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3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8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

第一章隋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隋至初唐与南北文学的交融

隋唐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终于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在统一基础上的广泛国际交往,对文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过去由于南北对立,文化发展殊途。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但自隋代统一,双方就开始互相吸收。

唐初文人更明确地提出南北文学应“各去所短,合其所长”(《隋书·文学传叙》)的要求。

这种愿望终于在统一局面下实现了。

隋朝至初唐文学,主要是以南朝文风作为基础和底色,开始融入北朝文学新风。

一方面,来自南朝的诗人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带着很深的积习,并且北朝文人之趋慕南朝文风,也是长期形成的风气。

另一方面,南北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两种气质、性格和文化,也在互相吸引、并悄悄地走向融合与统一。

北朝的诗人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写了一些较好的边塞诗,但其风格开始出现“词气宏拔,风韵秀上”的特色。

第二节初唐宫廷文学与沈宋

初唐文学是以宫廷文学为轴心,这实际上南朝文学格局的延续,虽然所反映的时代气息不同。

从开国时期的秦府十八学士,到武后朝的珠英学士、中宗朝的景龙学士,前后承续,成为这个时期的核心文学力量。

宫廷享乐、颂美成为这类诗千篇一律的主题(当然,太宗朝出现过一些箴规性诗作)。

宫廷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上官仪(608?

-644),他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

《旧唐书》本传说:

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武后、中宗朝,宫廷文学开始发生分化,其中在文学史上值得重视的是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

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沈、宋、杜都曾经是依附于武后的宫廷文学家,后来远贬南徼,他们的诗有了更深刻的情感内容。

另外,他们在诗律上精心锤炼,在互相酬唱中,逐渐使诗律规则规范化、定型化。

因此,后人有“沈宋律诗”之目,又推杜审言为“律诗正宗”。

这时期远离宫廷的诗人很少,唐初的王绩,其清新自然的文风(王绩是盛唐田园诗的先驱,他上承陶渊明,下启王孟),与宫廷文学大异其趣,但是,由于远离主流文学圈,其影响要到后世才表现出来。

 

第三节初唐四杰与张若虚

王勃(650-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4?

-689)、骆宾王(619-684?

)合称“初唐四杰”,他们或者曾进入过宫廷和王府,或者与宫廷文人游处,但他们位卑而才大、名高,代表的实际是富有活力和进取精神的社会下层文人。

一、初唐四杰与唐代文学革故鼎新。

四杰是盛唐文学的先驱,他们敏锐地意识到龙朔初载以来,由于上官体的流行而出现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之弊。

他们带着下层文人对新时代的无限憧憬,对功名、事业的强烈渴求和幻想,在创作中喷薄出一股雄杰伟特之气。

唐代新文学内质在他们手里得以树立。

1.传统文学形式的改造。

杨炯《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但却以简朴的形式、律诗的格局表达出一种盛唐边塞诗的气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却把送别的主题赋予了少年气,显得爽朗明快;骆宾王《在狱咏蝉》是咏物诗,但却全然变成了抒怀明志之作,脱尽了传统题材的摹写物态之气。

2.传统文学素养。

四杰都是在新时代生长的文人,但由于初唐时期南朝文风盛行,他们得到的实际是南朝文学的滋养,在他们的创作中,无论是声调、还是构词炼意,都表现出明显的齐梁陈隋之风。

尤其是歌行,他们发挥陈隋铺张扬丽的习气而变本加厉。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三联书店)说:

“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

”认为这是对“宫体诗的自赎”。

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初唐歌行

歌行发源于汉乐府,齐梁时,七言与骈赋相互渗透、融合,又在南朝乐府和永明新体诗的影响下,歌行体得以迅猛发展。

至陈隋,出现了长篇巨制,内容多为边塞闺怨,辞藻华靡铺陈,声色描写细腻,多用虚词连接转折,声调流畅,一气呵成。

到卢、骆、王,则极尽铺叙藻饰之能事,而又藉以抒情,夹以议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或长或短,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出流宕和气势。

如骆宾王《帝京篇》、卢照邻《长安古意》,堆金砌玉雕梁画栋的华丽宫室,宝马香车珠围翠绕的车骑服饰,寻欢作乐放荡不羁的夜生活,构成这些诗作的歌行本色。

但诗中对自我命运的悲叹和不平,才是它们的主旨所在,也是它们感人的所在。

在四杰之后,歌行体的藻饰有所淡化,其声情、韵致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突出。

这其中,刘希夷和张若虚是成就最高的。

两人存诗甚少,但刘希夷以《代悲白头翁》、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举成名。

前者以落花起兴,咏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主旨,诗中的意境后来被曹雪芹化入林黛玉《葬花词》,林姑娘“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的感慨中就流动着刘希夷的情韵。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有“孤篇压倒全唐”的盛誉,如今,它已成为唐诗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范本。

