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378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三次月考试题卷·语文

时量: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怔(zhèng)怔虔信带挈(qì)胡绉

B.瞰(gǎn)望蓬蒿恁(nèn)地请谏

C.谮(zèn)害绰刀腆(tiǎn)着干瘪

D.勾(gōu)当慰籍攥(zuàn)紧商酌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大人们辛勤劳作,孩子们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打谷场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B.现在的电话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

C.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水平出现大幅度下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有长时间积累的多方面问题。

D.从中国飞往留学地德国柏林的飞机即

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你!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B.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加以发扬和传承。

C.领导班子是否廉政清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D.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好的音乐享受。

4.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是(2分)()

A.医院门口:

宾至如归。

B.交叉路口:

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C.图书馆门口:

静以修身,学以育德。

D.考场门口:

失败乃成功之母。

5.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

,诗中所表达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②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③春城无处

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A.乞巧中秋寒食端午B.中秋乞巧端午寒食

C.端午乞巧中秋寒食D.乞巧重阳中秋端午

6.名著阅读(共5分)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道:

“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

”悟空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

他为何而哭,莫成是怕妖怪?

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只因为他心想道: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只拜了三个人:

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今日教我去拜此怪。

但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苦啊!

算来只为给师父解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

“给奶奶磕头。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1分)

(2)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分) 

(3)《童年》作者,小说讲述主人公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2分)

7.综合探究(共4分)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探究风筝的文化意蕴。

【材料一】风筝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品,放风筝的习俗古已有之。

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在遭遇灾祸、疾病时,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待风筝上天后剪断引线,认为这样就可以让晦气与风筝一同飘走。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中李纨曾对黛玉说道“:

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应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

【材料二】风筝上的图案各异。

以龙、凤、麒麟这些瑞禽仁兽组成的“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图案的很多;此外还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传说具千年寿命的仙鹤、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叽叽喳喳的喜鹊和各类变形的“喜”字出现得也不少。

我的探究:

8.综合运用(共6分)

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这是个充满温暖和祝福的节日。

为此,学校将组织开展“温暖校园,问候你我”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相关活动。

【习惯调查明现状】

为了解校园主动问候的现状,同学们在校内开展了问候习惯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内容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主动问候老师

95%

90%

80%

主动问候来宾

81%

63%

55%

(1)请阅读上表,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分)

【心语表达传温暖】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问候氛围,学校开展了问候心语表达活动。

请你结合下面的例句进行仿写,为校园更添温暖。

(2分)

一句真诚的问候,犹如寒冬里的一团火,给人以温暖;一句真诚的问候,

,;一句真诚的问候,犹如炎夏的一股甘露,沁润我的心田。

【活动总结表意义】

在此次主题活动总结会上,你有幸担当活动主持。

请你为自己的主持设计一段结束语。

(2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孟子》中与“平安易老,磨难长生”观点相近的句是:

,。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②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③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

世代传下的产业。

②寥落:

冷落。

③九秋:

秋天。

10.全诗描写了哪些意象?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1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流传的名句,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它的妙处。

(4分)

恶圆

唐·元结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

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

“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

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

少喜之,长必好之。

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

嗟!

嗟!

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

“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

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

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②皂:

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

 ③圆:

圆滑。

 ④卿:

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

元结的堂弟。

 ⑥预:

参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趋焚之∕尝趋百里之外(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死亦我所恶(孟子《鱼我所欲也》)

C.长必好之∕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D.躬自戏圆又失方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以悦婴儿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故事二则)B.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墨子》)D.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2)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15.文章中友人认为为人处事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

(6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①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即为有着“千年学府”美称、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

②岳麓书院始于唐末五代,建于宋太祖开元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长沙)太守朱洞所建,1926年被定名为湖南大学。

