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docx
《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帽儿山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
项目名称: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规划组织编制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
规划编制单位:
深圳市铭聿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协编单位:
美国希尔景观设计师事务所
目录
导言
项目缘起及背景情况
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
规划定位
规划构思理念
第一部分梳理与解读篇
一、自然条件分析与评价
1.1.1地理位置
1.1.2气候条件
1.1.3地形地貌概况
1.1.4水资源概况
1.1.5动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1.1.6森林资源
二、建设情况现状与评价
1.2.1现状公共设施建设情况
1.2.2现状村镇建设情况
1.2.3现状用地权属情况
1.2.4与周边帽儿山镇建设关系
三、道路交通现状与评价
1.3.1现状道路交通
1.3.2现状交通设施
四、旅游资源现状与评价
1.4.1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1.4.1.1山体景观资源
1.4.1.2水体景观资源
1.4.1.3植物景观资源
1.4.2旅游市场情况现状与评价
1.4.2.1帽儿山客源市场概况
1.4.2.2帽儿山客源市场职业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2.1国内风景区经验借鉴
2.1.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1.2台湾国家公园
2.1.3香港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2.1.4深圳东部华侨城
2.2国外风景区的经验借鉴
2.2.1加拿大国家公园
2.2.2美国国家公园
第三部分总体规划设计篇
总体规划结构图
3.2道路规划与交通组织
3.2.1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3.2.2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3.2.3道路系统规划
3.2.4高海拔的自驾游路线
3.2.5科普游览专线
3.2.6小火车游览专线
3.2.7登山道系统
3.3公共及市政设施规划
3.3.1公共设施规划
3.3.1.1住宿设施
3.3.1.2商业服务设施规划
3.3.1.3管理及其他设施规划
3.3.2市政设施规划
3.3.2.1给水规划
3.3.2.2排水规划
3.3.2.2.1污水规划
3.3.2.2.2雨水规划
3.3.2.3电力电信规划
3.3.2.3.1电力工程规划
3.3.2.3.2电信工程规划
3.3.2.4环卫设施规划
3.3.2.4.1公厕规划
3.3.2.4.2垃圾箱规划
3.4.2.1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3.4.2.2山林抚育规划
3.4.2.3林相改造建议
3.4保护工程规划
3.4.1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4.2生物资源保护与林相改造规划
3.4.3生态分区与政策指引
3.4.4安全工程规划
3.4.5社会文化环境保护规划
3.5分期开发
3.5.1指导思想
3.5.2开发时序
第四部分策略与经营篇
4.1发展策略的制定
4.1.1科普认知、生态优先的策略
4.1.2产品创新、体制创新的策略
4.2规划实施的建议
4.2.1用地整治
4.2.1.1土地使用功能置换
4.2.1.2土地使用功能整合
4.2.2村庄建设导控
4.2.3公众参与
4.2.4法制建设
4.2.5宣传教育
4.3投资估算
图纸目录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0.前言
1.区位分析
2.周边资源分析
3.现状分析
4.科研地位置分布
5.案例分析
6.季相分析
7.动物资源分析
8.机遇与挑战
9.规划目标
10.总平面图
11.结构分析
12.分区图
13.高层分析
14.森林分类经营分析
15.林相分析总图
16.林相分析1
17.林相分析2
18.林相分析3
19.林相分析4
20.交通系统分析
21.交通--车行
22.交通—小火车道
23.交通—登山道
24.水系统分析
25.分期实施
26.给水规划
27.排水规划
28.电力规划
29.标识-导游图板
30.标识-导向排
31.标识-界碑
32.标识-警戒牌
33.标识-形象类标识01
34.标识-形象类标识02
35.标识-形象类标识03
36.标识-形象类标识04
37.公共服务设施意向
导言
一、项目缘起及背景情况
森林,是人类的未来家园和财富。
校园,山地智慧的摇篮、实践科学管理森林的基地、都市的人们解读自然的课堂。
森林与校园的融合是自然与科学的崇高的融合,是未来的文明与自然交融的必要途径,是未来人类文明的全新飞跃。
2007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委托下,美国希尔景观设计事务所及深圳铭聿景观有限公司为整个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配套接待服务设施,为森林公园核心游览区的主要门户空间做景观规划设计,以便尽快启动整个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
二、规划依据
2.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
2.2《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87)城建字第281号]
2.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2.5《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黑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
2.6《尚志市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条例》