那浩淼的春江、春潮,那无边的月色、广阔的宇宙,连同那舒展自如、引人暇思、使人净化的旋律,处处都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柔情期待。

思妇的忧伤,因而显得那样明净,那样充满情韵。

第四节陈子昂

在四杰之后,奠定唐诗风骨的诗人是陈子昂(661-702)。

一、复兴汉魏诗风的意义

同是倡导“刚健”的骨力,四杰由于过多南朝文化重负,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是很圆满,充满着种种矛盾;陈子昂则脱去了南朝文化的因袭,向上直接从建安和正始诗找到了学习的样板。

理论上,他在《与东方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提出恢复“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主张,以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抗衡,实质是要恢复以诗歌抒发慷慨之气的传统,抛弃只顾吟风弄月、专事词华的病态习气,对于唐诗高扬理想主义精神,具有启示意义。

在创作上,陈子昂也在深刻学习建安诸子和阮籍诗的基础上,以《咏怀》的模式,高扬“兴寄”大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创造了时代新风。

但是,陈子昂的局限时明显的。

1.他以阮籍《咏怀》为模式,以“意”为诗,在形象的鲜明性、抒情的自觉性上都有所削弱;2.他的诗语古雅而朴拙,缺少感性色彩,没有鲜活的气息。

故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

陈子昂“托寄大阮”,但“天韵不足”;叶燮《原诗》也说:

“竟有全似阮籍《咏怀》之作者,失自家体段。

二、陈子昂诗与唐人精神

重意气、倡性情,陈子昂比四杰要更彻底,影响更深刻。

这成为唐诗的基本内核。

盛唐诗的“神来、气来、情来”诗学观,可以溯源到陈子昂。

故给陈子昂编集的卢藏用评价说:

“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

”(《陈子昂集序》)韩愈也极口称道: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这些话虽未免夸张,却代表了唐人的意见。

训练题

1.背诵以下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

2.解释名词:

上官体、沈宋、文章四友、初唐四杰

3.初唐诗在哪些方面为盛唐诗作好了准备?

4.四杰、陈子昂诗的局限性是什么?

你认为这里包含了哪些历史的经验教训?

5.评析《春江花月夜》

第二章盛唐诗歌

从玄宗开元年间到代宗初年,唐诗进入了它的最辉煌时期,史称盛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典范的形态。

王世贞:

“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以雅,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

第一节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一、盛唐诗题材与王孟创作概况

唐代是一个健康、开放、富有活力的时代,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简史》中说:

“当唐代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展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

”开放的社会下,人们的思想和言行更少拘束、更不伪饰,它更接近人性的自由本态。

换言之,在唐代,充满着一种青春、浪漫的气息,一种显得粗野、狂放的精神。

盛唐便最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精神,只要看看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列为“逸品”的那些画家的逸事,读读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那些稍带夸张的漫画式的酒仙形象,将能得到最生动的材料。

盛唐文人最典型的人生选择是:

走边塞、入山林。

前者最直接地体现了昂扬奋发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成为当时文人最深刻的情感。

他们或者弃笔从戎,远赴绝塞,把自己的功业幻想变为直接的行动,或者通过送人从军,间接地表达对立功扬名的艳羡、神往。

后者与少年气、英雄胆无涉,可是他们的这种选择绝没有其他时代的枯寂、苦涩,因此,他们的隐逸山林,回归田园,更具盛世风采,表现在王维、孟浩然的静谧、空灵的山水田园诗中,就是人天圆融契合的境界。

以上两个方面就构成了盛唐诗的两大主要题材:

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

当时的诗人也以此划分为两个群体:

边塞诗人群体和山水田园诗人群体。

王维和孟浩然是后一个群体的代表,但他们都有过功业抱负、政治热情。

孟浩然(689-740)就歌唱过“男儿一片气”,曾“怀鸿鹄志”;王维(701-761)早年则写有《少年行》《从军行》《陇西行》《老将行》等一批富有边塞气概的作品,开元末还奉王命实地到了边塞,写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图景。

属于同一个群体的诗人还有:

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常建等。

二、“诗中有画”与“诗中有禅”

王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等十分出色的边塞吟,又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气颂。

孟浩然也一样向往有开阔的胸怀,《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苦恼,说明他的隐退也有“藏拙”的因素。