它历经千载,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文人学者前往探古寻幽。

③坐落在岳麓山清风峡入口处的岳麓书院,不管是主体建筑,还是碑匾对联,抑或是漏窗石凳,都体现出典雅别致的情趣。

岳麓书院的建筑大体分为讲堂、御书楼、祠堂三大部分,它们分别与讲学、藏书、祭祀等功能联系在一起,这三大部分均朴实无华,整个建筑格局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爽朗怡人的感觉。

引导在此的人勤于问学求道,精于修身养性。

讲堂又称静一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师长对学生讲学论道的地方。

无数先贤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洒落在这方寸土地上,秋来夏往,耕耘不息。

④岳麓书院源长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书院最有

特色的是,几乎每一个院落、每一栋建筑的门、柱、檐、枋等,都能见到对联匾额,把书院简洁质朴的建筑装点得韵味无穷,书院千年的文化、千年的历史、千年的精神就凝聚其中。

在前厅左右两侧的石壁上,有朱熹为书院题写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勉励学子完成道德的自觉,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真诚君子,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岳麓书院亦受到历代当政者的重视,如岳麓书院大门首的“岳麓书院”牌匾,为宋真宗亲笔御题;讲堂上“学达天性”、“道南正脉”两道匾额,分别出自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之手,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展现了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地位。

尽管岳麓书院随着历朝历代的兴衰屡毁屡建,至今仍然保留了它“薪火相传”的文化原貌,近年国内诸如余秋

雨、金庸、余光中、黄永玉、樊纲等十多位著名文化、经济学者相继登上岳麓书院讲坛,纵论天下事,给岳麓书院又注入了新的思想基因和文化生机。

⑤更值得一提的是,岳麓书院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很多有识之士前往探索真理,而这样的一些国之英才亦为岳麓书院添上了一抹灵气。

哲学大师王夫之、启蒙思想家魏源、学者兼政治家曾国藩、军事家左宗棠、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等历史伟人、名士都在此留下足迹,并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书院改为学堂后,更有大批爱国志士如唐才常、黄兴、陈天华等人都求学于此,毛泽东多次到此宣传革命,最终成就大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岳麓书院著名的诗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正是对其所产生过的重大影响的真实写照。

⑥岳麓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知识群体成长、繁衍的精神家园,而且现在依然是中国传统国学教学和研究的基地。

它让现代人得以跨越时空,感受儒家士人的心灵奥秘,也无怪乎历经千年风雨的它依然能够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了。

16.文章第四段介绍朱熹等人为书院的题字,有何用意?

(4分)

17.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4分)

【链接材料】

近几年,湖南大学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致力于将岳麓书院打造成为一个面向全国与世界的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公共平台。

岳麓书院不仅承办了“藏秦简国际研读会”、“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而且成立了”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这一系列举措让岳麓书院已然成为湖南立足本土、影响全国、辐射海外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岳麓书院能屹立千年的原因有哪些?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①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

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

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

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

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

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

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④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

个人博览

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规守纪、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曲意逢迎,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

气。

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⑤底气从何而来?

⑥(A)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

人生在世,德为第一。

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

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

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⑦(B)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

”深厚的

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

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

可是,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

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

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⑧(C)底气从严格的自律中来。

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

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

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

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

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

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⑨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

一个有底气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8.标题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请结合文意拟写标题。

(2分)

19.文中⑥⑦⑧段的顺序能调换吗?

为什么?

(3分)

20.下面这段材料与ABC中哪个观点相符,请写出你选择的理由。

(3分)

战国时期苏秦,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早年周游列国,无功而返。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发愤苦读,潜心钻研,头悬梁、锥刺股,终悟大道,后来凭着自己雄辩的口才、合纵的谋术,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终成当时战国最为有名的风云人物。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我与母亲的旅行

汪微微

①那是我第一次以旅行的名义带她外出。

那座江城,她也曾多次路过,却从未真正深入腹地。

她的世界,安稳地停留在

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②她是我的母亲。

③我们在晨光熹微时分出发。

(A)道路两旁的栾树上,一串一串的圆锥形灯笼果挂满树冠,在风中曼舞。

她坐在我身边,依窗眺望着,眼里胀满了少女般的兴奋与期待。

④路边有看门护院的狗一闪而过。

她回过头来说:

“还记得吗?

