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87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x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代码:

6603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对应行业

职业类别

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

电气机械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气设备维修

电气设备保养

 

维修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

维修电工

和器材制

装备制造大类

(6-07-06-05)

造业38

(66)

电气设备安装工

电气设备

(6-23-10-02)

修理4350

说明:

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及专业技能方向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面向电气自动化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及生产等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素质,掌握电气技术必需的操作技能和文化基础及专业知识,

具备沟通和表达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3)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4)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绘制电气图等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电工与电子、液压与气动、传感器与检测、电力拖动、PLC控制、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5)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8)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安装图、绘制一般电气控制图的能力,具备现场操作能力。

(3)掌握电工、电子、机械等基本知识在电气控制设备中的应用,了解常用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4)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会使用常用专业工具,具有熟练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5)具备能阅读和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与保养相关说明书的能力。

(6)具有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7)具备使用常用电气CAD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操作。

(8)具备解决电气控制设备及工业机器人设备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1——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1)能识读电气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设备组装。

(2)能识读电气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3)能初步进行典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专业(技能)方向2——电气产品维修

(1)能对电气产品进行常规维护,完成维护报告。

(2)能对电气产品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3)能对电气产品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专业(技能)方向3——机电产品营销

(1)了解电气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2)能进行一般电气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3)能对电气设备进行简单的安装、调试、维修。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艺术、历史等必修课,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限定选修课,以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综合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专业(技能)课程要强化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研究,注重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注重课程内容与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的融合贯通。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1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培养中职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2

职业道德

培养中职生“政治认同、职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

36

与法治

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

格、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法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培养中职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4

哲学与人生

培养中职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5

语文

培养中职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

与”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4

6

数学

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的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8

7

英语

培养中职生英语“语言运用

能力,文化鉴赏能力,思维活跃能力,学习提升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

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8

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实

际操作能力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等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

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9

体育与健康

培养中职生“运动能力、健

康行为、体育品格”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44

10

历史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11

艺术

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

美素质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2、公共基础限定选修课程(劳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为必选,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在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中再选1门)

 

1

 

劳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

态度。

 

18

 

2

 

国家安全教育

通过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具

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

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

遵循规律,坚持方式多样。

 

18

3

职业素养

培养和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4-6门)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

学时

 

1

 

传感器检测技术

培养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应用传感器解决工程测控

系统中的具体问题。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相应的测量电路和实际应用,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常用传感器进行误差分析。

 

72

 

2

 

气动与液压传动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安装、调试、运用、维护一般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

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组成,了解常用气动元件的结构、性能、主要参数,理解速度控制、方向控制、顺序控制等基本回路的作用以及在机电设备中的各种具体应用。

会阅读液压和气动系统图,会根据液压和气动系统图和施工要求正确连接

和调试液压和气动系统。

 

72

 

3

PLC控制技术

培养学生具备小型自动化项目的设计、编程、调试、故障处理能力和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控制要求的

能力。

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结构和特性,掌握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I/O分配及指令,会

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

 

64

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

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4

 

电机变频器维修技术

 

培养学生具备识读通用变频器系统图、能设置变频器系统参数、能调试典型变频器和排除典型变频器常见故障的能力。

掌握通用变频器基础知识、操作、与运行,常用功能解析,常用控制电路选择和使用技能;使学生掌握变频调速技术、PLC应用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知识与技能,具备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设备改造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毕业后参与自动化方

面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64

 

5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电工工艺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使用规范,能对常用低压电器进行安装及性能检测;理解常用普通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并能完成其线路安装;能根据故障现象、电路图,运用万用表检测常用普通机床的常见电气故障,并能修

复故障。

 

96

 

6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了解机器人编程及操作知识。

通过学习ABBIRB120工业机器人基本知识、示教器、手动操纵机器人、零点校准、工具及工件坐标系定义、IO配置及相关应用、指令与编程、离线仿真等。

灵活分配指令及任务,掌握机器人编

程的技巧。

 

72

2.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若干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电路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爱岗敬

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56

良好的工作习惯。

 

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掌握电子技能实训,安全操作规范。

 

72

 

3

 

机械制图

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具备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技术测量工具、拆卸工具等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机械图样和简单装配图,能查阅公差配合表,能使用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和简

单装配图。

 

56

 