但不管怎样,走向自然,静听荷风竹露,闲看山花开落,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

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王、孟诗风各有特点。

这里我们以王维为例先看他们共同性的特征:

1.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共同特征

自然、平淡、亲切而悠然神远。

画面简净。

气氛安闲。

意境冲淡、超逸。

2.画境及对画境的超越

王维是画家,并且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创始人,在画史中留下了许多佳话,如《雪里芭蕉图》,成为关于中国文人画最经久的话题。

他的“诗中有画”的特点,表现了姊妹艺术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和促进。

(1)色彩艺术

对青绿的偏好。

色彩对比的运用。

光色的综合效果。

变幻的光影效果。

(2)线条与构图艺术

《使至塞上》中简洁的几何线条与图形。

《终南山》的移步换形。

(3)对画境的超越

王维音乐造诣很高,“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

”是他自我的写照。

音乐家的耳朵使他对自然声响的感受非常敏锐,诗中的声响效果的陪衬,往往使宁静、悠远的画面更富神韵: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禅意的追求

王维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家庭的影响,他很早就信佛,晚年过着亦官亦禅的生活。

他的诗中表现出浓厚的禅意。

表现为:

(1)他写的是此岸世界,但总是指向彼岸的世界;

(2)他写的是有限的、偶然的自然现象,但总是在其中蕴含无限和永恒。

(3)他写的是有分别的物与我,但表现的却是泯灭物我的境界。

《终南别业》。

4.淡泊的意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王维诗总体风格是:

淡泊。

心态淡泊,意境淡泊,口吻淡泊,色调也淡泊。

在此种淡泊的韵味和境界中,他个人的全幅生命进入人天圆融契合的世界,化入无言而又自足、素朴而又逍遥的纯粹境界。

闻一多《论唐诗》评云:

王维的诗“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他的长处短处都在这里。

”孟浩然的诗大抵也是如此。

然而王维、孟浩然并不追求远离人间的世外境界,他们在郭外的田家,在渡头、墟里,听着竹喧、看着莲舟,欣赏着“穷巷牛羊归”的农家生活画。

这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其他时代的山水隐逸境界是迥然有别的,而正表现了盛唐情调。

第二节高适与岑参

一、盛唐时代精神与边塞诗主题

边塞诗是盛唐极为重要的方面(其实也是整个唐代重要题材,中唐的李益、卢纶,甚至是中晚唐之际的李贺、杜牧、许浑,都有过一定量的边塞之作),甚至为不少文学史标为盛唐边塞诗派。

当时许多诗人,或入节镇幕府,有过边塞军旅的实际体验(高适、岑参、崔颢及后来的李益),或曾漫游边塞(王昌龄、王之涣、李白),对边地自然风物有真切的感受。

显然,这种生活体验为唐诗带来了新的气象:

气质沉雄、境界壮阔,或慷慨悲歌,或昂扬豪迈。

盛唐边塞诗人有:

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王之涣、陶翰和高适、岑参。

这些人基本可归为“豪侠型才士”。

他们热衷功名富贵与享乐生活,性格狂放自负,是典型的盛唐意气:

王维: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王维: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李白: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岑参: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盛唐边塞诗并不着眼边塞的战斗生活,程千帆先生指出:

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常是虚括,诗中涉及的战事大多不是对某场战争的反映,而有较大的概括性。

实际上,边塞诗中写战斗时突出的也只是军威,注重在蓄势。

就整体创作精神看,它们最深层的意义在于表现诗人的主体精神,即对功业的强烈欲求和自信。

二、王昌龄、王之涣与七绝

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浓缩,它形式短小,写事抒情不可能委曲尽致,这是它的短处,但王世懋《艺圃撷馀》却认为,它“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

”在简短的篇制中,它只能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点,但只要这个点取得准,包含的信息丰富,就可以达“语近情遥”之致。

绝句中五绝,发源虽早,但历来作者不多,七绝虽晚于五绝,但在盛唐却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成为此体式的丰收期。

当时,七绝是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而广受欢迎的,它有很强的乐歌性质,故而在声情上形成了婉转和谐、摇曳生姿的传统,即如沈德潜所谓“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

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说诗晬语》卷上)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李白、王维和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世称王江宁、王龙标。

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结局很悲惨。

王昌龄以七绝最擅,《出塞》以极富概括性的语词,表达深沉的思想情感,《从军行》五首把深刻的情思寓于深厚的情韵,可谓四两拨千斤。

他的闺怨、宫词类七绝也都各具神韵,成为七绝史上的一种典范。

王昌龄之外,王之涣(688—742)、王翰(生卒年不详)等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存诗不多,也以七绝见长。

年辈较晚的高适、岑参,也都有一些七绝佳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三、高适、岑参与七言歌行

高适(702?

