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4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docx

广东省韶关市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语文

广东省韶关市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新儒学的“儒”与“新”

方克立

  新儒学思潮有“儒”处,也有其“新”处。

它的“新”,在于它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吸收和融合了以民主与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而它的“儒”,则在于它仍然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传统的思维方式,并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把西方的价值整合到传统之中。

  具体地说,新儒学之新表现为新的形式、新的义理、新的观念。

所谓新的形式,是指新儒家们与传统儒家的“述而不作”不同,他们是述而且作的。

他们不像传统儒家,把创新放在四书五经的句子之间来表述;而是把四书五经放在一旁,用独创的、系统的体系来表述自己的思想。

现代新儒家都有自己的体系,且卷帙浩繁。

建立体系的意识,应该说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传统中国哲学局限在经学的范围之内,是不注重创建系统的体系的。

新的义理是指新儒家们大都受过西方哲学的影响,接受了西方哲学的理论和观念术语等,运用这些新的义理来帮助建立他们的体系。

熊十力、梁漱溟受了伯格森哲学的影响,熊氏的“大化流行”、“体用不二”以及梁的“意欲说”都有伯格森哲学的影响。

所谓新的价值,是指民主与科学。

从五四时期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到现在,历史已经走过了近八十年的历程,但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并没有在中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程度,所以民主与科学仍是新的价值。

现代新儒家们,也包括目前还不能称“家”的儒者们,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篇幅,论证中国文化与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并不相违背,中国文化可以接纳它们并把它们作为从中国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东西来对待。

新儒家的儒,是与其新相对应的。

儒的手法,主要是指阐释的思维方式。

现代新儒家虽然大都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但他们的体系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思维驰骋,而仍然表现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阐释,他们是以“我注六经”的方式,行“六经注我”的实质。

新儒家们大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哲学史观和对前人褒贬臧否、排斥与吸收其思想的独特做法。

这些构成了他们的思想体系的一个部分,也是他们构造体系的出发点。

同时,他们也未尝不借助于自己的哲学史观,为自己的体系添上一个权威的注脚。

儒的义理,一方面是指儒家的重要观念,如仁义与性善、理与良知、内圣外王说等,都得到了新儒家的保留;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新儒学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传统儒家义理和精神。

(选自《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儒学思潮的“儒”,在于它仍然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传统的思维方式,能把西方的价值整合到传统之中。

B.传统儒家讲究“述而不作”,在四书五经的句子之间表述自己的观点,注重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

C.新儒家们大都受过西方哲学的影响,如熊十力的“大化流行”、“体用不二”以及梁漱溟的“意欲说”都得益于伯格森哲学。

D.现代新儒家大都已经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不习惯天马行空的思维驰骋,而热衷于阐释传统儒家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新儒学思潮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儒学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没有夜郎自大,而是吸收和融合了与传统儒学不相违背的西方文化。

B.与前人相比,新儒家们不仅“述”,更重视“作”。

他们把四书五经放在一旁,用独创的、系统的体系来表述自己的思想。

这是新儒学的新形式。

C.传统中国哲学是经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经学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哲学家们认为没有必要创建系统的哲学体系。

D.对现代新儒家们和目前还不能称“家”的儒者们来说,要让人相信“民主和科学可以被中国文化接纳,其意义与从中国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东西同等重要”,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新儒家们一方面全部保留了儒家的重要观念,如仁义与性善、理与良知、内圣外王说等,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新儒学体系来表达传统儒家义理和精神。

B.新儒家们没有放弃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阐释,而是以“我注六经”的方式,行“六经注我”的实质,在解读六经的过程中表达对传统儒学的认识与景仰。

C.对于前人,新儒家们大都有褒贬臧否、排斥与吸收其思想的独特做法。

他们没有盲目崇拜,也没有厚今薄古,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史观。

D.从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到现在只有八十年的历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短期内难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程度,至今,民主与科学仍是新的价值。

现代文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非常散步

成熟住在城边上,离他家不远,有一条僻静的乡间小路。

茶余饭后,他常去那儿散散步,品味着湖光山色、鸟语花香。

按他的体会,每每去溜上一趟,就仿佛做了次心理按摩,那平日里因事务繁忙、竞争激烈而导致的神疲心累的感觉便可得到些排解。

然而,事情往往会有例外。

某日,他溜达了一阵后从另一条小路踅回,当穿过一片松林来到湖畔时,猛地看到三个十多岁的小孩在一艘小船上玩耍,其中俩小家伙各执一根竹杆在随意划动,船儿像个醉汉似的歪歪扭扭地向前。

而当时岸边和周围又没有一个人。

顿时,成熟不由自主地顺路一溜小跑起来——咋搞的?

