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0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焦化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在不降低焦炭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在炼焦煤料中多配用弱粘结性煤料。

④ 

延长焦炉寿命。

⑤ 

减少空气污染。

⑥ 

减少炼焦耗热量。

6、什么是配型煤炼焦?

所谓配型煤炼焦,是指在一般水平室或炼焦炉内,使用配入型煤(30%-40%左右)的煤料炼焦。

配型煤炼焦工艺流程有配入非粘结煤时配型煤炼焦的工艺流程和配入20%不粘结煤时配型煤炼焦工艺两种。

7、什么是型焦技术?

型焦就是把煤料粉碎的一定的粒度后,通过冷压法或热压法制取用于冶金的成型燃料,制取冶金用的成型燃料的技术称为型焦技术。

8、目前在焦炉防尘的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目前,用于防尘的方法大致有:

1).在装煤车上装有湿式除尘装置或装有装煤烟气燃烧装置。

2).采用煤预热装炉。

3).使用带有集气罩和吸尘装置的拦焦车。

 

4).使用活动熄焦和除尘装置,此装置设在熄焦车轨道上,可以控制推焦和熄焦时的粉尘污染,并能熄灭焦炭。

5).干法熄焦。

⑹.采用煤预热管道装煤和型焦技术,通过改变操作工艺和改变焦炭生产方法来控制污染。

9、为什么发展大容积焦炉?

发展大容积焦炉有许多优点:

①基建投资省②人工费用(生产费用)低③维修费用低④占地面积少⑤热损失低,热工效率高。

⑥由于高炭化室内煤料堆比重较大(约大于4%),炼出来的焦炭质量有所改善,可以配更多的年轻煤炼焦。

10、简述配煤原则?

原则是:

①炼成的焦炭质量合乎要求。

②执行区域配煤③尽量采用高挥发份的煤。

④增加炼焦化学产品及炼焦用煤及煤气量。

⑤降低装炉煤的成本⑥延长炉体寿命

11、简述困难推焦的原因?

①煤质有缺陷②焦饼过生或过火③炭化室墙和底变形④装煤不正确⑤炭化室石墨大⑥温度不均匀⑦操作失误⑧护炉铁件变形⑨机电事故影响

12、炉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焦炉炉体主要由炉顶区,炭化室,燃烧室,斜道区,蓄热室,烟道区组成。

13、焦炉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焦炉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炭化室的单炉产量,周转时间和每座焦炉、炭化室孔数。

14、焦炉的压力制度应答符合什么原因:

1)炭化室的煤气压力在在整个结焦期内的任何情况下,应保持正压。

2)在焦炉操作的所有情况下(正常操作,改变结焦时间,停止焦及停止加热)燃烧系统各处压力必须小于相邻炭化室的压力。

3)同一结焦时间内,沿加热系统高度方向的压力分布应当稳定

15、压力制度的主要顶目有哪些?

蓄热室顶部吸力,蓄热室格子砖阻力,炭化室底部压力,燃烧系统五点压力,看火眼压力。

16、原料煤的质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有哪些?

配煤中硫分和灰分低,炼出的焦炭也是低灰低硫的,配煤中增加高挥发份,低变质程度的气煤,就会使焦炭变得细长和块度变小,如果在配煤中增加焦煤和瘦煤,就会使焦炭的收缩裂纹减少而块度增大,强度改善,配合煤中含有的矿物质多,就会影响焦炭的强度,配合煤的粉碎细度也会影响焦炭的强度。

由于煤的结构复杂,对细度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17、焦炉用的耐火材料有哪些?

目前,砌筑焦炉用的耐火材料有硅砖,粘土砖,高铝砖,隔热砖,和耐热混凝土等,为了强化炼焦炉的生产国外还研究使用高密度硅砖,镁砖和碳化硅砖等。

18、在炼焦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爆炸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①负压管道的损漏②煤气管道压力过低③炭化室严重负压,吸入大量空气④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时粗心大意。

19、焦炉的附属设备主要指哪些?