—765),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

史称:

“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但其实他二十岁到长安,求仕不遇。

天宝八载,他已经将近五十岁,才举有道科,任封丘尉,却又弃官而去。

直到安史乱后,他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后连续升迁,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终于散骑常侍。

岑参(715—770),南阳人。

三十岁举进士,授右内率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为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

十三载又作封常清的判官,再度赴西北边陲,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

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

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

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高适、岑参最出色的诗体为七言歌行,与四杰、张若虚等人的歌行相比,盛唐的歌行进入了新的阶段。

如果说,初唐诗人发现并心醉于歌行的外在形体美,并努力借助这种形体表达自己的幽怨、纯情、天真、期待,在铺排辞采、表现帝国气象与诗人深刻苦闷,或清丽、婉转、悠扬的声情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歌行史上的第一个典范;那么,盛唐诗人,从这一外形中超脱出来,让自己的精神自然流露,于是有了不注重外形,却又张扬主体意气,表现劲健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势,成为七言歌行的第二个范型。

高适、岑参外,李颀也是出色的代表。

高适《燕歌行》。

李颀《古从军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训练题

1.背诵以下作品: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渭川田家》《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出塞》《闺怨》、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逢入京使》

2.列出盛唐两大创作阵营的成员表

3.以高、岑为例说明盛唐边塞诗的思想主题

4.试述山水田园诗的价值

5.论述王维“诗中有画”和“诗中有禅”

 

第三章李白与杜甫

第一节李白与杜甫的人生

一、李杜的文学史地位

盛唐诗坛最灿烂的花朵是李白与杜甫,他们是公认的中国古典诗歌最优秀的诗人,是唐诗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两颗巨星,合称“李杜”。

对这两大诗人的接受和理解,虽然各人因气质的差异,处境、遭际的特点,而有不同的接纳方式,但是,人们几乎都把他们看作是并世二雄,给与崇高的评价。

二人一为诗仙,一为诗圣,都永远是诗的典范,永远让人顶礼膜拜。

当然,事实上,李杜比较、李杜优劣的争论,也一直是文学史上聚讼纷纭的老话题。

这种比较或争论,折射的是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诗学观。

今天的人们大可不必去理会这种较量。

二、李杜与时代

李白与杜甫生逢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遭遇了巨大的历史变故。

一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毁灭了百余年间经过几代人造就的安定、富足和繁荣的局面。

如果说,开元盛世激发了士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气度,造就了盛唐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诗歌,那么,安史之乱就把这一切都给粉碎了,理想与自信的盛唐精神一变而为拯时济世的渴望和直面苦难的勇气。

唐代社会的这一巨变,是李杜诗歌发展的最重要背景,这正是所谓“苍生不幸诗家幸”!

社会的动乱加给人民的是痛苦、是灾难,但沉重的代价换来了诗歌境界的提升。

可以说,认识时代巨变与诗人的关系,是深入理解李杜的关键。

1.繁华、太平背后潜伏着的腐朽和危机与李杜清醒的社会批判意识。

2.社会苦难中的民胞物与之心。

3.老境凄凉与不甘寂寞

三、李杜的人生经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

据考证,李白很可能出生于中亚碎叶镇,五岁时,迁居蜀中,在绵州度过了读书和任侠的青少年时期。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又两入长安,最终在天宝元年(742)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但不久,就遭谗被逐,在“赐金放还”的名义下离开长安。

从此,他漫游各地,东至齐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携家逃难,隐居庐山屏风叠。

永王李璘受命为江陵大都督,出兵东南,经九江,三次征召李白,李白以为报国时机已到,遂慷慨从军。

但此时肃宗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蒙冤入狱,长流夜郎。

途中遇赦放回。

上元二年(761)李光弼出征东南,李白又毅然从军,无奈半途病还。

次年病逝于当涂,终年62岁。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京兆杜陵。

年轻时,适逢开元全盛时期,他有过三次、历时十年的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经历。

“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让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不第后,又于天宝五载(746)来到长安,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屈辱、辛酸的求仕之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因献《三大礼赋》而为玄宗所奇,待制集贤院,但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位置。

旋即爆发安史之乱,杜甫陷落长安。

第二年春潜出长安,奔赴行在,被授予左拾遗。

又因疏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弃官,辗转秦州、同谷,抵达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的晚年生活。

