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629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

长度:

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

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

秒表

温度:

温度计。

电:

电流表和电压表力:

弹簧测力计。

体积:

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

米(m)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3m。

1m=101dm=102cm=103mm=106um=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控制变量法:

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Øa累积法:

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Øb化曲为直:

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Øc平移法:

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Ød:

滚轮法:

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

例A、B、C都影响D,我们研究B对D的影响,就保持A和C不变。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

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观众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②裁判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③综合法:

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m/s=3.6km/h

1km/h=m/s

5、速度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

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

V=

(S=Vtt=

)(S--mt--sv--m/s)

国际单位:

m/s(米每秒)。

如v=10m/s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

km/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平=

=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

V平=

10、注意:

过桥过洞、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超错车时间、水流问题、平均速度、比值问题。

11、能量形式:

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等。

(注意能量之间的转化)

12、运动的分为宏观物体运动和微观世界运动。

(三种运动:

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

✓a宏观:

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天体运动,。

✓b微观:

分子热运动:

(先看课本认识下物体微观结构,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不能有外力作用,例:

花的香味,炒菜会变咸;

原子运动:

例:

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核电站以及核武器的使用;

电磁运动:

就指电磁波,例:

宽带上网,光纤,使用手机,红外遥控,无线电通信等等。

1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

被选作标准并假定不动的物体。

注意:

一旦选定后就假定其静止不动;

有任意性,但不能选呗研究的物体为参照物;

参照物选择不同则研究结果可能不同;一般选自己、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14、宇宙中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相对静止的条件:

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

相对静止的应用:

同步卫星、空中加油机、太空维修等

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就是相对运动,如没有位置变化,就是相对静止

15、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具有相应的多种形式:

如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正在发光的物体具有光能,电具有电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原子内部具有核能。

常见的能量有六种:

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电能、光能(太阳能)内能、化学能、核能等,其中地球上的一切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16、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能量只会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声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以继续向外传播,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一般情况,温度一定时:

V固>V液>V气。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声效果和速度都不相同。

传声效果:

固>液>气速度:

固>

液>

空气=340m/s(15℃)一般讲,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6、响度(又叫音量)指声音的大小(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的。

振幅越小,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例:

轻轻敲鼓和用力敲鼓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f(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的越快,f越高,音调越高。

例:

女生一般比男生音调高,小孩比大人音调高。

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影响音调。

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声音特有的品质,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

例:

我们能区别出张三、李四或者各种乐器的声音,都是靠音色实现的。

9、噪声定义: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危害:

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10、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1、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S>17m)。

发生共鸣的条件:

一个物体已经振动,另一物体与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同且距离较近。

a听出原声和回声的条件:

t≦0.1s或者离反射物的距离S≧17m,否则使原声加强。

b回声重要应用:

测距离:

S=1/2

声t,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

声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这个公式只能用在静止声源上

18.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小于20Hz的叫次声波,如地震、海啸、台风、大象、水母。

特点:

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小,因此a能传播很远距离;b穿透能力极强,破坏力极大

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如海豚、蝙蝠。

特点:

有良好的定向传播性,如声呐测距离;有较强的能量,如医学碎结石;有较强的穿透力

12、超声定义: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超声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很大且非常密集。

超声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

应用:

B超、回声定位、超声波报警器(信息)、清洗机械零件、去结石(能量)等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源: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

天然光源:

太阳、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

点燃的火把、使用中的电灯、使用的手电筒等。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形成、激光准直、排队列、射击时的三点一线等都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实像。

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一样,和小孔的形状无关。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3×10的5Km/s

4、光年是长度单位,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1光年=9.46×1015m=9.46×1012Km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称: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6、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

不管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常见的反射现象:

倒影、平面镜成像等。

8、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左右相反

像是虚像

注意: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选两只大小一样蜡烛的原因:

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9、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10、平面镜的作用:

①成像;②改变光路。

11、平面镜成像的两种作图方法: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

www.xkb1.com

12、光的折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等(空气中的角最大)。

13、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度。

光反射和折射时光路均可逆。

14、透镜有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15、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复印机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f

无像

U<f

物像同侧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注意:

1倍焦距点是实像、虚像分界点。

2倍焦距点是放大、缩小分界点。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物近像远像越大。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越大)

16、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光屏上不能成像,但可透过镜子用眼睛看到像。

17、眼睛是一台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18、近视眼:

晶状体太厚,折射太强,会聚太早、成像在视网膜前,应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折射太弱,会聚太迟、成像在视网膜后,应戴凸透镜矫正。

19、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像再次放大。

18、光的色散:

白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

是光的折射形成。

19、各种色光中,红光最不容易偏折,紫光最容易偏折

20、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三者混合为白光)。

颜料三原色:

品红、黄、蓝(三者混合为黑色)。

21、白色表面的物体反射任何光(所有色光),黑色表面的物体吸收任何光(所有色光)。

22、透明体颜色由透过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颜色由反射色光的颜色决定。

24.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孔成像:

成倒立的和物体形状相同的实像,像的大小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成

三点一线

激光准直

日月食。

25.光可以传递信息(如验钞机、路口的红绿灯、光纤)和能量(如太阳灶)

