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的定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168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的定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定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定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定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体化的定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体化的定义.doc

《一体化的定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的定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体化的定义.doc

一体化的定义,做法以及相关问题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在同一体系下彼此包容,相互合作。

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国家间经济,也涉及政治、法律和文化,或整个社会的融合,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

由于它涉及的主权实体间的相互融合,并最终成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主体资格的单一实体,因而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间合作,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国家间政治或经济关系。

1、东亚金融合作必然涉及到许多非经济因素,具有深刻而复杂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但就经济与金融层面看,需要运用“市场一体化”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

Henning(2002)教授以欧洲货币金融合作经验为背景,从功能溢出效应(functionalspillover)、区域性机构(regionalinstitution)、地区政治(regionalpolitics)、信誉和承诺策略(credibilityandcommitmentstrategy)、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realism)、系统稳定性(systemicstability)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2、目前已有的东亚金融合作的制度安排和理论研究从合作的背景、可行性、合作的措施探讨到合作的最终目的和收益,绝大部分都属于市场一体化研究范式的范畴。

首先,一体化可以带来的“功能溢出效应”。

金融危机具有自我实现和传染的特征,单个国家的防范措施难以发挥作用且成本高昂,即负的外部性;而区域或国际性的金融合作具有正的外部性,通过规模经济能更有效和低成本地化解危机带。

其次,“区域性机构”是推动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这些机构在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承担了交换信息、达成协议、监督和实施协议等多方面的职能。

第三,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可行与否也取决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涉及“区域政治”因素。

东亚地区在政治上并不像欧洲那么热衷于一体化,崇尚独立自主的文化,各国在宗教、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很大,从而制约着金融合作。

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益于相似的金融体系、存在的共同问题和已有的合作基础。

最后,从“系统稳定”的视角来看,东亚金融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加强整个东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为了提升国家政治和经济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欧洲为例,二战前的欧洲经济实力强大,长期称雄于世界。

二战后,欧洲国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

1957年3月,法、德、比、荷、卢、意6国签订了《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将成员国经济融合在一起,象征欧洲正式走上一体化道路。

随着欧共体统一市场建设的顺利进展,1991年12月,欧共体各成员国建立欧洲联盟。

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成功启动。

现在,欧元成为世界上和美元抗衡的重要货币。

最近欧盟成员国又签署了欧洲宪法性质的《里斯本条约》,设欧盟总统,向着更高层次的一体化迈进。

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体化的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在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上,比单个的欧洲国家更有力量。

3、国际贸易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

积极: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国际贸易一体化为促进集团成员国内部经济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削减关税或免除关税,取消贸易的数量和地区限制,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形成国际性或是区域的统一经济市场。

在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导向下,国际分工和协作向纵深发展,使我国与国际经济和其他国之间的经济相互联系和融合加深,营造一个相对较好的贸易环境,从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总额中所占比重也明显提高。

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一体化地推动了迅速增长,1988年到1998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为13.5%,高于同期国家GDP增长率的9.21%。

特别是入世以来增长更为迅猛,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贸易一直高于进口贸易,持续的贸易顺差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经济市场的扩大和分工协作的细化,促使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组合的加速。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入世前,我国的经济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不堪回首。

入世后,随着我国渐渐融入国际大市场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趋势发展,我国经济通过互为有利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我国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的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分配和利用。

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细化不但扩大了我国某些产业的生产规模,同时利用他国先进的知识技术,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由此看出,国际贸易一体化我国与国际和他国的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消极:

国际发达国家间的关税,特别是非关税壁垒严重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商品或服务的出口。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来就缺乏有力的竞争能力,而且随着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发达国家或其他贸易集团内部,外国在突破国际其他集团内部的贸易壁垒方面困难重重,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尽管国际贸易一体化实行的是国际统一市场,这大大减少了各国间的投资和贸易壁垒,但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文化和竞争的差异,使其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经济中与其他国融合与发展、实现规模经济的一大障碍。

国际贸易一体化对我国的某些竞争力弱但是产量大的产业有着极大的冲击。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并非强国,根据我国入世的有关协议,我国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7.5%,其中受影响最大的首推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产品。

国外大批农产品进入国内,中国的农业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并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与粮棉相比,中国的非粮产品如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40%-80%。

但是,由于某些大国和贸易集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行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外形、口味及保鲜和深加工方面与国际市场的要求的差距不减反增。

目前,国际贸易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国际各个国家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可以说,国际贸易一体化在全世界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主流。

国际贸易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挑战和困难。

我国政府和企业要用哲学的辩证观点看待国际贸易一体化这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不要顾此失彼,将挑战和困难抛逐脑后。

面对国际大环境的外部压力,我国企业要迎头而上,抓住国际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而中国经济要上一个新台阶,就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站稳脚跟,不断前进,为我国向经济大国的迈进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