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4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1

2012年中考专题复习(突破训练1)

(总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2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市,具有丰厚的文化jīdiàn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社会经济全面kuàyuè和腾飞的浪潮中,她以其江海交汇的壮观、花园城市的幽雅和长寿健身的神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断地pǔxiě着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

  ⑥青少年要敢于像李白在《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

  ”,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今年以来,朝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

  D.《文明办网倡议书》为我国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园地奉上了一枝鲜花,增添了一叶新绿。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

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

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3分)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①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②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二(5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O题。

(11分)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7.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3分)

  

  

  8.作者在②③两段中列举了大量数据,目的是什么?

(2分)

  

  9.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请从文章两处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处,写出它的表达效果。

(3分)

  

  

  10.以“环保奥运、科技奥运"为理念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为此,某校拟开展“我为奥运献计策”主题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结合对本文的阅读理解,向本届奥运会组委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将你建议的主要内容及理由写在下面。

(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4题。

(13分)

  生命中的碧伞红灯

  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

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

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

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

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

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

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

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

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

  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

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

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

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云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

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⑨然而,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留得住,你给人传诵的口碑可以留得住,你给人留下的温暖可以留得住。

你不在的时候,还有人传唱你,那一定是你把芬芳留在这个世界上了。

于是人们口齿生香,津津乐道。

  ⑩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你的生命将

  !

给生活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那时候,满世界将花团锦簇,生机勃勃,

  美不胜收!

(马德/文,有改动)

  11.本文题目中的“碧伞红灯”既指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指

  。

(2分)

  12.根据全文内容,概述为自己添加“碧伞红灯”的意义。

(不少于两点)(4分)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根据第③段内容,邰丽华的事例中所表现出来的“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指的是什么?

(4分)

  

  

  14.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第⑩段的内容,注意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

(3分)

  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你的生命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

(16分)

  燕子

  ①四月里来了插秧的神,他种下明亮的雨水。

飞快的燕子一掠而过——又是谁在挥动这把收割的黑亮镰刀?

  ②穿黑衣的燕子是害虫的捕快,它们保持着良好的战绩。

在农家,谁的檐下筑有燕巢,被看作一件吉祥的事,这意味着他们的慈善取得了燕子的好感和信任。

当然这仅是针对家燕的宽容政策,因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

金丝燕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它们吞下苔藓、海藻,和着唾液制成的燕窝,据说具有祛痰止咳、养颜生津的疗效。

极高的经济价值给燕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每到繁殖季节,采摘燕窝的人们纷纷攀附在岩壁上,掠走燕子的家园。

大部分繁殖的燕子还会重建它们的巢,大部分贪婪的手还会再次伸来。

周而复始,精疲力尽的燕子已没有足够的唾液,最后它咳出鲜血来建造最后的巢,这就是价格昂贵的血燕窝。

采摘者当然不会放弃这血凝的建筑,无人顾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无辜小燕和悲愤、劳累而至死的老燕。

调补身体的人从来不去想,一个燕窝往往意味着发生在燕子全家的惨案。

  ③躲过重重的干扰和考验,幸存的燕子终于成为飞禽中的佼佼者。

有一种刺尾雨燕,飞行时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

还有的雨燕,能在空中飞行长达三年之久,觅食和休息都在空中进行。

这是出自对于飞行几近疯狂的热爱。

再胆怯的乌儿也不至于不敢在荒凉之地歇脚一刻,只有强烈的热爱才能解释它数年的不息。

就像溜冰运动员,燕子快速的飞行曲线充满了几何意义的美感。

米什莱曾称燕子为“空中王后",他强调为了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燕子作出了重大牺牲。

雨燕的双翅特别发达,但它的足部几乎完全萎缩,失去了奔跑和蹦跳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勉强地爬上几步。

身体几乎残疾的燕子,创造了一幕伟大的悲剧。

  ④我看到通往完美的路径从来不是闪光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危险与黑暗,充满了必然的苦痛与牺牲。

  ⑤许多科学家穿越真理的巅峰,却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艺术家掌握了高超的手法,却不能胜任最简单的生计——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

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

这是生命的豪赌啊,这是对真理的全部捐献。

我知道一位热爱芭蕾的小姑娘,为了实现梦想,她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几乎在残酷中压迫自己,以至于这种追求已失去了任何快乐的表貌。

她曾为芭蕾多次受伤,但她现在再也不会受伤了,因为最后一次,她造成了致命的骨质损坏,再也无法在舞台上打开花瓣一样的衣裙。

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

在那条道路上,有人达到,有人负伤,有人死去,但所有的人都在说明:

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正如燕子所村出的巨大身体代价。

但正是在苦难与残酷中所展现的执着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

  ⑥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人类抄袭燕子的服装式样,制成名为燕尾服的西式晚礼服。

这在燕子只是件平常的生活装、工作服,而在人类那里,只是在某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才穿,仿佛隐蔽委婉地表示着对燕子的敬意。

(周晓枫/文)

  15.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还会”“当然”“从来”等突出表现了。

(2分)

  16.联系上下文,具体写出第④段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

(3分)

  

  

  

  17.第⑤段中说,“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这里“最严肃的内容”指的是什么?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8.联系全文回答,“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9.阅读课文《紫藤萝瀑布》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4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瀑布。

  苦难和不幸是一切生命体都可能遇到的现实命题。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尽管遭遇了许多无情的摧残和戕害,但仍然“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洞流上航行”,从而“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瀑布”,自然因此而绚丽多姿,生命因此而高贵。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燕子》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13分)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日:

“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

“若亡,何也?

”何日: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

”上曰:

“若所追者谁?

”何曰:

“韩信也。

”上复骂曰: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

“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上曰:

“吾为公④以为将。

”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

”上曰:

“以为大将。

”何曰:

“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

何曰: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上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

指汉王刘邦②顾王策安所决耳:

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③东:

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④为公:

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20.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②诸将亡者以十数()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④上许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22.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3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韩信随着“亡者数十人”而离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刘邦重用的希望。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这一细节写出了萧何急于要追回韩信的迫切心情。

  D.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汉军的实际领导人是萧何而不是刘邦。

  23.根据上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3分)

  

  

  三(5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

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题目自拟。

③立意自定。

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⑤不少于600字。

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一、22分

  1.积淀跨越谱写(每空1分,写错字该空不得分,共3分)

  2.①濯清涟而不妖②长河落日圆③千里共婵娟④落红不是无情物⑤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每空1分,写错字该空不得分,共6分)

  3.B(2分)4.②将“提升自我”与“增长知识”位置对调④删去“和生活”(找到病句,1分;正确修改,1分。

每句2分,共4分)

  5.不设统一答案,所取网名和取名缘由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网名1分,取名缘由2分。

共3分)。

示例一:

网名空谷幽兰缘由我特别喜欢被尊为“花中君子”的兰花,我要学习它超凡脱俗、独立不阿、高雅纯洁的品格,所以我取名为“空谷幽兰”。

示例二:

网名足球小子缘由我喜爱足球运动,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为我国的足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取名为“足球小子”。

  6.不设统一答案。

①(准确体现原诗的意思,1分;语言具体形象,1分。

共2分)示例:

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

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

②(赏析角度合理,1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1分。

共2分)。

示例:

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二、53分

  7.

(1)环保无污染;

(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3)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意思对即可,3分)

  8.通过具体数据说明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意思对即可,2分)[如果学生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分别说明,也对。

仅答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得1分]

  9.“之一”表明太阳能是“当前既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能源也具备这一方面的特点。

“有望”表明了太阳能空调有希望在今年“走进百姓生活”,但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

(以上意思对即可。

3分)

  10.不设统一答案(建议合理,其内容及理由与选文提供的材料有关,2分;语言清楚明白,1分。

共3分)

  11.生活中的感恩之情、积极心态和创造精神(意思对即可,2分)[只要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给全分]

  12.

(1)点缀平凡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

(2)在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境遇中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3)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同时,为世界留下宜人的芬芳。

(答出其中的两点且意思对即可,4分)

  13.身残志坚,用舞蹈诠释生命的美丽(答“生命的蓬勃、人性的高洁”或其他,意思对即可。

4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内容符合题目要求2分,语言与上下文合理连贯,1分;共3分)。

  示例:

因此而绚丽多彩,情趣盎然,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芳香。

  15.燕窝采集者的贪婪自私和作者对这种无情掠夺的谴责与不满。

(意思对即可,2分)

  16.承上启下(答“过渡”也对,1分),由上文对燕子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为了事业而付出巨大牺牲的科学家、艺术家等的热情赞美。

(意思对即可,2分)(以上回答共3分)

  17.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答“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或“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也对,3分)

  18.

(1)在困苦中营造家园,周而复始,锲而不舍,直至咳出鲜血、劳累致死也在所不辞。

  

(2)为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身体几成残疾亦无怨无悔。

(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共4分)

  19.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合理,2分;语句通顺,2分)。

示例:

阳光总在风雨后,生命的历程和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咬定目标不放松,锲而不舍地努力再努力,在不懈的追求过程中绽放最美丽的生命花朵。

  20.①估计②计数(计算)③为王(称王)④答应(每小题1分,共4分)

  21.(大王您)倘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

(3分)

  22.D(3分)

  23.

(1)韩信自身具有“国士无双”的真才实学;

(2)萧何极力举荐;(3)刘邦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对萧何的充分信任(以上意思对即可,共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