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3291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招聘

  试题及答案解析

  1.甲与乙订立一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约定若甲的儿子出国留学则把房子租给乙,此合同属于_____。

  A:

附积极延缓条件的合同

  B:

附消极延缓条件的咨同

  C:

附积极解除条件的合同

  D:

附消极解除条件的合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A

  【解析】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附有条件的行为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条件的效力为标准分为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延缓条件是指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解除条件是指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则法律行为解除;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而消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

故综上所述,本题属附积极延缓条件的合同。

故选A。

  2.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并非哲学的缺点,而是优点,只要不同的答案从不同方面提供智慧,或者相互,并非坏事,它可以拓展思维和眼界。

完全从哲学评价标准中命题的科学性问题,排除真理与谬误的问题,就会把哲学从人类智慧中驱逐出去。

  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补充排斥

  B:

借鉴摒弃

  C:

配合包含

  D:

印证关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先看第二空,由后文的“排除”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排除”构成近义关系,由此可排除

  C、D两项的“包含”

  “关注”。

再看第一空,由“不同的答案从不同方面提供智慧”可知,此处填“补充”更契合句意,排除B。

故本题选A。

  3.下列食物每天的摄人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哪个更合理?

_____

  A:

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类>油脂

  B:

蔬菜、水果>谷类>肉蛋奶类>油脂

  C:

肉蛋奶类>蔬菜、水果>谷类>油脂

  D:

谷类>油脂>肉蛋奶类>蔬菜、水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谷物类食物多于蔬菜类食物,水果要多于肉蛋奶类,最低程度的是摄入油脂,这样可以保证一个人每天的均衡的营养。

故本题答案选A。

  4.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

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

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_____

  A:

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

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

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

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除非……否则……”,“只有……才不”,故题干逻辑关系为:

不为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戒烟成功。

老李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肯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肯定后件,即老李戒烟成功,故B项正确。

此题也可直接根据“除非……否则……”否一推一的规则,“不想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否定了后件,因此可以推出戒烟成功,故B项正确。

  5.以下各项中,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_____。

  A:

被委托的组织

  B:

被委托的个人

  C:

被授权的组织

  D:

公务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

  【解析】行政主体必须是社会组织,因此B,D选项中的被委托的个人和公务员不能作为行政主体。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被授予的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而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职权,由此产生的后果也由委托机关承担。

所以被委托组织不能作为行政主体。

所以应该选C。

  6.—般来说,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_____。

  A:

生活水平会下降

  B:

生活水平会提高

  C:

没有变化

  D:

幸福感会增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但他们的工资没上涨,购买力下降,所以靠固定工资生活的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故本题答案选A。

  7.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大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深渊,人们根本无须到学校里进行学习。

若你钻进学校,不过想的是挣钱,你真是找错了门。

在收入超过2500美元的人中,一半以上没大学文凭,你在大学里学到的一切,在工作中不过是一张废纸,最好不要浪费你们挣到的钱,虽然你的好朋友们都想挤进大学。

  以下哪个为真,能削弱以上论述?

_____

  A:

人们进入大学,目的仅在于钱,别无他图

  B:

许多收人甚丰的人未进过大学校门

  C:

大学里一般不传授与工作相关的技能

  D:

很多人认为进人大学获得学识或成就更重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题干由“进大学挣不到钱”得出“大学浪费时间和金钱,无须到学校进行学习”。

D项指出很多人进大学是为了获得知识或成就,因此反驳了题干观点。

  A、B、C三项均加强了题干论证。

故答案选D。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发文内容可采用_____。

  A:

多级行文

  B:

越级行文

  C:

直接行文

  D:

同时行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发文内容可采用多级行文。

故本题答案选A。

  9.为了让人迅速识别,大多企业都选择了不惜重金聘请名人代言新产品,期许利用名人战术在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这是因为“名人代言”有助于_____。

  A:

商品价值的实现

  B:

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

  C:

商品质量的提升

  D:

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物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

  “名人代言”无法使商品使用价值提髙。

同时商品的质量也无法通过“名人代言”得到提高,商品的成本无法通过“名人代言”得到降低。

  选项BCD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10.“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

下列诗句与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_____。

  A: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B: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空白效应”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

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跳跃,电影艺术的空镜头,也都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

故本题答案选B。

  11.《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_____。

  A:

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

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

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

  D:

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D

  【解析】

  《孟子》中的两句话说明了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对待和利用客观规律,就能够促进实践活动的成功。

B项的“改造”是错误的,

  A、C两项只是说明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没有说明人和自然规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12.下列关于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观点,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

公共行政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B:

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

  C:

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

  D:

慎独自律是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提高行政效率不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

公务人员的终极目标是:

尽心尽力的为国家、为人民工作,贡献出自己的所有才智同时在自己私利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放弃自己私利而保全国家利益,达到真正的为国为民。

故本题答案选C。

  13.随着时代的转化、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理资体系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_____。

  A: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

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其中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

而题目中所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体现的就是实践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BD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也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4.田野:

小麦:

麦粒_____

  A:

水塘:

鲤龟:

鱼籽

  B:

贸易:

商品:

工厂

  C:

牧场:

牛群:

牛尾

  D:

海洋:

鱼鳍:

鲨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小麦生长在田野里,麦粒是小麦的种子;鲤鱼生活在水塘里,鱼籽是鲤鱼的卵。

