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30358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x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

  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圣诞节日的向往,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Flash动画、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

  2、欣赏后,提问:

A:

这是一首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

听到歌曲有什么感受?

B:

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感受歌曲的节奏。

播放音乐,请幼儿边拍手边听歌曲。

听完后,提问:

A: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B:

4/4是什么特点?

  C: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师:

这首歌这么好听,如果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

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

  “小朋友,你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一样。

  4、进行歌曲表演

  三、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

师:

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2活动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

  “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手段。

”我爱音乐,幼儿更爱音乐。

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发现美,产生愉悦的心情。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间听见幼儿在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再仔细一听,他们把歌曲中的内容改掉了,换上了别的小动物还一边做动作,非常开心。

我就在想,何不为幼儿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去唱、去跳、去创编呢?

对于打班幼儿来说,他们非常喜欢比赛的游戏形式,可不可以把这种比赛形式用于音乐仿编活动中来呢?

于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构思,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仿编活动的快乐,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体验比赛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五队,菠萝队、桔子队、西瓜队、桃子队、苹果队并配带好标记。

  2、老虎布偶一个,牛、鸭子、羊、小猫、小青蛙图片各一。

  3、森林动物图五张

  4、《两只老虎》节奏图谱,已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过程:

  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

啊,谁来了,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

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

”、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

”、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老虎想请你们边唱边做做动作,好吗?

  4、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布置任务:

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们带来了五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

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

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才算好,等都好后五组队员来个比赛,听听哪组唱的最好并请老虎大王来为优胜对发奖。

记住,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一起学学唱唱改编好的歌词。

  、幼儿与老师、老虎大王一起评出优胜对,并边唱该对编的歌边发奖。

  5、在动物舞会中结束活动。

  “老虎大王听了可真开心,直夸我们大三班小朋友聪明。

它想为我们开个舞会,小动物都赶来参加了,你们开心吗?

你可以邀请小动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让我们跳起来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3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看图谱,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2.初步尝试听旋律拍出简单的节奏型。

  3.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4.对器乐演奏活动产生兴趣,并喜欢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

  《昆虫音乐会》教学挂图、音乐CD。

  3.节奏图谱一张,打击乐器木沙铃、沙锤、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森林里面要举办一场隆重的昆虫音乐会,有很多昆虫都要来参加,你觉得会有哪些昆虫会来呢?

  2.教师出示三种旋律及节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虫三种昆虫依次出场为线索,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用身体进行表现。

  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踏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拍手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模仿蟋蟀的叫声表现节奏型

  XXXXXX︳XX---︳,并跟随音乐旋律表现。

  3.播放《昆虫音乐会》乐曲,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连

  贯的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尝试学习用乐曲进行演奏。

  逐一出示沙蛋、沙锤、木沙铃,介绍乐器,分发乐器,让幼儿尝

  试探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教师用指令、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尝试演奏乐器。

  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播放乐曲,带领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结构,初步培养幼儿听辨、分析乐曲的

  能力。

  2、能运用不同的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水族馆音乐、图谱、小鱼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初步感受音乐师:

  “孩子们,让我们都来做快乐的小鱼,尽情地在这片大海里

  游一游吧!

”以故事为载体,感受理解音乐

  1、仔细倾听,欣赏乐曲师:

  “在这片美丽的大海里,有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段音乐会告诉大家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提问:

你觉得音乐里可能有谁?

它在干什么?

  2、结合图谱,分段理解乐曲师:

传说在海底深处,有一颗神奇、美丽的宝石,小鱼们都想找到宝石,有一天,它们唱着歌快乐地出发了——教师分别学小鱼和大鲨鱼的声音唱歌:

  “我是一条小鱼,我要找到宝石,我在水里游来游去,游得多快乐”

  “我是一条鲨鱼,我要吃掉小鱼,左边找找,右边找找,没有找到。

”提问:

小鱼和鲨鱼是怎样唱歌的?

它们唱了几次?

  3、幼儿用手指模仿小鱼,随音乐表演。

  提问:

这段音乐中到底有哪些小动物?

大鲨鱼想吃掉小鱼,小鱼该怎样避险?

  4、幼儿带小鱼、鲨鱼道具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做小鱼动作,大鲨鱼出来后,小鱼立即停止不动。

  5、交换角色,再次随音乐表演。

  启发想象,大胆表现提问:

大海里还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是怎样做的?

  1、幼儿模仿大海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表演。

如:

  “我是一只螃蟹,我要找到宝石……”

  2、分角色扮演鲨鱼和其他小动物随音乐表演。

  四、活动结束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名字叫《水族馆》,它是由法国著名的音乐家圣桑作曲,回家以后,希望你们从电脑上查一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5设计意图:

幼儿升入大班后,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断增强。

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

  《啄木鸟》是一首ABC结构的乐曲,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

结合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它想象成啄木鸟为树木看病的故事。

A段音乐平稳、流畅,像啄木鸟医生正在检查小树。

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笃笃笃”的为苹果树捉虫。

C段音乐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Flash课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选择听觉、视觉、运动觉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听辨乐曲的三段体结构,感受A段的节奏平稳,体验B段的节奏跳跃,欣赏C段的优美流畅。

  2.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了解啄木鸟的特征。

  物质材料准备:

ppt,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引起猜测。

  “果园里的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

请谁来给苹果树治病呢?