你小时候很喜欢狗狗,吃饭时要从自己碗里拨出一半和它分享,睡觉时要搂着它一起钻被窝。

⑤我记得那只狗用的都是废弃的钵碗,显得脏污不堪,我特别想为心爱的狗狗争取一只青花瓷碗。

那碗细腻精致,是她的最爱,只有逢年过节或来了客人才肯拿出来用。

但是我却坚持着,千方百计想要那只碗并且数次向她抗议。

小小的我哪里懂得她勤俭持家的艰辛,只觉得她粗糙、吝啬又虚荣。

现在想起,在并不富裕的日子里,她努力地维持着生活的体面,为家人营造着萤火之光,实在费心费力。

⑥看着路边人家的院落里,有树一样的栀子,她拉拉我的衣角,指着窗外说:

“看,那是你喜欢的调调。

⑦是的,我一直喜欢房前栽花、屋后种菜的生活,这样踏实下来,沉静下来,对世界抱有天真向往和美好期盼。

她倒是实现了我一半的愿望,在被钢筋水泥压缩得越来越小的院落里,一直守护着一块菜地,菜地里一年四季青葱肥沃,像她一脸热热闹闹的笑。

⑧途中休憩,见一小孩手持苍耳球,作势扔向身边的人。

她再次拉拉我的衣角,笑着说:

“你上小学那阵,有个男孩总爱往你身上扔这玩意儿。

⑨我想起来了,好像是有那么一个总爱捉弄我的男生,个子不高不低,扎进人堆里就倏忽不见。

就因为与我有关,她就将这人牢牢记在了心里。

⑽车过一座山坡后很久,她仍在频频回望,目光像天涯般悠远。

沉默一阵,她开口了:

“这里,我和你爸曾搭棚住过。

⑾父亲是个养蜂人,她追随着他,四海为家。

偏僻的山间地头,一个帐篷,便撑起了她所有关于家的幻想。

⑿这是座满是黄土的山。

妈妈说道,在某个风雨大作的夜晚,突然遭遇山体滑坡。

50箱蜜蜂,连同他们栖身的帐篷,都被冲走。

还好,他们幸运地逃出来了。

我想起来了,那时我已大学毕业,每个月领着不足千元的薪水,在城市里颠沛流离。

有天夜里,突然接到她打来的电话,气喘吁吁,语气里有大雨倾盆的凌乱与慌张。

听到我的声音,她笑着说:

“没事,刚做了一个噩梦。

”然后很快收了线。

⒀那是她惟一一通在夜里打给我的电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那天遭了那么大的劫难,原来我差点失去他们。

在她最不堪的时候,她只知道我安好,自己就觉得安心。

⒁说起这段时,她语气平静。

于她而言,过往所有的悲苦与不堪,都消融在了她当下的满足之中。

⒂到达目的地,我枕在她的肩上,赤脚坐在江边,看(B)白云悠悠,江水滚滚,落日熠熠,听她絮絮叨叨说些陈年旧事。

那些被遗忘在身后的岁月,带着久别重逢的欢喜,温情地打量着远道而来的我们。

我心里涌起的暖意,像中药,像棉衣,像一碗小米粥。

抬头看她,她一脸宽厚的笑。

⒃自成年后,我们一直聚少离多,这一次旅行,让我们重新找回了遗忘许久的母女间的温暖。

她,我的母亲,原来一直像一棵

树,用她的繁密荫庇着我的成长,用她的明媚渲染了我的四季。

(有删改)

21.请仔细阅读文章,填写下表。

(4分)

途中所遇

途中所忆

为喜欢的狗争取青花瓷碗

路边人家院落的栀子

被一普通男生用苍耳捉弄

一座满是黄土的山

2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3分)

那些被遗忘在身后的岁月,带着久别重逢的欢喜,温情地打量着远道而来的我们。

23.文章A、B两处划线处语句均运用了环境描写,试说说这两处环境描写共同的作用,并结合文句具体分析。

(4分)

24.文章以“我与母亲的旅行”为题,如何理解“旅行”的含义?

