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5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docx

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20分)

1、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三大要素构成

2、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的问题

3、在行政组织法规中对于行政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一般采用三种方式:

规定,规定和规定。

4、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5、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6、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术语

7、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

8、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上的和行为能力。

9、按照行政机关的工作权限划分,可分为机关和

机关

10、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中,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

、和行政机关

11、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以分为、、辅助机关、咨询机关与监督机关。

12、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和

13、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14、依据行政相对方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可以将行政相对方分为和

15、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助成性行政指导

16、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另一类是

17、依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行政行为与行政行为。

18、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19、受委托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20、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行政执法中说明理由制度是为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

A.批评权B.陈述权

C.申辩权D.了解权

2.下列选项中,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为是()

A.房屋产权登记B.对公务员的奖惩

C.政府规章的适用D.劳动争议的仲裁

3.政府对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行为属于()

A.行政征收B.行政征用

C.行政征调D.行政规划

4.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是()

A.吊销营业执照B.销毁盗版音像制品

C.户口登记D.拆迁补偿

5.有权撤销国务院行政法规的主体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

6.下列选项中,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调解B.行政仲裁

C.行政不作为D.抽象行政

7.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主体是()

A.人民法院B.审判委员会

C.行政审判庭D.合议庭

8.行政机关根据其决策和负责体制,分为首长制行政机关和()

A.合议制行政机关B.分权制行政机关

C.内阁制行政机关D.委员制行政机关

9.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A.3个月B.6个月

C.1年D.3年

l0.对行政诉讼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

A.10日B.15日

C.30日D.60日

11.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加违法原则B.过错原则

C.违法原则D.公平原则

1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申请人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错误的,应作出()

A.维持决定B.确认决定

C.撤销决定D.履行决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全国人大制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C.《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制定)

D.《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制定)

14.行政裁决的主体是()

A.行政监察机关B.行政复议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

15.对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事前控制主要是授权控制和()

A.程序控制B.行政首长控制

C.督察控制D.检查控制

16.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B.被告

C.第三人D.人民法院

17.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的时间是()

A.15日B.30日

C.60日D.180日

18.一企业没有履行除雪的行政法义务,某政府管理部门雇人替其除雪并责令该企业支付必要的除雪费用。

这种行为属于()

A.行政征收B.行政处罚

C.执行罚D.代执行

19.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其裁决主体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20.公安医院鉴定伤者伤残等级的行为是在履行()

A.公安机关的职责B.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职责

C.行政机关委托组织的职责D.事业单位的职责

21.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

A.检察监督原则B.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C.司法审查原则D.独立审判原则

22.行政补偿的产生是因为()

A.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B.不当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

C.违法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D.过错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失

23.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各部委

24.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是指()

A.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B.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C.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D.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5.行政诉讼变更判决适用于()

A.行政许可显失公正B.行政裁决显失公正

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D.行政强制显失公正

26.在下列情形中,应列入行政赔偿范围的是()

A.某高压电设置不当致人死亡B.某公安机关将某人错误拘捕10天

C.某镇政府征收500亩农田D.某执法人员执法中将小商贩打伤

27.对行政裁判案件的执行,原则上由()

A.基层人民法院受理B.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C.第一审人民法院受理D.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

28.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享有()

A.优益权B.受偿权

C.豁免权D.处置权

29.对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

A.改变B.撤销

C.改变和撤销D.确认无效

30.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其一审管辖法院是()

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D.专门人民法院

41.个体工商户张某对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时效是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A.15日内B.30日内

C.两个月内D.三个月内

42.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

A.50元至100元的罚款B.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C.200元至500元的罚款D.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43.下列选项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情形是()

A.证人孔某因患严重疾病可能死亡B.证人刘某因身体残疾而行动不便

C.证人孙某因离婚而情绪低落D.证人张某不准备出庭质证

44.调整公务员职务及公务员奖励、辞退的依据是()

A.平时考核的结果B.定期考核的结果

C.主管领导的评价D.人民群众的评价

45.刘某对某市海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复议机关应该是()

A.某市海关B.某市海关的上一级海关

C.某市人民政府D.某省人民政府

46.下列选项中,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乡政府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引发的争议

B.镇政府民事调解行为引发的争议

C.县工商局在商场购买办公用品引发的争议

D.市政府作出的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引发的争议

47.行政机关违法责令停产停业的,应赔偿相对人停产停业期间的()

A.利润损失B.精神损失

C.市场机会损失D.必要的经常性的费用开支

48.以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对所遵循的程序是否可以自由选择为标准,行政程序分为

()

