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034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管理P6---作业工期类型、逻辑关系、作业类型.doc

一、作业工期类型

每一道作业都会使用一种工期完成百分比类型以便在进行进度更新时以何种方式来进行计算。

决定在更新作业时,进度、资源可用情况或费用中,那一项将起决定作用。

工期类型仅在作业分配了资源时才会发生作用,但对配合作业不起作用,因为配合作业本身只有开始或完成日期,并且不能分配资源只能分配其它费用,所以,作业工期类型对其不起作用。

工期的计算式为:

资源用量/单位时间资源用量。

下面根据计算式来分析当某个变量改变时,其它值改变达到资源平衡的目的。

为此,我们先来学习作业工期类型的分类和特点。

1.1固定工期和单位时间用量或固定工期和资源用量:

表示进度工期是项目计划中的决定性因素。

当修改或更新作业时,作业工期不变,而且根本就不考虑分配的资源数据。

通常在使用任务作业类型时,选择该工期类型。

当更新作业的尚需工期时,可以选择让P5来计划尚需数量或单位时间用量。

如果想要重新计算尚需数量或单位时间用量并保持资源的单位时间用量恒定的话,则选择固定工期和单位时间用量。

1.2固定单位时间用量:

表示资源是否可用是项目计划最关键的部分。

在该种情况下,即使作业工期或工作量改变,单位时间用量也将保持恒定不变,通常对于独立式作业来选择使用这种工期类型,例如有一名工程师,每天仅工作4小时。

1.3固定资源用量:

表示作业的预算(数量或费用)是一个限制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作业的工作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当变更作业时,即使作业的工期或资源单位时间用量改变,完成作业所需要的资源用量(工作量)也不会改变。

一般来说,可以将该类型与独立式作业一起作用,当增加新资源给作业时,则可以缩短作业的工期。

例如,在室外管网管道安装工程中,资源用量基本是确定不变的,当增加劳动力时,则会缩短管道安装的工期。

但这也需要施工现场提供足够的场地。

二、作业间逻辑关系

作业间逻辑关系,表示两作业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确定时间先后顺序。

在P3中一旦设置好作业间的逻辑关系和所需工期,在执行进度计算时便会自动按照逻辑关系来计算出作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这一点将在编制计划时得到有效的体验。

在P3中共有四种,分别是完成到开始(FS),完成到完成(FF),开始到开始(SS),开始到完成(SF)。

注,S是Start的英语单词,F是Finash的简写。

下面以A代表紧前作业,B代表后续作业,来说明四种逻辑关系。

2.1完成到开始:

这是P3中默认的逻辑关系,它表示作业B的开始取决于作业A的完成。

也就是说,只有作业A完成之后,作业B才能开始。

例如,在室外管网施工中,需要回填时常需要对管道进行试压或其它试验才能回填,因此,回填这道作业的开始时间取决于管道试验是否完成并且合格。

所以这两者的关系就是完成到开始的逻辑关系。

2.2完成到完成:

它表示作业B的完成取决于作业A的完成,只有作业A完成了,作业B才能完成。

比如在楼板混凝土浇注阶段,水电预埋管道、洞口的完成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浇注,而按正常的作业顺序,必须等水电管道预埋完成之后才可以浇注混凝土。

所以这两者是完成到完成的关系,但在时间上有延时,因为楼层浇注混凝土是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的。

注,如采用完成到开始的逻辑关系亦可以,但在现实中,为了赶进度,亦可能在水电基本完成的时间就开始浇注混凝土。

2.3开始到开始:

它表示作业B的开始取决于作业A的开始,只有作业A开始了,作业B才能开始。

比如室内水电安装时,需在墙上开凿管槽,那么必须等砌体工程基本完成或完成到一定规模之后,水电工才会进场开凿。

这两者构成了开始到开始的关系,但在时间上亦有延迟。

2.4开始到完成:

它表示作业B的完成取决于作业A的开始,只有作业A开始了,作业B才能完成。

总结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是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这是因为存在作业延时的关系。

而在实际中,也可通过设置延时来采用默认的FS关系,这样就不用每次都选择作业逻辑关系类型。

延时分为正延时和负延时,正延时表示作业时间往后推,负延时表示作业时间往前推。

例如,在楼层浇注混凝土和模板拆除这两道作业之间,是完成到开始的关系。

但施工规范要求,只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模板方可拆除。

假如延时设置为10,那么模板拆除作业便会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的第10天开始。

拓展:

1.2.1四种基本逻辑关系

作业的逻辑关系表示了作业之间的依赖关系,基本逻辑关系有以下四种:

1)完成-开始Finish-to-Start(FS)