4

 

机械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具备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材料的方法,具备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整体认识机械加工过程,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的基本职业技能,培养沟通合

作、务实严谨等基本职业素养。

 

108

 

5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基础

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的方法。

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

与编程特点。

 

64

 

6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

培养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拆装与调试的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

维修等工作。

了解圆柱坐标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和六轴机器人的结构,掌握机械部分的装配与调试,调试程序的编写和电气部分的装调。

 

64

 

7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培养学生具备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与操作、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备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典型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能阅读各类机床操作、调整、维修说明书及技术资料,会使用机床电气维修常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能分析并排除典型机床电

路常见电气故障。

 

72

 

8

电机与变压器

培训学生具备沟通合作、务实严谨等职业素养,具备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主要特性、使用和维护知识,了解同步电机和特种电机的基本概念,能进行

电动机的故障处理、判断和分析。

 

72

9

工厂供电

培训学生具备沟通合作、务实严谨等职业素养,具备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了解电力系统及发电厂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运行维护知识,能初

步分析解决供配电技术问题。

72

3.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根据学期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等,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一种训练项目。

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发综合实训项目,强调实训的任务性、结果性,以获得合乎企业要求的产品或符合职业要求的规范操作。

综合实训应以学期为单位组织实施,计入相应学分。

4.跟岗和顶岗实习

跟岗和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跟岗和顶岗要有明确的规格要求,实习期间按企业标准管理和考核学生,一般安排在第5和第6学期。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结合学校实际,人才培养方案采用“2+0.5+0.5”学制,按照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每周28学时进行设计,三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

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以每学期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为准。

一般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18学时为1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

顶岗实习一般按每

周30学时计算,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

学分。

课程

课程

课程

课程

学期课程安排

考核

学时

类别

性质

名称

编码

1

2

3

4

5

6

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

36

2

 

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26%

职业道德

与法治

36

2

 

36

2

哲学与人

36

2

语文

144

8

历史

72

4

数学

108

6

英语

72

4

信息技术

72

4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保证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认识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0%以上。

教学进程安排表如下:

体育与

健康

144

8

艺术

36

2

 

限定选修课程

劳动教育

18

1

国家安全教育

18

1

职业素养

36

2

公共基础课小计

864

48

 

专业

(技能

)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传感器应

用技术

72

4

 

理实一体考核

 

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74%

(50以上)

气动与液

压传动

72

4

PLC控制

技术

64

3.5

电力拖动

控制线路

96

5

电机变频器

控制技术

64

3.5

工业机器人

离线编程

72

4

 

专业课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

56

3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

72

4

机械制图

56

3

机械基础

108

6

工业机器

人基础

64

3.5

工业机器

人维护与保养

64

3.5

典型机电

设备安装与调试

72

4

电机与变

压器

72

4

工厂供电

72

4

综合实训

168

9

4

2

跟岗实习

660

36

校企双元评

顶岗实习

540

30

专业(技能)课程小计

2444

134

合计

3308

182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军训

3周

3

入学教育

1周

1

社会实践

1周

1

毕业教育

1周

1

备注:

“√”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本专业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至少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8人;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9%;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6名。

专业专任教师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时,有仁爱之心,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电气自动化行业动态与发展方向,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

参与本专业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施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实训内容

设备名称

设备功能

(技术参数与要求)

数量

(台/套)

备注

 

1

电工技能考核实

训室

照明电路、各种电机控制

 

ZYSJ-2A型

可以进行电气线路安装与,满足《电力拖动》课程大纲要

求。

 

45

 

2

电子工艺实训室

电子元器件、电路图识别、,组装调

 

TETDY-3型

电子产品安装与,满足《电子技术》课程大纲要求。

 

30

 

3

 

PLC工业控制实训室

铁塔之光、装配流水线、交通灯自动/手动控制、电机控制、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步进电机、水塔水位自动控制、LED数码管显示实

训。

 

TJPEL-1型

 

可以进行各种PLC项目实习,满足《PLC及其应用》课程大纲要求。

 

25

 

4

电机与变压器实训室

制作小型变压器、拆卸各种电机、进行变压器和电机各种实验。

 

TMRDT-1型

可以进行各种电机与变压器项目实习,满足《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大纲要求。

 

8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室配置如下:

 

5

电气控制实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