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45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docx

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解析版

2020届江苏高三语文黄金考点押题卷(三)

语文I试题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黄河的发源地,是清亮澄净的雪川,安宁而,像个不请世事的稚童;黄河的入海口,则是波澜不惊的滩地,厚重而安详,好似的耆儒。

这其中虽有六盘山间扭动的灵巧,河套平原静躺的安沃,三秦大地你浊我清的分流,却再也没有一处地方像壶口一样,一样酒脱奔放。

A.纯粹老气横秋肆无忌惮B.纯净老态龙钟肆无忌惮

C.纯净老气横秋汪洋恣肆D.纯粹老态龙钟汪洋恣肆

【答案】D

【解析】

纯粹:

指不掺杂别的成分。

纯净:

指无污染的,单纯洁净的。

语境说的是“像个不谙世事的稚童”,重在强调心境上的单纯、涉世未深,应选“纯粹”。

老气横秋:

指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或年轻人缺乏朝气的样子。

老态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语境中“耆儒”指年高博学的读书人,应选“老态龙钟”。

肆无忌惮:

指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使用对象为人,且是贬义词。

汪洋恣肆:

指水势浩大而且放纵不拘。

比喻文笔、言谈豪放,自由无拘束。

根据语境“洒脱奔放”应选“汪洋恣肆”。

故选D。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刚好日光加烂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泉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一边是青砖红瓦的老屋,一边是清澈见底的流水,小河不舍昼夜地流淌,缓缓延伸到远方。

②小河的流水声,妇女的将衣声,孩童的婷戏声,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市井风俗画。

③“一曲溪流一板桥,院衣石面汲泉瓢,家家屋后停织女,树底横舟手自摇。

④这市井生活画卷,传承千百年来,使得老街古旧中透出活力,平静中显出朝气。

③因此,这既是诗情画意中的泉水,“一池新绿芙水,矮几花阴坐著书。

A.①③②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④①⑤③②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语境中“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泉水”可确定为⑤尾句,故排除C、D。

①为首句,描述老屋与流水,③紧紧承接前句流水,②与③中的“溪流”、“浣衣”紧密联系,④紧承②中的“市井风俗画”。

故选A。

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

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

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

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

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

【答案】B

【解析】

①句“舍后煮茧门前香”,通过“煮茧”二字可看出本诗与“煮茧抽丝”有关系,应是《缫丝行》,排除CD。

②句通过“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可看出,这是农人要采摘茶叶,而烘烤成的茶叶就象莲子那样苦,因此②处是《采茶歌》,排除AC。

③处通过“咸味加”“卤”可知,这是在煮海水作盐,是《煮海歌》。

④处较简单,“钓”“舟”“归”显示这是描写渔人钓鱼后即将归家的场景,应选《渔家》。

故选B

4.阅读下图,对有关“知识付费”产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户主要购买的四款知识付费产品是:

在行、得到、知乎、XX知道。

B.该图从动机纯粹性、内容质量、用户购买成本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

C.“得到”和“在行”这两款产品的动机纯粹性和购买成本都比较高。

D.“XX知道”在知识付费产品比较中处于劣势,但用户购买成本低。

【答案】C

【解析】

本题由图片可知,“得到”这款app的动机纯粹性较低。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并序

姚鼐

君讳九皋,字絮非,建昌府新城鲁氏也。

大父讳宁,康熙庚午科举人,为内阁中书,考讳淮,岁贡生,为庐陵县学训导。

君为人敦行谊,谨于规矩,而工为文。

人观其言动恭饬有礼,而知其学之邃;读其文冲夷和易而有体,亦知其必为君子也。

尝逾岭至建宁,谒朱梅崖,而受其为古文之法。

于四方学者苟有闻,君必虚心就而求益。

虽以鼐之陋,君尝渡江至怀宁,见鼐而有问焉。

君古文虽本梅崖,而自傅以已之所得,持论尤中正。

里居授其学于子弟及乡之隽才,又授于其甥陈用光,且使用光见鼐。

盖新城数年中古文之学日盛矣,其源自君也。

其为科举之文,不徇俗好,自以古文之法,推而用之。

或以为不利场屋,君曰:

“得失,命也。

君竟以乾隆庚寅科得乡举,辛卯恩科成进士。

归居十馀年,奉养祖母及父,因益力为学,而因事设方,以利其宗族闾里,虽贫而必致其财,虽劳而必致其力。

逮终养,乃出就官。

是时鼐闻,寓书谏君,谓:

“今时县令难为,而君儒者,违其材而用之,殆不可。

”然君竟谒选,得山西夏县。

县当驿道,又时值后藏①中用兵,使驿往来日不绝。

县旧分二十馀里②,里以次出钱供役,谓之里差,吏因为利,民致大困。

君自持既廉,又减其役之得已者,而重禁侵蠹,民大便之,而乐为役。

君顾叹曰:

“吾不能尽去里差,是吾恨也!