2.7《尚志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2.8《哈尔滨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2.9《尚志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中)等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是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暨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64.96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开发保护功能区划研究,和规划范围的具体地形地势情况,确定具体范围详见图纸。
为了统一规范,以下说明部分统一简称规划对象和规划范围为本区。
四、规划目标
帽儿山森林公园是以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为主体运营机构,实现:
1在近期完善帽儿山校园的建设,逐渐形成国家森林管理运营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框架体系,同时,在保护森林的条件下逐步建设和发展科普认知和生态旅游。
2远期实现区域森林大学城的建设规划,带动周围村镇形成区域性科普旅游配套设施体系。
在此基础上形成:
1以实地教学为国家培养一流的森林管理人才;
2实现从资源经营到资本运做的世界领先的体系;
3使森林公园成为国家科研基地,国家动植物物种的基因库基地,完善以流域边界量化生态系统的完整的体系,森林木材生产科学森林管理和持续开采利用的范例;
4以素质教育形成以大学城带动区域森林环境保护和科研科普氛围的知识群体,保护森林资源不被切割和无序开发;
5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教学区为主体,分期规划、分期与高品质旅游开发商联合打造国家森林科普教育的生态认知型旅游休闲公园。
逐步建立配套设施完备的高品质旅游渡假胜地,宏扬生态型的生活理念。
五、规划定位
建设全方位的集教学、森林科研、科普旅游为有机立体构架的国家森林公园管理运营体系。
六、规划构思理念
以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科学森林、生态至本的四大理念为主旨。
以大学为主体与高品质开发商联合创造一种对森林生境干扰最小,并且最大化的引进游人量和为游人提供科学的参观体验森林的通道系统。
将这种系统与原生森林环境重叠在一起,构成人与自然的立体交流空间,使人们即能够穿梭于森林之中,同时又能在控制的节点上进行生态体验活动,达到保护森林,与森林和谐共处的理想境地,这将是未来人类文明的全新飞跃。
第一部分梳理与解读篇
——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自然条件分析与评价
1.1.1地理位置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镇,地处张广才岭西部,西距哈尔滨市85Km。
阿城市45Km,东距尚志市48Km。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与上志市黑龙宫、乌吉密乡接壤,西接阿城,东北邻宾县,境南端以滨绥铁路为界。
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0′-127°34′,北纬45°20′-45°25′。
总面积264.96平方公里,,南北长45km,东西宽35km。
1.1.2气候条件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因离海洋较远,且有高山阻隔,故而大陆性气候较为明显,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春秋季风很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气温较高,7月平均气温20.9度,极端最高气温38度。
受地形影响,日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温差在15℃度左右,最大值可达20℃度。
春季气温略低于秋季,昼夜温差大。
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本区位于蒙古高原的东部,冷气常由西伯利亚至蒙古一带侵入,对该地区的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寒流到来,气温急剧下降。
一月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19.7℃。
7、8月份是雨量集中季节,平均降水量380.8mm,占全年降雨量的54%。
春季是过度季节,春季有强盛的西南、西北气流侵入,少雨干旱,4、5月降雨量为85.4mm,占全年总降水了量的12%,最多连续无降水日28天,个别年份值达37天。
初雪在9月下旬,终雪在4月下旬,降雪量占全年降水20%左右。
1.1.3地形地貌概况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属长白山系支脉张广才领西北部小岭的余脉,群峰之首的帽儿山,海拔808m,雄伟多姿,高耸挺拔,因其顶峰突兀形状,远望似帽儿得名,它是黑龙江省著名地风景名胜之一。
由于受长白山系新华夏张广才岭隆起带影响,地形复杂多样。
境内山峦绵延,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以重峦叠嶂起伏为地貌特征。
公园内海拔高度在300-808m之间,由南向北渐高,一般坡度在10-15°,属低山丘陵区。
公园既有平坦的农田,又有起伏的林地,还有岩石裸露的山崖、谷地、凸地等地貌。
公园内山体岩石主要为岩浆岩。
1.1.4水体情况
帽儿山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沟溪众多,清澈的山水常年不断,水上漂流活动已经形成。
四周山体和植被情况优良,山水配合较佳,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与生态科学研究价值。
1.1.5动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知识教育的重要基地。
由于多年来的和合理经营和管理,使得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本地区既有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如黑熊、狐、豹、黄鼬、松鼠等毛皮兽和药用动物;也有狩猎动物,如野猪、狍、东北兔、野鸡等;还有许多物种如豺、黑熊、猞猁等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频威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Ⅲ》中。
公园内有昆虫类66科298种,分属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脉翅膜和半翅目8个月,其中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两栖类5科9中,分属有尾目和无尾目。
