,捍卫人类的尊严与荣誉,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真实体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崇高。

性格缺陷:

冲动好战、疯狂残暴、重个人荣誉。

《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涵:

表现了人的自由意志和残酷命运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展示出不屈服于命运的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

美狄亚的形象有着难言的魅力。

她美丽,她出身高贵,她有高强的法术,她还很聪明、坚强,这一切不仅仅可以让那个英雄时代的男人们沉醉、眩晕,更意味着挑战与威胁--她是一个天生的女王;而她的所作所为又让她从出现在古希腊舞台的那一刻起便成为众多评议的对象,被推到道德审判的法庭上。

有人说她是一个恶女人,从她所做的一切来看,是的:

为了帮助异乡的情人,她协助盗取了国宝金羊毛,背叛了父王与祖国;为了和情人顺利出逃,她设计诱骗了自己的弟弟,后者惨死时的鲜血"溅在了她的裙裾上",她还将弟弟残忍的碎尸来拖延父亲的追逐;为了帮助此时已是她丈夫的伊阿宋一雪杀父夺位之仇,她用魔法和甜言蜜语哄骗仇人天真的女儿们将她们的父亲活活砍成了碎块;而当得知丈夫对自己的背后,她不仅毒杀了丈夫的新欢,为了让丈夫绝后,甚至不惜亲手杀死两个儿子。

美狄亚的强悍、冷酷远远超出了人们对理应温柔的女性的想象,仿佛是一朵妖冶的恶之花,弥散着残忍无情的血的气息。

然而美狄亚又不仅仅是这个意义上的"恶女人",相反,她那独特的个性和对不幸际遇的顽强抗争才使得她的形象充满了夺人心魄的震撼力。

总之,她是一个为爱疯狂的人。

如何理解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希腊悲剧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作为主题,因此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古希腊悲剧一般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

早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命运就是支配神和人的无上力量。

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

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

所谓“命运”,其实质是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古希腊人限于思想及科学水平,无法认识。

所谓人与命运的冲突,实际反映了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命运悲剧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对普罗米修斯来说,命运就是宙斯,由于他盗火给人类,又拒绝说出宙斯的秘密,因此受到宙斯的严酷惩罚,最终牺牲了自己。

对宙斯来说,命运却是一个他不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是冥冥中注定他被推翻的下场。

这就是古希腊悲剧早期的命运观念,它带有宗教性和神性的,然而在客观上启迪了人性,是人性理想的化身。

《俄底浦斯王》在索福克勒斯的笔下,悲剧不再是人沦为神或是命运的玩物,而是人在努力对抗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命之后却落得失败的下场。

人在他笔下已经从命运的奴隶转变成为英雄。

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是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

这一阶段悲剧中的命运观念进步性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悲剧中的命运观人本思想更深了。

到了欧里庇得斯时期,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已经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重视人的作用。

主张事在人为,肯定敢于改变现状争取自己的权利的行为,比前人都更具进步性和现代性。

名词解释:

悲剧:

戏剧的一种类型。

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在为自己的命运、理想、事业和社会正义进行斗争时,由于恶势力的阻挠、迫害,或者自身的过失和弱点,遭到失败,甚至个人毁灭。

悲剧精神:

崇高严肃,具有悲壮之美。

悲剧主角:

令人尊敬或同情的人物,具有英雄性,其高贵品质和斗争精神给人鼓舞力量。

喜剧:

戏剧的一种类型。

以讽刺、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为主要内容。

采取夸张的手法,诙谐的台词,刻画喜剧人物。

喜剧的最大批判武器是笑。

喜剧冲突的解决比较轻松。

节奏轻快。

喜剧特征:

笑。

喜剧来自笑,没有笑就没有喜剧。

喜剧性因素:

幽默、机智、讽刺。

西方喜剧源于酒神仪式和生殖崇拜。

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首先,人格化。

其次,多神系统而不是一神教。

第三,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

古希腊人相信人受命运的主宰,又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

俄林波斯神系:

俄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

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称为俄林波斯神系。

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

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分类:

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特点:

A、前期文学是教会文学,基本是用拉丁文写成,具有宗教性和非民族性。

B、欧洲多数国家的民族文学约在十世纪前后建立起来,其主要标志是素材(题材)的民族化和使用民族的语言。

C、中世纪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关系密切。

D、中世纪文学的共性大于个性,各国文学的题材与主题有共同性,人物性格往往是类型化的。

各自的特点:

教会文学:

A、用拉丁文写作。

B、推行禁欲主义与蒙昧主义。

C、采用象征、梦幻、神秘手法。

英雄史诗:

由人民集体创作。

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

骑士文学:

内容大都描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

为爱情而冒险。

城市文学:

A、描写市民生活,肯定市民的进取精神,歌颂市民的聪明智慧,具有反封建反教会性质B、艺术上较多采用讽刺手法,风格活泼

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

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

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

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A、用拉丁文写作。

B、推行禁欲主义与蒙昧主义。

C、采用象征、梦幻、神秘手法。

中世纪英雄史诗各有哪些主要作品?

英国:

《贝奥武甫》(8世纪)

法国:

《罗兰之歌》(1080)

西班牙:

《熙德之歌》(1140)

俄国:

《伊戈尔远征记》(1185

德国:

《尼伯龙根之歌》(1200)

简述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主题表现及内容:

A、歌颂封建主,效忠君王B、对封建贵妇人的爱情C、仗义行侠。

骑士精神:

“忠君、护教、行侠”。

骑士叙事诗(传奇):

宣扬骑士精神,故事性强,表现异域风光;骑士抒情诗:

抒情诗形式多样,描写细腻,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影响:

骑士传奇的浪漫因素,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影响。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骑士传奇——“罗曼”(roman);骑士传奇的情节性为长篇小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骑士传奇重视独立个人的描写内容,为后世作家所继承。

论述但丁的文学地位与文学成就:

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恩格斯评价说: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论述《神曲》的历史意义和当代意义:

《神曲》是一部灵魂的旅行史。

人类必须经过迷惘和错误的考验,依靠理性和信仰,才能到达真理和至善至美的境界。

它也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讨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

当代意识看,它的艺术境界表现出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深沉忧虑。

《神曲》为文艺复兴时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一向被誉为"中世纪的史诗",并对后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曲》的伟大价值在于以极其广阔的历史画面,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