现代焦炉的附属设备主要指焦炉护炉铁件,焦炉出炉煤气设备和加热煤气设备。

20、焦炉集气管为什么用氨水喷洒,而不用冷水喷洒?

因冷水温度低不易蒸发,使煤气冷却效果不好,所带入的矿物杂质会增加沥青的灰分,此外,由于水温很低,使集气管底部剧烈冷却,冷凝的煤焦油黏度增大,易使集气管堵塞。

由于氨水呈碱性,能中和煤焦油的酸,保护了煤气管道,氨水又有润滑性,便于煤焦油的流动,可以防止煤气冷却冷却过程中煤粉、焦粒、煤焦油混合形成的煤焦油渣因积聚而堵塞煤气管道。

21、焦炉煤气初冷有何意义?

a煤气冷却到22-24℃,保证有较高的化产回收率b净化煤气,缩小煤气体积,减小了鼓风机负荷,有利煤气输送c分离焦油和萘以及硫化物、氰化物、铵盐等有腐蚀性介质,并防止堵塞管道。

d初步净化煤气,为后续工段创造有利条件

22、荒煤气如何进行冷气?

荒煤气的冷却分两步进行:

①在桥管和集气管处,用70~75℃循环氨水通过喷头强烈喷洒,使煤气温度由650~700℃降至80~85℃。

②在煤气初冷器中用冷却水冷却,使煤气温度由80~85℃降至约22℃(横管式初冷器,一段用低温水冷却)或约35℃(立管式初冷器用循环水冷却)。

23、鼓风机水封槽起什么作用?

鼓风机水封槽的作用是:

①排出煤气经鼓风机冷凝下来的部分焦油雾、萘和水蒸气②启动鼓风机前,排放密封鼓风机出入口的积水。

③防止煤气漏入大气,或吸入空气。

24、焦化厂制备黄血盐的主要化学反应式有哪些?

①Na2CO3+2HCN→2NaCN+CO2+H2O②Fe+2HCN→Fe(CN)2+H2③4NaCN+Fe(CN)2→Na4Fe(CN)6

25、采用酸洗塔法生产硫铵有哪些优点?

①氨的吸收和硫铵的结晶工艺是分开进行;

②设备操作阻力小;

③硫铵结晶的颗粒大;

④管路不易堵塞。

26、为什么国内焦化厂都采用混合氨水流程?

①由于循环氨水在单独循环时,其中的固定铵盐如氯化铵和硫酸铵等含量较高,将对焦油加工设备造成腐蚀,因此采用混合氨水流程。

②混合氨水流程就是利用初冷器等设备内得到的高挥发性铵盐含量较高的冷凝液来提高氨水中的挥发性铵盐含量,降低固定铵盐含量

27、脱硫效率下降?

原因:

液气比不一样;

溶液成分不当;

再生空气量少;

填料堵或有偏流现象;

煤焦油、萘含量高,将溶液污染;

溶液温度高或低;

溶液活性差副反应高,溶液黏度大,吸收不好。

处理措施:

调节循环量;

按分析情况具体添加;

调整溶液循环量,提高溶液成分;

用稀氨水或硫化铵溶液洗涤填料或停车检修;

请示上级处理,排放溶液,重新制备溶液;

调节溶液温度合乎规定;

加大脱硫液的排放,提高氨含量,加大催化剂量,并补充一部分新液

28、结晶带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母液密度过低,煤焦油下沉;

母液中煤焦油量多;

硫酸质量差;

再生酸用量多;

设备腐蚀;

离心机洗水水质不好。

处理方法:

提高母液密度;

从满流槽尽量捞取酸煤焦油;

采用质量较好的硫酸;

减少再生酸用量或不用;

腐蚀的设备及时检修或更换‘改进离心机洗水质量

29、简述硫铵岗位工艺流程?

