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0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

第二章第三节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1)概念:

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2)分类

2.锋面系统

(1)概念: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特征

①锋面自地面向高空b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a暖气团。

②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异很大。

③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冷锋

①概念:

冷气团向暖气团主动推移时所形成的锋。

②冷锋与天气

③实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

(4)暖锋

①概念: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时所形成的锋。

②暖锋与天气

【思考】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提示:

“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指春季暖锋降雨后气温逐渐回升的现象;“一场秋雨一场寒”则是指秋季冷锋降雨后气温逐渐下降的现象。

[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2-36、2-37,思考下列问题。

(1)冷、暖锋中,冷气团的分布有何共同特点?

提示:

冷气团均位于暖气团之下。

(2)冷、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

提示:

都会带来大范围的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3)如何确定锋前、锋后?

提示:

依据锋的移动方向,确定锋前、锋后,冷锋中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则暖气团一侧为锋前,冷气团一侧为锋后;暖锋中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则冷气团一侧为锋前,暖气团一侧为锋后。

材料一 2015年1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

预计1月4日20时至6日20时,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下图是影响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

①该天气系统是冷锋还是暖锋?

②该锋面雨区主要在锋前还是锋后?

③用简图表示锋面过境前后甲地气温、气压变化曲线。

材料二 下图为某地某月4~6日所经历的天气系统示意图。

(2)结合材料探究:

①该地4~6日所经历的天气系统是冷锋还是暖锋?

②该锋面雨区主要在锋前还是锋后?

③用简图表示B地4~6日的气温、气压变化。

提示:

(1)①冷锋。

②锋后。

③见下图。

(2)①暖锋。

②锋前。

③见下图。

冷暖锋的判读方法

(1)根据锋面的坡度判断

一般而言,由于冷锋形成过程中冷气团的势力比较强大,因此所形成的锋面的坡度较大;暖锋则是暖气团主要在冷气团上徐徐的爬升,所以锋面的坡度比较缓。

(2)根据锋面雨区的位置和降水强度判断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线附近和锋后,降水强度大;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

这里“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和“后”是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是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

如下图所示:

(3)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三角形表示,暖锋用线条加半圆表示。

(4)根据锋面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判断

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

(1)~(3)题。

(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④气压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北京处在④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②暖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③冷空气已经变性,气温开始回升 ④天气已转阴,出现降水迹象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1)题,冷锋到来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暖,气压较低。

(2)题,锋面过境时由于冷空气移动速度较快,导致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从而产生大风。

第(3)题,锋面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压较高,气温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逐渐变性,气温开始回升。

答案:

(1)D 

(2)A (3)B

知识点二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天气系统

低气压

(或气旋)

高气压(或反气旋)

水平气流

自外围流向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

自中心流向外围、顺时针方向旋转

垂直气流

辐合上升

下沉辐散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思考】 每年7、8月份,我国江淮地区均会出现高温干旱的“伏旱”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故常出现晴朗天气。

[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2-38,思考下列问题。

(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等压线分布特点是什么?

提示:

均为闭合的等压线,气旋等压线数值是里小外大,反气旋则是里大外小。

(2)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运行特点是什么?

提示:

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辐合,而反气旋则是顺时针辐散。

材料 2014年第02号台风“剑鱼”1月31日在菲律宾登陆,2月1日登陆我国广西。

下图为“剑鱼”路径图。

结合材料探究:

(1)下图中,表示“剑鱼”水平运动形式的是(  )

(2)影响“剑鱼”移动路径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①洋流 ②大气环流 ③地转偏向力 ④日月引力

(3)当“剑鱼”在我国登陆时,雷州半岛的风向是________。

提示:

(1)C 

(2)②③ (3)西南风

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流

向中心

顺时针流

向四周

东部:

偏南风

西部:

偏北风

东部:

偏北风

西部:

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流

向中心

逆时针流

向四周

东部:

偏北风

西部:

偏南风

东部:

偏南风

西部:

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

形成

天气

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①夏季: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②秋季: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③冬季:

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方法技巧] 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的方法

北右南左——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

据此完成

(1)~

(2)题。

(1)判断该气压系统为(  )

A.北半球高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高压

D.南半球低压

(2)判断E地的天气是(  )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

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

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

D.可能有下沉气流

解析:

依据四地风向可知,该系统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为北半球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答案:

(1)B 

(2)A

知识点三 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1.概念:

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平面结构:

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

3.天气特征:

天气变化比较明显,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分布:

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2-39,思考下列问题。

(1)图示锋面气旋位于哪个半球?

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

位于北半球,依据是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状态。

(2)图中的冷锋、暖锋出现在锋面气旋中的何位置?