”其见民,煦煦然告以义理所当从及去,不作长官威厉之状,民亦欣然听其教。

于是县号为治,上吏亦绝重君矣。

鼐闻,乃自咎前者知君之浅,固不能尽君才也。

然君亦以积劳致疾,在县凡两期,以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卒于官,年六十三。

某年月日,嗣光及君甥用光,皆以书来乞鼐铭。

铭曰:

孰谓儒者不可以理繁庶?

孰谓学古不可为今世语?

美哉鲁君!

其行企矩,其文蹈雅。

卒置德在夏,而士兴其庭宇。

其生也有令誉,其亡也有传绪,其葬也于是野。

(选自《姚鼐文选》,有删节)

(注)①后藏:

西藏旧分四部:

康、卫、藏、阿里。

清代康与卫并称前藏,藏与阿里合称后藏。

②里:

指居民居住的单位。

一里,周代为二十五家,后世所居家数不一。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为人敦行谊敦:

注重

B.不徇俗好徇:

曲从

C.虽劳而必致其力致:

获得

D.是吾恨也恨:

遗憾

6.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九皋曾经到建宁拜谒朱梅崖,向朱梅崖学习古文之法。

他也曾经渡江到怀宁,进见作者并向他请教。

天下学者,只要听说过其名声,鲁九皋一定会前往求教。

B.鲁九皋将自己平生所学教授给族中年轻后辈和乡里才智出众的人,又教授给外甥陈用光。

作者认为新城在数年间古文日益兴盛,大概是因为鲁九皋吧。

C.鲁九皋虽然考中举人,但是却因奉养祖母和父亲没有做官,一直等到祖母和父亲去世,他才去吏部请求任职,得到山西夏县知县的职位。

D.鲁九皋从来不在百姓面前使官威,总是和蔼可亲地用义理来教导百姓,因此,百姓很乐意听他教导,夏县也社会安定,但是上司却拒绝重用他。

7.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观其言动恭饬有礼,而知其学之邃;读其文冲夷和易而有体,亦知其必为君子也。

(2)君自持既廉,又减其役之得已者,而重禁侵蠹,民大便之,而乐为役。

8.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

请概括。

(4分)

【答案】5.C6.D

7.

(1)人们观察他的言行恭敬谨慎有礼节,就知道他的学识精深;读他的文章,淡泊平稳而有规则,也就知道他一定是君子。

(2)鲁九皋自己保持廉洁的操守,又减去那些可以停止的徭役,而且严厉制止侵贪掠夺,百姓得到许多好处,因而乐意承担徭役。

8.①对后藏用兵,徭役繁多。

②吏贪民困。

③儒者从政难有作为。

④世人认为古文无用。

【解析】

5.C项,“致:

获得”错误,依据第三段“虽劳而必致其力”,即使他自己很辛劳也一定要献出自己的力量。

可知“致”意为:

献出。

故选C。

6.D项,“但是上司却拒绝重用他”,依据第三段“于是县号为治,上吏亦绝重君矣”,因此夏县就称为安定之县,上级官吏也非常看重他。

可知,原文是说“非常看重他”。

故选D。

7.赋分点:

(1)恭饬:

恭敬谨慎;邃:

精深、深厚;冲夷和易:

淡薄平稳;体:

规则、体式。

(2)持:

保持;减其役之得已者:

定语后置句,减去那些可以停止的徭役;侵蠹:

侵贪掠夺;大便:

许多好处;为役:

承担徭役。

8.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回归文本筛选。

依据第三段“又时值后藏中用兵”“里以次出钱供役,谓之里差,吏因为利,民致大困”,当时又正值朝廷对后藏用兵;县中各里按照次序出钱出力,这就是里差。

官吏通过各项徭役获得利益,却导致百姓处境很艰难。

据此可以概括出社会问题①和②。

依据第三段,“是时鼐闻,寓书谏君,谓:

‘今时县令难为,而君儒者,违其材而用之,殆不可’”,当时我听说他要去当官,就寄信规劝他,说:

“现在做县令很难有所作为,而且您是儒者,委屈自己的才能而做官,大概不合适”,由此可知,当时的社会问题③:

儒者从政难有作为。

依据第五段“孰谓儒者不可以理繁庶?

孰谓学古不可为今世语?

美哉鲁君!

其行企矩,其文蹈雅”,谁说儒者不能治理繁杂寻常的事务?