A.事先行政程序和事后行政程序B.强制性程序和任意性程序

C.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D.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

49.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一起产品质量责任事故纠纷的裁定属于()

A.行政裁决B.行政审判

C.行政仲裁D.行政调解

50.人民法院审查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以()

A.合法性审查为原则B.合理性审查为原则

C.全面审查为原则D.抽象审查为原则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造成公民死亡的国家赔偿案中,赔偿费用包括(AB)

A.死亡赔偿金B.丧葬费

C.精神损害抚慰金D.误工损失

E.残疾赔偿金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包括(ABCE)

A.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B.以偷拍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C.以利诱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D.当事人有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E.被当事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3.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务员权利的包括(ABCDE)

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B.获得工资报酬

C.参加培训D.申请辞职

E.参加行政诉讼

4.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包括(AC)

A.某市卫生局处罚某市林业局

B.某市卫生局与某建筑公司签定修建办公大楼的合同

C.某市卫生局为某申请人颁发许可证

D.某市卫生局的公务员为同学的婚礼作证婚人

E.某市卫生局的公务员到医院接受治疗

5.下列送项中,属于行政救济的包括(ABCDE)

A.行政复议B.行政诉讼

C.信访制度D.行政赔偿

E.行政补偿

6.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包括(ACDE)

A.行政管理关系B.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关系

C.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关系D.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E.行政救济关系

7.下列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为有(ACD)

A.学校对严重违纪的学生开除学籍B.交警对醉酒驾车司机强制拘留

C.电网公司下达配电指标D.卫生防疫站对某水源查封检疫

E.司法鉴定中心出具伤情鉴定意见

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形式有(AC)

A.降级B.免职

C.撤职D.责令辞职

E.辞退

9.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相对人行使行政参与权的行为有(BC)

A.向省人大提出立法建议

B.在政府部门组织的水价听证会上作为听证代表发言

C.在交警处罚时进行申辩

D.向开发商了解楼盘规划

E.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案件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ACDE)

A.享有规章制定权

B.在法律授权管理的事项范围内可进行创制性立法

C.所制定的规章需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

D.所制定的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

E.所制定的规章受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监督

11.当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遇到地方政府规章与部委规章相抵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CE)

A.中止案件的审理

B.终结案件的审理

C.将案件移送最高人民法院审理

D.提请最高人民法院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或裁决

E.提请最高人民法院送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

12.我国审计机关的权限有(ABCDE)

A.调查权B.强制措施权

C.建议权D.出具审计意见

E.作出审计决定

13.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有(ABCE)

A.维持决定B.履行决定

C.撤销或变更决定D.确认决定

E.一并赔偿决定

14.下列不属于我国行政法法源的有(ABCE)

A.习惯和惯例B.判例法

C.制定法D.法律解释

E.国际条约与协定

15.对于行政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有(ABD)

A.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

B.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C.行政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从属制

E.行政机关组成人员实行聘任制

16.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AB)

A.法律B.行政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D.国际条约

E.行政惯例

17.在造成公民死亡的国家赔偿案中,赔偿费用包括(AB)

A.死亡赔偿金B.丧葬费

C.精神损害抚慰金D.误工损失

E.残疾赔偿金

18.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包括(ABCE)

A.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B.以偷拍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C.以利诱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D.当事人有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E.被当事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务员权利的包括(ABCDE)

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B.获得工资报酬

C.参加培训D.申请辞职

E.参加行政诉讼

20.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包括(AC)

A.某市卫生局处罚某市林业局

B.某市卫生局与某建筑公司签定修建办公大楼的合同

C.某市卫生局为某申请人颁发许可证

D.某市卫生局的公务员为同学的婚礼作证婚人

E.某市卫生局的公务员到医院接受治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答:

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根据制定主体、效力等级以及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将行政法的法源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依据。

法律: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均有权制定法律。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2、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答:

1当事人自觉履行原则2、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3、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相分离原则。

3、简述行政复议的合法原则。

是指在行政复议的过程中,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这一原则包括:

⑴主体合法;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是依照有关规定有权进行复议的机关,提起复议申请的必须是与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相对人,被申请人必须是行政主体。

⑵复议的依据合法;复议机关的裁决、申请人的申请、被申请人参加复议活动均需依法进行。

⑶程序合法;行政复议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程序行为,为确保行政复议的顺利进行,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4、简述告知制度及其内容。

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将有关事项告诉相对人的制度。

告知的内容主要有:

⑴告知决定;如告知受一或不受理、告知许可或不许可等。

⑵告知权利;如告知相对人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聘请律师的权利、申诉的权利、查阅材料的权利等。