提示:

冷锋出现在左侧,暖锋出现在右侧,均是位于等压线弯曲度最大的各点连线附近。

在低气压中,等压线弯曲度最大的各点连线所在区域被称为低压槽,因此锋面是位于低压槽上。

材料 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下面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①从平面结构看,自中心向前方伸展的A锋面为________锋,向后方伸展的B锋面是________锋。

②说明锋面气旋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的分布规律。

③说明锋面气旋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天气特征。

提示:

①暖 冷

②暖空气位于冷暖锋之间,如图中字母C所示;冷空气位于冷暖锋之外,如图中字母D、E所示。

③锋面气旋系统多形成于中纬地区,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和大风降温等天气。

锋面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活动)在中纬度地区。

在近地面天气系统中,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为:

1.锋面位置的判断: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这是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冷暖气流在此相遇。

2.锋面类型的判断:

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要看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气旋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气流运动方向相同。

如上图中OA、OB两锋面均作逆时针移动。

(2)确定冷、暖气团:

一般来说,从高纬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来的气团为暖气团。

如上图中①和③气团为冷气团,②气团为暖气团。

(3)确定锋面类型:

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锋面类型。

如上图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主动向气团②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4)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

冷锋降雨主要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

下图为“某地气压场分布图(单位:

百帕)”,读图完成

(1)~

(2)题。

 

(1)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④

(2)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丙地风向为东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丁地风速最大

D.甲地气压最低

解析:

(1)题,根据低压系统且气流顺时针流动判断可知,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则戊处北侧为暖气团。

由图中风向可知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且雨区在锋前,故可判断为暖锋。

(2)题,该图为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顺时针辐合,丙位于气旋西侧,应为偏南风,A错;四地中乙地纬度最低,故气温较高,B正确;四地相比,乙地的等压线最密,风速最大,C错;该天气系统为气旋,越接近中心,气压越低,D错。

答案:

(1)A 

(2)B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重点必背

1.什么是气团?

可分为几种类型?

2.什么是锋面?

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3.锋面可分为几种类型?

其判断理由是什么?

4.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是如何变化的?

5.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运行方向是怎样的?

6.气旋和反气旋中气流在垂直方向的运行方向是如何的?

分别形成怎样的天气?

微点拨

1.由于锋面两侧的气团性质完全不同,锋面是一个倾斜的过渡地带,它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所以锋面不可能与地面完全垂直或平行。

2.冷气团始终在锋面下方,雨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3.冷锋和暖锋取决于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冷锋过境存在明显的天气变化,但是否降水取决于暖气团的水汽含量,若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就不会形成降水。

4.锋面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大类型。

在我国三种类型的锋面降水都有,只不过我国大部分的锋面降水属于冷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贵阳冬半年的降水属于准静止锋,暖锋降水较少。

5.锋面的类型由锋面两侧气团的势力对比来决定:

冷气团的势力强就是冷锋,其锋区范围小;暖气团势力强就是暖锋,其锋区范围大。

6.冷锋控制下的天气不一定都形成降水,有时只刮风不下雨(冷锋控制一般都有大风等天气现象),如沙尘暴天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原因是暖气团前缘水汽含量较少,不利于形成降水。

[学生用书P62]

知识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下图为某地12月6日~12日的天气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产生图示天气变化过程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的是(  )

A.反气旋       B.气旋

C.冷锋D.暖锋

2.该天气系统易造成我国的(  )

A.南方地区春季阴雨绵绵

B.北方地区冬季的寒潮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解析:

图上显示该地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应是冷锋过境。

冷锋易造成我国夏季暴雨、北方地区冬季的寒潮与沙尘天气。

答案:

1.C 2.B

知识点二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③①B.②④

C.③②D.①②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3题,气旋水平气流辐合,垂直方向以上升为主,所以对应③;反气旋水平气流辐散,垂直方向以下沉为主,所以对应②。

第4题,③图垂直气流以上升为主,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答案:

3.C 4.C

知识点三 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读“某城市某时刻天气系统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地气压最低B.②地风速最大

C.③气温最高D.①风向为西南风

6.关于②③两地间锋面剖面图的绘制,正确的是(  )

解析:

第5题,由图示信息知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四地中④气压最高;②地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③地接近低气压中心且位于暖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结合锋面分布知①处为西北风。

第6题,②③两地之间为暖锋,③位于锋后,②位于锋前,据此判断出结论。

答案:

5.C 6.D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下面四幅示意图表示位于同一纬度的冷锋、暖锋或准静止锋。

读图,完成1~2题。

1.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的影响,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图中四点中,此时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图中①点位于锋后,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气温低、气压高,有可能产生阴雨天气;暖锋降水区域主要为锋前;准静止锋的降水区域位于冷气团一侧。

