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96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1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docx

信息技术教案3年级上册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上册

(循环教材)

姓名:

XXX

 

本册教材知识体系梳理结构图

(请老师们选择自己的方式,可以用思维导图,也可以用表格或其他。

全册教材分析

一.

三年级上册由三个单元共13课组成,包含了走进信息技术、熟悉电脑操作、金山画王三个模块的教学。

第一单元为走进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身边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今昔”两课,主要介绍认识身边的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今昔的发展变化。

第二单元为熟悉电脑操作模块,包括“计算机大家庭”、“鼠标点点点”、“键盘ABC”、“认图标寻宝藏”、“奇妙的窗口”、“桌面变变变”六课,本模块是在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本模块主要内容是熟悉计算机组成,熟悉鼠标、键盘操作。

第三单元是金山画王模块,包括“涂鸦世界”、“修装扮秋天”、“龟兔赛跑 ”、“小熊请客”、“海底世界”五课,本模块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电脑桌面、窗口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模块主要学习利用金山画王作画。

 

 

全册教材分析

二.

1.降低操作技术难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降低了对技术本身的难度,重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做到乐学。

教材中减少了烦琐的操作步骤,技术问题生动形象,有利于克服学生对技术的心理障碍,适合小学生探索和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达到了增强学生学业成就感到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在保持任务驱动的风格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导出教学内容,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教材强化了计算机及金山画王作画的操作等内容;让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学习计算机及金山画王作画等。

3.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培养懂技术、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全册教材分析

三.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7.学会用金山画王作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情感。

8.在自己所学绘画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

 

全册教材分析

四.

第一单元是走进信息技术单元,本单元所教授的是认识身边的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今昔的发展变化。

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在不停地发展和变化的。

第二单元熟悉电脑操作是学生继续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在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熟悉计算机组成,熟悉鼠标、键盘操作,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将对以后各单元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单元金山画王,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电脑桌面、窗口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主要学习利用金山画王作画。

本单元的金山画王是一个富有童趣的绘画软件,非常适合作为初学信息技术的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

 

 

本期“精彩三分钟”安排

三年级(上册)

周次

内容

第2周

介绍计算机知识(PPT)。

第3周

介绍计算机知识(PPT)。

第4周

介绍计算机大家庭(PPT)。

 

第5周

介绍鼠标及其使用(PPT)。

 

第6周

介绍键盘知识(PPT)。

第7周

演示按路径找文件游戏(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步骤)。

第8周

演示,更改窗口的方法和步骤。

第9周

演示,更改桌面背景的方法和步骤。

第10周

演示,设置桌面保护程序的方法和步骤。

第11周

介绍金山画王界面(PPT)。

第12周

介绍金山画王工具(PPT)

第13周

演示,用金山画王作画。

第14周

演示,用金山画王作画。

第15周

演示,用金山画王作画。

第16周

演示,用金山画王作画。

第17周

介绍金山画王作画的方法和步骤(PPT)。

第18周

介绍金山画王的操作方法和步骤(PPT)。

第19周

介绍计算机知识(PPT)。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走进信息技术

总课时

2课时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包括“身边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今昔”两课,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要学习认识身边的信息技术相关设备,了解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身边的信息技术设备。

2.了解信息技术是如何传播的,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3.通过观察信息技术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身边的信息技术设备。

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

单元学科特色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单元教学建议

课下了解信息技术相关设备,课前三分钟展示作品。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辅助活动

身边的信息技术

新授课

1课时

信息技术今昔

新授课

1课时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熟悉电脑操作

总课时

6课时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包括“计算机大家庭”、“鼠标点点点”、“键盘ABC”、“认图标寻宝藏”、“奇妙的窗口”、“桌面变变变”6课,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认识计算机组成,熟悉鼠标及其操作,熟悉键盘及其操作,认识桌面、窗口和常用图标。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会熟练操作鼠标和键盘。

3.认识桌面、窗口和常用图标。

4.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悉鼠标、键盘的操作。

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单元学科特色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单元教学建议

课前三分钟展示鼠标、键盘的使用,说出使用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辅助活动

计算机大家庭

新授课

1课时

鼠标点点点

新授课

1课时

键盘ABC

新授课

1课时

认图标寻宝藏

新授课

1课时

奇妙的窗口

新授课

1课时

桌面变变变

新授课

1课时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金山画王

总课时

5课时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包括“涂鸦世界”、“装扮秋天”、“龟兔赛跑”、“小熊请客”、“海底世界”5课,本模块是学习利用金山画王软件来作画,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因此学习本单元首先要认识并熟悉金山画王软件,再作画。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并熟悉金山画王软件。

2.能将金山画王中的多种工具综合运用作画。

3.通过自主尝试学习,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金山画王作画。

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作画。

单元学科特色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单元教学建议

课前三分钟展示金山画王作画,并讲解方法与步骤。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辅助活动

涂鸦世界

新授课

1课时

装扮秋天

新授课

1课时

龟兔赛跑

新授课

1课时

小熊请客

新授课

1课时

海底世界

新授课

1课时

第一单元第1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身边的信息技术》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教材学习的是认识信息技术设备,了解身边的信息技术设备的用途。

