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9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docx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docx

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3、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4、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

1、广泛性。

2、传递性。

3、教育性。

4、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6、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

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7、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8、计算机的特点:

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9、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

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根据用途划分

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根据规模划分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

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

(%1)按处理对象划分:

模拟计算机:

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

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

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

(%1)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通用计算机:

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

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

(%1)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

巨型机:

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

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

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

用于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用作网络服务器。

小型计算机:

适合用作中小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服务器。

微型计算机PC:

通用性好、软件丰富、价格低廉,主要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

工作站:

面向特定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

10、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计算   2、信息管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1、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

巨型化(研制巨型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微型化(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网络化、智能化(指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和多媒体化。

12、数制及其转换   

数码:

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如:

1、2、3、4、A、B、C、D、Ⅰ、Ⅱ、Ⅲ、Ⅳ等。

基数:

数值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如二进制的数码式0、1,基为2。

位权:

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

如十进制数111,个位数上的1权值为100,十位数上的权值为101,百位数上的权值为102。

13、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位(bit),简称b,也称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数就是一位。

字节(byte),简称B。

规定8个位为一个字节。

字节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微型存储器每个存储单元的大小就是一个字节,所以存储器容量大小也以字节数来度量。

1KB=210B,1MB=220B,1GB=230B,1TB=240B(K、M、G、T)

字(word):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称为字,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这一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字长。

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字长越长,速度越快,精度越高。

微型机字长是字节长度的整数倍,一般为8、16、32、64

14、数值的表示:

“0”表示正,“1”表示负。

机器数:

机器内存放的正负号数码化后的数。

真值:

机器外存放的由正负号表示的数。

15、计算机处理的对象必须是以二进制表示的数据。

数值数据:

具有数值大小和正负特征的数据;非数值数据(字符或符号数据):

文字、声音、图形等数据无数值大小和正负特征。

7位标准ASCII码

用什么表示一个字符

最高位

实际用到

表示多少个不同字符

一个字节(8位)

0

7位

128个

16、汉字编码

(1)汉字交换码:

用连续的两个字节(16个二进制位)来表示一个汉字。

(2)机内码:

是计算机内处理汉字信息时所用的汉字代码。

机内码是真正的计算机内部用来存储和处理汉字信息的代码。

为了能区分汉字与ASCII码,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汉字时把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最高位改为1,称为“机内码”。

(3)汉字字形码:

用来将汉字显示到屏幕上或打印到纸上所需要的图形数据。

点阵码:

用点阵汉字字形的编码,把汉字按字形排列成点阵,常用点阵有16*16,24*24,32*32或更高。

汉字字形点阵和输出简单,但信息量很大,占用的存储空间也非常大,一个16*16的点阵要占用32个字节,32*32的占用128个字节,且容易失真。

矢量码:

使用一组数学矢量来记录汉字的外形轮廓,记录的字体称为矢量字体或轮廓字体。

很容易放大缩小且不会出现锯齿状边缘。

屏幕上看到的字形和打印输出的效果完全一致,且节省存储空间。

PostScript字库、TrueType字库就是这种字形码。

(4)汉字输入码(流水码、音码、形码、音形结合码):

有键盘、手写、语音、扫描识别等多种,键盘输入法最主要。

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采用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也称为汉字外部码(外码)。

17、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

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计算机设备,这些部件和设备依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叫裸机,它是计算机完成工作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二进制代码,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供CPU调用和处理。

常用的输入设备:

鼠标、键盘、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和A/D转换器等。

运算器:

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它的速度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参加运算的数(称为操作数)由控制器指示从存储器或寄存器中取出到运算器。

控制器:

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

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等性能对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存储器:

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内存储器(ROM、RAM、Cache):

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存放处。

内存储器和CPU一起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部分。

1)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只能读取,不能改写,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并且断电后仍能长期保存。

容量较小,一般存放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

2)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

容量比ROM大,CPU从RAM中可读出、写入信息,但断电后所存的信息丢失。

3)高速缓存(Cache):

