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3297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精选.docx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

  站在阳台,眺望美丽的校园,已经赫然立在我们的图纸之上,心中感慨万千。

回忆这段实习生活,一路走来,我们品尝着艰辛,我们执着地坚持。

再苦,再累,我们义无返顾。

痛并快乐着,我们享受着这一份从未有过的充实感。

相对平日里安逸的学习生活,这两个星期对我们确实是一种挑战,一次磨练。

我们忘不了清晨路上寥寥数人冷冷清清之时,我们便扛着仪器开工;忘不了黄昏校园灯火阑珊人声鼎沸之时,我们才拖着疲惫回寝;忘不了中午饥饿难耐之时,我们轮换着去吃饭,以保持工作不间断。

  从实习开始时的迷茫,到现在对小地区的导线测量的了如指掌,这两个星期以来,我们收获了太多。

虽然平时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可是仪器发下来之后,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只能是一边摸索一边学习,然后李老师加以耐心的辅导,我们才慢慢理清了头绪,开始进行系统的工作。

在首先进行的高程引测中,由于我操作水准仪上的失误,导致误差巨大,不得不返工,当时我非常的自责内疚,但是大家不但没有抱怨我,反而不断的鼓励我抚慰我,给了我最关键的支持。

第二天上午大局部同学都参加四级考试,我们组恰好有四位同学不用参加,没有一人说要休息,一大早我们便去测量,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之下,出色的完成了高程引测工作。

这也应该是我们所取得的第一个成果吧,至此我们的工作开始进入正轨。

  尽管我们如此的争分夺秒,等我们完成导线测量工作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七天了,很多组都早就开始碎部测量了。

我们当时也非常忧心,但是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过后发现,由于我们的控制点多,覆盖面广,所以我们的碎部测量应该可以很快很顺利的进行,事实上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在20xx年的最后一天,终于结束了外业,那天下午,大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且留下了一组珍贵的合影留念。

  专业:

实习名称:

实习地点:

班级学号:

编写人:

指导教师:

  目录: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二、实习的任务。

  三、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四、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2.外业数据采集。

  1〕坐标系统。

  2〕技术依据。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4〕图根点确实定。

  5〕特殊地物的测量。

  五、内业数据传输。

  六、内业成图。

  1、成图软件介绍。

  2、内业成图方法。

  1〕方法简介。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七、考前须知。

  八、实习体会。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作业方法和内业成图的方法,学会使用数字测图系统软件CASS7.1,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1、班级分两个大组,做出东南区和西北区的首级控制测量〔闭合导线〕。

  2、我们组进行对办公楼这片进行图根加密测量〔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3、我们小组完成一幅办公楼片区的1:

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区为学校内〕的数字测图任务。

每大组完成一幅东南区的1:

1000的比例尺地形图,两测绘班完成一幅1:

20xx的新校区总图。

  三,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一套

  2.基座棱镜

  3.CASS7.14.杆式棱镜。

  5.测伞一把

  6.工具袋一个〔木桩、锤子、皮尺、记录板〕四,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对于我们组,主要地物有学校办公楼、南大门及周围附属的道路、花坪、草地等,这边通视条件蛮好的,但是由于周一至周五办公楼附近有很多车辆,导致测区内人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湖南益阳的天气一般,时儿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20度以下徘徊,时而大晴天,气温在30度以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踏勘选点。

  在测量前,我们专业老师唐老师给我们测绘和地信三个班进行了发动大会,主要讲了一些关于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该怎么施测。

讲完后我们三个班去实验楼借相应的仪器,然后班级各自组织去新校区踏勘选点,找出老师给的三个三个点和根据控制点的分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地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假设导线点不在土质坚实处,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桩顶钉一小钉,作为临时性标

  志;

  (3)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形外;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6)导线点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100米之内,这样坐标定向时,误

  差会比拟小。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找到了三个点〔N8、N1、N2〕,但后来老师指出N2找错了,我们还围绕各自的测区熟悉了地形。

  3、首级控制测量。

  一开始我们对首级导线测量不是很熟悉,开始实习的几天我们都是比拟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老师规定的首级时间是三天。

通过想老师问一些不懂的问题,我们终于弄懂了首级导线的原理和用途。

  首级控制测量成果及精度评定:

前言:

在20xx年1有8日到15日我们在广西大学东校园进行了测量实习。

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习位置的地形图。

通过实习,稳固和加深测量根本知识,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根底。

  实习内容:

控制测量。

我们的测区为西大东校园,控制范围为农学院以东至东苑餐厅,东苑路以南至农院路学校外墙。

我们的控制点为位于鸪江路.留学生办处的点A124〔

  7329.834,

  29926.465〕,高程

  78.937m;鸪江路.动科院东路边的点A024〔

  7462.967,

  29889.511〕,高程

  78.447m;东苑路/三角地的点A025(

  7487.626,

  30057.538),高程

  77.756m。

我们这次主要运用了闭合导线测量。

  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

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

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

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比照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

最后校合时fh=-28

  31.75到达了标准。

同天我们用了全站仪测了站点的坐标、方位角、边长和高程。

  因为开始还不熟悉操作程序,实习进展得很慢,测到后面校核时还发现了误差很大。

为了得到比拟标准的数据,我们组员决定重新测量过。

  第二次测量我们更加认真了,再三检验对中整平和所得的就据才记录下来。

最后所得的数据在xy的坐标差还是差了1多cm,和2多cm,老师全程指导重测后的数据还是相差不大,也许是仪器比拟陈旧的问题导至的误差大。

经我们校核,f=

  0.167,K=1/3778;根本到达要求。

因为全站仪测量我们花的时间比拟多,经指导老师同意,我们留经纬仪的测量工作放到碎部测量中进行。

  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

测量中我主要负那么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

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

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标准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平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

  因为工作比拟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根本跟得上。

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

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平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

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

局部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

因为对测绘工作根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

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

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

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将经纬仪安置在点上,以控制点定向,定好方位,用钢尺量所需距离,在所算好的距离上定点。

因为开始时我们计算我数据出了错误,所以在放样时校核不对,我们又重新计算过,用正确的数据放样。

因为在最后一点实地有阻碍,我们用了角度放样得到了点。

最后检测得到相对精度1/20000到达了要求〔数据和略图详见表6〕。

高程放样我们用的是水准仪,高程A与需要标定高程的待定点B之间安置水准仪,精平后读取A点的读数a,那么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a,那么放样高程为H的点B前视读数为b=Hi-H。

组员每人操作一次。

〔数据详见表7〕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

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

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我们的实习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

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慨。

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习会更加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