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27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docx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选择题DOC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26.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技术水平。

(      ) 

 27.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      )  

28.人口增长是生活水平低下、收入严重不平等、或居民消费选择有限的基本原因。

(      ) 

 29.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      )  

30.如果自然增长率相同,则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一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对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的国家来讲是相同的。

(      )  

31.地区储蓄率的不平衡与经济增长表现密切相关。

(      )  

32.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先发优势。

(      ) 

3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代人的生活状况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奋斗,也与他们所继承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和状况有关。

(      )  

34.一般来说,在发展中国家税收弹性较高的是商品税和农业税。

(      )  

35.流动性最大的金融资产是活期存款。

(      )

一.多选题:

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

2.经济发展包括:

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经济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

3.发展经济学的任务:

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国情。

发展经济学应当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

发展经济学还应当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探索经济发展道路,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

4.人口的空间转移包括三个层次:

国际间的移动;国内地区间的移动;城乡之间的移动。

5.就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而言,一般认为有:

收入水平和由此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的显著差异;就业;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

6.两种因素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即:

推力因素;拉力因素。

7.发展中国家扩张就业的途径:

调整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增长、投资与就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张就业容量;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容量的扩张。

8.国内的储蓄而言主要来自:

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家庭储蓄。

9.乐观的经济学家认为:

知识的进展;人力资本的增长;产业和生活的技术进步会创造新的资源,会解决污染,寻求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0.普通的生态系统都包括:

阳光;非生命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

1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

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专用化、社会化和区域化;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

12.农业发展政策的种类包括:

农业财政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价格政策;农业科技教育政策。

13.工业布局指向:

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其他指向(廉价电力指向;港口指向;水质指向)。

14.高科技产业部局类型:

组织型;技术型;科学型。

15.对外贸易和工业化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

四.论述题: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

答:

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发展问题。

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涉及到非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

从学科角度看,经济发展所关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落后状态向发达状态过渡的经济演变过程,而经济增长则侧重于研究和反映某种成熟状态度经济进步的动态化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极为紧密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将是不可能的。

7.试述二元结构转型:

刘易斯模型的特征?

答:

①经济中存在着两个部门:

传统的占优势地位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发达的工业部门。

②农业部门是以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农业为主体的产业,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资源,其规模不可能随着人口增长而持续扩大。

③工业部门是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大量使用厂房、设备等资源,其规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不断扩大,其速度可以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

④在传统农业部门中,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即劳动供给弹性是无穷大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都存在大量可供利用的劳动力。

⑤农业部门的工资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无关,而是由维持生存的“制度工资”原则决定的,因而工资始终高于农业劳动边际生产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B)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

这是因为(D)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

A.金融比率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A)

A.进口关税B.所得税

C.土地税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D)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D)

A.资本存量的增加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A)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B)

A.教育的社会成本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C)

A.内在联系的表现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B)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C)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C

A.提高生育的质量B.实现人口优化

C.降低生育率D.减少死亡率

14.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B)

A.战后多边贸易的迅速发展B.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C.战后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D.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崩溃

15.实施“次级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是(D)

A.先进的科学技术B.更多的劳动力

C.发达的金融市场D.更多的自然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

16.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人口问题上应采取的政策是(ABCDE)

A.开展计划生育运动B.降低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质量D.改善社会经济条件

E.提高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7.吉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广泛应用的指标,但其缺陷是(AC)

A.两个国家的吉尼系数即便是相同,但其代表的涵义可能不同

B.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总体比较有时误差较大

C.对低收入组状况的巨大改善反映不够敏感

D.不能准确反映高收入组状况的变化

E.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18.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ABCD)

A.主要是它受自身各种制度僵化的困扰

B.是因为它处于对世界富裕经济国家的依附关系的包围之中

C.是它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D.是由于贫富高度不平等的国际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演进的结果

E.主要是这些国家愚味落后和饥饿灾荒造成的

19.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是(ABCDE)

A.人均公共教育费用很低B.入学人数增长迅猛

C.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D.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E.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20.用于进行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和决策的主要指标是(BC)

A.期望收益B.净现值C.内部收益率

D.预计成本E.净现金流

21.托达罗人口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有(ABC)