他有点莫名其妙。

很快,他刹住了步履。

哦,原来是我在担心那些小孩掉水里呐,想尽快回避……这也太多虑了,咋可能恰好这会儿出事喏?

他摇了摇头,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好笑。

继而,他想劝小孩不要在水里嬉闹,可刚刚将口张开,心里忽地说不行不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要一喊,万一有小孩吃了一惊而掉水里了或恰好这会儿他自己掉下去了,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于是,他抬腿便走,走得比先前快了许多,全然没了散步的韵味,倒像是匆匆忙忙赶路。

他并不想走得这么快,然而似乎后面有人在不停地推他一般。

少顷,湖面骤然传来叭啦啦的水声,成熟扭头一瞅,见划船的俩小孩没再划动,而是用身子在故意地摇晃着小船,船儿像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吓得另一小孩哎哎直叫。

成熟不禁又跑了起来。

心想这里一个行人也没有,船要弄翻了咋办?

救吧,自己水性又不好,有危险;不救吧,良心又过不去,弄不好还有道德责任……唉——今日是咋回事噢?

弄得这么狼狈,像鬼追来一样,这也太过分了!

你不制止制止小孩也就算了,可也用不着这么紧张呀!

就算这时船万一翻了,你不下去,也可以帮忙呼救啊。

成熟想再次刹住步子,改为平常散步一样从从容容地离开,然而却没能做到,两腿像被人遥控了似的,又如同装了弹簧一般,近乎本能地迈着。

陡然,后面传来扑咚一声,一个小孩跳进了水里游泳,成熟回头一望,以为出事呐,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当即他下意识地使出浑身劲头,如同百米赛跑一般朝前冲去,他要尽快冲出这个是非之地,那样子简直像是逃命。

当他一口气跑到一座石拱桥时,因速度太快,一个趔趄,只觉嗡地一下,就啥也不清楚了。

当成熟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

医生告诉他,你这次可摔得不轻,幸亏被湖边几个小孩看到,赶紧叫人把你送来……

(选自《12篇好看的小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非常散步”中的“非常”,一方面是说成熟此次散步遇到了非同寻常的情况,三个小孩在小船上玩耍,险象环生;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非同寻常的情节,本怕孩子们带给自己麻烦的成熟却被孩子们救了。

B.成熟平日事务繁忙,竞争激烈。

神疲心累的他具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

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上玩耍后,他立刻逃命似的奔跑,想尽快冲出这个是非之地。

C.小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但是作者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传神的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以虚写实,形象地写出了成熟内心的惶恐,为下文写他摔得不省人事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小说主人公名为“成熟”,你认为他成熟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6.最后一段,成熟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被湖边几个孩子所救。

请结合全文谈谈设置这一情节的作用。

(5分)

 

现代文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杨绛的亲情守望

云之端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年相识,1935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

在暴虐横行、风声鹤唳的年代,瘦弱的杨绛还有过“壮举”。

“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或者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

”叶廷芳回忆说,“1966年夏的一次批斗会,‘文革’初期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

后来群众批牛鬼蛇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批的还有宗璞、邹荻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话,就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

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

她跺着脚,怒不可遏地据理力争:

就是不符合事实!

就是不符合事实!

1969年11月,年近花甲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

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个人不在一个连,但能偶尔相聚。

两个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

杨绛在“菜园班”,当时快六十了,白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

钱钟书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看他的妻子,杨绛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看。

 

在信阳的日子,杨绛依然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还对大家说“文革”对她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

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大家还奇怪她怎么会想到冷。

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在

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

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

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绛一根一根剔掉的。

有段时间,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女儿在西郊,杨绛这么大年纪两边跑。

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让她毫无思想准备,这个打击太大了!

