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235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docx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作者:

王少渊

来源:

《读写算》2014年第11期

新人教版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

料,除文字之外,多以统计图、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报、地图、凭证单、使用说明书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应用功能十分明显。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

本文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

首先,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插图资源

初中语文(人教版)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

这些插图,或作为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或对教材内容作相关的补充(如背景图片、作者照片、手稿),或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插图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

或依据课文文字描述,配上自己认为能说明课文文字的插图,或对课文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认真考虑插图的运用,合理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不仅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而且一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其次,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课文相关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下一课背景知识,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上《芦花荡》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芦苇荡"这一自然环境很陌生,再加上对作家、作品背景等内容从来未接触过,很难被文本的内在美所感染。

课前分三个小组,分别完成"对白洋淀自然环境的调查"、"孙犁及其作品的简介"、"白洋淀在抗日战争中的社会背景"材料搜集、筛选。

上课进行交流,弥补学生思维上的"空白区",这样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文本内容,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美,而且提高了信息提取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更需要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背景知识。

文言文因时代久远,虽然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大多数都是名家名篇,但是有些文章受当时某些因素的影响,作者不能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采用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

此时,就必须补充一系列的背景知识才

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只有通过搜集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011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

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每单元安排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比如"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前,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图书和互联网分别搜集资料:

月球的有关科学知识;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写月的诗歌、成语;月亮的文化内涵(象征意

义);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等。

这样学生需要多渠道搜集信息,从中发掘、整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

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创建和应用

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并要求设计其一个表格,让学生把文本内容按照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后填入到表格中去。

比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根据科普说明文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按"种类、形状、位置、天气"等内容填入表中,再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进行表述。

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划规划能力以及对文本内容的分解、整合等能力。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留心处处皆学问。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阅读,因为这类文本更多的是出现在生活中的,也就是所谓的"读的不是书,是生活"。

光靠教材中出现的仅有的少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

除了各种即时新闻报道,有广告类的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有各种理财类图表如标注电

费、水费、电话费的存折、表格、单据等,还有各种调查表、各种调查问卷、各种调查报告等

等。

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课堂时阅读并讨论。

六、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整合

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时,还要注重学科间的整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去学习感受。

在数学、地理等教材中,差不多每一单元都有许多统计表、曲线图,其实这些也是"非连续性文本"。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我们在现行语文教材之外,可以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调查报告、研

究报告、时刻表、产品说明书等,让学生阅读,以便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关注课外、关注生活中各种资源。

七、充分利用班级的管理工具

班级的管理工具中有功课表、作息时间表、点名表、值日表、评比栏等许多图表及多种材料,可以当做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教学。

八、适当引用学校的各种文本材料资源

各中小学在创建各项达标校或先进校过程中留下的很多软硬件方面材料也可作为非连续性文本加以利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比如文化走廊、各种宣传材料、宣传栏中的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和连续性文本教学一样,是有法可循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需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整合各种资源,指导方法,加强训练,那么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