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40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小石潭记

总课时

3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6月4日—6月6日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难点: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背景介绍:

唐永贞元年(805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分别是: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学法指导】

朗读法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3分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明确“记”这种文体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2.给加点字注音。

隔篁竹()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为坻()

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犬牙差互()

悄怆幽邃()寂寥()龚古()恕己()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 尤:

(2)佁然不动   佁然: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许:

(4)斗折蛇行   斗:

蛇:

(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6)不可久居  居:

(7)悄怆幽邃   悄怆:

(8)以其境过清 以:

清: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找出易读错的字并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认为字应当认,容易错读成。

(二)疏通文句,落实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划出疑难的词句。

(1)解释下列词语。

篁竹:

为坻:

佁然:

俶尔:

翕忽:

幽邃:

(2)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如鸣珮环()

为坻,为屿()面竹树环合()

潭西南而望()潭中鱼可百许头()

乃记之而去()明灭可见()

隶而从者()水尤清冽()

世隶耕()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

以其境过清()犬牙差互()

(3)古今异义

乃记之而去(古:

今:

佁然(古:

今:

小生(古:

今:

2、重点句子翻译。

(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翻译句子,注意特殊用法: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当堂检测题】(10分)

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

(1)古今异义。

去:

(古)(今);

小生:

(古)(今)

怡然:

(古)(今)

(2)一词多义

以:

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为:

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

可: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知其源()

差:

①参差披拂()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我评价】

小石潭记1课时作业检测班级姓名时间2012.6.4

1.一词多义。

(1)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2)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4)差: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6)而:

乃记之而去()

潭西南而望()

2.古今异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

今义:

允许,许可

(2)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

指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3.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

(2)下见小谭(名词作状语,)

(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

(4)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

(5)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凄神寒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特殊句式

(1)坐潭上。

(省略句,“坐”后省略介词“于”)

译:

(2)斗折蛇行。

(省略句,“斗”前省略主语“溪水”)

译: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小石潭记

总课时

3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6月4日—6月6日

【学习目标】

 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法指导】

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势,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3分钟)

(1)古今异义。

去:

(古)(今)小生:

(古)(今)

(2)一词多义

以:

①全石以为底()为:

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②为坻,为屿()

  ③以其境过清()

清:

①水尤清冽()可: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清()②不可知其源()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细读全文,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呼应,又为下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3.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和“”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5.本文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15分钟)

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

(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再读课文,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一)欣赏一处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很多人认为这是本文中最精妙、最有创意的句子,说说字好在哪里。

(二)质疑一点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句,体会“佁然”一词的好处

(3)省略一词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句,连用四个“为”字,如果将后面三个“为”字省掉,是不是更为精练?

【当堂检测题】(10分)

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5)文中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描写山水的诗词有哪些呢?

【自我评价】

小石潭记2课时作业检测班级姓名时间2012.6.5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清冽(liè)为嵁(kān)篁竹(huáng)

B.为坻(chí)幽邃(suì)差互(cī)

C参差(cēn)佁然(yǐ)寂寥(liáo)

D.俶尔(shū)翕忽(xī)悄怆(chuà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悄怆幽邃()

(2)不可久居()

(3)佁然不动()

(4)往来翕忽()

(5)犬牙差互()

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是:

4.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小石潭记

总课时

3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6月4日—6月6日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难点:

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学法指导】

朗读法

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10分钟)

思考:

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我来做导游,向你介绍小石潭(10分钟)

小石潭有这么多美景,那么我们来做导游,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可以发挥想象作形象描述,使游客也产生愉悦的情感。

三、品味,与柳宗元对话(15分钟)

1、畅说感受:

优美的景物总使人赏心悦目,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2、面对如此优美的景物,作者却“悄怆幽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感受?

而前面“心乐之”,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3、与柳宗元对话:

对于柳宗元此时的心境,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开头与作者对话,劝解他直面挫折。

柳宗元,我想对你说

 

【当堂检测题】(10分)

(一)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字:

凛liè(   )  翠màn(  )连zhuì(  )  清chè( )

(二)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__________

(5)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

(6)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__________

(三)选择

1、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留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B.文章的败笔是写“鱼”部分,没有紧扣石潭来写,有点离题了。

C.文章描写景物特征非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有多处照应,如写小石潭的环境幽静时,前后用了伏笔和照应。

D.小石潭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着的石潭。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我评价】

小石潭记3课时作业检测班级姓名时间2012.6.6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簧竹()珮环()清冽()为嵁()蒙络()

参差()俶尔()翕忽()悄怆()幽邃()

龚古()宗玄()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西行百二十步()

(2)心乐之()

(3)伐竹取道()(4)水尤清冽()

(5)卷石底以出()(5)可百许头()

(7)佁然不动()(8)俶尔远逝()

(9)斗折蛇行()(10)以其境过清()

3.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与“皆若空游无所依”相照应的一句是()

(2)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几句是()

(3)描写潭中鱼动态的句子是()

(4)文中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

(5)伐竹取道与上文()相呼应,又为下文的()埋下伏笔。

5.根据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段主要写潭中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

(2)《小石潭记》从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

写水时,文中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

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3)在写鱼时,写“皆若空游无所依”有何作用?