1)煤气流程:

脱硫来的煤气→煤气预热器→饱和器→中和器→终冷工段

2)母液流程:

外购硫酸→泵→硫酸贮槽→泵→硫酸高位槽→满流槽→母液贮槽→小母液泵→饱和器→满流槽

3)硫铵流程:

结晶室硫酸铵晶体→结晶泵→结晶槽→离心机→螺旋输送机→干燥硫化床→成品

30、焦炉炉型划分:

两分式、四分式

1按火道划分:

水平火道,立火道{跨顶式,双联式

两分式特点:

在立火道上方砌有水平集合焰道,燃烧室的立火道分成机侧和焦侧两组,并由顶部水平集合焰道连接,在一个交换周期内,一侧立火道供空气和煤气加热,另一侧立火道排废气,交换后两侧气体流动方向交换。

双联式特点:

燃烧室中每个单数火道与相邻的下一个双数火道连成一对,形成所谓的双联。

在每对双联的立火道隔墙上部有一个跨越孔相通,在一个交换周期内,如果某个燃烧室的双数立火道加热,则单数立火道排废气,换向改变加热方向后,变成该燃烧室的单数立火道加热,而双数立火道排废气。

2按煤气种类划分

富煤气(焦炉煤气)单热式贫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复热式

3按煤气供入方式划分

富煤气下喷式/侧入式贫煤气侧入式富、贫及空气全下喷式

4按改善高向加热均匀性划分

高低灯头不同厚度炉墙分段加热废气循环

31、干馏煤气的导出设备

设备:

上升管、桥管、水封阀、集气管、焦油盒、吸气管、附属管道

作用:

将煤气顺利引出,并控制炭化室内煤气的压力。

将引出的荒煤气及时冷却,降低气体温度,减少气体的体积,并保证焦油和氨水良好的流动性。

实现炭化室与集气管系统之间的开闭操作

32、58型焦炉

结构特征:

双联火道、焦炉煤气下喷、废气循环、复热式焦炉

每个炭化室下方对应有两个蓄热室,一个煤气蓄热室一个空气蓄热室,这两个蓄热室与其上方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相通,一侧连单数火道,一侧连双数火道,双数火道与单数火道的气流方向相反。

经交换之后,气体流通途径正好相反。

当采用富煤气时,上升气流的蓄热室全部预热空气,焦炉煤气由地下室管道进入对应的上升气流火道。

空气预热后导入单数燃烧室的双数火道和双数燃烧室的单数火道。

煤气与空气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分别进入单数燃烧室的单数火道和双数燃烧室的双数火道,再经各自的斜道导入下降气流的蓄热室。

用贫煤气时,焦炉煤气下喷管关闭,贫煤气和空气分别进入对应的上升气流蓄热室,预热后分别由斜道导入火道底部燃烧,下降气流与富煤气一样。

33、增大炭化室尺寸的优点:

优点:

降低单位产量的基建投资。

劳动生产率提高。

装炉煤堆密度增加,改善焦炭质量。

减少焦炉的出炉次数,降低污染。

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高向加热均匀性。

减少焦炉的维修。

提高焦炉的热工效率。

34、推焦串序

定义:

一组焦炉各炭化室装煤、推焦的前后次序形成的一种规律。

表示:

m-n(m:

相邻两次推焦炭化室相隔的炉孔数。

n:

相邻两串笺号对用炭化室相隔的数。

42孔焦炉,采用5-2串序:

161116…717681

381318…737883

5101520…707580

271217…727782

491419…747984

采用9-2串序:

1112131…718191

3132333…738393

5152535…7585

7172737…7787

9192939…7987

2122232…728292

4142434…7484

6162636…7686

8182838…7888

最后一孔编号84+8+1=9

35、熄焦操作

湿法熄焦:

喷洒水

缺点:

操作简单方便,但存在环境污染;

冷却后的焦炭易形成矸块;

