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9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docx

读论语做人学老子赚钱

读论语做人 学老子赚钱

《百家讲坛》主讲人姚淦铭解读老子我们总是崇尚“有为”,而忘记了“无为”

 

■题图为范曾《老子出关》图■供图/良子

  隽语录

  播下理念,我们最终将能收获成功。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里根总统看到老子的这句话被感动了,把这句话写进了他的国情咨文中。

老子的智慧,没有国界,没有时限。

  时间:

2007年8月11日

  地点:

河北燕赵讲坛

  演讲者: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姚淦铭

  演讲主题:

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

  演讲者小传

  姚淦铭,江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应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邀请先后做了关于国学大师王国维、老子文化等19场演讲;应上海电视台邀请,演讲《孔子》30集。

编者手记

  本版曾经刊登过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解读庄子的演讲———《因为庄子,人生充满了逍遥与趣味》,今天刊登另一名家解读老子的演讲,今后我们将继续刊登解读孔子、孟子等先贤的演讲。

通过当下人的解读拉近经典与时人的距离,给浮躁的社会提供一丝清凉剂。

当然,无论专家的演讲如何出色,了解这些先贤最好的办法还是品读他们的原著。

  利用这个上午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老子的智慧,怎么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

怎么让我们的人生幸福起来?

怎么让我们的人生能够成功?

  人生不和经典同行是一种遗憾

  人人都喜欢时尚,时尚多好啊,时尚多亮丽啊!

但是人们不能忘记,人生还应该和经典同行。

时尚的东西一定能长久吗?

时尚的东西不一定长久,而经典的东西却永远时尚。

到了河北,我想起了一句话:

“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想还应当有话:

“不学老子真遗憾,学了老子有味道,用了老子真奇妙!

  你人生当中学了老子、用了老子以后,你会发现一生没有白活,还有这么好的一道文化大餐、文化盛宴在等着你,千万不要失之交臂啊!

我经常和大学生讲一个学生读大学四年,如果老跟着时尚走,比如一开始都在唱《老鼠爱大米》,跟着时尚,感觉很好啊。

慢慢“一”只老鼠不唱了,开始唱“二”了,那是《两只蝴蝶》缠缠绵绵,飞呀飞,飞呀飞,又飞过去了。

后来又唱“三”了,那就是《吉祥三宝》,那就是不停地跟着时尚转,但是在变化之中,一些时尚的东西也变得不时尚了,而宝贵的大学时间却悄悄流失了。

然而2500多年过去,老子依旧赢得了许多现代人的喜欢!

在滚滚红尘之中,在心绪烦闷之时,读读《老子》之后怎么样?

心定了、神清了、气爽了!

这就是《老子》的魅力。

经典的东西就是这样永远时尚,永远有生命力,而时尚的东西未必成为经典,过眼烟云比比皆是。

  再说什么叫人生?

家里养个宠物狗,你叫它“狗生”吗?

没有。

家里养一个宠物猫,叫它“猫生”吗?

没有。

家里养一只鸟,叫“鸟生”吗?

没有。

农民们养了一头牛不叫“牛生”,养了一头猪不叫“猪生”,养了一头羊不叫“羊生”,养了一匹马不叫“马生”,因为他们通通是“畜生”。

只有人,才叫“人生”,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人了。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不成功?

大家想想人生的“生”字怎样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呢?

从古文字看,下面的一横是大地,一颗种子种下去,中间的一竖是一棵小树,树苗长出来了,一撇和一横是树杈。

人生的“生”是借用了一棵小树苗的成长。

小树苗都能长大吗?

不一定。

我们有句话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小树苗没有长大。

我们看到还有没生出来就已经死了的,叫“胎死腹中”。

我们在座的人都长出来了,长出来了就一定一样吗?

不一样。

有的人开了花不结果就谢了,而有的人结了果;但是结果也有大有小,结了大果那叫硕果,只有一个硕果算不得大成功,硕果累累才可以算是辉煌;硕果累累以后,还希望这棵树能够长久。

人生之树能苗而秀,秀而实,实而硕,硕而多,多而久。

这是何等的成功!

 

  昨天我到正定去了,也被触动、感动、震动了!

诸位去正定,不仅要看大佛,而且还要看一棵树,庙里的这棵树你们猜猜它活了多少年?

1600年,一棵大树1600年还活着,这里面深义无穷。

生命要像这棵大树枝叶繁茂,要像这棵大树历久弥新!

这就是生命的大境界!

诸位,老子活了多少岁?

司马迁的文献上有两种说法,一说老子活了160多岁,一是说200多岁,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本已经“活”了2500多年的经典著作!

这也就是老子人生境界的辉煌!

2500多年前的老子就有网络的概念

  老子怎么样让我们人生成功呢?

