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12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docx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7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

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

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

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

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

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

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

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其他的条件有:

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

发现:

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

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

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

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

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

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

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

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

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

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

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

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

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第6课植物怎样“喝水”

1、观察植物的根?

有什么发现?

答:

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植物怎样喝水的?

答:

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食用油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

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

实验证明:

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茎是怎样输送水分的?

答:

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

实验证明:

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4、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是怎样输送的?

答:

植物是靠根喝水的,根吸收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靠身体里的导管运送水分的。

第7课、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

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

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

答:

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1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答:

书写类:

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

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装用品类:

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

橡皮、透明胶、改正纸

13、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

1、造纸、2、指南针、3、火药、4、活字印刷。

第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圆珠笔能伸缩,这是什么原因?

答:

是弹簧的弹性使笔芯方便伸缩的,按压笔芯,弹簧变短,同时产生弹力,笔芯伸出去,松开手时,弹簧变长,弹簧使笔芯缩回来,结合其他装置,笔芯就能方便伸缩了。

2、拆开圆珠笔,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

圆珠笔能伸缩,是什么的原因?

答:

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

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

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

答:

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小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

答:

射箭是利用弓的弹性把箭弹射出去,使箭射得更远。

自行车座是利用下面弹簧的弹性减小震动,人骑车时感到舒服。

2

5、有弹力的物体是不是都有弹性?

答:

是,因为这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了原状,所以有弹力的物体都是有弹性的。

第9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

答:

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2、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笔杆上的橡胶套可以增大磨擦力?

答:

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100克、210克。

实验证明:

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3、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

答:

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磨擦力就越小。

4、举例说明生产生产中增大和减小磨擦力的应用有哪些?

答:

带齿纹的鞋底、轮胎绕铁链、运动员手上镁粉、乒乓油,乒乓球拍光滑面等都是为了减小磨擦力。

第10课、各种各样的纸

1、你认为常见的纸有哪些?

答:

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铜版纸、卡纸、箱板纸等。

2、你用了哪些方法对纸的不同进行了研究?

答:

①用手摸、用直尺测量,比较纸的厚度不同。

②把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放入装有红水的水盆中,比较纸的吸水性不同。

③将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把其中两张粘好干燥后,往两边拉,比较纸的抗拉力不同。

3、经过研究,你认为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

纸具有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方面的不同。

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可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4、如果你要做一辆纸车,你认为怎样做?

要用什么样的纸做比较好?

答:

要先做底盘,再按底盘大小做车厢,最后做车轮。

做车轮和车厢用的纸必须承重性能好,要用硬度大的纸来做,可用箱板纸制作。

第11课、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

答:

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

答:

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

答:

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1、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

答:

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

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

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第13课、玩气球

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这种推测的?

3

答:

气球吹不起来;这种现象说明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

实验证明:

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答: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14课、打篮球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

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

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

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

(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

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

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

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

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

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

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16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

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

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

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

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

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

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

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

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

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

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17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

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4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

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第18课、锣鼓声声

1、鼓、锣、皮筋,塑料尺等物体发声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

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

共同点是:

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

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

答:

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

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19课、声音的旅行

1、推测:

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

答:

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

当它发声时,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铃声就小了,最后没有铃声。

实验证明: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为什么?

答:

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实验验证: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

答:

两个塑料杯、两个小棍、锥子、线绳。

第20课、不同的声音

1、声音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

声音的不同是因为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强弱、以及发声音物体本身的材料不同。

2、声音有高低、强弱、音色的不同,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物体发出不同声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的关?

答:

声音的大小(强弱)的变化是由敲击物体时用的力的大小来决定的;声音的高低的变化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4、声音的不同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和危害?

答:

悦耳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刺耳的声音让人烦躁不安,不利于人体健康。

5、人们是怎样想办法减弱噪声的?

答:

①在声源处直接减弱噪音(如禁止鸣笛、请勿喧哗、限放鞭炮)。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如消音墙)。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第21课、舞台灯光

1、舞台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倾泻而下的光柱有什么特点?

答:

光柱是直的。

2、光是怎样传播的?

答:

如灯光能使整个屋子变亮,说明光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又如太阳光从门缝直射进来、手电光在夜晚直射前方等,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因此说明:

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怎样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答:

将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和蜡烛的火焰移动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到蜡烛火焰发出的光,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将不同颜的光叠加到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或你用哪些方法来形成五颜六色的光?

答:

叠加前光的颜色

叠加后光的颜色

红+蓝

红+黄

红+绿

蓝+黄

绿

红+绿+蓝

白色

5、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应用了彩色的光?

在这些地方彩色光有什么作用?

答:

十字路口红绿黄灯帮我们维持交通;红色的警灯非常醒目;美丽的霓虹灯装饰我们的环境等。

第22课反射光

1、通过镜子我们有哪些发现?

答:

①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镜子能够反射光,随着镜面的移动,反射的光也相应移动。

②镜子能面像,像和实物大小是相等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像和实物对于镜面对称,实物移动,像也跟着移动等。

2、潜望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

潜望镜为什么能从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

答: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光的反射?

答:

第23课美丽的彩虹

1、彩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可能与太阳光有关,可能与水有关。

2、实验:

让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吧从三棱镜总透过的光射到一个纸屏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答:

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说明太阳光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3、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放晴的天空,由此可见彩虹的形成,与太阳光和水有关。

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在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他们就像三棱镜一样,太阳光通过他们时,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然后再反射回来,就形成了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