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144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docx

学校宣传阵地的管理总结doc

光华小学活动宣传阵地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规范校园内舆论园地的管理,特分类制定管理规定。

二、校园张贴物管理

1.校园张贴物主要包括海报、启事、通知、标语等,必须内容健康有益、符合有关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张贴内容由部门领导负责审查。

2.校园内不得张贴外来各类广告,如工作需要,应由校内经办者报党政办审查同意。

3.张贴物必须在指定的场所张贴、摆放。

张贴物必须落款,写明张贴单位(个人)及日期。

有效期一过,必须立即清除。

4.凡未经审批的外来广告及未按指定场所随意张贴的,应及时清除;如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由有关职能部门予以查处。

三、内部刊物管理

1.内部刊物主要包括校报及各级学生组织报刊,班级原则上不办刊物。

2.刊物内容必须坚持思想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纪法规,体现正确的办刊宗旨,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每年12月31日前,各刊物应将年度总结和第二年的工作计划及全年刊物合订本送党政办。

四、音像场所管理

1.本规定所指的音像场所主要包括校园内面向师生的音像制品播放场所。

2.凡校园内录放的音像资料,必须做到内容健康,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3.各音像放映场所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时间不能播放录像,应转播中央新闻,对重大国内新闻要根据学校要求及时转播,便于学生收看。

4.凡学生活动场所的音像播放,由校团委主管并经校党委宣传部审批;要具体落实负责人员,填写《音像播放单》备案。

5.音像制品的来源要保证渠道正规,严禁播放盗版、走私片及格调低下片。

6.音像录放场所的收费要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做到收支分明,帐目公开。

7.切实做好音像录放场所的安全、消防工作,并根据保卫处规定落实各种措施。

五、人文学术讲座管理

1.人文学术讲座要体现浓厚校园学术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的宗旨。

2.讲座内容健康,严禁利用学术讲座散步有悖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确保我校讲坛的纯洁。

3.严禁利用学术讲座的形式,为个人谋利。

4.严格执行学术讲座管理制度;自然科学类讲座由校科研处审批;人文社科讲座由党委宣传部审批;学生举办的讲座由学生会、团委审批并报党委宣传部备案。

5.举办讲座实行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讲座前举办人要填写《学术讲座单》,学生讲座由校团委、学生会统计备案。

6.外籍人士、港澳台人员来校举办讲座,分别由国际交流中心、统战部审批。

六、INTERNET信息发布管理

1.为了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向国内外宣传光华小学,树立光华小学的网上形象,进一步提光华小学在县内的地位。

2.必须遵守执行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由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签订校园网信息发布责任书。

3.只发布与本单位与工作业务相关的信息,发布内容须经发布单位负责人审阅。

4.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工作。

用户密码不得转告他人。

5.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6.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3)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7)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8)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9)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7.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1)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2)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3)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5)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七、广播台管理

1.广播台的节目内容须经编委会审定,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老师签发后方可播出;

2.未经党委批准,不得已审批过的节目中插播其他内容。

3.拟播出的节目内容须报经编委会审核后方可播出。

4.除学校有关通知外,各节目不得播出与节目内容无关的信息,

如:

寻物启事、声明、社团的内部通知等,不得承接商品宣传等广告业务。

5.对拟播出的通知,须向有关部门进行内容核实,接收的送播

材料上必须有单位公章。

6.未经批准,不得以本站名义从事任何活动。

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指挥,准时到岗,确保播音工作的正常进行。

8.保持工作间的安排和清洁,爱护公物,做好广播台的安全保卫工作。

9.对违纪者将进行严肃处理。

10.值日组长要做好节目监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负责老师汇报。

八、本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校党委宣部负责解释,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将根据有关条例进行处罚。

资料

 

赠送以下资料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德鲁克说: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的我们:

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

  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管理的实践》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终于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仿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

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

如:

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就可以“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

德鲁克明确的提出“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他说道:

“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

”因此,“经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他的资源——首先是人的资源中蕴含的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

那么我认为,真正诠释管理的意义就要将人的机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是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

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员工的绩效,那就死定了!

那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已经是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感受。

同样的工作,在行政的约束下与在自动自发的工作结果虽然是都完成任务了,但完成的综合效果完全不同。

只注重绩效的话,那会留不住优秀人才。

因此,要想将公司管理的有声有色,必须关注职工的感受,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管理的实践》一书,系统的论述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的目的:

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

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

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和科学,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

管理本质上是一句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

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是业绩和成就。

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

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自于所承担的责任。

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维度在于时间。

  正确的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要求员工要主动积极,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求员工要自愿接受改变。

但员工对组织的要企业一般较为弱势,德鲁克总结为,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

“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

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间取得平衡。

管理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本优秀的著作哇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

有所得在于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在于发现自己的误解与错误,在于能够明确自己未来道路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