第一要找到道,人生要悟“道”,得“道”,行“道”。

“道”是什么?

如果我们回到古代去看这个字非常美妙,道字的结构是一个“十字路口”和一个“人头”构成。

这表示人来到十字路口后寻找道路,有四个方向选择:

是向前走成功?

还是向左转成功?

还是向右走成功?

还是向后走成功?

诸位我们回过头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再向前看看将要走的路,就发现人生之路有许多个十字路口在等着你,关键是你应该选好哪一个进口哪一个出口,进口错了或出口错了,就麻烦了。

有一个科学院院士总结自己一生的成功,得力于8次正确选择。

他8次选择,8次成功。

这个人就叫王选。

  成功的关键在选路,比如要富裕就得先寻找致富之路。

我们有一句话叫:

“若要富,先修路。

”江苏的路修得很好,很会动脑筋,先修了沪宁高速,不够,又修了一条沿江高速公路,紧密地与上海互动,借它的势。

你再到有的农村去看看: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都是在寻找致富之道。

  再说,人人都想富,于是我们还听到一句话:

“要想富,去盗墓,一夜一个万元户。

”可惜,他不知道这条路选错了。

有人更厉害,来了一个:

“若要富,盗金库。

”这就像前一段时间邯郸农业银行的金库盗窃案。

这叫黑道、邪道、歪道,所以人应该寻找正确的路,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我们来看看老子怎么说的,他说:

“道生之。

”怎么个“生”法?

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生、生、生、生,一连四个“生”,如果得了“道”,那不就是生气勃勃、生意盎然、生龙活虎、生生不息了吗?

如果跑到一个单位,乱七八糟,死气沉沉,那就是因为没有得“道”。

  那么“道”在哪里?

有人问庄子:

“请问先生,道在哪里?

”庄子微微一笑:

“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这个人又问庄子:

“先生怎么讲?

”庄子讲:

“道在屎溺。

”“道”在大便小便里都有。

怎么连大便小便里也有道呢?

难道不是吗?

在古代皇宫里,早晨小太监端着尿盆,对着皇帝拉的屎啊尿啊,一看一闻就知道皇帝的身体好不好。

今天我们如果生病了,去医院拿大便小便一化验就化验出来了,不就是“道”吗?

“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老子有一句特别深刻的话: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很大,叫“恢恢”,网眼很大叫“疏”,但是一个都漏不掉。

我、你还有所有的人,这物、那物还有所有的物,统统都置于老子所说的天网中了,这叫“一网打尽”。

今天我们说上网,很时髦,但是2500多年前,老子那里就有了网络的概念。

学孔子,学做人;学老子,学赚钱

  一杯茶,我把茶杯里的水都倒掉,你说茶杯里还有什么?

有“道”!

这个“道”叫什么?

叫无中生有。

怎么说呢?

虽然我的茶杯里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一双慧眼会看到,其中隐蔽着“有”。

我放下糖,不就有了?

我放下水,不也就有了?

我放盐,不也会有了?

所以比如我们搞企业,一时没有人力、财力,很着急。

换一种理念,这没有关系,老子说:

“常无,欲以观其妙。

”我们要看到“无”中的“妙”。

妙到什么样子?

白手能起家。

妙到什么程度?

空手可以套白狼。

这不就是“无中生有”了?

 

  但是,你“有”了之后,还必须镇得住,有了后你要当心啊。

老子说:

“常有,欲以观其徼。

”那就是要常看看那“有”的边际、端倪。

你真的“有”了吗?

不一定!

当你的脚,一旦跨出了“有”的边际一步,怎么样?

扑通一下,全都没有了。

所以老子让你一是无中能生有,一是有了要镇得住,镇不住会怎么样?

全没了。

  海尔的张瑞敏写了一个条幅自警: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张瑞敏白手起家经过三步:

第一步,他当初接手的时候,这个厂亏了100多万,人才流出,纷纷跳槽,人心涣散。

他要教育员工树立品牌意识,砸了几十台冰箱。

后来树立了品牌理念,第一步成功了。

第二步更“有”了,“有”了什么?

搞产品的多元化,多元化也成功了:

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三色家电都有了。

第三步怎么样?

搞国际化的海尔,海尔的国际化。

三步走过来了,现在形成这么一个大企业。

但是,如果一步走错,可能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也应和了老子的话: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什么叫“如临深渊”?

就是警惕,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不见底的地方去。

什么叫“如履薄冰”?