两栖类是林业和农业害虫的天敌。
大蟾鱼、花背蟾鱼等是重要的药用动物。
中国林蛙、黑斑蛙和黑龙江林蛙等是珍贵的肉食动物和营养品原料来源。
爬行类3科,分属蜥蜴目和蛇目,它们是鼠类的天敌,有些种类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公园内的鸟类资源最为丰富,有17目49科255种,共269亚种。
其中有非雀形目135种,,在这一地区食物链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生境稳定发展的保障因素。
公园内的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既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木本植物,如三大硬阔,红松等珍贵树种,也有药用植物、浆果植物和山野菜等草本植物,如人参、柴胡、龙胆、黄芩、猕猴桃、山葡萄、五味子、猴腿蕨、蹄盖蕨。
据调查,公园内草本植物多达千余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44种,种子植物89科846种。
除此之外,帽儿山的早春植物十分丰富,约有80种,占帽儿山野生种子植物的十分之一。
这类植物花朵大,花数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1.6森林资源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属长白山植被区系,是东北东部山区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其中有林地面积22455公顷,林木总蓄积量为270万立方米。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带性顶极群落为阔叶红松林,境内天然次森林林型多样,,有山杨林、杨桦林、柞木林、白桦林等十几种林型。
二、建设情况现状与评价
本区现状建设情况主要有:
公共设施,村镇建设。
1.2.1现状公共设施建设情况
总体来说本区公共设施较为匮乏,只有帽儿山林场公共设施,位于帽儿山镇以北和帽儿山主峰西面、与帽儿山隔水相望,环境良好。
规模约450亩。
但是目前配套设施不完善。
1.2.2现状村镇建设情况
本区内分布有部分村落,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大多分布在本区东北侧山坳、东南侧山坳和老国道两侧。
现状建设主要为村镇住宅,吕家围子有少量临街而设的酒店。
1.2.3现状用地权属情况
本区为国家批准的森林公园保护用地。
另外帽儿山镇少数村落已有违法征地,位于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部位,(如漂流权属权问题)与规划布局矛盾较大,与整个森林公园的管理冲突。
因此此轮规划建议明确用地权属。
1.2.4与周边帽儿山镇建设关系
规划范围位于帽儿山镇的北侧,与镇区距离5公里左右。
登上帽儿山顶,可远望帽儿镇及其周围森林田园风光。
三、道路交通现状与评价
1.3.1现状道路交通
铁路-绥满铁路西北与玉泉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相通,东南与亚布力,牡丹江相接,哈黑铁路经哈尔滨与绥化,五大连池、黑河相通;哈佳线经哈尔滨与佳木斯,三江自然保护区相连;京哈线经哈尔滨与双城、长春相连,拉林线经阿城与吉林,敦化相通。
公路-帽儿山场部距新301国道高等级的公路仅4km,距旧301国道仅1km
1.3.2现状交通设施
本区内交通设施落后;目前来往哈尔滨市区——帽儿山的主要交通工具仍为私人或者单位交通工具,公交线路基本空白,更没有适应未来旅游发展需要的公交终点站场。
整个帽儿山地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停车场地。
因此交通设施的分布与设置也基本上与道路系统的完善程度对应。
本区的交通设施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需求。
四、旅游资源现状与评价
1.4.1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1.4.1.1山体景观资源
帽儿山地形起伏变化,沟壑相间,山形奇特,怪石横生,悬崖峭壁随处可见,有的壁立当空,直插云霄,有的似帽顶(帽儿山),有的似扇面,有的似笔架,有的山石相拥抱,似一对如胶似漆的情人;有散在河中或溪边的卧牛石,有形似棋盘的棋盘石,有人们赋予其形态特征的吻石。
如此奇特的地貌景观让游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帽儿山主峰,海拔808m,山壁陡峭,山势宏伟,山体俊秀,山道蜿蜒,呈现出孤峰插云、紫崖千仞,石壁嵯峨、磷峋怪异、百态千姿。
1.4.1.2水体景观资源
公园内的河游一带,阿什河蜿蜒曲折,两岸苍松环抱。
河水静若明镜,鱼游虾戏,尽可直观,石纹草根晰晰可辨。
游人如置画廊之中,心旷神怡。
1.4.1.3植物景观资源
森林植物景观是公园的主体,是公园中主要的构景要素,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繁花似锦,百草芬芳的春天,杨柳、白桦迎春吐翠,丁香,香气沁人心脾。
炎夏,浓荫密枝,使人倍感凉爽。
冬日,银装素裹,冰砌玉雕,苍松屹立。
帽儿山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广人稀之特点,使这里保存了大面积的森林。
5、6月间,杜鹃盛开,一片浩瀚花海,堪称一绝。
公园内天然次生林型多样,木本和草本植物繁多,共有千余种。
白桦纤细挺拔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松、杉树干笔直、挺拔坚韧、生机勃勃、刚劲有力。
1.4.2旅游市场情况现状与评价
1.4.2.1帽儿山客源市场概况
帽儿山现有客源较为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以帽儿山地区为中心,哈尔滨的游客所占比例较高,都超过了15%。
也有部分的省内市外、国内省外和境外游客,比例低于10%。
1.4.2.2帽儿山客源市场职业
帽儿山现状客源市场,以科研教学部门的游客最多,公司企业,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游客其次,而休闲时间最多的离退休人员并不占多数。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以上分析的调查日为周末和交通问题的原因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帽儿山主要景区的攀爬难度较高、设施服务不完善,相对于这样发展成熟的登山旅游区而言,帽儿山对老年游客吸引力还不够。
帽儿山客源市场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帽儿山在哈尔滨市以及附近客源市场影响区的影响以及功能定位。
