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5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四校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无论是朱熹的“义理之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他们都跳出了汉唐注疏之学的藩篱,转而以学术经世为旨归。

这一转变(  )

A.表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个性解放B.继承发展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C.有利于积极进取时代精神的形成D.借鉴了佛道禁欲主义的思想

2.有人认为,相对于中国的明清启蒙思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已提出较完整的构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内容,即权力来源、权力构建、权力归属。

下表是某老师对启蒙思想主张的归类,其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国家权力

传统思想

启蒙思想

权力来源

君权神授

权力构建

集权、专制

权力归属

主权在君

A.①为主权在民,天赋人权②为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为自然权利

B.①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②为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为主权在民

C.①为自然权利,主权在民②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③为社会契约

D.①为社会契约,天赋人权②为自然权利,三权分立③为主权在民

3.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这是因为它()

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B.猛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主张“教随国定”

C.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

D.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4.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

信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军事革命

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商业革命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能源革命

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文学革命

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5.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诗经》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②楷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③“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④“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6.“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8.早年,孙中山认为:

“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

“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C.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9.2015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2周年,回顾毛泽东提出的下列理论与观点,其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③②①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10.某版主在党建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关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讨论帖,很多网友进行了跟帖,其中与主题讨论不相符合的内容是(  )

A.邓小平理论诞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B.《论十大关系》提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它是体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著作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1.新华社电: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一一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该社电反映了()

A.苏联对中国科技的大力支持

B.冷战时期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C.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取得了巨大成就

12.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

当时北京“折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折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

这种现象(  )

A.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B.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

C.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在必要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

13.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

“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

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

”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产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英语比俄语世界影响力更大B.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

C.新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

14.

下幅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

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B.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C.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D.半空中的石头蕴含巨大力量,反映浪漫主义的思维

15.《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

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

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对苏联的电影技术不屑一顾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16.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做“

”(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

”(字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种武器)这反映了周代 (   )

A.受封诸侯的权利B.分封的对象

C.受封诸侯的义务D.分封的目的

17.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

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18.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州为监察机构,而到了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道发展成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州、道这一变化(  )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反映出监察力度的减弱

C.其主因是社会经济发展D.说明地方行政权力扩大

19.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

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  )

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D.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20.“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因为万民法(  )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21.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是()

A.

B.

C.

D.

22.“民主人士的民族之梦,被一个绝顶聪明、敢想敢干的大地主,在封建主义本能的驱使下,靠着不抱任何的智慧实现了。

这实在是一种反常现象。

”符合以上描述的相关史实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B.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C.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D.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

24.如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图中是在北京城中,各国的国旗迎风飘扬)该战事的后果是(  )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

25.“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0分)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任何一个奉行民主制的希腊城邦都要求普通公民具备在公共场合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一个人仅懂得运用词汇还远远不够,他还必须学会如何驳斥他人的观点,如何在讨论政治和伦理问题时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人们需要接受高等教育……那些游走各地的教师通过教授他人演说和辩论术,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

他们还是百科全书似的人物,可以教授人们需要的任何知识。

这些教师收费授业,因而被称为智者。

--(英)伯里《希腊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运用所学简述智者学派思想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二

(2)图A和图B见证了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说明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材料三

(3)有人说1977年冬天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

事件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765~1840年,工业革命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

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第二帝国成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美国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草拟新宪法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810年,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1861~1865年,南北战争

1865、1868年,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德国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战争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

1870年,对法战争

1871年,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

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上表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

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

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材料二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

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出席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代表拉萨各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廖承志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3)在发展民主方面,新中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有何不同?

简要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答案

CBCBCCABABBBCCDBDADDABCDD

26.【答案】

(1)背景:

随着民主制的兴起,演说能力日益重要;广博的知识是提高演说能力的基础,人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

价值:

强调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强调人的作用和尊严,对文艺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图A:

19世纪60年代,洋务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目的,开设一批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它培养了适应近代化需要的新型人才。

或图B:

20世纪初,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认识:

1977年冬天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我国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这充分说明: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7.【答案】论题:

英法美德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

阐述:

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是具体制度各不相同。

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法国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德国则是君主立宪制度。

即使都是君主立宪制度,英德也有不同:

英国的议会居于权力中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德国则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这种不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四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例如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德国较低。

各国的阶级力量对比不同,例如德国的容克地主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各国的历史传统不同,英国很早就有限制王权的传统,德国则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没有经历封建社会。

总之,英法美德国情不同,这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8.【答案】

(1)明清之前,君权受到限制;明清时君主专制达到高峰。

(2)民主共和制。

政治制度没有与人事相配合。

(3)中华民国: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

新中国:

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认识:

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