焦炭块度不均匀;

不回收利用热量,造成能源浪费

干法熄焦:

利用惰性气体将灼热的焦炭冷却,被加热的惰性气体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惰性气体降温后再循环利用。

充分利用熄焦过程产生的蒸汽,回收热量。

无需使用熄焦水,节省能源。

降低含尘量,减少污染。

改善焦炭质量,气孔率低,提高了焦炭的转鼓强度

第一章焦炭的性质与用途

第二章配煤炼焦

2.炭化室内炉料动态变化的特点

1侧向供热,成层结焦。

2结焦过程中,各层炉料的供热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炭化室内物料产生膨胀压力。

3.炼焦最终温度

结焦末期炭化室中心面的温度,作为焦饼成熟度的标志。

4.膨胀压力

膜袋内的煤热解产生气体,由于塑性层的不透气性使膜袋产生膨胀的趋势,塑性层又通过外侧的半焦层和焦炭层将压力施加于炭化室的炉墙。

5.炼焦配煤的意义

1使各种煤在性质上取长补短,从而符合焦炉的生产要求。

2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优质焦炭,并副产炼焦化学产品。

3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6.煤的粉碎流程

1先配合后粉碎:

先按配煤比例的要求配合再粉碎,准确性差,操作简单,适于煤质较均匀的情况。

2先粉碎后配合:

将单种煤先粉碎,再按比例配合均匀,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

7.煤的预粉碎流程

部分煤预粉碎→配煤→粉碎

第三章炼焦炉生产

1.焦炉炉型划分:

2.干馏煤气的导出设备

1将煤气顺利引出,并控制炭化室内煤气的压力。

2将引出的荒煤气及时冷却,降低气体温度,减少气体的体积,并保证焦油和氨水良好的流动性。

3实现炭化室与集气管系统之间的开闭操作。

3.58型焦炉

4.增大炭化室尺寸的优点:

1降低单位产量的基建投资。

2劳动生产率提高。

3装炉煤堆密度增加,改善焦炭质量。

4减少焦炉的出炉次数,降低污染。

5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高向加热均匀性。

6减少焦炉的维修。

7提高焦炉的热工效率。

5.加煤过程烟尘的产生:

1装入炭化室的煤料置换出大量空气,装炉开始时空气中的氧和入炉的细煤粒不完全燃烧生成碳黑。

2装炉煤和高温炉墙接触,升温,产生大量水蒸汽和荒煤气。

3随上述水蒸汽和荒煤气同时扬起的细煤粉,以及装煤末期平煤时带出的细煤粉。

4因炉顶空间瞬时堵塞而喷出的荒煤气。

控制方法:

1加煤时上升管用水蒸汽或高压氨水喷射。

2加煤时用连通管将位于集气管的烟气通入炭化室,使尘粒减少。

3采用带强制抽烟和净化设备的装煤车。

4地上烟气净化系统。

6.推焦串序

最后一孔编号84+8+1=93

7.熄焦操作

1操作简单方便,但存在环境污染

2冷却后的焦炭易形成矸块

3焦炭块度不均匀

4不回收利用热量,造成能源浪费

1充分利用熄焦过程产生的蒸汽,回收热量。

2无需使用熄焦水,节省能源。

3降低含尘量,减少污染。

4改善焦炭质量,气孔率低,提高了焦炭的转鼓强度。

8.焦炉的加热管理

目的:

实现全炉所有炭化室在规定的结焦时间内均匀成焦,焦炉均衡生产并达到稳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目的。

温度制度:

标准温度:

从焦炉燃烧室机侧和焦侧中部各选择一个代表火道,该火道的平均温度的控制值。

直行温度:

焦炉全体燃烧室测温火道组成的温度。

横排温度:

每个燃烧室立火道组成的一组温度。

第四章炼焦技术

1.煤干燥后炼焦的优点:

1煤中水分降低,减小了煤中水分表面张力,增加了煤颗粒间的润滑,提高装炉煤的堆密度。

2结焦时间缩短,炼焦速度提高。

3改善了煤的粘结性,提高了焦炭的质量和产量,并降低了炼焦耗热量。

4降低火道温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剩余氨水量。

2.煤预热炼焦优点:

1增加气煤用量,改善焦炭质量。

2缩短结焦时间,提高焦炉生产能力。

3煤预热后无水分,降低炼焦耗热量,减少剩余氨水量和含酚废水量。

第五章炼焦化学产品回收

1.煤高温干馏产品产率:

焦炭:

70~78%净焦炉煤气:

15~19%焦油:

3~4.5%

净焦炉煤气的组成:

H2:

54~59%CH4:

24~28%CO:

5.5~7%

2.炭化室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

1若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过高,焦油和粗苯产率由于热解作用而降低,高温化合水的产率却增加。

2氨因受高温作用导致部分分解,并和赤热的焦炭作用生成氰化氢,氨的产率降低。

3高温同样影响煤气的质量,导致煤气中甲烷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减少,氢的含量增加,因而使煤气的体积增加,热值降低。

3.炼焦化学产品回收流程

硫铵流程氨水流程负压流程

第六章煤气冷却

1.煤气冷却的原因:

1防止荒煤气中化学产品发生裂解。

2有利于回收荒煤气中的化学产品。

3减轻回收工序管道和设备的堵塞和腐蚀。

4降低输送煤气的管道和设备尺寸。

5安全合理的输送空气。

冷却方法:

采用表压为0.15~0.2MPa的循环氨水,通过喷头强烈喷洒进行的。

2.采用温度为72~78℃的循环氨水喷洒的原因:

1保证氨水蒸发的推动力,进入集气管的循环氨水温度应高于煤气露点温度5~10℃,而集气管中煤气的露点温度为65~70℃,所以采用70~75℃氨水进行喷洒。

2用温度较低的冷水喷洒会导致集气管底部冷却太剧烈,使冷凝焦油的量和粘度都增大,易使集气管堵塞。

3用碱性的氨水可中和焦油酸,保护煤气管道,同时氨水具有润滑性,便于焦油流动而防止焦油因集聚而堵塞管道。

3.剩余氨水量的计算

装入湿煤量,t/h150

煤气量,标m3/t干煤340

初冷器后煤气温度℃25

配煤粉%8.0

化合水(干煤)%2.0

25℃时,1标m3煤气经水蒸汽饱和后的水汽含量为0.026kg/标m3

解:

G1—煤气带入集气管水分G4—初冷器后煤气带走水量

煤气带入集气管水量G1为:

G1=150×

8.0%+150(1-8%)×

2%=14.76t/h

煤气产量为:

U=150×

(1-8%)×

340=46920标m3/h

初冷器后煤气带走水量为:

G4=46920×

0.026%=1220kg/h=1.22t/h

剩余氨水量:

G7=G1-G4=14.76-1.22=13.54t/h

第七章氨的回收

1.饱和器法生产硫铵

流程:

来自冷凝鼓风工段的煤气首先进入煤气预热器,被预热到65℃左右,然后,热煤气与蒸氨塔来的氨气一起进入饱和器的中央煤气管,经母液层鼓泡而出,其中氨被硫酸吸收。

煤气出饱和器后进入除酸器,除去夹带的酸雾后送往粗苯工段。

析出的硫铵晶体留在饱和器底部。

之后送入结晶槽,离心分离后干燥得晶体。

先预热目的:

提高进入饱和器的露点,保持饱和器水平衡。

使饱和器的母液不被稀释或浓缩,以防止结晶水过小甚至无产品或者发生堵塞现象,若温度过高水会被带走。

第八章粗苯的回收

1.为什么要煤气终冷

为了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族烃,煤气在进行洗苯之前必须进行冷却,降低煤气的温度,同时除去煤气中的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