答案:

1.A 2.B

2014年2月22日,北京出现严重雾霾天气。

据此回答3~4题。

3.大气污染加重是雾霾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雾霾天气的出现也有气象原因。

从自然条件考虑,下面所示的天气系统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4.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自然现象出现后雾霾可能会加剧的是(  )

A.暴雨         B.强风

C.降雪D.降温

解析:

第3题,A表示冷锋,B表示暖锋,D表示北半球的气旋。

气旋气流上升,锋面活动有风或降水,均不易形成雾霾天气。

C表示北半球的反气旋,为高压系统,近地面大气较稳定,不利于水汽或粉尘的扩散,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第4题,降温会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对流减弱,大气更稳定,污染物继续集聚,从而加剧雾霾天气。

同时,降温有利于水汽的凝结。

答案:

3.C 4.D

下图为气旋和反气旋图,读图,完成5~6题。

5.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6.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5题,气旋为低气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第6题,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是受反气旋控制形成的。

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

5.A 6.D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7~8题。

7.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

8.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D.13日的日出前后

解析: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雨带分布在锋后,故该锋面为冷锋;同时结合图中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2日甲地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高,但13日雨过天晴,甲地完全被冷空气控制,大气逆辐射弱,日出前后气温最低,D正确。

答案:

7.A 8.D

9.读“某时期北京的天气状况统计结果”,完成以下问题。

日期

最高

气温

最低

气温

天气

风向

风力

2014-10-24

18

12

微风

小于3级

2014-10-25

19

11

雾转霾

微风

小于3级

2014-10-26

18

12

雾转晴

北风

3~4级

至4~5级

2014-10-27

14

4

北风~

微风

3~4级至

小于3级

2014-10-28

16

3

微风

小于3级

2014-10-29

15

6

多云

转霾

微风

小于3级

(1)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在该时段前期气温较________,风力________,中后期气温________,风力________,说明该时段北京受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

(2)请绘制该天气系统的剖面天气图。

(3)统计结果还显示,该天气系统对北京带来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天气系统并没有给北京带来降水,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 小 低(降低) 大(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 冷锋 

(2)略。

 (3)减轻雾霾(或净化空气) (4)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

10.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和“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该锋面与甲、乙两图中的________图相符。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由于N锋面活动而出现的天气过程是(多选)(  )

A.华北地区的春旱B.夏秋季节的台风

C.冬季爆发的寒潮D.冬春季节的沙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在分析图时,一定要明确是北半球,①是低压中心,②是高压中心,N属于槽线,北方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可判断N为冷锋,结合教材得出答案。

答案:

(1)C 

(2)A处 A处等压线较B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N 甲 (4)②处 ②处以晴朗天气为主,①处以阴雨天气为主 (5)CD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暖锋过境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D.丁是高压过境

2.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解析:

第1题,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四种:

暖锋、冷锋、气旋、反气旋。

从图中可见,甲中心气压低为气旋,乙中心气压高为反气旋,丙过境前气压低过境后气压高为冷锋,丁过境前气压高过境后气压低为暖锋。

第2题,四种天气系统中暖锋形成连续性降水,冷锋形成北方夏季暴雨、寒潮、沙尘暴等,气旋带来丰富降水(也可以形成锋面气旋),反气旋气流下沉形成干旱天气。

答案:

1.C 2.B

读江汉平原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3~4题。

3.从周一到周六该区域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受到单一气团的控制

B.冷锋经过该区域

C.受到反气旋的控制

D.暖锋经过该区域

4.有关本周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低气温出现在周六日出前后

B.本周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周三与周四大气逆辐射较弱

D.周六最有利于提升农作物的品质

解析:

第3题,如果受到单一气团控制,天气应该是晴朗的,但该周内天气变化大;如果是冷锋经过该区域,冷锋过境时气温要下降;如果受到反气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应该是晴朗的;该地从周一到周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都是上升的,且天气由晴到阴雨再到晴,所以其变化的原因可能为暖锋过境。

第4题,读图可知,最低气温出现在周一日出前后;由于周三与周四出现阴雨天气,所以本周空气的湿度由小到大,再到小;周三与周四为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较强;周六天气晴朗,光合作用强,气温日较差最大,所以最有利于提升农作物的品质。

答案:

3.D 4.D

5.下图为“2014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

(3)与C地相比,判断D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解析:

(1)题,从图中等压线可知A地为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010~1015百帕。

(2)题,从图中风向可知B为低压中心,若加强会形成台风。

第(3)题,D地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

第(4)题,从图中锋面气旋可知E为冷锋,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答案:

(1)1010~1015百帕。

(2)气旋(或低压中心)。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

(3)D地的风力大于C地。

 D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