完成-开始Finish-to-Start(FS):

后续作业的开始依赖于紧前作业的完成,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工程方面,这种逻辑关系可以用支模板与浇灌混凝土来说明,一定是模板支完以后才能浇筑混凝土的,即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依赖于支模的时间。

2)完成-完成Finish-to-Finish(FF)

完成-完成Finish-to-Finish(FF):

后续作业的完成依赖于紧前作业的完成,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工程方面,可以用基坑抽水与基坑浇筑来说明。

基坑抽水的时间,一定依赖于基坑浇筑的时间,当基坑浇筑完成时,基坑抽水才能完成。

3)开始-开始Start-to-Start(SS)

开始-开始Start-to-Start(SS):

后续作业的开始依赖于紧前作业的开始,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工程方面,可以用设备的采购与设备的安装来说明。

设备的安装时间一定是设备到货开始以后才能开始。

4)开始-完成Start-to-Finish(SF)

开始-完成Start-to-Finish(SF):

后续作业的完成依赖于紧前作业的开始,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工程方面,如库房作业的完成,依赖于设备安装的开始。

当这四种基本的逻辑关系不能完全定义作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时,即后续作业不能在其紧前作业开始/完成后立即开始/完成,则可通过设置逻辑关系的延时来解决。

延时包括正延时和负延时两种,而且作业之间的四种基本逻辑关系都可以与延时配合使用。

正延时反映的是逻辑关系的顺延,负延时反映的是作业之间有交叉搭接。

1.2.2逻辑关系的设置原则:

1).应尽可能使用四种基本逻辑关系,有需要时可配合使用延时,尽量不要使用限制条件和开口项(指没有紧前和/或紧后作业的作业)。

2).真正的关键路径必须是通过逻辑驱动并经进度计算而确定的,逻辑驱动也有助于提前预警随后的作业项将会受到前面作业延时的影响。

3).如果不得不使用限制条件,需要解释为何要加限制条件以及具备什么条件方可通过逻辑驱动。

在进度计算和进展分析时要重点关注这些限制条件。

三、作业类型

作业类型是为解决作业日历与资源日历冲突而设置的,而又是作业密切相关的几个属性之一,所以非常有必要在增加作业的时候进行设置。

作业类型包括:

任务作业、独立式作业、开始里程碑作业、完成里程碑作业、配合作业五种。

下面将这几种作业类型的特点和应用作一说明。

1)任务作业:

作业是根据作业日历而不是资源日历来进行计划安排。

也就是作业上的资源要根据作业日历来安排使用,即任务驱控型作业。

这一特点使得它适合于大多数的作业类型,因此被选择为作业类型的默认值。

例如,设计和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安排都属于这一作业类型,当作业任务下达之后,资源本身的日历并不起作用(原来资源日历规定周末可以休息,但因作业任务量需要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用),必须在任务规定的作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

2)独立式作业:

与任务作业刚好相反,独立式作业是根据资源的时间或资源日历驱控作业,也就是作业分配的资源可用量决定了作业的开始和完成日期。

例如在项目前期,办理证件的时候,由于涉及到相关的政府部门,而其受理时间是受到周末的影响的,所以这一种作业必须考虑到相关部门的作息制度。

又如,公司内部的审核制度,在正常的情况下,主管领导周末是休息的,因此所需要进行的作业也必然受到这一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而导致执行进度落后。

P5正是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时间不一样,特地设置了任务类型来解决这一矛盾。

3)开始/完成里程碑作业:

该作业表示着项目的主要阶段的开始或结束点(项目的主要控制点或重大形象进度点)。

里程碑作业的工期为零,可以分配有其它费用,不能分配资源,但可以选择一个主要资源,以便于在PR中可以查看到里程碑作业。

例如,当施工图纸经过审图公司审查之后,标志着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完成,应转入到招投标阶段,因此该作业可以设置为完成里程碑作业,并可分配其它费用(设计费)给它,这样就可以将各个主要阶段用标志性的作业点把它与其它作业区分开来。

同样地,等主体封顶、装饰工程完成、工程款支付等其它重大形象进度点或重要作业也可设置为里程碑作业,以便对进度进行检查对比。

4)配合作业:

该作业的工期取决于其紧前作业和/或后续作业(与逻辑关系类型有关)。

配合作业通常是一道持续性的作业,如办公室工作、变更处理或项目管理等一些管理性作业,在进度计算与资源平衡时都将忽略配合作业,另外配合作业不能分配限制条件。

配合作业也可用于参与项目建设的多方参与人,即在二级计划中将EBS结点转为配合作业,其不参与以后的作业运算,因此可以导入到配合单位的三级计划中作为计划参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