根据帽儿山森林公园在未来的建设以及发展定位,可以对其客源市场进行拓展,分析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标的客源市场消费行为特征以及市场规模。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国内风景区经验借鉴
1.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1、风景名胜区的环保问题是关系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要给与高度重视;
2、景区内利益相关者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影响风景名胜区的长远开发;
3、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4、法制化是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必由之路;
5、对于旅游者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景区的管理。
1.2台湾国家公园
1、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公园是保护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的重要手段,其规模、建制规格要高于一般的保护区和植物园,在选址和建园上均有较强的针对性,特色明显。
2、管理职能化较为明确。
如对游乐区的开发、“营林区”的经营、国家公园的保安及公园的日常事务的管理等,均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及权限,突出了依法“行政”的管理方式。
3、重视对污染的控制。
一是实施对核心保护区的严格保护,二是通过完善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办法对游乐区的游客和设施建设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三是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污染控制。
4、形成生态保护的社会教育宣传体系。
主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树立公众的环保意识。
这一点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尤其重要。
1.3香港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1、重视对市民素质的提高,开展自然与环保教育,从小抓起;
2、完善媒体宣传教育体系;
3、法制化是很重要的一环;
4、管理机构的完善与系统化。
1.4深圳东部华侨城
设计在容纳大量游人的前提下,保证整个园区内无机动车通行,以单轨小火车抵达各处景点,去看湿地、瀑布、索道、滑道、吊桥、别墅、小镇、旅馆应有尽有。
将游人带到山区体验理想型的山林景观,并且原封不动的保护了原有植被体系。
这种理念超越于传统概念的森林公园之上,与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规划布局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成功运营的森林公园。
二、国外风景区的经验借鉴
现在国内研究较多的是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管理制度以及有关管理方法的问题,与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现相对而出的是国外国家公园的概念。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设立时间较短在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方法上有许多的缺憾与遗漏,我国现有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
许多风景名胜区进行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有资产认识的不清晰以及管理制度的混乱,造成许多风景名胜区在开发中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国外的国家公园的建设由于已经走过了较长的发展道路,在国家公园的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获取了环境与旅游、生态以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1加拿大国家公园
1、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2、立法一直是最有效的管理元素;
3、凭借科学研究带动国家公园的发展,包括国家公园审批与规划;
4、开展国家公园管理的监督工作,特别是游憩利用;
5、公众参与建设,尊重公众的意见。
2.2美国国家公园
1、以看护者的身份,而不是业主的身份对待国家遗产,谁也没有权利随意支配;
2、美国国家公园的保护建立在完善的法律的基础上;
3、严格限制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尤其要将住宿、度假设施减少到最低限度;
4、同时在税收、政策和技术等层面支持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建立;
5、对规划进行科学的评价,包括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等;
6、在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形成制度,以听取生态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意见,逐步消除遗产管理中的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
7、管理者和规划者们积极参与风景区周边地区的规划决策事务,利用行政、资金、税收、教育等手段尽量减少外围环境对风景名胜区的不利影响;
8、在时机成熟时应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国家自然文化遗产体系规划,根据国家财力和保护资金的落实情况,量力而行,严格制订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入选标准和评选程序。
第三部分总体规划设计篇
——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一、总体规划结构图
根据场地特点和景区对功能的需要,总体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三环,四片的空间结构关系.