就是戒备,一不留神就会踩在薄冰上,跌入冰窟中去。

  张瑞敏说:

“学孔子,学做人。

学老子,学赚钱。

”我想,这还不全面,学孔子可以学做人也可以学赚钱,学老子可以学赚钱也可以学做人。

你看张瑞敏很关注古代的经典文化,并且努力学习、运用,这是很值得称赞的。

  老子“二生三”观念让犹太人借自由女神像垃圾发了大财

  再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二生三”也很关键,一加一,不是等于二,而是大于二,由此而至于万。

这是通过矛盾双方的转化,而致胜致成。

  二战的时候,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关着犹太人父子俩,老爸对儿子说:

“儿子,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1=2时,你应该想到大于2。

”这个集中营里关着几十万人,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死了,父子俩幸运逃了出来,逃到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做铜生意。

老爸又问儿子了:

“儿子,一磅铜多少钱?

”儿子说:

“35美分。

”老爸说:

“整个得克萨斯州的人都知道一磅铜是35美分。

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成3.5美元。

”儿子说:

“那怎么可能呢?

”父亲说:

“你拿这些铜去做门的把手看看。

  人生要找到道啊,就得有理念。

当我们播下一种理念,我们就收获一种向度。

当我们播下一种向度,

  我们就收获一种方向。

当我们播下一种方向,我们就寻找到一种动力。

当我们寻找到一种动力,我们就养成一种很好的习惯。

当我们获得一种很好的习惯的话,我们就会获得成功。

当我们获得成功,我们就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理念很重要,凭着这种理念,犹太人的儿子找到生财之道。

人家一磅铜挣3.5美元,一路挣到了3500美元。

后来他老爸死了,他成了董事长。

  1974年,有一个人人都看不到的发财机会,而这个犹太人看到了。

美国为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留下了一大堆的废料,有废铜、废铅、废木料、废水泥块,还有好多的垃圾灰尘。

当时市政府招标:

谁愿意把它运走?

没有人应标。

为什么呢?

第一,这批垃圾没什么用,而且运费很高,还有纽约对环保很注重,谁把垃圾铺开来造成环境污染了,不仅要遭到法律起诉而且还要罚款。

  当时这个犹太人正在法国度假,听到这个消息马上直奔纽约签约,政府感到很奇怪,说:

“你要什么附加条件吗?

”他说:

“不需要。

”3个月后,350万美元赚到了他手里。

他怎样透视到其中的道道的?

他先让人把这一大堆垃圾分开来:

一大堆废铜,一大堆废铅,一大堆废木料,一大堆废水泥块,连垃圾也舍不得扔掉,灰尘也舍不得扔掉。

 

  分开以后,这些铜他做什么?

熔化,熔化以后怎么最赚钱?

他做得太聪明了,游客到了自由女神像那里,都想买一个小纪念品,犹太人就做了一个个小自由女神像,价钱贵照样买,回到家里放一个自由女神像多吉祥!

废铅怎么利用?

自由女神像买了,还想买一个象征性的东西,他就想到做成一个个纽约广场的钥匙。

再想想废木料、废水泥块做什么?

这也要最大限度利用,方的就方的,三个角的就三个角的,做成自由女神像的底座,于是这些废料也全用上了。

水泥是水泥的价钱,木料是木料的价钱。

他精明到什么程度?

那些垃圾也舍不得扔掉,一个塑料袋装好卖掉?

做肥料!

这是自由女神像身上的灰尘啊,也是吉祥的肥料啊!

结果你看,这个犹太人发了,他把一磅铜的价格35美分翻到了一万倍。

一加一大于二的理念,在他那里不仅生根,而且开花,还结出了硕大的果实来了!

  把老子以柔克刚思想教给孩子

  老子说: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又说:

“守柔曰强。

”这些教诲也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

  今天大家都很关心子女的成长,我们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呢?

这也有道,这里只能简单说一说。

比如我们总自认为很聪明啊,做爸爸妈妈的怎么样给女儿、儿子教诲呢?

我们常对子女说:

“儿子女儿,你们要勇敢地前进!

”对不对呀?

对呀。

老子一看就笑了:

“你这个爸爸妈妈还不到位,就知道前进,如果碰到了南墙还前进?

那只会头破血流。

”如果我们对子女说:

能够前进就前进,但也要学会后退再后退,如果向前走不通的话,就应该及时后退啊。

  我们现在的爹妈还这样教育孩子:

“要刚强、要坚强。

”如果老子来了会说:

“孩子是要刚强、坚强,但是还必须学会柔弱再柔弱。

”为什么大学生、中学生会有很多的人跳楼、出走啊?

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柔弱胜过刚强的道理,受不了挫折。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以柔弱胜刚强,以坚韧面对人生的困惑,必须学得灵活些。

  我们还这样教育我们的子女:

“儿子女儿,人往高处走,水

  往低处流。

”这也有问题,你往高处走,走走走,走到高处不胜寒啊!