A.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B.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农业的开发

C.发展中国家必须理顺扭曲的要素价格

D.发展中国家应该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E.要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差距

2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意义有(ABCDE)

A.提出对经济持续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B.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C.解释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

E.在国际分工中,各国通过对知识和人力资本施加影响来取得和强化比较优势

23.为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各个国家可采取的经济手段有(ABCD)

A.税收手段B.建立和实行收费制度

C.财政金融手段D.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E.行政管制手段

24.发展中国家所得税不重要的主要原因是(ABCDE)

A.纳税收入的界限难以确定B.公民纳税意识较弱

C.政治结构存在问题D.缺乏素质高又廉洁奉公的税收管理人员

E.缺乏完善的所得税征收办法

25.20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B)

A.爱德华•肖B.罗伯特•麦金农C.菲利普斯

D.赫尔希曼E.罗斯托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是(C)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C.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D.实际经济增长率

2.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经济发展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B)

A.传统社会阶段B.起飞阶段

C.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D.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3.新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终源泉可以归结为(A)

A.人力资本和知识的生产与积累B.物质资本的生产和积累

C.货币资本的储蓄和积累D.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4.通过不同国家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B)

A.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低

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

C.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层次越高,投资收益率也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

5.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占GNP的百分比是(A)

A.比较低的B.比较高的

C.与发达国家相近的D.不能判断的

6.如果名义利率为3%,通货膨胀率为-2%,则实际利率为(D)

A.-6%B.-1.5%

C.1%D.5%

7.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用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比例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世界各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霍夫曼比例是(D)

A.小于1B.1±0.5

C.2.5±1D.5±1

8.从理论上讲,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积累比较适宜的农业税种是(B)

A.农产品税B.土地税

C.土地转让税D.农产品出口税

9.金融比率是净金融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来说,最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率为(A)

A.不到20%B.60-80%C.100%D.200%

10.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C)

A.能够向发达国家出口初级产品

B.发达国家的消费示范作用

C.能够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现有的知识

D.能够照搬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

11.环太平洋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促进本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是(D)

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2.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B)

A.中国的外债非常少

B.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将自由化的程度限制在与金融部门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下

C.中国意识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D.中国经济规模足以抵御外来危机的冲击

13.为了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和需求方面的“互补性”,斯特里顿主张根据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大小,确定对各产业部门不同的投资比例和增长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动态平衡增长。

这种理论属于(D)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不平衡增长理论D.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4.对外贸易的乘数效应是指一国的出口一轮又一轮地引起与该出口产品生产部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国内其它部门的反应,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倍增作用。

外贸乘数等于(C)

A.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的倒数

B.边际消费倾向与资本的边际效率之和的倒数

C.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D.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15.现代家庭生育理论采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孩子当作一种特殊的消费品来处理,研究家庭的生育选择行为。

该理论认为生育孩子数量的变化是生育成本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对孩子需求的理性经济反应,一般来说(D)

A.家庭收入越高,家庭对孩子的需求越小

B.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家庭对孩子的需求越大

C.所有其他商品相对于孩子的价格越高,需要的孩子数量越小

D.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喜好越强烈,需要孩子的数量越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些特征包括(ABCDE)

A.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收入差距较大

B.劳动生产率较低下

C.劳动力失业率高,利用不充分

D.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E.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较短

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在50年代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主要由这样几个部门组成,它们是(AC)

A.传统的农业部门B.现代农业部门

C.现代工业部门D.传统工业部门

E.第三产业部门

18.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采取如下政策措施(ACD)

A.制定一套理顺生产要素价格的政策

B.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C.制定一套能使发展中国家的财产占有、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分配发生良性转变的机

制和政策

D.制定一套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E.增加政府的扶贫资金,积极争取国际援助

19.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包括(ABCDE)

A.改革各级教育体制

B.调整教育投资方向

C.刺激和增加教育投资的个人收入

D.重视发展非正规教育

E.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

20.对私人储蓄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理论,它们是(ABC)

A.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B.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C.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D.凯恩斯的“相对收入”假说

E.弗里德曼的“绝对收入”假说

21.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过程包括(BCE)