谁说学习古文不能写作时文?

鲁九皋是多么美好的人啊!

他的行为总是希望合乎规矩,他的文章立足于典雅。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问题④:

世人认为古文无用。

【参考译文】

君名叫九皋,字絮非,是建昌府新城鲁家人。

祖父名宁,康熙庚午年间的举人,担任内阁中书。

父亲名淮,是当年的贡生,后来成为庐陵县学官。

君为人注重品行道义,重视准则,而且擅长写文章。

人们观察鲁九皋的言行恭敬谨慎有礼节,就知道他的学识精深;读他的文章,淡泊平稳而有章法,也就知道他一定是君子。

鲁九皋曾经越过山岭到建宁县,拜谒朱梅崖,学习其写古文的方法。

天下如果是有名声的学者,他一定会虚心前往而求得长进。

即使像我这样浅薄的人,他也曾渡江到怀宁,拜见我向我请教。

他的古文虽然师从朱梅崖,但却把自己的心得加入,他提出的主张尤其公正。

他居乡期间,把平生所学教授给族中年轻后辈和乡里才智出众的人,又教授给外甥陈用光,并且让陈用光前来拜访我。

新城在数年间古文之学日益兴盛,大概是因为鲁九皋吧。

他写作科举文章,不屈从世俗的爱好,他把古文之法,推广开来让更多人采用。

有人认为这不利于科举考试,他说:

“得失,本就是命中注定。

鲁九皋最终在乾隆庚寅年间考中举人,在辛卯年间的恩科中考中进士。

归乡十多年,侍奉赡养祖母和父亲,就更加致力于学问,而且能从事情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来使亲族乡里百姓获利,即使他自己贫穷也一定要献出自己的财物,即使他自己很辛劳也一定要献出自己的力量。

等到为祖母和父亲送终,才出仕做官。

当时我听到消息,就寄信规劝他,说:

“现在做县令很难有所作为,而且您是儒者,委屈自己的才能而用(做官),大概不合适。

”然而他竟然去吏部请求应选官职,得到山西夏县县令的职位。

夏县正处于驿道,当时又正值朝廷对后藏用兵,为朝廷送信的人来往每日不绝。

夏县以前分二十多里,县中各里按照次序出钱出力,这就是里差。

官吏通过各项徭役获得利益,却导致百姓处境很艰难。

鲁九皋自己保持廉洁的操守,又减去那些可以停止的徭役,而且严厉制止侵贪掠夺,百姓得到许多好处,因而乐意承担徭役。

他却还感叹说:

“我不能完全撤除各里的徭役,这是我的遗憾啊!

”他见百姓时,总是和蔼可亲地用道理教导他们何去何从,从不表现出官吏威严的样子,百姓也很乐意听他教导。

因此夏县就称为安定之县,上级官吏也非常看重他。

我听说后,就责备自己之前了解他太少了,原来没有能完全了解他的才学啊。

然而他也因此积劳成疾,在夏县共任职两期,在乾隆五十九年三月死于任上,年六十三。

某年某月,鲁九皋的儿子鲁嗣光和外甥陈用光,都写信给我请求我为鲁九皋写铭文。

铭文是:

谁说儒者不能治理繁杂寻常的事务?

谁说学习古文不能写作时文?

鲁九皋是多么美好的人啊!

他的行为总是希望合乎规矩。

他的文章立足于典雅。

最后在夏县建立了功德,而士人得以兴起于门下。

他生前就有美好的声誉,他死后也有继承其事业的人,他被安葬在这片土地。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9~10题。

送杜顗①赴润州幕

杜牧

少年才俊赴知音帝,丞相②门栏不觉深。

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

还须整理韦弦佩③,莫独矜夸玳瑁簪。

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④坟下与沉吟。

(注)①杜顗:

杜牧胞弟。

②丞相:

指李德裕,此时杜顗受李德裕的辟召。

③书弦佩:

皮带与弓弦。

④谢安:

孝武帝时位至宰相,赢得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9.前三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10.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6分)

【答案】

9.对杜顗年少才俊的赞赏;劝勉杜顗以正直之道待人接物;表达对胞弟的真关怀,希望他多加保重;希望杜顗尽分内职责,不要贪图荣华。

10.用典,委婉含蓄,韵味悠长。

借谢安的典故,表达对谢安的缅怀以及对其功业的赞赏;勉励胞弟像谢安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

【解析】

9.首联“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赞扬杜顗是少年才俊,遇到丞相这样的知音,并不觉得相门很深。

颔联“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勉励作为男子汉应该“直道”为人,即正直做人;同事表达了对弟弟的挂念关心之情,人在异乡要多加餐饭。