写鱼“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根据原文内容回答,说说作者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短语结构类型

总课时

1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6月7日—6月7日

【学习目标】

 明确什么是短语。

掌握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的结构特点。

能够准确判断短语的类型。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的结构特点

难点:

能够准确判断短语的类型。

【知识链接】

短语:

词与词组合起来,就构成的短语。

短语可长可短,如“电影画报”是短语,“精彩的电影画报”也是短语。

词:

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词的性质:

简称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词:

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的词。

如:

鲁迅、农民、工人、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等的词。

如:

走、坐、听

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

数词:

用来表示任何数目的一群词。

一、二、三、四、第一、第二、第三

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

代词:

有指代作用的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

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我、你、他、谁、什么、哪、哪儿、这、那、这儿、

副词:

修饰限定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

很、最、极、挺、非常

连词:

起连接作用的词。

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上,粘着定位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

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拟声词:

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

例如:

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学法指导】

朗读法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3分钟)

学习知识链接部分。

二、学习短语结构类型的特点(10分钟)

并列短语:

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连词。

如:

名词+名词:

红花绿叶大海蓝天

动词+动词:

说说笑笑唱歌跳舞

形容词+形容词:

坚强勇敢美丽漂亮

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其中动词、名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名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状语。

定语+名词:

一位顾客、三名学生

状语+动词:

完全相信、大胆相信

动宾短语:

由动词与后面所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成而成,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即“动词+支配对象。

学画画、看电视

后补短语:

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作用的成分组合而成,常用“得”字表示,起补充作用的是补语。

洗得干净、打量一番

主谓短语:

由表示陈述和被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合而成,表示被陈述对象的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即“对象+干什么”

老师讲课、我们回去

三、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举例并说明是什么短语类型。

【当堂检测题】(10分)

1.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报纸杂志和谐社会一个气球大家学习热得很收干净保护环境

喜欢唱歌雄伟壮丽非常快乐课程改革拿回去写诗歌彻底理解

风俗习惯变化规律历史悠久整修一新废寝忘食 前程远大销售计划

色彩缤纷风和日丽 激动不已 禁止吸烟辛勤耕耘 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描写景物市场繁荣景物描写市场的繁荣表达见解我的弟弟表达的见解我和弟弟我国文学小说散文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我评价】

短语结构类型1课时作业检测班级姓名时间2012.6.7

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 变化规律() 历史悠久() 整修一新()

交头接耳() 思维敏捷()废寝忘食() 前程远大()

全神贯注() 襟怀坦白() 挥手之间() 愚公移山()

竞选州长() 销售计划() 色彩缤纷() 交通规则()

风和日丽() 激动不已() 禁止吸烟()辛勤耕耘()

巍峨挺立() 不断发生() 气氛热烈() 继往开来()

2.选出短语结构完全不相同的一项()

A.掌握规律群众满意参观展览细心观察

B.阳光灿烂死海不死苏州园林音容笑貌

C.神色慌张宏观世界竞选州长唱歌跳舞

D.精神振作振作精神英雄人物十分美丽

3.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保卫祖国 保持安静 歌唱英雄 整顿作风(动宾短语)

B.风俗习惯 正大光明 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

C.精神文明 宝贵意见 多么活泼 伟大成就(偏正短语)

D.人民伟大 成果辉煌 黑了一阵 宿舍旁边(主谓短语)

4.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清醒过来 推辞一番 卧倒在地 工作数月(动补短语)

B.边走边谈 穷凶极恶 居安思危 朝夕相处(并列短语)

C.内心激动 增长很快 态度诚恳 精力充沛(主谓短语)

D.久经风霜 进驻营地 深入研究 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5.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

(2)

①山川大地②声音响亮③经济特区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⑥雄伟壮丽⑦结构坚固⑧竞选州长

A.①③/②⑥⑦/④⑤⑧B.①③⑥/②⑦/④⑧/⑤

C.①⑥/②④⑦/③⑤/⑧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6.全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2)

A.亚洲西部前功尽弃种类繁多

B.知识贫乏经验不足参加会议

C.起草方案朝晖夕阴洗得干净

D.工作繁忙须发花白意志坚强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岳阳楼记

总课时

3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6月8日—6月12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难点:

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

【知识链接】

一、岳阳楼介绍: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走进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

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学法指导】

朗读法

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3分钟)

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课文,把不能解释的词语画上符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学的疑点。

(扫清障碍,小组内一对一检查)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晖()涯()楫()薄暮冥冥()旷()

嗟()樯()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若夫霪雨霏霏()()岸芷汀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

(1)政通人和 

(2)锦鳞游泳

(3)居庙堂之高(4)先天下之忧而忧

(5)越明年(6)薄暮冥冥

(7)属予作文以记之(8)微斯人吾谁与归

(9)静影沉璧(10)予观夫巴陵胜状

(11)增其旧制(12)登斯楼也

(13)前人之述备矣(14)浊浪排空

(15)薄暮冥冥(16)春和景明

(17)则有心旷神怡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9)是进亦忧,退亦忧

(20)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