故答案选A。

  15.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_____。

  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16.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_____。

  A: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B:

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

  C:

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

  D: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解析: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两者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了就会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经济增长了就有可能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17.从甲城往乙城运输78吨货物,载重量为5吨的大卡车运一趟,费用为110元,载重量为2吨的小卡车运一趟,运费为50元。

运费最省为_____。

  A:

1740

  B:

1530

  C:

1450

  D:

138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大卡车每吨的运费为110÷5=22元,小卡车每吨的运费为50÷2=25元,应尽量用大卡车运输且不浪费。

78=5x14+2x4,大卡车运14趟后剩8吨,这8吨用小卡车运运费为4x50=200元,则所求为14x110+200=1740元。

  18.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_____。

  A: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B:

提倡艰苦奋斗,尽量降低群众的生活需求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

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故本题答案选C。

  19.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_____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A:

2200

  B:

2500

  C:

2700

  D:

31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认为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20.恩格尔系数是指_____占消费者总支出的比例。

  A:

房租与燃料费

  B:

食品支出

  C:

教育支出

  D:

卫生与休闲支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故本题答案选B。

  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_____。

  A:

忠诚

  B:

审慎

  C:

勤勉

  D:

民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这就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勤勉。

故本题答案选C。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该法律规定是_____。

  A:

强制性规则

  B:

调整性规则

  C:

授权性规则

  D:

任意性规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强制性规则是行为主体必须按行为指示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其特点是主体没有自行选择的余地。

故本题答案为A。

  23.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是指_____。

  A:

市场机制

  B:

市场制度

  C:

市场体制

  D:

市场体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市场机制指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包括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

故本题答案选A。

  24.不论有多少人使用信息、消费信息,信息也不会像传统的资源和能源那样日趋减少,而是越使用越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们也和人口爆炸迥然不同,人口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而信息却只有出生没有死亡。

  这意味着:

_____

  A:

传统资源主要是指能源

  B:

有许多人死于爆炸

  C:

信息是一种不需要付钱就能使用的资源

  D:

信息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文段分号之前说明信息越使用越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分号之后说明信息只有出生没有死亡。

综合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信息是一种不竭的资源,即D项。

由“传统的资源和能源”可知,传统资源和能源为并列关系,A项表述错误;B项偷换了“人口爆炸”的概念:

C项无中生有,且与常识相悖。

本题选D。

  25.冬季某日,爆炸工孙某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

孙某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_____。

  A:

间接故意

  B:

过失

  C:

故意

  D:

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本题中,孙某本来应当预见铝盒内装有雷管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爆炸事故,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故本题答案选B。

  26.在组织绩效管理中,核心环节是_____。

  A:

绩效设计

  B:

绩效改进

  C:

绩效反馈

  D:

绩效评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故本题答案选D。

  27.以下关于刚性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适中的需求

  B:

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需求

  C:

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D:

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均衡的需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刚性需求,相对于弹性需求,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这些商品包括曰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等。

也可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必需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8.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_____。

  A:

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

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

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

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

  【解析】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

社会规律不是由入所创造的,A项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项的错误在于人不能改造或消灭规律,但可以利用规律;D项错误在于并非所有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故选C。

  29.犯罪的本质特征是_____。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本题选项

  A、B、C就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选项D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它是犯罪的最基本属性;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它与应受刑罚惩罚性一起构成社会危害性的度量。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未达到违犯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则不构成犯罪。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3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____。

  A:

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

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

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

C

  解析:

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

旧唯物主义只从客体、直观的形式以及人的受动性出发,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能动与受动辩证统一的实践中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掌握这个根本,就可以轻易排除

  A、D两个选项;而对于B项,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也可能只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

  故选C。

  3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涉嫌构成_____。

  A:

危险驾驶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破坏交通工具罪

  D:

破坏交通设备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刑法修正案

  (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所谓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故本题答案选A。

  32.霾和雾的区别在于_____。

  A:

水汽含量的大小

  B:

气象现象的颜色

  C:

行程消散的时间

  D:

细小颗粒物的成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

它的形成是由贴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

霾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

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

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故本题答案选A。

  33.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是_____。

  A:

诗歌

  B:

  C:

小说

  D:

散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

故本题答案选B。

  34.心理专家分析:

缺乏关爱、缺乏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_____。

  A: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C: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

  D: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内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题中“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主要原因”,表明了外在条件对事物变化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5._____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A:

《望天门山》

  B:

《梦游天姥吟留别》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望庐山瀑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故本题答案选C。

  36.《论语》中孔子教我们最好的交友原则:

  “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其中“友谅”是指_____。

  A:

能听取他人意见的朋友

  B:

能帮助自己的朋友

  C:

诚实守信的朋友

  D:

知识广博的朋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

  【解析】

  “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是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可见友谅是指诚信的朋友。

故选C。

  3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_____。

  A:

工人的劳动价格

  B:

工人的劳动报酬

  C:

按劳分配的形式

  D: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它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故本题答案为D。

  38.行政领导者通过一定方式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组织的成员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和谐关系,以实现行政执行目标的管理活动是指_____。

  A:

行政执行的动员

  B:

行政执行的沟通

  C:

行政执行的协调

  D:

行政执行的监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测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总和。

  A项,执行的动员指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组织者在组织内部,就上级决策、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对组织成员进行的宣传动员,使之理解执行的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