颈联“还须整理,莫独矜夸玳瑁簪”,“韦弦佩”指皮带与弓弦,诗人借此勉励杜顗要好好尽职,不要骄傲自满,夸耀自己的地位。

10.尾联“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用了东晋谢安的典故,他赢得了淝水之战,意思是说,你如果在上元节怀古,就去缅怀一下著名的英雄谢安吧,你们俩才会有共同的志向的。

诗人借典故勉励杜顗要建功立业。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3)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6)_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7)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

”(白居易《与元九书》)

(8)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

(《论语》)

【答案】多于在庾之粟粒挟飞仙以遨游翱翔蓬蒿之间艰难苦恨繁霜鬓欲辨已忘言蓬山此去无多路歌诗合为事而作一日克己复礼

【解析】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如“庾”“遨”“翱翔蓬蒿”“辨”“蓬”等字,理解字义去记忆。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

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

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

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

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

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

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

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

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

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

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

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

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

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信。

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当当,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

我把杂志给了她,说:

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

她一摆手说:

那哪几行啊!

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

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

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

她说:

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

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

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

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

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扬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

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

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

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

您是肖老师吧?

我是小冯呀!

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

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

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

今晚,我得请您吃饭!

我已经定好了房间!

您可一定等着我呀!

”她热情地说。

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

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

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

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

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30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用的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典型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记忆。

B.第四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

C.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见到小冯,“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暗示小冯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

D.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

13.“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14.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6分)

【答案】

12.B

13.①是小说的线索,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②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③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

④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

14.①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小冯的经历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缩影。

②剪裁精当。

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化。

③构思巧妙。

将小冯成长历程和陶然亭一带前后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侧面展现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④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

【解析】

12.B项,“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曲解文意,从原文看,意在表现小冯对“我”的尊重。

故选B。

13.本题考查了鉴赏小说中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文理清小说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小说主旨,最后结合物象的基本作用联系作品仔细揣摩研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

首先细度文本,“钻天杨”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小说的线索,有了它让小说结构清楚,情节更为紧凑;从内容上,开篇的“钻天杨”是“新栽不久”,中间是“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结尾处“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让“钻天杨”的成长见证时代的发展,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同时“钻天杨”的成长壮大也具有象征意味,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拼搏和祖国大地的飞速发展;从主题方面来说,“钻天杨”的茁壮成长也从侧面寄托着作者对小冯的不断成长进步的欣喜和祖国蓬勃发展的热情赞颂

14.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表现手法与艺术艺术的综合赏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梳理小说情节结构,在梳理过程中把我先说线索和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然后结合小说结构揣摩作者这样结构小说的用意和好处,一般从小说几个要素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考虑,考虑具体小说作品的特殊性,也要具体分析就某篇作品本身而言的用意和好处。

本题要求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本题设题角度非常新颖,需要考生认真审题,把握住考查小说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兼顾题目要求的特殊之处即可。

首先从选材方面,小说以“小冯”的成长经历作为一个代表,他的经历也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一个缩影,所以小说选材典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写作取舍方面,作者仅仅选取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详略得当,剪裁精当;从构思方面,将小冯的成长历程与陶然亭一带面貌的巨大变化交织在一起,也从侧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构思非常精巧;从具体题目要求来看,小冯的成长历程与“中国故事”栏目的选材和主题高度吻合,彰显时代特色,凸显主题思想。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莫让“流量崇拜”助长审丑之风

晁星

⑴热剧《延禧攻略》刚创下超150亿次的惊人网播量,独播平台爱奇艺却宣布要退出“流量大赛”:

正式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

一家流量巨头“向流量开炮”,在舆论场掀起了不小波澜,有人赞其魄力,也有人追问,为什么?

⑵时下,“流量”俨然是互联网圈的高频词,代表着点击量的它,时时被用来佐证某作品或某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从大众传播的发展历程看,如何将受众注意力量化,并为行业交易、评判、管理等提供数字化依据,一直是业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从发行量到收视率,再到点击量、上座率,随着传播技术步入互联网时代,原本粗放宏观的审视维度,已经能够精确到每一篇文章、每一条视频、每一部电影。

某种意义上,流量的诞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⑶流量指标并非没有意义,但对于精神文化产品来说,流量却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标准。

流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度传播量,但它衡量不出凝结在信息流之上的观念、思想,衡量不出内容的好坏和传播的社会效果,而这些恰恰才是精神文化产品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一部好的作品成风化人,甚至能够在几代人的心灵深处留下温暖烙印,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

这样的力量,远非一时半刻几个点击数字所能言清道明。

⑷流量没有原罪,但一味追逐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