26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3x108m/s或者3x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和真空中的类似,在水中的为真空的3/4,在玻璃中的为2/3

27.光的反射定律:

认清一点二角三线

平面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居两侧(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角定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反过来说)

法线:

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分界面的垂线,就是法线

入射角: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28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分为球面镜反射和平面镜反射

a球面镜有凹面镜和凸面镜:

凹面镜能使光线会聚,如太阳灶;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扩大视野,如汽车观后镜。

b平面镜反射:

平行的入射光射到光滑镜面上,反射光仍然是平行光

漫反射:

平行的入射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可射向各个不同方向

不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9.平面镜成像实验:

※※※

选材:

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点燃的蜡烛A=未点燃的蜡烛B=A的蜡烛的像,等效替代法)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更方便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用较薄的玻璃板玻璃板越厚光线偏折较大,误差较大

操作:

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外界光线越充足,平面镜成的像越不清晰,对实验有影响

平面镜要垂直于白纸镜面不垂直,不容易找到重合的像

成的像是虚像在光屏上显示不出来

结论:

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

左右相反:

像和物的左右是相反的

线面垂直:

物体和像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

距离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为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30.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作图法:

实际光线相交得到的像为实像;虚线相交得到的像为虚像。

实验法:

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的像为实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得到的像为虚像。

31.光的折射规律:

一点二角三线

平面同(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居两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注意:

不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这是光的可逆性

不论光是从空气射入水还是玻璃,还是反过来入射,都是空气中的角度大于其他介质的※※※

不论光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还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像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要高一点

例:

河水看上去更浅;海市蜃楼;水中倒影比景物本身暗一点;水中的物体“分32.

33.三条特殊光线:

3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和焦距f的

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生活应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大小分界)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幻灯机

u=f(虚实分界)

平行光线不成像

探照灯

u

v>u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透镜规律简记

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成立),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见虚实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

物理距焦点越近像越大(虚、实像都成立),且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

物体不论距凹透镜多远,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35.眼睛: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还有睫状肌

症状

产生原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近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睫状肌拉紧,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减弱

视网膜前方

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老花眼)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加强

视网膜后方

佩戴凸透镜

36.望远镜和显微镜都由目镜和物镜组成,靠近眼睛一端的叫目镜,靠近物体一端的叫物镜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相对于物体而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虚像(左右也相反)。

由于视角变大了,我们感觉像变大了。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相对于物体而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左右也相反)。

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倍数和目镜倍数的乘积。

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O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

物体的清晰程度和视角有关,视角越大,物体越清晰,视角的大小于物体本身大小和物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自身越大,离人眼睛越近,人观察该物体的视角也就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清楚

37.

白光(太阳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只由一种色光组成的光叫单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单色光组成的光叫复色光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

第一,白光是复色光;第二,不同的色光其折射能力不同,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第三,光谱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38.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在一起变成白色。

不同比例可混合成各种色彩;

颜色的三原色:

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在一起变成黑色,不同比例可混合成各种颜色。

39.物体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吸收和它本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反射或透过相同的色光;无色透过所有色光,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

第五章物态变化

1、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3、测量:

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原理: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

体温计有缩口,使用前用力向下甩。

4、温度计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5、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熔化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晶体: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金属)

 

7、晶体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8、非晶体: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非晶体熔化特点:

吸热,先变软变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9、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10、晶体凝固特点:

固液共存,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11、晶体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12、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13、非晶体凝固特点: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14、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5、蒸发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6、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蒸发作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18、沸腾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9、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20、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1、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热气遇冷液化放热)

22、液化方法:

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液化好处: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

液化放热。

23、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24、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25、从物质的宏观特征来识别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hold拿住heldheld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又不易发生形变

液态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随容器而变,且易流动

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sow种植sowedsown/sowed

26、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放热(液化)变成小水滴或(凝华)变成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成了云,当云到达一定程度,承受不了它们的重量,就下落,小冰晶直接下落就是冰雹和雪,如果下落时遇到暖空气流吸热(熔化)就变成了雨;同样,小水滴直接下落也就成了雨。

hide隐藏hidhidden/hid

6.含有元音字母o/i的词,将o/i变成a。

如:

sing—sang,give—gave,sit—sat,drink—drank27、晶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过程的条件:

到达熔点,不断吸热。

凝固点和熔点类似,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baby-sit临时照顾baby-satbaby-sat28、汽化分为2种类型:

蒸发和沸腾

蒸发:

只能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液体蒸发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沸腾:

可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条件:

达到沸点,不断吸热.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停止加热,沸腾即停止

forecast预报forecastforecast现象:

液体沸腾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以d结尾的词,把d变成t。

如:

build—built,lend—lent,send—sent,spend—spent29、使气体液化的2种方法: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learn学习learnt/learnedlearnt/learned液化的几种表现形式:

“白气”、

雾、

露水、

“冒汗”、“出汗”、“冒气”

grow成长grewgrown不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set安置setset霜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30、温度(t)表示液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高低不能依靠感觉,必须用温度计测量猜准确。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分为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三种。

实验室温度计内径是个直管,因此使用时不能脱离液体读数。

且测量时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体温计内径有个细而弯的“缩口”,所以可以脱离人体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