在内存和CPU之间的与CPU速度接近的、高速的、容量相对较小的存储器,协调RAM和CPU的速度差。

对计算机性能有很大影响。

记忆缓存16KB,二级512KB。

外存储器:

主机的外部设备,存取速度较内存慢得多。

是主存储器的后备和补充,不能和CPU直接交换数据。

输出设备:

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信息转换成人们习惯接受的信息形式(字符、图形、声音等),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还有绘图仪、各种数模转换器(D/A)等。

计算机软件系统:

输入计算机的两类信息:

数据、程序。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1)指令:

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它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这串二进制数码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2)程序:

由一系列指令组成,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的集合。

3)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计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

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软件基础: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的总和。

数据是程序的处理对象,文档是与程序的研制、维护和使用有关的资料。

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作用:

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使用效率,协调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并在硬件提供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拓展计算机的功能,提高计算机实现和运行各类应用任务的能力。

系统软件:

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开发应用软件的软件。

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服务软件等。

1)操作系统:

一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系统化程序集合,它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为用户和应用软件提供了访问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的桥梁(主要作用:

管理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五个管理功能:

处理及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按运行的环境:

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

2按管理用户的数量:

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3同时管理的作业数: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

基本功能是把用面向用户的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二进制语言程序。

3)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

又称工具软件,如系统诊断程序、调试程序、排错程序、编辑程序、查杀病毒程序等等。

4)数据库管理系统:

主要用来建立存储各种数据资料的数据库,并进行操作和维护。

18、微型计算机系统:

按照性能、结构、技术特点分类:

单片机、单板机、便携式微机。

单片机:

具有计算机功能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CPU、一定容量的存储器、I/O接口电路)芯片,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但存储器容量较小,一般用于专用机器或控制仪表、家用电器等。

单板机:

将微处理器CPU、一定容量的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就成为单板机。

这块板上还有简易键盘、液晶或数码管显示器,以及外存储器接口等。

价格低廉易于扩展,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微机教学和试验,或作为计算机控制网络的前端执行机。

PC:

配置有显示器、键盘、硬磁盘、打印机、光驱驱动器、软驱驱动器、软盘驱动器,以及一个紧凑的机箱和一些可以插接各种接口板卡的扩展插槽。

便携式微机:

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19、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字长、内核、内存容量、运算速度(主频高,字长长,内存容量大,存取周期短,运算速度快)。

主频:

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单位赫兹(Hz)。

字长:

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越长,计算机功能越强。

内核:

对多任务处理速度的要求提高,双核处理器:

在一块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并通过并行总线将各处理器核心连接起来。

内存容量:

内存储器终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

运算速度:

单位MIPS(MillionInstructionsPerSecond,每秒106条指令)和BIPS(109)。

还包括机器的兼容性(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目,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格功能等。

20、常见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更为紧凑和集中的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主体:

主机箱。

内有主板、CPU、内存、显示卡、声卡、硬盘、软驱、光驱、电源等;

外部设备:

显示器、鼠标、键盘、打印机、音箱等。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的CPU也成为微处理器,是将运算器、控制器、高速内部缓存集成在一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

1)内存:

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随机存储器(RAM)。

目前常用的内存有SDRAM(同步随即动态存储器)和DDRSDRAM(双倍数据传输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两种。

将其插入主板的插槽中,就与CPU一起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

2)外存:

特点:

存储容量大、可靠性较高、价格低,断电后永久保存信息。

按存储及介质不同可分为:

磁表面存储器、光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闪存)。

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为三类: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微机常见总线标准: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信息干线,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1)PCI总线:

局部总线,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

2)AGP总线:

是加速图形端口的缩写,为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总线结构,使图形加速硬件与CPU和系统存储器之间直接连接,无需经过繁忙的PCI总线,提高了系统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和随机访问内存时的性能。

3)USB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新型接口标准。

4)IEEE1394总线:

把电脑、电脑外设、家电等设备连接起来,达到实时传送多媒体视频流的高速高带宽数据传输效果。

主板: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有时又称为母板或系统板,是一块带有各种插口的大型印刷电路板,集成有电源接口、控制信号传输线路(控制总线)和数据传输线路(数据总线)以及相关控制芯片等,将主机的CPU芯片、存储器芯片、控制芯片、ROMBIOS芯片等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

输入设备:

输入/输出(I/O)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

输出设备

21、打印机分为:

点阵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22、媒体:

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是一个可组织、存储、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

2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特点:

多样性、实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

24、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2、专用芯片。

3、大容量存储器。

4、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1、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是人类的一次伟大而深刻的文化变迁。

2、目前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在第二代。

3、面向特定专业领域使用的计算机:

工作站。

4、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

5、属于人工智能领域:

语言处理、自动定理证明、智能数据检索、视觉系统、问题求解、自动程序设计。

6、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包括:

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

7、计算机之父:

英国数学家巴贝齐,1946年领导创造了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8、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

音频

WAV.WMA.MP3.MIDI.AU.SND.

视频

AVI.MPGMPEG.WMV.ASF.MOV.

图片

BMP.JPEG.(JPG)GIF.TIFF.PSD.PNG.PCX.PDC.PIC.

与运算(AND):

0∧0=0;0∧1=0;或运算(OR):

0∨0=0;0∨1=1;

1∧0=0;1∧1=1;1∨0=1;1∨1=1;

第二章

操作系统:

是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四种特性:

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并发性: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行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段内同时执行。

(多任务系统)

共享性:

指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可被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所使用。

虚拟性:

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编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把一台物理CPU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CPU,也成为虚处理器。

异步性(随机性):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网络与通信管理、用户接口。

处理机管理的两项工作:

1、处理中断事件。

2、处理器调度。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

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和存储扩充。

设备管理的功能:

提供外围设备的控制与处理、提供缓冲区的管理、提供外围设备的分配、提供共享性外围设备的驱动和实现虚拟设备。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

提供文件的逻辑组织方法、物理组织方法、存取方法、使用方法,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存取控制和存储空间管理。

网络操作管理功能:

网上资源管理功能、数据通信管理功能和网络管理功能。

用户接口包括:

程序接口、命令接口和图形接口。

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界面的使用环境和功能特征的不同,分为: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目前又出现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典型操作系统:

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

DOS操作系统:

单用户、普及型的微机操作系统。

Unix操作系统:

通用、交互型分时操作系统。

对话框:

模式对话框(只运行此对话框)、非模式对话框(对话框打开时可以运行程序)。

文件(可执行文件、非可执行文件):

只存放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1、排列图标按名称:

项目的主名按类型:

扩展名按大小:

长度按日期:

修改时间。

2、文件名文件名是文件在磁盘中唯一的标识符,文件名中可包括空格和英文句号,不允许使用/、\、*、?

、<、>、|等符号。

扩展名又叫“类型名”。

3、文件夹中不仅可以包含文件和文件夹,也可以包含打印机、计算机等,文件夹和文件的命名规则相同。

4、①右击“开始”—资源管理器。

②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

③单击“开始”“附件”“资源管理器”。

6、文件夹属性:

只读、隐藏、存档。

7、文件夹的复制:

复制文件夹时,文件夹内的所有文件和下级文件夹以及下级文件夹内的文件都将被复制,即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可以同步进行。

8、一次只能为一个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

9、WindowsXP的通配符:

和*两个通配符,其中?