⑶告知其他事项;如告知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告知申诉的期限和有关机关等。

5、简述行政处罚的特征。

答:

⑴、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权限。

⑵、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即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或其他权益的限制或剥夺,或者对其科以新的义务。

⑶、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

⑷、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6、简述行政行为的效力。

答:

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主要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7.简述行政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答: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权,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它的特征如下:

(1)行政合同的当事入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

行政合同只能在行政主体之间,或与其工作人员,或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签订,而不能在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签订。

(2)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履行行政职权,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若行政主体订合同时不具备上述目的条件,所签合同则不是行政合同。

(3)行政合同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属于双方行政行为,但相对方的意思表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优益权,但并非行政主体可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而是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5)行政合同纠纷常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8、简述行政复议不能受理的案件范围。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服,不能申请复议,即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事项有:

(1)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的;(3)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但是行政机关对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除外);(4)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论述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答: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⑴、表明身份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或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行为之始,应当向相对人出示履行职务的证明,表明其有权从事该项活动的制度);

⑵、告知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将有关事项告诉相对人的制度);

⑶、调查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一项决定或裁决前,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的制度);

⑷、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然后根据经双方质证、核实的材料作出行政决定的一种程序制度);

⑸、说明理由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时,要说明作出该决定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制度);

⑹、辩论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裁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时,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由双方当事人就有关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对质的一种法律制度);

⑺、回避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决定和处理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事项或裁决相应争议时,其工作人员若和所处理的事项或裁决的争议有某种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公正处理或裁决时,应主动回避或应当事人的申请而回避的制度);

⑻、职能分离制度(是指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将行政机关的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机关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的制度);

⑼、信息公开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相对人知晓有关行政活动的情况及有关信息资料);

⑽、不单方接触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两个以上相对人的、具有相互排斥的事项时,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听取其陈述、接受其证据材料的制度);

⑾、时效制度(是指行政行为的全过程或其各个阶段受到法定时间限制的程序制度);

⑿、行政救济制度(是指在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政决定时,法律应为其提供申诉或申请复议以获得救济的途径与机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定行政机关对原行政决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2、试析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制度的必要性。

答: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职权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或法律原则,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制度的必要性表现在:

(1)行政指导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完全取消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但又不能强制进行,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行政管理手段,行政指导就成为必然选择。

(2)行政指导是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模式的要求。

在过去,我国政府职能主要靠行政命令直接干预和管理经济,行政模式也是一种“官本位”的全面管制模式。

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弊端很多。

实行行政指导自然是经济体制转轨、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模式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

(3)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法制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

行政指导是一种有利于提高社会综合效益的行政管理方式,采用行政指导有利寸:

(1)降低管理本身成本;

(2)降低社会成本;(3)更为有效地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由此观之,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法制成本效益原则的客观要求。

3、户籍所在地为A区的张某和于某在C区共同侵害了第三人,手段与情节基本相同。

C区

公安机关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对于某作出了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公安机关在D区对张某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试分析:

(1)张某如果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否向D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分)为什么?

(6分)

答:

不可以。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而D区人民法院既不是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又不是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如果张某“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为由”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人民法院是否应支持其诉讼请求?

(4分)为什么?

(10分)

答:

应支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变更判决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是具体行政行为系处罚行政行为,对非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能直接变更;

行政处罚有显失公正的情况。

所以,如果张某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为由”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人民法院应支持其诉讼请求。

 

4.某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区消费者协会对该区电器市场进行联合检查中,认为个体工商户甲销售的电器不符合质量标准,便共同署名对其作出罚款并没收所有电器的行政处罚决定。

甲不服,决定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

但他在去市工商局的途中不幸车祸身亡。

其子乙遂于第二天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没有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

该诉讼以区工商局为被告,要求被告撤销行政处罚决定。

同时乙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要求赔偿因没收电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区人民法院审理该案,追加区消费者协会为共同被告,同时驳回行政赔偿请求,要求原告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

问:

(1)原告未经行政复议便向法院起诉是否合法?

是否具有原告资格?

(2)法院将区消费者协会和区工商局列为共同被告是否正确?

 为什么?

(3)区消费者协会在本案中可否成为当事人?

(4)法院要求原告先向工商局请求解决行政赔偿是否正确?

答:

(1)乙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合法的。

因为只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满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才实行复议前置原则。

本案,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应先就工商局的行政处罚申请复议,因此可直接提起诉讼。

乙具有原告资格。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因此,乙有权起诉,具有原告资格。

(2)不正确。

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和非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以行政机关为被告,非行政机关不能作被告。

本案中,捎费者协会是非行政机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