中间,有过避乱梓州、阆中的一个阶段,也曾一度在严武幕下做过幕职,后迁居夔州,再出峡,漂泊江湘,大历五年冬,病逝于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舟中,终年59岁。

第二节李白诗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

一、李白的思想性格与其诗的精神内涵

李白大半生都是在安史乱前生活的,盛世的繁荣,和唐前期培养、积蓄的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感染着李白,因此,在他的性格中,浪漫、疏狂、自信,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所以,当李白表达“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儒家用世之志时,他设计的方案是颇具战国策士的气息:

把自己摆在“帝王师”的位置上,在他的想象中,他仿佛就是姜尚、傅说、郦食其。

(这种浪漫传奇的经历,在唐代有它的土壤,因为马周、姚崇就是显例,但唐代并不是战国的延续,姚崇就很善于保护自己,被人认为是善于玩弄权术。

)李白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只能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不过,还好,他还算幸运,他的经历在我们看来也具有传奇色彩,天宝元年他奉诏入京,供奉翰林,风流一时,虽然这种得意为时不久,但却与司马承祯、贺知章的称许一起,成为李白一生自负、独立不羁个性的基础。

李白的悲愤、痛苦主要来自于:

一生自负的李白,却处处受到排挤,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蜀道难》的寓意。

二、李白诗的体式选择

《李太白集》各体兼备,但他还是有其体式偏好的。

对于格律束缚厉害的七律,他是不擅长的,因此他很少写。

他最爱使用的诗体是七古和五七言绝句,前者便于他驰骋笔力、展开想象,表达激越的情绪;后者最适合他表现兴到神会、自然天成的神韵。

此外,他的五律,自然高华,最是此体本色;五古,质朴浑厚,颇有汉魏气骨。

《塞下曲》。

《古风》(西岳莲花山)。

三、李白诗的浪漫风格

《将进酒》《行路难》《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诗境宏大、气势强劲。

2.突出矛盾,结构跳宕。

3.高大、雄强、壮伟的主体精神。

4.奔放、飘逸的风格。

第三节杜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杜诗深广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

杜诗被称为“诗史”,实际上是指杜诗具有史书一般的认识价值。

1.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写了大量缘重大“时事”而发的,直接反映重大社会政治内容的大篇,读这类诗篇,我们仿佛在观看盛唐巨变的历史画卷,我们进入了历史的隧道,为之而惊愕、而长吁。

(1)概括地叙写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画面,他不是一般性地抒写自己个人在战乱中的遭遇、感想、忧虑,而是把笔触伸向整个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下层,表现底层人民所承受到的社会苦难,三吏、三别、二悲的价值与意义正在这儿。

与此同时,诗人描写底层人民承受的苦难,不是简单的出于同情,而是把它放在宏阔的社会灾难的大背景中来处理,“二哀”是哀皇家、皇族,但同属社会困难的承受者,都是诗人同情之所在。

诗人不仅仅是同情,他更在热切地呼唤早日结束战乱,为此,他鼓励全国上下积极参加平叛战争。

(2)杜诗对社会苦难的描写不是停留在概括的事件,粗略的轮廓上,而是具体展示广阔而又细微的形象生动的场景画面。

《悲陈陶》。

(3)细节的真实。

在回忆逃难经过时,他忘不了与自己同时承受痛苦的妻子儿女,《北征》《彭衙行》等篇中,都有很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

读之令人鼻酸。

2.没有直接写及重大时事,但是因为触及社会心理,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故间接反映了时代巨变。

这类作品的数量很多,最典型、成就最高的允推《羌村》三首。

晚期的杜诗,往往不是直接写的重大社会内容,而是直接写自己的处境、经历,但是把两方面融通起来,写外境就是写心象。

如《秋兴》八首。

3.杜诗既注重客观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生活的原态,同时又往往以议论入诗,夹叙夹议,或者直接议论国事,表达对国事的态度立场,指画朝政的干预性很直接;或者上下古今,纵横议论,但总是以现实政治为指归。

如《剑门》等。

二、杜诗的艺术成就

1.乐府诗的写实倾向。

《新婚别》《垂老别》。

2.律诗的沉郁顿挫

(1)沉郁指情感质地之深沉、深厚,和情感郁积之久、之深、之厚。

“悲愤慷慨、郁结于中”就是对它存在状态的描述。

(2)顿挫指语意和表现上的间歇停顿和转折变化,有顿,则不是一气而下;转折,则不是直泻。

古人所说的“盘旋纡徐”就是顿挫的状态。

杜律的拗体当如是观。

(3)沉郁和顿挫是相关的。

情感深、而且郁结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