“我们仨失散了”,但是她一滴泪都不掉。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

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

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却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举重若轻。

 

(摘自《时代报告》,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钟书去世时,杨绛一滴泪都不掉,主要是因为杨绛认为‘夫在先,妻在后’是自己的意愿,她觉得丈夫的成就比自己突出,甘愿做他背后的支持者。

B.杨绛为被批斗的丈夫据理力争,悉心照料重病的丈夫,并最后揽下整理丈夫学术遗稿的工作,这都是对丈夫的“亲情守望”的具体表现。

C.从外表看,杨绛是一位柔弱的娇太太,但从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后以及她自己被批斗时的种种表现看,她却让很多同事及领导对她刮目相看。

D.杨绛痛失女儿和丈夫后,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没多久,竟然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可见,专注于工作抚平了杨绛先生的心灵创伤。

E.文中的杨绛饱经生活磨难,在痛苦中永不妥协、永不放弃,永远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态度,心中无怨亦无恨。

8.请结合文中传主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杨绛的人格魅力。

(4分)

9.文章是如何刻画杨绛的形象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有兄仲同居。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曰:

“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欲自免归。

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

“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口对响应无穷者。

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久之前曰: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文帝曰:

“善。

”乃止不拜啬夫。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

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薄太后闻之,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其后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

“县人,闻跸【注】,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

“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释之曰: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

“廷尉当是也。

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

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

张季近之矣。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跸:

读“bì”,帝王的车驾。

也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B.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C.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D.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廷尉”是秦时设置的官名,九卿之一,职责是管理天下刑狱,有时还可驳正皇帝的判决意见。

B.“公门”是古代国君之外门,所有乘车辇之人经过时都要下车,以示对国君的敬意。

C.“景帝”为古代皇帝谥号之一,是景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D.“书”,又称《尚书》,为“四书”之一,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因为家境殷实作了骑郎,侍奉文帝十年都没有被调动,他认为耗损了兄长的家产至今却无所作为,想辞官回家。

B.张释之直言敢谏,有一次文帝询问虎圈兽类情况,啬夫代替上林尉详尽回答,文帝想提拔任用他,但最终因张释之的劝谏而放弃了。

C.张释之因为太子和梁王违规乘车经过司马门,而阻止他们入殿门,并且不顾太后的包庇弹劾两人,却得到文帝的器重而被提拔。

D.张释之在文帝死后想到自己曾得罪过当时的太子即现在的景帝而感到恐慌,向景帝请罪,景帝没有责怪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5分)

(2)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浪淘沙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

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

南宋灭亡,被俘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疏雨洗天清”指一场秋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让人觉得天清朗,心舒畅。

B.本词中“雨”“桐”两个意象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雨”和“桐”都传达出清冷之感。

C.“月淡潮平”指月色暗淡,潮水涨起,与岸齐平,可见作者心情逐渐平复了。

D.“携酒访新亭”,指作者梦醒之后,新亭饮酒,借以纾解心中的愁绪。

E.最后两句写王谢两家的宅院如今长满了青青野草,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慨叹。

15.词的上片两次写到“叶”,各有何作用?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劝学》中提到君子经常反省自己,可达到“”的良好效果。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为例来说明“小年不及大年”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而使两鬓斑白的句子是“”。

(4)《论语》中,孔子强调“”,意思是要向德才兼备的人学习。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绘了昼夜交替的景象,富含哲理。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了,但青青翠竹的君子形象却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

中国的当前文化,未免过分热忱所谓的“房子、车子、票子”,一点不夸大其词地说,这种文化倾向,是漠视甚至鄙视平凡人的社会地位的文化倾向。

在北上广奋斗的年轻人不再认同父母所代表的文化,但又没有能力在各方面划清界限,这种首鼠两端似的尴尬最终导致了被逼婚时的难堪。

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中,身份证也没有丢失,可是卡内的9万多元存款却不胫而走,这是发生在一个市民身上的事情。