可以和一个任意字符匹配,*可以和多个任意字符匹配。

10、文件的压缩:

可减小它们的大小,并可减少它们在卷或可移动存储设备上占用的空间。

11、区域设置影响:

日期、时间、货币和数字的显示方式。

绿色软件

将组成该软件系统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本机的硬盘,双击主程序可以运行。

非绿色软件

向系统注册表中注入一些信息才能运行。

重新启动完成安装、卸载。

完全格式化

清除磁盘中所有数据,对磁盘进行扫描检查,将发现的坏道、坏区进行标注。

快速格式化

只清除磁盘中的所有数据。

注意:

从未格式化过的白盘不能进行快速格式化。

磁盘的卷标=别名。

12、文件碎片过多:

1、降低硬盘运行速度,引起系统性能下降,严重的还要缩短硬盘寿命。

2、过多的磁盘碎片可能导致存储文件的丢失。

13、记事本为单文档应用程序,在同一时间只能编辑一个文档。

取消一个选定的文件夹

按住Ctrl,单击取消的

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按住Ctrl键移动

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按住Shift键移动

永久性删除

按住shift键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或一个汉字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或一个汉字

光标上移一行

光标下移一行

Home

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开始

End

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尾部

PgUp

向前翻页

PgDn

向后翻页

Ctrl+←

光标向左移一个英文单词或一个汉字

Ctrl+→

光标向由移一个英文单词或一个汉字

Ctrl+Home

光标移到文件开始

Ctrl+End

光标移到文件结尾

Delete

删除光标后的一个英文字符或汉字

BackSpace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英文字符或汉字

Shift+光标移动键

进行文本选择

文件夹全部选定

Ctrl+A

位图文件

.bmp

快捷方式

.lnk

可执行文件

.exe.bat.cmd

安装程序

setup.exe

文件名字符个数

1—255(一个汉字=两个字符)

第四章

1、Excel主要功能:

①简单方便的表格制作功能;②强大的图形、图表功能;③快捷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功能;④列表功能。

2、每个工作表都是存入某类数据的表格或者数据图形。

3、256列:

A,B,···,Z,AA,AB,···,BA,BB,···,IV;65536行:

1~65536。

4、

关闭工作簿:

①工作簿处于最大化:

菜单栏最右端“关闭”。

②处于非最大化,标题栏最右端的“关闭”。

5、一个工作簿包含多个工作表,根据需要可以对工作表进行添加、删除、复制、切换和重命名等操作。

6、隐藏和取消隐藏工作表:

格式—工作表—隐藏(取消隐藏);

7、隐藏和取消隐藏工作簿:

窗口—隐藏(取消隐藏)。

8、Excel2003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文本(或称字符、文字)、数字(值)、日期和时间、公式与函数等。

9、在Excel2003中,文本可以是字母、汉字、数字、空格和其他字符,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10、Excel2003包括四类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错误值

可能的原因

#####

单元格所含的数字、日期或时间比单元格宽或者单元格的日期时间公式产生了一个负值

#VALUE!

使用了错误的参数或运算对象类型,或者公式自动更正功能不能自动更正公式

#DIV/0

公式被0除

#NAME?

公式中使用了Excel2003不能识别的文本

#N/A

函数或公式中没有可用数值

#REF!

单元格引用无效

#NUM!

公式或函数中某个数字有问题

#NULL!

试图为两个并不相交的区域指定交叉点

11、单元格的数据格式定义包括六部分:

数字、对齐、字体、边框、图案和保护。

12、创建数据清单遵循的规则:

①一个数据清单最好占用一个工作表。

②数据清单是一片连续的数据区域,不允许出现空行和空列。

③每一行包含相同类型的数据。

④将关键数据置于清单的顶部或底部:

避免将关键数据放到数据清单的左右两侧,因为这些数据在筛选数据清单时可能会被隐藏。

⑤显示行和列:

在修改数据清单之前,要确保隐藏的行和列已经被显示。

如果清单中的行和列未被显示,那么数据有可能会被删除。

⑥使用带格式的列标:

要在清单的第一行中创建列标。

Excel2003将使用列标创建报告并查找和组织数据。

对于列标请使用与清单中数据不同的字体、对齐方式、格式、图案、边框或大小写类型等。

在输入列标之前,要将单元格设置为文本格式。

⑦使清单独立:

在工作表的数据清单与其他数据间至少应留出一个空列和一个空行。

在执行排序、筛选或自动汇总等操作时,这将有利于Excel2003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