A.吸引外资B.通过金融和信用机制集聚发展资金

C.投资形成实物资本D.通过国家征税筹集资金

E.增加实际储蓄数量

22.研究表明:

影响一个国家获得知识和利用知识能力的因素有如下几种(BDE)

A.国民生产总值B.贸易开放程度

C.研究开发投资规模D.教育水平

E.通迅基础设施状况

23.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有如下特点(BCD)

A.财产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高B.对关税收入的明显依赖

C.间接税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D.直接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低

E.关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

24.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主要有(ABCDE)

A.同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价格弹性较低

B.同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收入弹性较低

C.技术进步减少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

D.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垄断化

E.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专业化和初级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

25.传统农业具有以下特征(ABCE)

A.技术落后

B.农民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的生产很有效率

C.农民对市场价格反应灵敏

D.当价格上升时,农产品供应量增加

E.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发展是反映不发达国家( B  )

A.经济逐步增长的过程

B.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C.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

D.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2.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和衡量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 A  )

A.经济发展指数B.生产发展指数

C.人类发展指数D.生活发展指数

3.刘易斯模型描述了( C  )

A.传统农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B.现代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C.从传统农业部门为主向现代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过渡过程

D.因经济结构转换使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的过程

4.“只有最小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这是(  B )

A.新增长理论的观点B.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的观点

C.传统的增长理论的观点D.线性阶段理论的观点

5.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D  )

A.每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的收入是多少

B.每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的收入是多少

C.每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每种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6.人口过渡理论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C  )

A.降低人口死亡率B.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

C.降低人口出生率D.改变人口的构成

7.抚养负担一般是指一国人口中的( D  )

A.残疾人比例B.0-15岁人口比例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D.0-15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

8.人口学分析和事实表明( A  )

A.较高教育程度和较低生育率相关联B.较高教育程度和较高生育率相关联

C.较低教育程度和较低生育率相关联D.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率无关

9.在学生就学时,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发生的机会成本称为教育的(B  )

A.社会成本B.个人成本

C.直接成本D.间接成本

10.从事第二选择的非就业活动,比如个人选择上学或从事家务等,属于( C  )

A.公开失业B.提前退休

C.隐蔽性失业D.自然失业

11.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把历史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就业增长远远落后于工业增长的现象称为(  A )

A.产出—就业滞后现象B.就业增长

C.工业增长D.产出—就业增长现象

12.国内私人储蓄的两个来源是( A  )

A.公司储蓄和私人(家庭)储蓄B.外国援助和私人外国储蓄

C.外国直接投资和债务性融资D.公司储蓄和国外借款

13.卡尔多认为(  B )

A.工人比资本家的储蓄倾向高B.工人比资本家的储蓄倾向低

C.工人和资本家的储蓄倾向一样D.工人和资本家两者的储蓄倾向无关

14.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种观点称为( D  )

A.资本决定论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D.制度决定论

15.与一般产品相比,知识作为公共产品的显著特点是(  B )

A.竞争性和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公共性和竞争性D.私人性和竞争性

16.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了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

B.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映了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

17.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弹性较高的税收种类是( C  )

A.所得税和销售税B.关税和农业税

C.商品税和销售税D.农业税和商品税

18.从纯粹增加农业税税收的观点来看,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征收( D  )

A.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B.土地转让税和地价税

C.地价税和农产品销售税D.农产品出口税和销售税

19.C表示在银行外流通的货币,D表示活期存款,T表示定期存款和储备存款,O表示专业机构的负债,则广义货币供给量是(  C )

A.CB.C+D

C.C+D+TD.C+D+T+O

20.提出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的经济学家是( C  )

A.配第B.赫尔希曼

C.罗斯托D.刘易斯

21.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 A  )

A.粮食的增长速度总是慢于人口增长速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不断降低,最终会退到最低生存的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下降,人口也将趋于减少,最终回到维持最低生活的水平上B.不要忽视技术进步,要通过技术进步增加粮食产量,以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

C.随着人口压力的增长和收益递减的作用,食物会变得相对稀少,人们为了满足食物的需要,将会相应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D.要重视收入分配,通过均衡收入分配来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2.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都强调( B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地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3.实施“次级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是( D  )

A.先进的科学技术B.更多的劳动力

C.发达的金融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