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30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小题集练词鉴赏.docx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词鉴赏

高中语文小题集练——词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

①绿蚁:

一种美酒。

②挼:

搓揉。

【小题1】两首词中的“梅”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

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

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2】两首词都写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

试简要分析各是怎样的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离骚》中有许多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其中,运用的是比兴手法,通过写自然界中的事物和人表达时光易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

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

本词是其中之一。

【小题1】词的一二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有何作用?

有结合内容分析。

(5分)

【小题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塞下曲(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

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

古地名。

【小题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谒金门·怀旧故居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

谁在玉楼歌舞?

若使胡尘①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胡尘:

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5分)

【小题2】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

6、阅读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①

(宋)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

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

时苏轼为杭州通判,陈襄先   调知杭州后又调离杭州。

【小题1】句末“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一句既渲染了环境的    ,又将“荧荧”比作       ,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小题2】简要分析本词两处“衬托”的艺术效果。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眼儿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诗经·卫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朱熹注曰:

“谖草,令人忘忧。

”②杜甫《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③张说《戏草树》: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1)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情有何特点?

请简析。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9、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蝶恋花·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

①凭仗飞魂招楚些:

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①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4分)

②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

为什么?

(5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范停:

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

悴,副职。

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

②承明:

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

③视草:

为皇帝起草制诏。

【小题1】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小题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注:

①皮日休:

晚唐诗人,半生坎坷。

本诗为其中年所作。

②酃醁(línɡlù):

美酒名。

【小题1】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

【小题2】三四句运用的哪些手法,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瑞鹧鸪

辛弃疾

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

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

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

②长卿慢世:

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慢世:

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小题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小题2】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是怎样表达的?

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习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

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

①惊残:

惊醒。

②故山:

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

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

①邓剡:

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

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

②新亭:

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小题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小题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凉”的原因。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小题1】上阕从哪两个角度来写景?

作者用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题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⑴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⑵“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做简要分析

1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习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

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

①惊残:

惊醒。

②故山:

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

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1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子夜歌·三更月①   [宋]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②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注】①本调又名《忆秦娥》。

相传创始于李白。

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

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

②何许,为何这样。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2】请结合全词,赏析“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

杨泽民

日烘晴,风却暑。

帘幕中间,紫燕呢喃语。

嫩竹新荷初沐雨。

曲槛幽轩,四面明窗举。

夏初临,春又去。

不愿封侯,只怕为羁旅。

溪上故人无恙否?

欲唱菱歌,发棹归南浦。

(1)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氛围?

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0、诗歌鉴赏。

踏 莎 行      、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

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

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

美酒;②《黄庭》:

道家经典;③元:

同“原”。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

请简要描述。

【小题2】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诗的理解。

2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唐代)

红蓼渡头秋正雨⑴,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⑵。

不语含嚬深浦里⑶,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⑴蓼(li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

红蓼:

开红花的水蓼。

⑵整鬟:

梳理发鬟。

⑶含嚬(也作“颦”):

愁眉不展。

浦:

水滨。

【小题1】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一幅秋雨渡头待人图的?

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小题2】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嚬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      

彭芳远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

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①。

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余音。

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

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②。

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③秋月续琴心。

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①龙吟:

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或低沉。

②羽属水,乐音柔和温婉。

商属金,乐音略带悲伤但却不凝重。

③鸾胶:

据传能续弓弩已断之弦。

【小题1】上阕主要借        (意象)以诉诗人内心的      之声。

(2分)

【小题2】下阕表现情感的手法有哪些?

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5分)

2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②。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秋娘渡与泰娘桥,渡口和桥名。

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指的是在家里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小题1】简析“何日归家洗客袍”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

(5分)

【小题2】赏析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分)

25、古代诗歌阅读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分)

【小题2】纵观全诗,分析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4分)

2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前人十分称道,被人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请简要赏析。

【小题2】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

有什么作用?

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溪边唤渡柳边行。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

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

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

②绿野先生:

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小题1】上阕前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阕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请作概括。

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小题1】这首词写出了年老的作者对时局的关注,表现出强烈的报国志愿,与辛弃疾词中的名句“                       ,                       ”同样感人。

【小题2】赏析“天涯想”与“空惆怅”的对比效果。

2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东马塍①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

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小题1】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小题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3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①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时作②波神:

水神。

③准拟:

预料,打算。

(1)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2分)

(2)请你举出两处具体的景物描写,并略作赏析。

(6分)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