聪明的父母应该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

“人是要往高处走,但还必须学会往低处行。

”那么你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前进就前进,能后退就后退,能刚强就刚强,能柔弱就柔弱,能往低处走就往低处走,能往高处行就往高处行。

  要成功必须学会控制欲望

  老子告诉我们,人生要找到成功的道,想要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还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

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人怎么会没有欲望呢?

但是欲望有两种:

一种是可有的欲望,一种是不可有的欲望。

  欲望之中有好几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比如一个就是财富的问题。

有人说了,金钱是人生的一大祸水,女色也可能成为另一大祸水。

这话很深刻,但是我经常笑着说,这又是片面的深刻,因为不全面。

  人人都想富,那么我们看怎么算富有呢?

我们常用财富的数字来计算,老子讲财富却不用数字来衡量。

老子说:

“知足者富。

  你看,有些人是百万、千万、亿万的富翁,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华丽的别墅、高档的小车,这真的很富有吗?

相反,有些下岗的家庭,一个月就只有几百块钱,还要供孩子读书,这真的就不富有吗?

  不一定!

因为富有是不能一律用金钱来计算的,健康能用金钱计算吗?

爱情能用金钱计算吗?

儿女之间的感情能用金钱计算吗?

而且就算有很多的钱财,若是不知足的人,永远觉得自己比不上更富有的人,老是觉得还不够富。

当然“知足者富”,也并不是说越穷越好,而是你有多大本领致富就到什么档次,能在这一点上知足也就是富。

 

  老子还说: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即使钱财挣到了“金玉满堂”的地步,到最后还是什么都守不住的,老子讲得够深刻了。

诸位我们还记得刚生出来的样子吗?

不会记得的。

小宝宝刚生出来的时候怎么样呢?

两个拳头是攥紧的。

什么意思?

“我两手空空来到人世,我要上学,还要上大学,找工作,搞企业,要赚大钱。

我开始一把一把地赚,一把一把地挣。

”人生太有意思了,大家看看人生的游戏规则:

从无到小有,从小有到中有,然后又变成大有,又变到富有,然后又变到富豪,富豪又变到国际富豪。

诸位,就算你一路畅通变成国际富豪,最后又能怎么样?

撒手人寰,统统变得没有。

所以老百姓讲: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财富原来也真是一场人生的游戏,既然如此,能够慧眼洞穿,那就会洒脱一些了。

那就像老子说的“知足者常富”。

老子还给我们讲过一句话很深刻:

“多藏必厚亡。

”藏得多,丢失得也多。

  清东陵慈禧太后的墓里陪葬物特别多,生时要享受,死后也要享受,因此要多藏财物在地宫当中。

但是,老子的话又应验了,正因为你“多藏”所以盗墓的人也马上盯住不放过,就盗挖,结果死了也不得安息啊!

如果慈禧太后能看到后来这样盗挖她的墓穴,还会多藏吗?

她也许会反思:

“我为什么这么惨?

为什么死后还要‘多藏’?

为什么就不知道老子的那句话‘多藏必厚亡’?

  我们总是崇尚“有为”而忘记了“无为”

  关于老子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老子的妈妈怀孕了81年才生下老子,这其中有什么文化的“编码”?

一句话:

大器晚成。

老子是中国的哲学之父,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孕育,才诞生出中国的第一位大哲学家。

为什么是81年?

因为81年,一是比喻长久,人家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二是,81是一个神秘的数字。

唐僧取经不就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吗?

老子的《道德经》有多少章?

不就是八十一章吗?

  老子强调,要成功,就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话针砭了我们人性的弱点。

我们总是崇尚“有为”,而忘记了“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英国的女王维多利亚18岁就开始做女王了,那天坐在金色的马车里,要去教堂加冕。

她紧张地问侍从:

“求求你,告诉我,应该做什么?

”这个姑娘做女皇,从18岁一直做到82岁,她干的事情就是结婚、生孩子,生了九个孩子。

但是在“无为”之中却是“无不为”,创造了一个神话,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

她做女王不随便去发号施令。

她做事情能顺其自然,而恰巧没有妨碍、干扰那“第三只看不见的手”去自由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就又应和了老子说的一句话: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一个大国和煎一条小鱼是一样的,不能胡乱折腾。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里根总统看到这句话被感动了,把这句话写进了他的国情咨文中。

老子的智慧,没有国界,没有时限,只要能正确地理解与运用它,就会产生效益。

  我们生就的是一双肉眼、凡眼、俗眼,但是学习老子的智慧,也许会让我们的肉眼变成慧眼、凡眼变成法眼、俗眼变成道眼。

我们也许就能穿透地观察世事,能睿智地把握时势,能尊道贵德地走向人生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