一带:
阿什河景观带
两轴:
场部——帽儿山主峰轴
进德——帽儿山主峰轴
三环:
山谷游览环线
小火车游览环线;
快速自驾车游览环线.
四片:
帽儿山/老山登山运动科普休闲区;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林场教学区及游客接待区;
2号高档休闲度假区.
老爷岭/尖砬沟科普观光区
二、道路规划与交通组织
3.2.1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景区与主要客源地、主要景区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交通组织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要求。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道路系统规划的原则包括:
◇道路系统与功能相结合
首先:
道路系统与人流疏散功能相结合。
即主要道路的选线应尽量以人流疏散功能要求为准,接待区内人流、车流密集、交通时效性明显,道路规划必须能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换乘等要求。
其次:
道路系统与未来发展相结合。
为了建设一流的森林公园,在道路系统的规划上应该突出旅游及科研方面的特点,满足最大化的使游人感受场地各个区域的特点的机会。
再次:
道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
即道路的选线应满足生态保护的需要。
这就要求道路的设计不能够是在大面积破坏山体、植被的情况下进行。
3.2.2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道路系统规划在以上共同原则的框架下,结合该森林公园自身特点,遵循以下规划思路:
◇尽量保留已有的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与车流、人流疏散相结合。
◇便捷的联系各个景区,便捷的通过各种交通系统到达各个区域
3.2.3道路系统规划
按照道路系统规划原则与思路,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区道路系统规划为:
高海拔的自驾游路线。
科普游览专线
小火车游览专线
登山道系统
3.2.3.1高海拔的自驾游路线
连接整个景区的在未来建设的机动车道,沿着景区外围的山体行成连绵起伏的机动车环道,能够便捷的到达各个景区,以及在其周围提供了便于游人观景的观景平台,与小火车游览道形成良好的接驳。
3.2.3.2科普游览专线
以科普知识的认知和学习为主要目的的游线,能够认识整个帽儿山景区绝大多数的物种及地形地貌
3.2.3.3小火车游览专线
是以轨道系统为主的连接整个景区的公共交通系统,能悠闲的乘坐着园区的火车观赏整个景区的各个景点,是未来景区发展必须的旅游游览专线。
3.2.3.4登山道系统
为旅游者和登山爱好者提供的多条难度不一的登山线路,涵盖了各个群体对不同登山线路的需要。
三、公共及市政设施规划
维持旅游景区正常的游览秩序和经营秩序的公共设施主要有餐饮设施、住宿设施、服务管理设施、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3.3.1公共设施规划
3.3.1.1住宿设施
帽儿山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分为酒店、渡假村和农家旅馆三大类型。
3.3.1.2商业服务设施规划
帽儿山地区的游览产品主要是围绕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服务,并没有太多代表地方文化的特色旅游商品,因此,商业服务设施也主要是为游览过程提供必要的商品服务,如小卖、饮料等。
规划中不设置大型商业设施和商业街,商业点可以集中在厂部东南侧,与餐饮设施集中布置;其他商业点结合景点、停车场和宾馆进行基本配置,其规模和经营内容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
3.3.1.3管理及其他设施规划
根据森林公园内行政管理的类别和总体布局要求,共规划了派出所3处、公园管理站8处、护林管理站8处。
派出所和公园管理站各分布在综合服务管理区,护林管理站根据便于管理和便于交通的原则分散于园内各处。
林场厂部集中设置游客信息中心、游客投诉中心和医疗救助中心等服务设施,在综合管理中心内一同设置。
3.3.2市政设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