无数事实证明,好的家风源自好的榜样,身体力行的示范胜过苦心孤诣的说教。

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想不孝也难。

1905年的春天,俄罗斯人雷德洛夫兄弟来到哈尔滨。

为了生存,身无长物的两兄弟利用祖传的烤制香肠手艺做起了小本生意。

A.①③

B.②③⑤C.①

⑤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德国一位外宾不慎遗失了自己的护照,他非常着急,赶忙联系使馆相关负责人员,事情总算得到了完满解决。

B.他的工作我从不过问,他有他的理想,身为外科医生出身的他,一直都在致力于慈善医疗事业,结婚以后,我也会和他致力于此方面的事业。

C.厚重的主题,宏大的视角,恢弘的架构,以及数位戏骨级演员的精湛演出,让《北平无战事》成为当之无愧的品质剧。

D.课堂教育是显性的训导,校园文化是隐性的教诲,学校应该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潜能和各种有助于青年学生发展的机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19.填入下面文档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国庆假期,全国许多图书馆都迎来了读者高峰,人们的阅读热情让这个黄金周书香充盈。

他们认为,①去景点看人山人海,②在阅读中畅游书山学海。

不少人在难得的假期里③躲开出游的喧嚣,④来一次精神世界“说走就走的旅行”。

让书香相伴,

能收获知识营养,

能让心灵得到净化,有助于提升道德修养,可谓一箭数雕的事情。

A

/

不如

甘愿

选择

因为

所以

B

与其

不如

宁愿

/

不仅

C

或者

或者

只有

才能

/

同时

D

即使

也要

只想

/

不但

而且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惊奇,是天性的一种流露,我们总在惊奇中成长。

在社会崇尚“见怪不怪”的理念时,保持惊奇,①,甚至被人嘲笑和讽刺。

如果你想成功,首先必须②。

你听到秽闻的一刹那患上了突发性耳聋,脸上毫无表情,人们会感到你老于世故可以信赖。

但是假如牛顿对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不惊奇,他也许就把那个包裹着真理的苹果吃到肚里了。

那么人类与伟大的万有引力相逢,也许还要迟滞很多年。

因此,我们也会因为不惊奇,③。

21.下图是“韶关民声网”的图标,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

(6分)

22.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草枯了明年还会绿,但与过去的已经不同了;花落了明年还会开,但也是完全不同的花了。

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而生动的现象,看似重复,其实种种细节已经变化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韶关市高考模拟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他们不习惯天马行空的思维驰骋,而热衷于阐释传统儒家思想”错,原文为“但他们的体系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思维驰骋,而仍然表现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阐释”

2.C原文“传统中国哲学局限在经学的范围之内,是不注重创建系统的体系的。

3.D“只有八十年的历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短期内难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程度”错。

4.选B(并非“立刻逃跑”,而是“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上玩耍后,成熟先是一溜小跑,很快,他刹住了步履;看到船儿像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后,他不禁又跑了起来,可是想再次刹住步子;听到后面传来扑咚一声,他才逃命似的奔跑。

”)

5.①我认为他不成熟。

(1分)

②面对孩子们的危险玩耍,主人公思前想后,看似成熟,(1分)实则明哲保身,老于世故。

(1分)制止孩子们的危险游戏,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主人公却顾虑重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这实际上是不成熟的表现。

(1分)

(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相结合的试题,只要能围绕形象和主题来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只表达观点而没有理由,不给分;若答“我认为他成熟”,就算有理由也不给分,因为主题理解错误,价值判断错误。

6.①丰富了人物形象。

孩子们不是只知玩耍的顽童,而是热心朴实的少年;成熟不是遇事不慌的智者,而是明哲保身的凡夫。

(1分)

②使情节有波澜,制造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小说的主要篇幅写成熟在逃避,此处写自己为孩子们所救,情节突转,四两拨千斤,极具可读性。

(1分)成熟因害怕受到孩子们的牵连而狂奔,摔昏后却被孩子们相救,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1分)

③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成熟之前的“不顾孩子们”与摔昏迷后“被孩子们救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说“批判成人世界的复杂功利,赞美孩童世界的质朴纯真”的主题。

(2分)

(这是一道探究小说情节设置价值的试题,学生只要能从人物、情节、艺术表达效果和主题等方面来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