  2.”啄木鸟到果园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

让我们到音乐里听一听,找一找。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内容

  1.初次欣赏,感知乐曲内容。

  “你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用动作表现乐曲。

  “这首音乐一共可以分成几段呢?

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给大树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医生在捉虫,哪一段是大树长出了茂盛的树叶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

  1.学习用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平稳。

  “啄木鸟医生是怎样帮大树做检查的?

我们一起学一学。

检查了几棵大树啊?

  “如果你是啄木鸟医生,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动作给大树做检查?

  “啄木鸟帮大树做完检查,接着要干什么了?

  2.学习用动作表现B段的跳跃。

  “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看病的呢?

它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捉虫子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每颗大树的蛀洞一样多吗?

谁来说一说。

  3.学习用动作表现C段乐曲的优美流畅。

  “大树们在干什么啦?

我们一起也来跳一跳舞!

  “你还能用什么样的优美动作来跳舞?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动作一起听音乐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体验合作快乐

  1.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大树,其它幼儿扮演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

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

  3.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了《啄木鸟》这首乐曲,啄木鸟真能干,让我们变成能干的啄木鸟飞出教室去给外面的大树做检查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篇6设计意图在音乐教学中,知识与技能隐性地渗透在音乐活动中,切实改变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借助孩子的肢体语言,动作表现出来,实现音乐听觉与动觉的互补,是新课改提倡的新理念。

  《数高楼》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根据幼儿的年特点,我设计了既有静听也有动态的充满趣味性的活动环节。

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表现小伙伴对家乡成就的赞美。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唱清歌词,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3、边唱歌边与同伴按《数高楼》的节奏合作用双拳逐个依次累加成“高楼”。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按歌词设计的图片一张,音乐磁带,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

你有没有去数一数哪幢楼房有几层?

  谁来做一做数高楼的动作?

你数过最高几层楼?

  二、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师:

路边有很多的高楼大厦,这一天弟弟和妹妹也来数高楼。

  1.分段欣赏歌曲《数高楼》。

第一段:

你最喜欢歌曲中的那句?

  “白云来回走”是什么意思?

  2.这首歌曲和往常学的歌曲什么地方不一样?

  第二段:

“全在云里头”什么意思?

  “答数”是什么意思?

歌曲感觉怎么样?

  完整欣赏音乐

  三、出示图片,熟悉歌曲《数高楼》的歌词内容。

  1、说一说图片上画了些什么?

  2、边按歌词顺序指图,边说歌词,并念准数高楼的节奏型。

  四、学唱歌曲《数高楼》。

  1、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念歌词这首歌给你感觉是活泼欢快还是优美柔和的?

我们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念数高楼的节奏。

  教师用拍手为幼儿打节奏,请幼儿念数高楼的节奏,先请部分幼儿,再集体练习。

  3、随乐轻声跟唱。

  4、完整学唱。

  5、加上肢体语言进行演唱。

  五、学玩游戏“数高楼”。

  1、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游戏可反复进行。

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2.第1~4节:

圈上幼儿边唱歌边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走4步,再按逆时针方向走4步。

  3.第5~8小节:

圈上幼儿立定唱歌,同时拉着的手高高举起搭成

  高楼。

  “弟弟”和“妹妹”钻进洞后,抬起头来看高楼。

  4.反复1~8小节:

注意钻的时候不要相互碰撞。

  5.第9~10小节:

  “弟弟”和“妹妹”各站在圈上一个幼儿的前

  面。

圈上幼儿一边唱歌,一边两臂屈肘,两手交叉抱肩

  6.第11~18小节:

圈上幼儿站着不动,“弟弟”和“妹妹”按着

  节奏依次用食指碰圈上幼儿的手臂,同时口中唱“一层楼,二层楼……”表示数高楼。

当数到十层楼时,数高楼的幼儿手指碰在谁的手臂上,这个幼儿就要跟数高楼的幼儿交换位置,变为“弟弟”或“妹妹”。

游戏继续进行。

  结束部分

  1、学习歌表演。

共同表演搭楼房数楼房。

  2、师:

你们今天快乐吗?

以后我们有时间再和好朋友玩数楼房的游戏好不好?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3.表演区中投放音乐材料,供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地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

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

  12.435l111,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

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

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地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

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游戏玩法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

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

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

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

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

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

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

  “白云来回走”

  “全在云里头”

  “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

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

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

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

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