1.通过观察图片来认识信息技术设备,了解身边的信息技术设备的用途。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常见信息技术设备。

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设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课前

准备

学生:

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

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1课时)

重点:

认识常见信息技术设备。

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设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生:

课前三分钟展示。

(1)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第1—3页上面的图画。

生: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1回答第一个问题。

学生2补充回答第一个问题。

学生1回答第二个问题。

学生2补充回答第二个问题。

(2)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第4、5页的图片。

生:

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哪些信息技术设备。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什么。

师:

展示“点点鼠”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1)请同学认真观察教材第1—3页上面的图画。

师:

回答两个问题:

1)你身边的新鲜事是如何告诉你的同学、朋友和家人的?

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传播的方式。

老师展示信息传播的方法。

(2)请同学认真观察教材第4、5页的图片。

师:

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信息技术设备,你知道他们有哪些作用吗?

师:

展示计算机、展示台设备的作用。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生1回答。

生2补充回答。

生:

学生了解计算机、展示台的作用。

 

生:

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1谈收获。

生2谈收获。

师: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身边的信息技术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了解信息技术设备名称,了解设备用途。

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信息技术今昔》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教材学习的是身边的信息技术设备,以及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1.通过观察图片来感受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2.通过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感受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课前

准备

学生:

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

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1课时)

重点:

感受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难点: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生:

课前三分钟展示。

(1)学生自学书上第7—11页内容。

生: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生1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2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3回答第三个问题。

生:

请其它学生补充回答问题。

1)语言的产生

2)文字的诞生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的发明

5)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结合

师:

展示“点点鼠”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1)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第7—11页内容。

师:

思考三个问题:

5次信息技术革命分别是?

你知道信息技术还有在哪些方面的应用?

它们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师:

展示5次信息技术革命。

(2)请同学们看一看书上第12、13页。

思考这些信息技术设备你都认识吗?

(3)请同学们填写书上第14页信息技术设备的名称。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2)学生自学书上第12、13页内容。

生: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填写书上第14页设备名称

生:

小组合作,填写完成。

生:

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1谈收获。

生2谈收获。

 

师:

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5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师: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今昔

1)语言的产生

2)文字的诞生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的发明

5)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了解信息技术的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第二单元第1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计算机大家庭》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教材学习的是台式计算机的组成,以及与台式计算机连接的其它相关设备。

1.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了解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的作用。

 

2.通过观看平板计算机视频,激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难点:

知道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名称和作用。

课前

准备

学生:

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

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1课时)

重点:

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难点:

知道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名称和作用。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生:

课前三分钟展示。

生:

学生猜谜语。

生:

学生猜出谜底是鼠标。

(1)自学书上第17页内容。

生:

学生思考问题。

生1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2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3回答第三个问题。

师:

今天我们学习计算机大家庭,先来认识一下大家庭中的一员,请同学们看谜语,猜猜它是谁?

(1)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第17页内容。

思考3个问题:

1)哪个是键盘?

它的作用是什么?

2)哪个是显示器?

它的作用是什么?

3)哪个是主机?

它的作用是什么?

(2)每个人都有亲戚朋友,我们的计算机大家庭也有亲戚,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计算机大家庭的亲戚们。

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第18页的内容。

(2)学生自学书上第18页的内容。

生:

小组讨论。

生1回答一个亲戚名称及作用。

生2回答一个亲戚名称及作用。

生:

把计算机的“亲戚”的名字写在括号里。

(3)学生自学书上第19页内容。

生: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生1回答。

生2回答。

生:

请其它学生补充回答问题。

师:

然后小组讨论,说一说第18页上计算机的“亲戚”的名字和作用。

师:

最后把计算机的“亲戚”的名字写在括号里。

(3)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第19页的内容。

师:

思考三个问题:

1)你见过下面这样的计算机吗?

2)在哪里见过?

3)它们有什么用途?

师:

如果你自己不能回答就小组讨论回答。

 

(4)看一看视频

教师播放平板计算机视频。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4)看一看视频

生:

学生观看视频。

生:

学生课后思考。

生:

把心目中的未来计算机能做什么写出来.

生:

把心目中的未来计算机的模样画出来。

生:

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1谈收获。

生2谈收获。

师:

总结。

本节课我们计算机大家庭的成员,以及它们的亲戚们。

师:

课后思考。

你希望将来的计算机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长什么模样?

 

师: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3课计算机大家庭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熟悉家里的计算机大家庭。

第二单元第2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鼠标点点点》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组成,认识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

本课教材学习的是启动和关闭计算机;常用鼠标的基本组成是左键、右键、滚轮;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操作。

1.能够正确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2.能够正确手握鼠标,能够正确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和双击操作。

3.通过玩鼠标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鼠标的指向、单击和双击操作。

难点:

鼠标的双击操作。

课前

准备

学生:

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

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1课时)

1.能够正确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2.能够正确手握鼠标,能够正确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和双击操作。

3.通过玩鼠标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生:

展示课前三分钟。

学生思考计算机的成员有哪些?