(3分)

25.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并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我的母亲,原来一直像一棵树,用她的繁密荫庇着我的成长,用她的明媚渲染了我的四季。

”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三、写作(共60分)

26.文章第⑸段中写到“但是我却坚持着,千方百计想要那只碗并且数次向她抗议。

请在横线上做一个关于“我”和母亲的语言和神态的片段描写。

(10分)

【要求】

(1)符合上下文情境;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7.请以下面作文题目为题,写一篇文章。

(50分)

题目:

有你的时光,真好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

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二、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C

A.胡诌带挈(qiè)B.瞰望(kàn)请柬D.勾(gòu)当慰藉

2.C

进退维谷: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叹为观止:

形容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弥留之际:

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的时候。

3.C

A.成分残缺。

“具有”后面缺宾语“的特点”。

B.语序不当。

应为“传承和发扬”。

D.重复啰嗦。

“最重要的”和“当务之急”重复。

4.C

5.A

6. 

(1)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制服悟空并压他在五行山(两界山)下。

(1分) 

(2)“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1分),“跪”表现他忍辱负重(或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的性格(任选一点,言之成理即可)(1分)。

(3)高尔基阿廖沙

7.在传统习俗中,人们总是借放风筝表达去晦祈福的心意。

(含“去晦”“祈福”各点2分。

8.

(1)在学校中,各个年级主动问候老师的同学比主动问候来宾的同学多(1分);与高年级同学相比,低年级同学更会主动问候老师和来宾(1分)。

(2)一句真诚的问候,犹如秋天里的一股清风,让人恬然享受。

(比

喻恰当1分,语句通顺优美1分。

(3)亲爱的同学们:

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能让大家感受到你的真诚与温暖;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能让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拉得更近。

让我们期待:

真切的问候满校园,怡人的温暖润心田!

(称呼1分、点明“问候”意义1分)(紧扣“问候”、“温暖”)

9.

(1)江春入旧年

(2)黑云压城城欲摧(3)谁家新燕啄春泥(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共60分)

10.田园,千里雁,九秋蓬,明月。

(2分)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诗人将与亲人分离后的自己比作在千里的孤雁,将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蓬草(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

12.A

13.D

14.

(1)朋友公植,听说有取乐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

(判断句、“闻”“请”各点1分。

(2)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

(反问句、“安”“以”各点1分。

15.友人认为做人应正直,处事应谨慎。

(2分)

我赞

同文中友人的处世态度(1分),文中友人不希望婴儿因小时喜欢圆而养成长大圆滑世故的品性,由此看出他个性的正直。

(1分)正直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是一个国家和平安定的精神脊梁。

(1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严于律己,坚守原则,做人一个方正之人(1分);

我不赞成文中友人的处世态度,(1分)友人从婴儿小时喜欢圆就推断出长大处事会圆滑的品性,有失武断。

(1分)圆不一定是圆滑,也可理解为圆通。

(1分)它其实也是做人的策略、做事的技巧,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1分)

也可以从外圆内方的角度去说。

(只要写出充分的理由,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16.文章第四段通过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字、宋真宗和乾隆等帝王御笔题写牌匾等事例,说明了这些牌匾都承载着耐人寻味的历史,(2分)展现了岳麓书院建立在悠长历史之上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2分)

17.岳麓书院中有展现典雅别致的生活情趣的园林建筑;(1分)岳麓书院有着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分)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文化精英;(1分)岳麓

书院建立

了国学交流的平台,成为学术研究的又一重地。

(1分)

18.做人当有底气。

或者做人做事当有底气)(2分)

19.不能。

(1分)第⑥⑦⑧段的内容分别与第④段“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养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中“良好品德”“能力素质”“严格自律”几点相对应,(1分)体现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和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