学生一边观察面前的计算机一边思考。

生回答。

学生回答计算机的成员有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

(1)启动计算机

生:

思考在家里是怎么启动计算机的。

生1回答

生2回答

学生回答先按下显示器按钮,再按下主机按钮。

学生打开自己的计算机

(2)认识桌面、图标、任务栏

学生自学书上第22页内容

学生指出桌面、图标和任务栏在电脑中的位置。

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大家庭的成员,同学们还记得都有哪些成员吗?

师:

请大家思考一下,待会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这位同学回答得真棒,他已经很好的知道了计算机大家庭的成员有哪些。

(一)计算机的启动

(1)启动计算机

师:

刚刚我们回顾了计算机大家庭的成员,现在我们要使用计算机了,怎么打开计算机呢?

师:

部分同学的家里有计算机吧,我们请会开机的同学说一说你在家里是怎么打开计算机的,好不好?

教师巡视,给予帮助。

(2)认识桌面、图标、任务栏

学生自学书上知识窗内容,思考教师的问题。

(1)认识鼠标

生:

阅读书上第24页鼠标的内容。

找出鼠标的左键、右键、滚轮学生说出PPT上鼠标左键、右键、滚轮的位置。

 

(2)正确的手握鼠标

小组讨论正确的手握鼠标姿势。

生1演示并解说如何手握鼠标。

并请其它小组来评价。

(3)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操作。

师:

开机后,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第22页的内容。

然后找一找,桌面、图标和任务栏在电脑中的位置?

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知识窗,思考两个问题?

(1如果家里有电脑,你观察到用的是那种操作系统?

2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常用的操作系统是哪种?

(二)鼠标的基本操作

(1)认识鼠标

师:

请同学阅读书上第24页鼠标的内容。

找出鼠标上什么是左键、什么是右键、什么是滚轮?

师:

PPT展示鼠标的左键、右键、滚轮。

(2)正确的手握鼠标

师:

小组讨论,怎样才是正确的手握鼠标?

(3)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操作

 

1)指向:

移动鼠标指针对准某个对象。

2)单击:

按下鼠标左按钮,立即释放。

3)双击:

快速地连续两次单击(左按钮)。

 

生:

阅读书上第25页内容。

生1演示打开游戏的方法。

生2解说是如何打开游戏的。

请其它小组来评价。

生1演示鼠标指向和单击的操作。

请其它学生评价。

 

生:

鼠标玩游戏。

生:

打开游戏。

生:

玩游戏。

练习鼠标的单击和双击。

师:

刚刚同学们演示了双击的操作方法,有没有人来演示一下鼠标指向和单击的操作?

(三)鼠标玩游戏

师:

请同学们双击打开游戏,玩一玩游戏,体验一下鼠标的单击和双击。

师:

现在老师桌面上有一个“青蛙过河”游戏的图标,老师想玩玩这个游戏,怎么打开呢?

师:

请学生阅读书上第25页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找出帮老师打开游戏的方法。

师: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开机,关机。

学习了鼠标的指向、单击和双击操作。

师:

请同学们回家后,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可以练习一下开机、关机。

然后玩一玩“青蛙过河”游戏。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生:

关闭自己的计算机。

 

生:

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1谈收获。

生2谈收获。

(四)关闭计算机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鼠标的指向,那我们怎么关闭计算机呢?

师:

演示,单击电脑桌面“开始”按钮,选择“关闭计算机”。

千万不要忘记了关闭显示器按钮哦!

师: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鼠标点点点

1)指向:

移动鼠标指针对准某个对象。

2)单击:

按下鼠标左按钮,立即释放。

3)双击:

快速地连续两次单击(左按钮)。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鼠标的操作。

第二单元第3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键盘ABC》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组成和鼠标的相关知识。

本课教材学习的是键盘的分区,键的分类,认识一些常用键。

1.了解键盘的分区。

 

2.认识字母、数字、符号和功能键的键名。

3.通过感知、识记、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熟悉键盘的组成与各个分区的位置。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键盘的分区和常用键。

难点:

能够拼装键盘。

课前

准备

学生:

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

一台计算机、PPT课件、教学素材。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1课时)

1.了解键盘的分区。

 

2.认识字母、数字、符号和功能键的键名。

3.通过感知、识记、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熟悉键盘的组成与各个分区的位置。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生:

课前三分钟展示。

学生思考谜底。

生1回答。

生2回答。

学生回答谜底是键盘。

学生看着PPT,齐读学习任务。

生:

自学第27页内容。

生1回答。

生2点评,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自己发现的键盘的相同地方。

生:

数键盘上有多少个键

生:

看PPT,完成PPT上的两个任务。

(一)键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